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体育学科体系建设_科学论文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学科论文,体系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4-0001-05

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体育学被列为教育学学科门类下的3个一级学科之一,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这对于确立体育学的学科地位,促进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随着人们对体育学科认识的不断深入,现有学科体系的种种弊端也日渐突显出来。例如,在以学科性质为依据划分出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两门二级学科的同时,又以体育实践形式为依据划分出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两门二级学科,这是否存在分类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体育学科体系建设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得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1 按宏观学理划分体育学科的障碍

面对某一事物,人们会想到它的用处,对体育也如此。“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体育的价值映射着人的需要,这也就是体育对人的意义。体育满足人类主要需求的价值分为3方面: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这也是一般人按宏观学理划分体育学科的普遍思路[2]。不过,这种从宏观学理来探讨体育学科分类的视角,可能会遇到学理不通的障碍。

1.1 探讨体育3种价值的相关学科

分析体育价值时,应该准确把握各个学科的特点,把握各学科的联系和区别,熟悉它们在研究体育不同价值时的作用,根据研究层面和区域的不同,使用适宜的方法,通过合理的途径,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一方面是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及相互转化;另一方面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结合。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目的是求真,研究方法主要是重复实验以证明事实,特点是面向客观的自然界,其成果可以物化和体现在技术当中,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直接的、明显的、充满功利诱惑的。因此,体育事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往往更重视自然科学。

科学虽然伟大,但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对待”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

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是把握体育价值的两种尺度,代表不同向度的认识渠道。科学的尺度是显性的,是容易理解和具有直观效果的,而人文的尺度是隐性的,它植根于体育过程的深层发展中,是核心,往往需要通过不断提高自我意识和文化自觉来挖掘和提升。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哲学从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思潮转变,后者及其相应的思维逻辑逐渐成为主流。由于体育是针对人类自身的行为,在体育中倡导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更应该实施人文关怀,理解和尊重体育对象,完善体育理想,弥补科学的盲点,通过人文关怀来克服高新技术介入运动竞技场的弊端。从这个意义上认识,人文价值是根本意义上的尺度。21世纪,人类已经对体育的自然价值有了成熟的科学认识,对体育的社会价值也有了刻骨铭心的深刻体会,而人文学科的发展所带来的价值判断,将使许多以前为人深信不疑的经典结论被改写。

体育学在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以前,必然要依托于一些产生基础指导作用的专门学科。体育学科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形成的体育自然科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是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这些交叉性体育学科用其它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体育问题,在体育学科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体育学科研究的内容,整体看是属于科学技术系统中应用学科的层次,一般认为体育科学只有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然而,社会需求和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使体育活动成为更加独立的文化形态,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针对其体育科学本身也应该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内在结构。

1.2 实践中的难题

1997年,我国将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作为两个独立的二级学科来建设,这是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种科学理念在体育学科体系中对立而平行发展的体现和反映。从10多年的实践效果来看,这种划分方法越来越显现出一些弊端和局限。体育人文社会学着重探索运动中“人”的人文社会学基础,运动人体科学着重探索运动中“人”的生物学基础。两个学科将体育运动中一个完整的现实的“人”分成两半来研究,既不利于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和体育运动中的“人”,也使体育学科陷入了“科学”与“人文”对立的泥潭。科学的价值并不在于科学本身,而在于“人”,科学只有对“人”才具有意义。如果为了学科分类而按照科学的功能将运动人体科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对立起来,实际上是对科学理念的歪曲,是工具理性和“唯科学主义”理念作用的产物。这样的划分,无助于“科学”与“人文”的结合。

体育学科属于交叉科学部类下的综合学科,成长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以后,就不宜再采用“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这样的学科群划分。如果不考虑体育运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就难以避免在体育学科分类中将体育自然学科(或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作为大类隔离开来建设。体育运动中的“人”,不管是个体、群体还是类,都具有完整性。因此,重构的体育学科不能依据科学关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分类,把体育学科中的体育自然学科和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作为两大类对立或隔离起来。

除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分类遇到了问题,体育人文社会学自身内部的发展也遇到很大的问题。学界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混用早有诟病,有学者指出了使用“人文社会学”的弊端和原因:“这里有多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它导致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科学的认识存在偏差。……把社会科学与人文混同在一起,或者统称为“社会科学”(比如在“社会科学院”的用法中),或者统称为“哲学和社会科学”(比如在老科学院的“哲学和社会科学学部”和“十六大”报告的用法中),或者统称为“文科”(通常的用法)。在大学中,特别是在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中,过去十几年中纷纷建立了“人文社科学院”,把人文和社科绑在一起,也是一个例证。

在国际上,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和人文(humanities)是分得清楚的两个门类。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更接近于自然科学学科而不是人文学科,两者都需要理论框架和基于理论的经验验证。在研究对象上,社会科学研究人和社会,与人文相同。所以,社会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学科,有时也起连接自然科学和人文的作用。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较直接,这种影响也通过像法学和管理学这样的实用学科来传递。社会科学是科学的一种,把社会科学和人文混同不利于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

从“体育人文社会学”已经使用了10多年的实际情况看,不但“体育人文学科群”和“体育社会学科群”的集合优势始终没有形成,而且很多本学科的师生至今还弄不清“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区别,在研究中基本采用单一学科各自为战、独立探索的方式。“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划分在实践中没有明显发挥学科群的作用,如果再划分为“体育人文学”和“体育社会学”,或者“体育人文学科群”和“体育社会学科群”,对体育实践也很难发挥作用。

何况,从人类的各个实践领域来看,几乎每一种社会现象的研究都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如果都要按宏观学理来构建学科体系,恐怕将失去自身学科的独立性。譬如,在教育学下面就不能按“教育自然科学、教育社会学科、教育人文学科”来设立,否则,在实践中将遇到严重的障碍,使教育学自身无法顺畅发展。

认识体育现象、研究体育问题,按自然科学、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的方法来分类梳理,符合学理的惯性思维,但在实践中难以据此设立体育学下设的学科。

2 按现行工作领域划分体育学科的学理性缺失

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大众体育)的划分,是当前我国体育界广泛采用的提法,约定俗成。然而,这只是按现行工作领域划分的习惯名称,明显有违学理(如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现行工作领域不宜作为评判体育学科的标准。

2.1 划分工作领域的依据并非评判体育学科的标准

从现行的工作领域来看,学校体育、社会体育都是从体育所在领域划分的,表示“在学校里”的体育和“在社会上”的体育,竞技体育则特指我国由政府包办的精英集训专业体制。与现行3个工作领域相对应的实践活动分别是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不过,身体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范围之内,它还包括学校范围之外的身体教育形式,如健身休闲教育;运动竞技也不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还包括学校范围和社会领域众多的组织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运动竞技形式;健身休闲是指普通大众自主、自愿参与的健身休闲活动,它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专业运动队里,还可以在单位、社区等社会场所。从实践主体来讲,一个人可能在某种条件下是体育学习者或运动员,而在另一种条件下是普通大众参与者。总之,3种客观的体育实践形式是以性质、目的和具体表现形式为根本区别的。德国Gudrun Doll-Tepper教授[3]认为,区分一门学科成熟性的标准主要包括学科的功能、知识体系、方法学,及其与实践的关系。由此可见,划分体育工作领域的依据不能作为评判体育学科的标准。

2.2 按现行工作领域划分学科容易产生歧义

如果按照现行体育工作领域来划分体育学科,容易产生歧义,也不符合划分体育学科的学理。

首先,我们来看看学校体育工作领域的情况。如果按现行工作领域来划分学科,与学校体育工作领域相对应的学科,理所当然应该叫做学校体育学。这样必然会造成体育学科建设的两种障碍。一种障碍是,《学校体育学》是原国家教委1997年2月25日正式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育本科课程方案》(试行)(教体厅[1997]1号)中规定的必修课中9门主干课程之一。在国家的课程方案中,学校体育学被界定为“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4]这样,学校体育学容易被理解为高等体育专业教育的一门课程,而不是一门按学术性质划分的学科。另一种障碍是,在实践工作中,学校体育往往被界定为学校教学的科目,与语文、数学等科目相对应。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社会体育工作领域的情况。在我国,社会体育又称群众体育或大众体育,是指人们自愿参加的,以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社交等为目的,小型多样的社会体育活动[5]。从现代汉语的语法来看,社会体育属于“前偏后正”的偏正词组,这一概念本身就存在不合学理的问题,因为“①社会是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②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6]。显而易见,关于社会的前一种定义并不符合社会体育的概念,而后一种关于社会的定义则不利于体育学科的建设。

最后,竞技体育同样也存在学理缺失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理论界普遍认为“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身体能力、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也有学者认为“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或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身体性)活动”[7]。不管学者们怎样对竞技运动下定义,都比竞技体育这样一个术语要更具有学理性。因为竞技和体育虽然都以人的身体活动为基础,但两者的目的和性质存在着显著差异。

2.3 国际学术交流的障碍

现代体育对我国来说是舶来品。由于文化和体制的差异,我们往往很难准确地翻译现行体育工作领域及其相关术语,这给我们的国际学术交流造成了障碍。例如,我们通常把physical education翻译成体育教育,其实这不符合“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因为physical education在国外相对应的事情是“身体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狭义体育。又例如,sport我们常常译为竞技体育,实际上sport在国外是指“运动竞技”。

如果按照现行体育工作领域来划分体育学科,那么对应的英文词汇又是什么?学校体育就可能翻译成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竞技体育(姑且认为竞技体育在我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则翻译为sport,问题是社会体育怎么翻译?直译为social sport或意译为sports for all都会显得词不达意、不伦不类。实际上,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我国城乡居民的体育活动正向着健身休闲的方向发展,在国外,这一领域往往用leisure来标识。

3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类对生命本质意义和内在价值的追求永无穷尽,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展现出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特定的时代风貌。当人们审视社会历史的进程时,会发觉有中国特色是一种观念化的物质活动和物质化的观念演变。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每一个重要的民族集团,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每一个重大的社会事件,都以一种价值观念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石,过去历史的过渡和展开,都可以从先前的事变和价值观念中找到结论的端倪[8]。和谐社会的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践行,意味着我国对生命本质意义认识的变化,意味着以人为本价值观念的践行,也意味着体育工作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嬗变,也为新时期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3.1 实践科学发展观重构体育学科体系的分类标准

1)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体育要实现从“重物”到“重人”的转变

体育的起源与发展,一直体现着人类对自身生存、命运、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怀。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人对体育赋予了强烈的国家意识、浓厚的民族情结及鲜明的工具理性。于是,中国竞技体育肩负着提升民族形象、振奋民族精神的重任。在竞技体育的光环下,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发展严重失衡。然而,成长、成熟中的中国社会,从2008年中国首次登上奥运会金牌榜榜首起,应因为压抑的民族情绪得到极致的抒解而自释;从2008年起,应开始习惯于作为世界的主角被关注。中国人,应从2008年开始,习惯于做宠辱不惊、毁誉不累的大国国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与体育的理想追求不谋而合。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9]曾认为: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工具。“这样行动,无论是对你自己或对别人,在任何情况下把人当作目的,决不只当做工具。”这种观点反映在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上,就是把人看作是人的目的,把人看作是人的未来。科学发展观着重于人类自身的发展,认为增长只是手段,而人类的全面发展才是目的,一切应以人为中心,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让体育的成果惠及全体国人的时代已经到来,这要求新时期的体育发展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终极目标应实现从物到人的转变,真正造福于国人的生活。

2)以体育实践的主体——人的价值诉求作为划分体育学科的标准

如何确立体育学科的分类标准,关系到体育学科的体系建设和未来发展。有学者提出,在进行体育学科的分类时,要遵循如下原则:①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并符合体育科学中各学科的内在逻辑关系,即应根据学科的研究对象、属性和主要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划分,组成一个有序的学科分类体系。②发展性原则。体育科学起步较晚,但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许多新兴学科的出现必然涉及学科的归属问题,因此有不断修正体育科学分类体系的必要。③实用、可行、方便性原则。体育学科分类应考虑到使用者的实用性,以便于体育科技人员更好地进行体育科技管理与服务。④统一性原则。体育内部系统应有统一的体育科学分类方法,体育外部系统也应如此,使体育内、外分类法具有可比性[10]。这4项原则说明:体育学科的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体育学科的分类标准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体育学科的迅速成长植根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立足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理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准则,体育学科的划分标准应从体育实践的主体——人的价值诉求出发。

3.2 科学发展观理念下体育学科体系的形成

从体育实践的主体——人的价值诉求出发,可以把各种各样的体育实践活动归纳为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进而可以把研究这3种体育实践现象,揭示他们各自规律的学科分别称之为身体教育学、运动竞技学和健身休闲学(见图1)。

图1 体育学科体系生成图

如图1所示的体育学科体系,全面渗透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有利于从体育实践主体——人的价值需要出发,淡化体育的工具理性,从而有助于促进人与社会及各体育实践形式之间的协调发展。例如,把身体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有助于缓解愈演愈烈的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困境(恰似美国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Fitness Crisis[11]),进而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如果把体育学建设为一个学科门类,则图1中的3个主干学科就相当于3个一级学科。这3个一级学科分别有着各自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和知识体系,并且各自具有相应的分支学科体系。

人类认识是个极其复杂的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价值观的参与。正是人们的价值观念,才成为人们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动的调节因素[12]。站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我们认为需要重新审视体育科学体系的建设。无论是从宏观学理还是从现行工作领域来划分体育学科体系,都存在学理缺失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践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价值观念的转变,意味着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这为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体育学越来越向着学科门类的方向发展,虽然这仍需展开系统深入的论证。从体育实践主体——人的价值诉求出发,我们认为可以构建由身体教育学、运动竞技学和健身休闲学组成的体育学科体系的主体框架。当然,跟许多新生事物一样,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标签:;  ;  ;  ;  ;  ;  ;  ;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体育学科体系建设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