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医专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现状调查
李全星,向 军,焦扬松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 毕节 551700)
【摘 要】 目的是了解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寻求改进措施,以利于后阶段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方法为整群抽样,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是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法律法规的了解方面,师生们仍停留在经验印象上,尚未进入自觉、深入学习的阶段;在态度意向方面,师生们在规范化创建的必要性等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共识,但是也存在明显的误区;在行为习惯方面,师生讲普通话尚未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更多是出于被迫。措施为一是加强对全校师生进行“语言文字事业”教育;二是学校和系部搞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规划,建立相应的检查、监督和考核机制;三是加强学校层面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法律法规建设,营造出浓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氛围;四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五是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和学习。结论为毕节医专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基础非常薄弱,开展相关研究、推进此项建设,首先应该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正视建设中存在的一切问题;其次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变师生自发行为为自觉行为,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工作,既不退缩,又不冒进;最后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努力探寻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设之路。
【关键词】 语言文字规范;达标创建;现状调查;措施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毕节医专”)的前身是毕节市卫生学校,2014年升格为大专。虽然学校引进了一些外省教师,也开始招收部分外省学生,但是师生主体仍来源于毕节本地,因沿袭长期以来形成的语言习惯,导致当前校园中方言交流很普遍。但是根据贵州省教育厅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日程安排,毕节医专必须于2019年11月份前完成验收工作(详见黔语发[2018]4号《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的通知》之附件1),达标创建工作的难度有多大可见一斑。自2018年8月起,毕节医专即开展了此项工作,然而收效甚微。为了解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求改进的措施,以利于后阶段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顺利通过贵州省教育厅的验收,毕节医专特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分三个阶段在毕节医专教师、管理层干部和学生等人群中进行调查:2019年2月21日,抽取251名教师;2019年3月21日,抽取61名管理层干部;2019年4月4日,抽取284名学生(17中医专业103人,18临床专业学生181人)。
(二)方法
1.工具
本次研究先后使用三套调查问卷,即:《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问卷调查(教师卷)》(简称“《教师卷》”)、《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问卷调查(管理干部卷)》(简称“《管理干部卷》”)和《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问卷调查(学生卷)》(简称“《学生卷》”),问卷的内容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知识了解题,主要考查师生们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相关法律的了解情况;第二部分为态度意向题,旨在了解师生们对规范用语用字的态度倾向;第三部分为行为习惯题,旨在了解创建工作是否对师生们的行为习惯产生较大的、积极的影响。为了便于统计分析,三套问卷全部采用闭合式问题,其中《教师卷》由25道选择题构成,其第一部分知识了解题全部为单选题(1-11题),第二部分态度意向题共9道题(12-16题为单选题,17-20为多选题),第三部分行为习惯题全部为单选题;《管理干部卷》由22道选择题构成,其第一部分知识了解题为11道单选题(与《教师卷》完全相同),第二部分态度意向题共7道题(12-14题为单选题,15-18为多选题),第三部分行为习惯题全部为单选题(19-22题);《学生卷》由15道选择题构成,其第一部分知识了解题为5道单选题(1-5题),第二部分态度意向题,共7道题(6-8题为单选题,9-12为多选题),第三部分行为习惯题全部为单选题(13-15题)。三套问卷的内容既有相同之处,如《教师卷》和《管理干部卷》第一部分知识了解题完全相同,也有不同之处,这主要依据三者的身份差异,而在问卷的难易程度、规范用语用字的不同使用场合,而有所不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下文中将会提到的题序是针对其中某份问卷的排序,例如教师在校内与外省教师、学生交谈有没有使用普通话的24题,即为《教师卷》第24题,后面表述便不特别说明了。
2.方法
教师对语言文字的态度意向分析:从问卷统计数据看,教师们基本达成以下五点共识:第一,作为一所地方院校,毕节医专非常有必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第12题:96%);第二,在会议期间,领导和教师都应该讲普通话,选择人数分别占82%(第15题)、94%(第16题);第三,推广普通话得靠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第17题:96%);第四,教师在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工作中扮演的角色(第18题)为引领者、指导者、示范者、践行者,选择人数分别占87%、78%、86%、89%;第五,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举办专题讲座(第19题:83%)、举行朗诵和辩论等比赛(第19题:87%)、集中培训(第19题:82%)、开设相关课程(第19题:85%)是非常有效的形式;第六,学校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创建的有效措施有加大宣传力度(第20题:94%)、制定相应制度,并严格执行(第20题:74%)、将本工作纳入学校建设规划(第20题:78%)、开展系列活动(第20题:88%),而对于纳入部门考核则较为抵触(第20题:57%),原因大约为教师们一般不情愿因为创建工作不力而影响到部门的考核,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但是从过往的经验看,此举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对部门及其成员而言,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但是,教师们对他们在办公室内与同事讲方言和下课时学生相互讲方言的认识却出现巨大的偏差,认为不合适者不到一半(第13题:35%,第14题:4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学校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基础阵地,要求广大师生自觉使用普通话。毕节医专作为一所高校,自然应承担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的责任和义务,而不仅仅将其使用限于课堂和会议。
3.统计方法
研究者利用雨课堂平台(自带统计功能)分班(教师班、管理干部班、学生班)统计不同选项的人数,再计算出此选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新媒体赋权对伦理世界的影响和变革,是从对传统伦理世界的解构开始的。最初,媒体只是影响社会文化和公众舆论的众多因素之一,但是发展到新媒体阶段,高科技信息方式的融入逐渐且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人们认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和态度。当前,新媒体所创造的数字化社会语境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对话方式,对社会语境、人类生活和生命个体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给传统的家——国——社会的伦理机制赋予了新的内涵。媒体赋权的伦理本质,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时代的被动赋予,向新媒体时代的主动建构过渡,形成了一种去中心化的伦理关系、一种多元化的伦理场域和一种实践性的伦理情感。
二、结果
(一)第一部分 知识了解题(见表1)
表1 教师、管理干部和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法律和规范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第二部分 态度意向题(见表2、表3、表4)
表2 教师对语言文字规范的态度和意向情况
表3 管理干部对语言文字规范的态度和意向情况
表4 学生对语言文字规范的态度和意向情况
(三)第三部分 行为习惯题(见表5、表6、表7)
表5 教师的语言文字行为习惯情况
表6 管理干部的语言文字行为习惯情况
表7 学生的语言文字行为习惯情况
三、讨论
(一)现状分析
1.第一部分 知识了解题
因《教师卷》和《管理干部卷》本部分问题完全相同,因此现将它们放在一起分析。教师和管理干部知识了解分析:第3、6、7、11题,答题正确率均在90%以上,表明他们对本省是否颁布有关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普通话的语音标准、推广普通话的目的、医学专业教师的普通话等级要求有较为清楚的认识;第1、4题关于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宪法条文、普通话和规范字是什么,答题正确率下降至70%-80%之间;而对于第2、5、8、9、10题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法》知识的考查,答题正确率则更低(48%-67%),说明在创建过程中,他们只是粗略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深入学习掌握,因此对具体法律条文内容知之甚少,例如第10题关于哪一周是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教师和管理干部答题正确率分别为48%和57%。从以上描述和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教师和管理干部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中尚处于自发阶段,他们仅凭经验在开展,还没有自觉、深入地开展这项活动。
通背拳研究会则是将通背拳各个派系团结在一起发展及传承通背拳的社团组织,其中主要包含了白猿、祁家、五行三大派系的通背拳传人.由于该社团存在多个派系的通背拳传承人,传承内容都有着各自门派独特的教学方式及内容,但同为一个派系的传承人在传承内容方面并不会出现过多偏差.以白猿通背拳来说,通背拳研究会与民族武术社的教学内容非常相似,传承内容都是以活背八法、十字拦、六路总手等单操为主,最后整合为白猿通背拳的二十四式单操.
2.第二部分 态度意向题
调查开展前,研究人员首先在教学平台雨课堂上创建班级——毕节医专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问卷调查(教师班)、毕节医专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问卷调查(管理干部班)、毕节医专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问卷调查(学生班),然后由被调查者扫描二维码加入相应的班级;调查当天,问卷由研究人员以雨课堂发放,并说明相关要求:上午9:00发送问卷,被调查者在下午5:30前独立完成答题。
教师行为习惯分析:第21题关于在办公室内和同事们交谈使用普通话的问题,教师选择有时(49%)和从不(2%)的共占51%,即超过半数教师在办公室内不常用普通话。从第22题和23题数据的对比看,大部分教师(82%)在课堂上对学生使用普通话提出严格要求,但只有少数教师(31%)对学生下课时使用普通话提出要求,为什么出现这一状况呢?因为课堂上讲普通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就有相关规定,学校也有相关的要求,而课外则没有这方面要求。再从第24题和25题的数据看,在校内,绝大部分教师(98%)与外省教师、学生交谈时能自觉使用普通话,但是只有极少数教师(18%)与毕节(或贵州省)教师、学生交谈时自觉使用普通话。以上五个问题的信息反馈表明:本校教师还没有形成自觉讲普通话的习惯,他们讲普通话更多是出于被迫。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态度意向分析:学生与教师、管理干部们的态度和意向具有较大的一致性,这明显是受到后者影响的结果。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学生对自身在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的角色定位比较准确,70%以上的学生认为他们充当示范者(第10题:78%)、践行者(第10题:92%)和宣传者(第10题:83%)角色;第二,关于学校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采取的有效措施问题,学生似乎不大欢迎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施行(第12题:65%),究其原因就在于现代学生崇尚个性自由,不愿意受到约束,但众所周知,制度是道德、规范等的有力保障!第三,本校学生在课堂规范用语上存在严重的思想误区,即第8题关于教师上课讲方言的问题,学生认为不合适的居然仅占19%!深究其原因,可能是学校尚有部分老教师依然在使用方言教学,由此误导了学生的思想。
分析:原文中的显性连接词“但”翻译为“but”。原文中“有时……有时……”是隐性衔接,分析原文后可知有转折含义,因此添加连接词“but”构成显性衔接,以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学生知识了解分析:第1、3、5题,关于我国宪法第几条中有“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表述、普通话以语音为标准音和推广普通话的目的,答题正确率都较高(接近或超出90%);第2、4题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实施的时间和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时间,学生正确率分别为77%和78%,说明学生对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推普活动比较了解。同时,将学生与教师、管理干部做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在对法律法规的掌握上,学生比教师、管理干部做得要好。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前者比后者更关注学校展出的各种宣传栏,包括有关《宪法》(第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贵州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的宣传栏,他们通过阅读宣传栏的知识介绍来学习一些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法律法规知识,另一方面前者参与的活动更多,他们又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例如第4题关于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时间,教师、管理干部和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分别为48%、57%、78%,这是有力的证明。当然,由于《学生问卷》题量少,基本上没有涉及语言文字规范化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文,因此它还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对该项内容的掌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学生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中也处于自发阶段,还没有自觉、深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
花样游泳有单人、双人、团体等形式,都是只有女子能够参加。花样游泳起源于欧洲,1920年花样游泳创始人柯蒂斯将跳水和体操的动作混合一起表演,起初只作为两场游泳比赛之间的一种娱乐节目,后来逐渐融入舞蹈和音乐,成为一项优美的水上竞技项目。
四人来到泿水边,看到一些犀牛三三两两地分散在水中休息,看那样子十分惬意,完全不在乎突然出现的师徒四人。
3.第三部分 行为习惯题
管理干部对语言文字的态度意向分析:管理干部与教师们的态度和意向基本一致,但是问卷中却反映出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即一方面管理干部们认为他们在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工作中充当引领者(第18题:95%)、指导者(第18题:78%)、示范者(第18题:87%)、践行者(第18题:87%),并且也在部门会议上强调师生在校内必须使用普通话(第14题:92%),但是居然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在办公室内讲方言合适。可见,管理干部的推广普通话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还没有真正落实在思想认识和行动上。
管理干部行为习惯分析:第19题关于领导干部在主持部门会议时讲普通话的问题,习惯使用普通话的领导占大多数:选“经常”的占23%,选“每次”的占53%,共计76%。第20、21、22题,反映的问题与“教师行为习惯分析”类似,在此不必赘述了。
式中:t为熔渗时间;σ为Si的表面张力;θ为熔融Si与C的润湿角;C为曲率因子;R0是t=0时刻毛细管半径;η为熔融Si的黏度。可见,熔渗动力学受时间、黏度、表面张力和润湿角的影响,而表面张力、黏度、润湿角均受温度影响。
学生行为习惯分析:第13题关于学生在下课交谈时使用普通话的情况,统计数据显示学生习惯使用普通话的大约只有三分之一(36%):选“每次”的占17%,选择经常的占19%。第14题的答题结果显示绝大多数(77%)学生对于课下同学们讲方言司空见惯,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23%)会提醒同学要讲普通话。第15题反映,在校园内,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自觉讲普通话——学生每次和经常与教师、同学交谈时使用普通话分别占14%和20%,共计34%。
综上所述,我校师生(含管理干部)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创建现状是: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法律法规的了解上,他们仅停留在经验印象的基础上,尚未进入自觉、深入学习的阶段。在态度意向上,师生们普遍认为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非常有必要,对师生们在推广普通话中担任的角色、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有效形式、学校开展达标创建的有效措施,领导和教师在课堂和会议期间必须使用普通话等问题上都获得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也存在明显的误区,例如在课下、校园中该不该使用普通话,师生们的理解就存在很大问题;在行为习惯上,师生讲普通话尚未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更多是出于被迫。
(二)措施
如何改变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现状,切实提高全校师生规范运用国家语言文字的能力,尤其是增强他们自觉运用国家规范语言文字的意识,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呢?我们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全校师生(尤其是对管理干部和教师)进行“语言文字事业”教育,提高其认识,努力达成共识,使他们真正懂得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好坏事关学校的文化形象,事关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事关学校的长远发展;二是学校和系部搞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规划,建立相应的检查、监督和考核机制,以保证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稳中求进,卓有成效;三是加强学校层面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法律法规建设,让校园中不留盲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营造出浓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氛围;四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运用习惯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之中,明确语言文字技能须达到的规格和要求,为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未来医务人才服务;五是采取灵活多样、师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和学习,例如举办专题讲座、举行竞赛、集中培训等,让全校师生切身感受语言文字规范之美,并轻松学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四、结论
综上所述,毕节医专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基础非常薄弱,要将其建设成为一所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较高的高校难度不小,但是它作为众多由中职升格高职的学校中的一员,又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因此针对此类学校开展相关研究意义重大。如何开展相关研究、推进该类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呢?我们以为,首先应该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正视建设中存在的一切问题;其次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变师生自发行为为自觉行为,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工作,既不退缩,又不冒进;最后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努力探寻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之路。
中图分类号: H10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9)31-0107-05
作者简介: 李全星(1973-),男,副教授,硕士,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学系,研究方向:大学语文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标签:语言文字规范论文; 达标创建论文; 现状调查论文; 措施论文;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