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动机的关系极为密切。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探索:人为什么而学习,这意味着学习与动机之间有着不解之缘。学习动机的指向和水平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业成就,于是,学习动机的有无与强度对学习的影响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正是学习动机的作用,学生会表现出渴望求知的迫切愿望、主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高涨的学习积极性,会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要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就显得毋庸置疑。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直接受学生学习兴趣的制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构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课堂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师生之间具有融洽的感情,可以促使师生间缩短空间、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课堂间的人际关系,必须既作为教学手段,又作为教学目的来考虑。特别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相对其他同学,他们对于学习中成功体验的机会要少些,这也是造成他们学习兴趣较差的一个原因,教师应特别注意发现、珍惜和爱护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一,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上述各种活动;第二只要发现他们在学习上的一点进步,一定在全班场合表扬;第三,尽量不在班上批评这些同学,这样可以增加他们享受成功的机会,减少他们因学习中的挫折而带来的苦脑。这种爱的教育对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二、精心设计课堂引言
引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处理得好,即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如讲海水的盐度时,可这样导入新课:“不知你是否见过浩瀚的大海,是否在海滩上寻觅海贝,尽情玩耍。这时你用手撩起一把海水,仔细品尝海水的味道。你会发觉海水的味道又苦又咸。那么,为什么海水又苦又咸呢?”接着按教材内容往下讲,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已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经过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之中,教学效果良好。
三、课堂教学力求形象直观,把兴趣培养贯穿始终
青年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抓住青少年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学习的开始就使他们产生兴趣。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的内容正是容易培养兴趣的开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对于宇宙的奥秘,自然奇观,似乎知道点,但又说不清楚,教师用形象、直观的三球运行仪、多媒体、模型、图片及手势等多种方法进行演示、讲解,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适当补充一些数据、资料,把这些看得见、又看不见的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具体化,学生很感兴趣。教学中,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用挤压课本来演示地质构造褶皱的形成过程;用力拉一张纸导致纸的断裂来演示断层的形成过程;把势均力敌的两种气团相遇形成的准静止锋比喻成两个手劲差不多的同学掰腕子,手势将保持不变,以此说明锋面较长时间停留在某地区,从而影响该地区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四、结合身边的科学现象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地理学是在前人不断探险、考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对学生来说,掌握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弄清其发展演变规律是比较困难的,也容易失去学习的动机。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尽量结合实际,使学生感到身边有很多地理现象,孕育着地理原理。如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提出学生们熟悉的,但又解释不清的现象进行分析,如:晴朗时天空呈蓝色,阴天为什么呈乳白色?日出日落时又为什么呈红色?指出这是由于大气对波长不同的太阳七色光散射,吸收状况不同而造成的。波长较长的红、橙色光,不易被散射,能够传播较远的距离。这也正是红、橙色光作为停车信号的道理,它使人们在较远处就可看见,以减少交通事故。这些身边的地理现象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的必要,同时结合这些实际,学起来会觉得并不难学,从而培养学习的兴趣和激发学习地理的动机。
五、引用资料,适当补充,在兴趣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是以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为基础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明白得越多,知识掌握越好,兴趣也就越浓,动机也就越强烈。在课堂上如果适当引用一些平时搜集的资料,就会促进知识的理解,提高趣味性。如讲宇宙中的地球时补充,地球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星球,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也并非唯一人类居住的星球。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紧锣密鼓地向月球进军,我国“嫦娥奔月”的计划也在逐步实施,不久,人类可望移居月球。补充这些资料不仅能提高兴趣,还能激励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在讲第四单元环境问题时,引用事实资料,如太湖流域盲目引入外来物种水葫芦治理水污染,却导致了太湖的生态失衡;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的事实资料,如日本水俣湾出现猫集体自杀的事例,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追问其原因,是由于猫吃了被污染的鱼导致神经错乱,人吃了被污染的鱼,精神受损伤,行动失控,以至死亡。这也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危及人类本身,可见保护环境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总之,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力的作用。
论文作者:蔡碗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与发展》2014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9
标签: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地理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学习动机论文; 动机论文; 海水论文; 《教育与发展》2014年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