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呈现飞速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问题,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转变能源结构,成为当前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在对生物质发电项目投资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相关决策方法。
关键词:投资风险分析;生物质发电;决策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能源的快速消耗,传统化石资源变得十分有限,现代社会也更加重视清洁能源,世界各国均十分关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常见清洁能源,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质发电便应运而生。虽然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起步较晚,研发核心技术也相对滞后,但我国却拥有很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生物质发电优势十分明显。然而,在利用新技术缓和能源压力的同时,也迎来越来越多的风险,所以分析研究可再生生物质发电项目的风险及决策势在必行。
一、背景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它以生物质为载体,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可永续利用,具有环境友好和可再生双重属性,发展潜力巨大。利用生物质发电是指直接将生物质燃料送往锅炉并燃烧,而形成高压高温水蒸气,再通过蒸气来推动汽轮机,化热能为动能,然后经发电机化动能为电能的过程。2018年我国发电量再创世界第一。由于我国的能源需求量巨大,所以,生物质发电位列重点发展项目。
二、生物质能现状
1、国内外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现状
生物质能目前占全球总能耗的14%,具有巨大的数量,是本世纪最具潜力的能源。荷兰有学者预计生物质能源,将会占据全球能源消耗的7~27%。上世纪末,全球范围内爆发石油危机以后,丹麦便开始积极对可再生清洁能源开发,并重点推行生物质发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开始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截止2018年底,全球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约有108.96 GW,且多数集中在欧美洲。近些年来,丹麦热电联产新建项目均以生物质为燃料,并将许多传统燃煤供热厂改成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与国外相比,我国生物质发电晚了近20年。中国第一家生物质发电厂于2006年12月正式投产。2017年,我国新增生物质发电装机2.74GW,装机累计达14.88GW,增长22.6%。2018年示范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成功,供热部分可代替散煤660万吨左右/年,等于节省天然气40亿m3/年,推动了生物质能发电升级转型。
2、我国生物质能资源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如果全部利用能供给全国发电量的66.6%。按生物质能50%的收集利用率来算,我国生物质资源可转化为能源的,近期约为5亿吨/年标准煤,远期可超过10亿吨/年标准煤。如果再加上荒坡荒山上的能源林,则总资源潜力超过15亿吨/年标准煤。
我国约有15亿亩的农作物播种田地,生物质产量约为7亿吨/年,除去用作造纸及畜牧饲料的,余下的均可用作燃料。农产品加工的废弃物,有棉籽壳、甘蔗渣、稻壳等,约有2亿吨/年。我国森林占地1.75亿公顷,通过正常平茬复壮灌木、抚育间伐森林、收集采伐、修剪、造材、剩余物加工等,生物质量产量可达8~10亿吨/年。每年中国畜禽养殖业,约排放18亿吨粪便,排出污水约200亿吨,沼气约可生产500亿m3;每年工业约排放有机废渣废水25亿m3,沼气约可生产100亿m3。
三、生物质发电项目投资风险因素分析
我国大型生物质发电厂往往需要大量的生物质燃料,30兆瓦装机容量的发电厂便需要良田40万亩来供给燃料。此外,秸秆具有广泛的用途,包括造纸、饲料、成型燃料等,真正用于电厂发电的秸秆并不多,且生物质发电材料多由农民分散供给,回收成本也不小。鉴于此,与其他发电项目相比,生物质发电项目具有更复杂的社会关系。
导致生物质发电项目存在风险的因素包括:建造成本、上网电价、燃料价格、财政补贴等。因为财政补贴按发电量来算,因此可将上网电价与政府补贴,统一至电价因素。
四、生物质发电项目效益分析
通过蒙特卡罗模型,来分析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经济效益。鉴于生物质的分散性,专家提议生物质发电厂规模应在30MW以下。参考投运的生物质发电厂,通过蒙特卡洛模型,来分析装机容量30MW的生物质发电厂经济效益。
通过蒙特卡罗技术,来模拟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正常生产时,按年运行7000小时计,一座30MW装机容量的生物质电厂,秸秆耗量约20万吨/年,发电量约为2.1亿千瓦时/年,厂用电量为10%,共减少排放CO2 15万吨以上。现阶段,生物质能发电上网电价为0.75元/kwh,二氧化碳10美元/吨,到厂秸秆价330元/吨,电厂造价平均10000元/kw。假如:秸秆价格与正态分布N(330,25)一致,电厂年运行均匀分布在 [6500,7500]区间,总投资与正态分布N(30000,500)一致。通过excel模拟蒙特卡罗,在excel中输入基础数据,并在函数NORMINV下,随机生成秸秆价与总投资值,借助RAND函数,随机产出电厂年运行时间值,按分别为10%和5%的折现率和残值率,工程周期20年,折旧以直线来算,通过500次的模拟,获得表1结果。
五、决策研究
1、政府扶持
一般上网电价会逐年增长,预计2024年上网电价将高达717.61元/千千瓦时,这时NPV≥0具有0.8以上的概率,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由此,提议在2024年前由政府提供政策扶持,2024年以后不再给予补贴。具体可采取以下扶持政策:
首先,安排好产业布局,规划发电厂至拥有丰富生物质能源的区域,严格把关项目审批,按本地资源容量,建造对应规模电厂,以避免重复建造。做好电网单位、农民、发电厂的工作,将其矛盾协调好,使其可以形成一整条产业链。在电厂未产业化前,予以经济补贴,以缓解电厂压力。重点研发生物质发电新技术,改善需进口锅炉的现状,以降低建造投入。
2、加强电厂管理
控制燃料成本对电厂盈利十分重要,故提议电厂进行以下管理:
合理规划厂址,选取燃料资源丰富、密集分布的区域,提议在50公里半径内或同个县城只建一个电厂,以防恶性竞争出现。
加强电厂内部管理,建立高效的燃料供应链。在经纪人、企业、农民间,组建良性的产业利益链。可与农户或燃料供应商签订长期的燃料供给协议,降低燃料价格波动风险。
鉴于生物质燃料收购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电厂应建立一个巨大的存储燃料的仓库。与此同时,由于季节性的影响,旺季收购燃料需要较大的流动资金,故电厂应管理好流动资金。
六、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质发电项目具有很大的投资风险分析空间与发展潜力,通过研究完善决策,创建一整套的投资风险分析理论与应用体系,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推进低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真正实现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刘珂.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风险分析与评估模型[D].华北电力大学,2013.
[2]李杰东.N秸秆发电厂建设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4.
[3]胡紫珊.沼气发电项目投资风险分析与评估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4]刘志彬.中国生物质发电潜力评估与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5]张启龙.考虑环境成本的林木质发电项目风险与经济性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9.
论文作者:钟惟剑,毕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生物论文; 生物质能论文; 燃料论文; 电厂论文; 项目论文; 发电厂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