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模板施工技术论文_李清源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模板施工技术论文_李清源

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建筑模板工程的施工。在国内建筑模板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形势下,在进行建筑模板施工时可以确保整体质量。但是,有时建筑模板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相对随意,影响其整体质量,对此,一定要强化模板施工的有关技术要求管理控制,提升建筑模板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从而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模板施工;技术

1、模板施工技术概况

在建筑工程领域,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是指按照相关设计要求制作,能够使混凝土结构、构件等按照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的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模板施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降低工程成本。模板技术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可以自由组合和拆卸,经清理后可以重复使用,成本相对较低;(2)有效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提升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3)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4)类型众多,适用范围广。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创新,已经逐渐由传统的定性木模板、散支散拆模板向着新型模板施工技术转变,模板施工技术正向着系统化、多元化和商品化的方向发展,其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地位也越发显著。

2、模板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模板规范管理不到位

随着我国的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施工单位的整体规模发生着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需要进行承包或转包,在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无法满足现有的管理质量标准,加深管理部门的各种消极态度,造成施工执行力度不足,有法不依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管理层的执法不严、施工单位消极怠工直接影响安全生产机构的监管,监管力度不严,造成施工单位得过且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没有充分的认识,无法有效的准确完成建筑模板规范管理,长期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必然受到影响。

2.2模块施工技术的施工不完整

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采用支架,其施工支架多为单模支架,单层模板支架应用于施工中具有较安全可靠性。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带动模板设计刚度变化,单层模板支架体系的局限变化逐步扩大,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设计多样性。复杂的施工要求,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但是,我国的建筑施工仍然采用这种体系进行施工,安全隐患大大增加,施工技术模块出现严重的影响,在单层模板支架体系发展中,逐步开展多层模板支架体系,适应未来复杂的工程设计。

2.3模板施工人员的基础素质低下

随着施工单位的逐步发展扩建,建筑施工单位的现场操作人员水平素质没有得到有效的同步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都不能快速提高,建筑施工技术人员无法进行有效的教育培训,为建筑工程施工造成安全隐患。例如,一些建筑工程现场操作人员再不懂如何计算设计模板间距的前提下,造成支架不牢固、容易产生坍塌,甚至会造成人员损伤。部分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薄弱,拆除支架的时候会造成模板不稳定,影响模板安全固定。

3、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3.1模式工程施工基本技术要求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为了降低工程的成本,以及缩短施工进度,在模板工程施工中,必须满足四点技术要求:其一是模板施工中必须充分保障混凝土的结构以及其他构件的尺寸和位置,也就是说模板的位置尺寸必须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其二是模板必须具备一定强度和稳定度,能够承受混凝土的重量以及侧向的压力,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避免模板所承受的压力处于极限状态之下。其三模板的构造尽可能简单,便于装拆,并符合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要求;其四是模板的连接处必须紧密,在接缝处必须采取加密措施,如果出现接缝不严密,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接缝处不出现漏浆等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模板配制技术

模板的配制必须根据图纸的尺寸,对于结构形体相对简单的构件,其模板配可直接根据施工图纸来配置。对于模板、横档及楞木的断面以及它们之间的间距、支撑系统的配制,可查表或者按规范进行选择。而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构件,比如楼梯等,配制模板通常采取方大洋的方法。所谓放大样,指的是根据结构图纸,在地面上画出结构构件的实体形状,然后测量出各个部分模板的准确尺寸,然后制定模板。然而对于结构特别复杂的构件,放大样方法显得十分繁琐,而且需要的场地比较大,有的甚至很难直观画出,这种情况可结合计算方法来进行模板的配制。

3.3模板施工技术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序为:垫层模板→基础梁模板→构造柱模板→柱模板一墙板模板→圈梁模板→梁模板→楼板模板→楼梯模板。

对于垫层模板而言,其基础的高度不高,但是体积很大,安装模板前必须准确核实基础的中心线以及标高,事先弹出轴线和四周边线,根据边线尺寸将侧面模板对准,并且在校正模板垂直度以及标高之后,用支撑将模板固定,用以维持模板的稳定度。模板安装完毕之后,必须清扫杂物,复查模板的尺寸、标高等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基础梁模板而言,基础梁底的土方经过压实后,采用砖砌胎模,并配置1:3水泥砂浆,以利砼浇捣。一般而言,基础梁的跨度较大并且梁宽较小时,其外侧模板只需要拼装即可,但是必须要在垫层上弹出梁两侧边线,确保标高尺寸正确后,利用支撑稳固。

在柱模板施工中,由于柱的尺寸较小,但是高度较高,所以在安装模板前,必须弹出交叉纵横线以及边线,由两边与柱断面长边一样的板,加两块柱断面短边尺寸的板,拼装成组合定型模板。钉柱模时两块板相互接触处应加海绵条,以防漏浆。柱模底部应开有清理模板内杂物的清除口,模板外面加设柱箍箍牢,柱箍间距45cm。柱模板安装时,先搭设好井字形钢管架,井字形钢管架横管与柱模外边必须预留空间,距离以50mm为宜。如果两个柱在一个平面上,必须校正柱模板的两头,并在模板的上口中心线位置拉线来校正中间的模板,用锤球校正垂直,检查无误后,用木楔塞紧,将柱箍箍紧,再用支撑钉牢固定。还要用水平撑及剪刀撑相互撑牢,来保证柱子的准确位置。

对墙体模板而言,一般采用两侧模板进行拼装。具体施工步骤如下:首先由基层中心线找出两侧墙体边线,然后将侧模对准找出的边线,并校正侧模板垂直度和标高无误后,用斜撑和支撑钉牢稳固,根据长、高尺寸确定间距加固穿心螺杆,搭设钢管夹板架,沿墙体两侧模板外留50mm左右空隙。用锤球校正墙体模板垂直,用木楔上下塞紧,再用斜撑钉牢固固定,上口加设水平拉子固定,用钢管桁架夹紧支撑,以保证墙面垂直平整。梁的跨度较大而宽度一般不大,所以梁模板必须由侧模、底模、夹木及支撑等四部分组成,对于底模板、侧模板,由15mm厚胶合板加木档拼装而成即可,安装前,必须在基层上弹出梁的中心线,然后弹出边线,根据边线确定侧模板,并校正侧模板垂直度和标高无误后,用斜撑和支撑钉牢稳固,保证侧压力的稳定性及刚度。梁模板安装后要拉中线检查,复核各梁模板中心线位置是否正确,底模安装时,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钢管支承架要设斜撑,避免因为模板不稳定而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如果梁的跨度超过4m甚至更多时,确保梁模的跨中起拱,并且起拱的高度保持在梁的跨度1‰~3‰范围之内。

4、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建设不断地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建筑施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模板施工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并且成为了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技术,从而使建筑经济效益最大化,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模板施工技术可以改善其他施工技术存在的缺陷,能够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加快建筑施工前进的步伐。基于此,本文就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欧振伟.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8158.

[2]李隽秀.高大模板钢管支撑架的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D].华侨大学,2009.

[3]赵海滨.建筑工程中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解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12:66+70.

[4]程磊.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工程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

[5]甘志明.扣件式钢管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

论文作者:李清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模板施工技术论文_李清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