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在乡村小学里,班主任要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乡村小学;小学生;班主任工作
我在乡村任教已经二十六年,在这二十六年里,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我深刻地认识到“育人必须从小抓起”和 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天性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但作为乡村学校的局限性又满足不了孩子们的需求,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就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班主任的地位和形象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作为小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的引导者,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班级进行管理,同时也需要在管理中运用一些对策与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就班主任工作,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对于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说,大部分的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们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现象比较多,这就造成一部分孩子在心理上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感,缺乏积极主动的沟通能力,加上爷爷奶奶对孩子的过度宠爱,造成这部分孩子的自理、自控能力都很差,上课时,不能按要求坐好听讲,有时双脚蹲在凳子上,或者做小动作,讲小话,随意性很大。又因为农村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对孩子的辅导环节方面就比较薄弱些,有些孩子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隔代教育有可能会导致小学生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从而在学习中不爱动脑筋,不听老师的话等情况发生。比如说,情绪偏激、孤僻,与同学发生摩擦被老师批评后就要去跳楼跳水,不能承受一点点挫折和困难。甚至有些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不按时上学甚至逃学、旷课,不按时完成作业等。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学习与生活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关怀、教育,从而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为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首先,作为班主任必须要了解每位学生的详细情况,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习惯、脾气性格等。只有充分了解了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够在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明白学生的生活需求,并及时进行帮助,使每位学生在学校和学习中能够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如我班的留守儿童董宏博同学,他是一个聪明、活泼、可爱的孩子,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难度变大,他在学习中,从一个优生变成了后进生,从能完成一部分作业到不完成任何作业了,后来就逃学不到校了,在上学路上玩耍到放学时间就回家,有时还偷偷拿家里的钱到学校外面商店买零食吃或者去抽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知道这些情况后,及时通过班级微信与他在外打工的父母联系,把他的在校学习等情况告诉了他的家长,并劝他的妈妈回家照顾孩子的生活,辅导孩子学习,否则,会误了聪明的孩子的。他妈妈听了我的劝,放弃工作回家照看孩子,现在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了,行为习惯也变好了,见到老师总会笑嘻嘻的问好。我还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跟同学们说说话,或者跟他们一起上体育课,一起跳绳做游戏。这样增进了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拉近了我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主动跟我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为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没有什么比得上能得到他人的表扬与鼓励的事情更高兴的了。对于小孩子就更不用说了,他们都希望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和赞赏。班主任要善于利用鼓励和表扬的作用,在课堂上要灵活掌握表扬与鼓励的使用频率,做到恰到好处,使其能发挥真正的作用。班主任不仅要在学习上发现“美”并进行鼓励,对于在生活中的细节也要发现“美”且进行积极的引导与鼓励。比如,万香华同学在操场见到垃圾主动捡起来放在垃圾桶里,赵婷语同学在回到家后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我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对,在班队课上对她们进行表扬,从而起到对其他同学的引导作用。
班主任要像一个家庭里的父母一样,不管优生还是差生都一样平等对待,不厚爱优生,更不歧视差生。对于成绩好的孩子,我就有意培养他的一些其他兴趣爱好,如体育,音乐等,让他们多一些学习以外的兴趣爱好。对于差的孩子呢,我就采用“一带一”的办法,一个优生带一个差生,如果差生成绩提高了,我会给“帮扶者”和差生一定的奖励,差生成绩上升了,整体成绩也就上升了。如我班的熊伟,他学习自觉性很差,我就让我班的班长带他,在班长的帮助下,熊伟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班的成绩在镇上的排名也前进了。
良好的班级还离不开健全的管理制度。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一个好的班级必须让所有学生都有主人翁意识,人人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班里要管的东西可不少了,门窗、窗帘、桌椅、电子白板、黑板报、清洁工具等。如果管理不善,就会出现损坏或丢失的现象。这么多需要管理的东西光靠几个班干部是永远不够的。因此,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把教室的财物分给每个学生,让他们互相监督,互相看管。这样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强了,原来爱损坏东西,丢掉工具的现象没有了;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管理班集体的荣耀感和责任感,增强小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并提高自主管理班级的意识,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与能力,为以后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和蔼可亲的、责任心非常强的、对学生非常了解的、对学生的要求能够时刻关心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论文作者:谢南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小学生论文; 学生论文; 孩子论文; 班主任论文; 我就论文; 班主任工作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