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忍成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四塘联中 541104
摘 要:农村的作文教学一直是农村语文教学的难题,作文写得好与不好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中、高考的语文成绩,从而影响到学生对高中和大学的选择;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成绩优劣的关键,也是学生思想品德提高和展现的途径之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要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如果我们教师善于引导因地制宜用好身边的资源,做好写作材料的储备、写作前的引导指点、范文的合理使用,师生共同参与合作评改和作品集知识库积累展示,那么学生的思维定会激发出来,笔下定会有鲜活的形象和朴实流畅的文字展现他们的才华,呈现突破写作瓶颈、走出写作困境的大好局面。
关键词:农村作文教学 瓶颈 资料储备 范文 合作评改 成果展示
在语文教学中,一到作文写作时学生就为难愁苦,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孩子。农村孩子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也很复杂,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瓶颈使得农村孩子面对作文望而却步:一是所处环境和所受教育的限制,农村孩子知识面狭窄,视野小,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机会比较少,题材少,以至于思路不开阔,看问题角度单一;二是缺乏细心观察的习惯和能力,不能从身边小事感悟生活;三是口语和书面语表达的矛盾使得书面表达能力差,没有写作的良好习惯;四是教师急功近利、唯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思文毫无创意,对作文课索然无味而产生了厌倦害怕写作的心理。可是作文写得好与不好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中、高考的语文成绩,从而影响到学生对高中和大学的选择,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成绩优劣的关键,也是学生思想品德提高和展现的途径之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要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以下五个阶段就可以突破农村孩子的写作瓶颈、走出作文教学的低谷:
一、“资料储备阶段”。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增大阅读量、拓宽视野、积累素材。怎样才能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首先,建设班级图书角是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保证。教师要发动学生自愿捐助自己已有的图书充实图书角,引导组织学生广泛征订有关写作方面的报刊、文摘,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动员几个人合订一份,避免雷同。确定图书角负责人,让值日生轮流做报刊管理员,再配以相应的报刊管理制度,班级阅览室就可以正式对全班同学开放了。建设班级图书角,学生“足不出户”就可阅读许多报刊,方便又使积累材料有保障;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阅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
其次,要求学生对阅读到的优美句段用摘抄本摘抄下来,画上插图,美化成册。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并养成习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写读书笔记是为了帮助读者对所阅读的文章材料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积累知识。写读书笔记不仅本身锻炼了写作,而且能积累名言名句、优美描写,为今后的写作提供了素材。只读不记,犹如广种薄收,其效果不佳。
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枯燥无味,离开了语文的生活没有色彩。除加强课外阅读外,还应提醒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生活中多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和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用周记的形式记录感受大自然感悟生活。每当念到同学们的作文时学生都说我也做过、有过这样的体会,可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或者想到了却不知道怎样表述出来。农村虽没有城市喧闹繁华、流光溢彩,但我们有旷野蓝天、月朗星明、芳菲蝶舞、秀美山川,有淳朴乡民、古朴的民风,有朴实的劳动生活,有各种动物、植物……大自然的春夏秋冬一草一木可以写,农村新人新事可以写,我们家养的家禽家畜可以写;春采野菜,夏天套蜂子、捉泥鳅,秋天采蘑菇、摘野果,冬天挖竹鼠、套野鸡……经过点拨,我的学生在周记中大量记叙、描写了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所见所感,即便是平常不大爱写作文的同学也能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做好写作前的引导和指点。 我通常从以下两方面着力指导:
1.命题和半命题作文引导做好作文题目的解读,依据题型、文体的差别指导学生审题。比如对记叙性的命题作文主要指导学生如何抓住“题眼”、如何把握“主旨”、如何围绕主旨选取与众不同的材料加以生动叙述。对供料型议论文应着重指导学生弄清着眼点,抓住材料的“神”;把握侧重点,确定最佳议论角度;选准联系点,力求贴近生活等。
2.做好写作构思引导和创新。写作前不仅要关注审题,而且要在主题立意、选材剪材、语言表达等方面下一番功夫,尤其要在习作的思路和结构的揣摩上作重点指导。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采用最多的是“仿写”法。中学生的作文不同于作家的创作,它需要在模仿中起步。在作文教学中,实施仿写教学,是符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的。然而,农村中学生写作时,手中可供借鉴和模仿的东西除课文外甚少,他们的习作往往是结构零乱、思路不畅。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多提供给学生一些范文(如同龄人的佳作、教师的范文、课外美文片段等),让他们在仿写中消化、吸收范文精巧的结构和清晰的思路,以帮助他们早日走出作文的模糊阶段。做好了这一点,学生看到题目就能想起类似范文,就可借鉴范文。如学了丰子恺的《白鹅》、朱自清的《背影》、林莉的《小巷深处》、郭沫若的《石榴》,学生就会深情描绘自家的懒猫、狗、鸡、猪、羊、仙人掌、菊花、太阳花,记述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及亲人之间发生的事件等,都能写得生动有趣、声情并茂。
三、巧用范文。首先我会精选一些名家作品让学生阅读,对名家经典文段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吸取借鉴名家的成果化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其次,自己写文章来给学生作范文,“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师生共同参与写作,对学生来说,可激发兴趣,增强“竞争”意识。我也因此在学生心目增强了威信。我在写作中不仅与学生沟通了感情,而且能品尝到训练的甘苦,真切地体会到写作的困惑,从而有利于加强作文评改的针对性。语文教师教写作要像音乐、美术教师必须会演奏乐器、会画画绘彩一样会写符合学生阅历的范文。只有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地给学生以启示和诱导。最有时效性的是用好同龄人优秀作品,同龄人的优秀作品是学生写作的催化剂,更容易引起心灵共鸣、开拓思路。
四、合作评改。这是对学生进行具体写作技巧的指导,它强调的是教师导改、学生自我创造性修改。教师应该先阅读学生作品批下指导性意见,再把作文交给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进行修改。叶圣陶曾主张教师的改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改”,因此,在平时作文批改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学生参与其中,由师生合作评改,共同承担修改文章的任务。我的具体做法是“二评二改一成文”:首先让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互评,要求划出错别字、不恰当的词语和不通顺的句子,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包容的心态,尽量发现同学作品中的闪光点,在旁边写出批注,批注要求能委婉地提出习作中的不足之处及其修改意见。组评结束后再交原作者结合小组同学的评语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检查和修改,这是对自己习作的自省,也是一个再实践的过程。在学生互评、自评过程中,我临场巡回指导,使互评、自评过程成为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其次是教师检阅评价并写下自己的改写意见,让学生课后修改或当面指导修改,再让学生依据老师的指导做创造性的修改,然后推荐他们当中写得比较好的有代表性的作品两三篇,让他们在课堂上朗读自己的习作,包括小组修改意见和评语。最后,引导全班同学集体评议,通过对比剖析,品评优劣。对那些能恰如其分地提出评改意见的同学随机表扬,以增强他们修改习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最后让学生完善誊写成文。
合作评改是将传统作文教学程序中的“批改”和“讲评”合二为一、整合优化的教学活动。它把教师单方的活动变为师生双方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师生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
五、积累展示成果。就是要求学生每次作文都要经过多次修改后获得优秀才算成文成品,并且给自己的作品附写上构思和点评,做好插图装饰,再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建立属于自己创作的作品集。另外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摘抄本和阅读后写的读后感一起装订成册,做好页码索引,创建自己的语文知识宝库。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积累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以后学习中查找资料提高学习效率。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虽然目前仍有很多困惑,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但经过师生共同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一定能突破瓶颈走出低谷,迎接写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学百科》。
[2]《中国教育报》。
[3]《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论文作者:张银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习作论文; 农村论文; 作文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