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工程的信息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阶段,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发展成为一种潮流,更是一种趋势。如何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脚步,规避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中的弊端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文章在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界定的基础上,首先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分析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现状,最后探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应对对策,希望能够为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对策
引言
现阶段,工程行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新技术和新材料等的应用增加,带动着工程造价工作内容的变化,增加了造价控制的难度。采取传统的造价控制措施,难以达到项目管理的需求和要求。基于此,行业人员积极探索新的控制方法,引入了信息化技术,获得了不错的成效。现结合信息化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
1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来说,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标,要注重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建设,进而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水平。从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来说,主要围绕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网站和造价软件等的建设开展。基本情况如下:①造价信息服务网站。例如,中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其融合了多个栏目,比如综合新闻和政策法规等,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具有时效性和普及性等特点,能够为需求者及时发布信息,使其及时获得造价信息。再比如,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网站。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为需求者传递相应的政策性信息,同时集成了各类优秀内容,比如先进思想和前沿科技等。通过网站系统用户可以查询各类信息,比如有效注册工程造价师信息等,实现了信息互通。②工程造价专业软件。早期,基于CAD和其他识图软件的辅助,优化了工程识图程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后期,图形算量软件的出现,缩短了工程计量花费的时间,同时提高了造价工程效率。随着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带动着工程计量和计价软件的广泛应用,推动着工程造价的持续发展,为全过程造价管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2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专业软件开发尚不成熟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辅助工程测量与定价软件,但是这些软件要么是只有一个功能,要么是只涉及某一方面的工程造价管理,也就是说适用范围小,通用性差,不能实现数据的交流与共享;缺乏可移植性,拓展与容错能力不足,不能满足企业多样化和品牌化的实际发展要求;相同功能软件重复开发,但是不同的编写代码使得从业人员之间沟通存在障碍。
2.2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完善程度低
信息管理是工程造价中很关键的工作之一,能够对资源进行整合,便于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企业快速便捷的调动和使用资源。然而在目前的信息管理应用中没有一个较为集中的目标规划,信息的采集和分类标准多种多样,信息处理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信息共享程度也比较低,这就使得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很好的利用。
2.3预算方面的信息化建设问题
开展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推动预算信息化为重点。若预算信息化管理存在着不足,比如偏差或者管理混乱,那么会影响着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效益。因为预算管理具有繁杂性特点,同时管理内容很多,那么需要做好信息化建设平台的搭建控制,保证预算统计分析的合理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目前来说,预算统计和指标控制方面,存在着不足,影响着预算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而影响造价控制的效果。
2.4信息化标准体系存在较大缺陷
虽然当前大多数企业都引入了相关信息化管理体系,也能够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表现出较强的积极作用,但是相互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和不足,很难实现互联互通,最终限制施工成本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类问题的存在主要就是因为在当前工程行业内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数据存储类型、数据接口以及兼容性等都存在着一定问题,最终也就很容易导致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体系无法形成规范共享效果。
3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问题的解决策略
3.1增强造价管理人员的意识
若想有序推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要注重增强造价管理人员的意识,使其能够认识到实施信息化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而保证各项建设工作高效落地。作为现代化造价管理人员,不应该将信息化建设作为结果,要视其为动态变化的过程,着力解决软件兼容性问题或者其他问题,进而保证造价管理任务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要具有较强的配合意识,加强和相关部门的配合。每个部门的工作内容不同,造价信息化涉及到的知识很多,比如信息技术和经济知识等,因此合理利用各个部门的资源,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信息化平台,进而保证其功能作用的发挥。造价管理人员要结合造价信息化实施的变化和要求,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不足,进而提升信息化操作的能力,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3.2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与引导
信息化对很多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而言还是较为复杂且专业的技术,政府可以开设信息化辅导站提供诊断、咨询和培训服务;针对信息技术服务问题组织专题培训,为企业信息化提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建立建筑行业系统自己的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交互与反馈。
3.3构建完善的造价信息化管理标准体系
若想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目标,推动造价信息化持续发展,构建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实现统一性和标准化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促使各个企业或者工程各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构建造价信息化标准化管理体系时,要从上到下构建,在行业内部构建统一、权威以及规范的体系,为后期造价管控工作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以免产生明显问题以及隐患缺陷。除此之外,做好分层次和分阶段效果的控制,对各类数据和数据接口进行统一,保证标准体系有效落实。
3.4多渠道正面引领,榜样示范常态化
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工作辛苦是众所周知的,虽然现在有很多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和手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可以寻租的灰色地带还很多,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有可能在巨大利益诱惑前不能自己,踏进错误的深渊往往是一念之差。警钟需要长鸣,单纯的说教略显苍白,正面教育和典型案例更具有说服力,尤其是榜样的引领作用不可忽视,要形成常态化机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影响着造价管控目标的实现。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以下完善策略:增强造价管理人员的意识;搭建完善的信息资源库;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完善的造价信息化管理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雨琳.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铜业工程,2018(06):27-29.
[2]徐静.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8,37(19):6-9.
[3]杨琳.建筑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8):19+28.
[4]杨一凡.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2017,33(15):9-11+3.
[5]徐静.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8(19).
[6]肖毓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J].价值工程,2013(32).
[7]郑钢.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1(25).
论文作者:李美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信息论文; 对策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