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把论文,中国论文,事情论文,关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我们面临的任务极其繁重艰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对外关系等等方面,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就当前来说,抑制通货膨胀,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其重大和紧迫的工作。各行各业,都有着很多具体工作急待去做,在这样的时刻,党中央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集中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意义何在?就在于小平同志一再告诫我们的: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党;如果中国出问题,也是出在党内。国内国外,城市农村,改革、稳定、发展,一切工作成败兴衰,可以说,都与党的自身建设搞得好不好,党的工作做得怎么样,有着直接的关系。道理很简单,我们是执政党,党领导一切的。党的建设抓好了,在国际风云变幻中,我们就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乱云飞渡仍从容”;在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就能正确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不断开创新的局面;在新时期各种带有新情况新特点的社会矛盾面前,我们就能取得正确的和一致的认识,制定并贯彻正确的方针政策,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党员干部以及一切爱国人士团结起来,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在去争取新的胜利;对于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以及种种分化,对于西方的阴谋,我们就能识得清、辨得明,有力地粉碎他们设置的各种障碍。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正如《决定》所说“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经受着时代的考验,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所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在完成第二代领导集体向第三代领导集体过渡的关键时刻,必须集中力量研究党的建设问题。
认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性,不仅要从党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出发,还要从正确认识党的自身状况出发。十六年来,党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决定》所指出的那样,在自身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举世瞩目的,不容怀疑的。看不到这一点,不能充分认识这一点,是完全错误的。但是,也正如《决定》所指出的,改革开放给党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党的建设也遇到许多复杂情况,我们党已有五千四百多万党员,教育和管理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面对新情况,我们的工作还不适应。一些地方和单位党不管党、治党不严,纪律检驰、组织焕散,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都存在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某些消积因素和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严重侵蚀着党员和干部队伍。对此,全党必须引起高度警觉和重视。党必须善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认真研究和解决在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十四届四中全会集中讨论党的建设问题,就更有必要。
二
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决定》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纲领性文件。如何正确有力地贯彻落实《决定》的精神?
《决定》指出,要继续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推动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联系实际,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统一全党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里必须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邓小平理论,是经过邓小平同志科学总结和概括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要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就是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指导。这决不是搞什么“凡是”,而是真正的实事求是。十六年来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就是要用这个理论来武装全党,统一全党,融会贯通并且坚持下去,否则,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不仅会失去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已经取得的成就也会丧失,甚至会遇到一些国家已经遇到了的严重挫折。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党的整个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内容极其丰富的党的建设理论。如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关于纠正长期“左”的错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关于进行党的领导制度的改革,完善党规党法,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制度化;关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关于实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造就朝气蓬勃的领导干部队伍;关于从严治党,反对腐败,加强党的纪律性等方面的思想,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邓小平提出的这些理论,简明、朴素、科学,理解它似乎并不难,但真正要做起来,则要化很大气力。如果我们不能首先从思想上把党建设好,党的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和领导班子的建设就无从谈起,领导现代化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会成为空话。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使党成为思想上政治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工程。与毛泽东同志当年领导全党完成的“伟大的工程”一样,也是世界政治史上罕见的壮举。作为参予这项工程建设的共产党员,我们充满自信与自豪。
三
十四届四中全会及其通过的《决定》,高度重视和强调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这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没有民主集中制,削弱和取消民主集中制,党内政治生活就会失去正确的规范,就无法正确地运用制度和准则来正确处理党内各种关系。党的政治生活就会出现极不正常的状况,党的组织就会焕散,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坚强有力。我们党在执政以后,把民主集中制用于政权建设,使它成为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特征。回顾建国以来的历史,凡是民主集中制贯彻得好的时候,党内就团结,组织就坚强,意志就统一,领导就有力,事业就前进。反之,则发生失误甚至出现内乱。这是大家都经历过的事实。
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不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有人认为市场经济讲价值规律,要求平等,追求快节奏,高效率,民主集中制过时了,不需要了。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进行这场伟大的变革,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需要人民群众的创造,也需要各地方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但这不等于说不要中央的权威,不要科学的领导和正确的集中。发扬党内民主、人民民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与实行正确的集中领导,维护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的权威,不仅不是矛盾的,而恰好是一致的。因为我们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我们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互相排斥的,这就要求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全党全国人民、各地各部门的主动性与创造力,也需要统筹规划、协调配套,有领导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既需要大胆地闯与试,也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来保障。也就是说,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能没有集中,不能没有自由,也不能没有纪律,不能没有地方部门的自由权,也不能没有中央的权威。我们的党要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就不能忘记、丢掉民主集中制。
应当指出,当前在发扬民主与实行集中这两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民主不够,集中也不够。具体表现,一是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民主渠道还不够畅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压制批评和不同意见的倾向,党员的民主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二是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党员干部,片面强调和保护地方或小团利的利益,执行中央的政策不够自觉,不够有力,或者各取所需,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三是一些地方、部门集体领导制度执行得不够好,个人说了算,家长制作风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既影响了民主的正常发扬,也妨碍了实行正确的集中;四是民主集中集中制的原则虽然确定了,但是具体制度还不明确,或者缺乏操作性,随意性较大;五是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正常的民主与正确的集中都缺乏监督机制的保障。
《决定》把“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特别要注重制度建设,以完备的制度保障党内民主,维护中央权威,保证全党在重大问题上的统一行动”作为党的组织建设的“突出的环节”之一,特别地提出来,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意义的。根据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应当在保护地方积极性的同时,强调维护中央的权威。5400多万党员、340万个基层组织,一定要有一个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要有一个核心。我们历来强调: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全党服从中央。否则,党的事业就不能胜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
四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决定》突出地强调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在确立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前提下,加强340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培养锻炼数以万计的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培养和选拔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就成了另外两个突出的问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组织系统中的基本细胞,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群众的要求、意见、呼声要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反映到党的领导部门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到群众中去。如果说党的中央领导机关是大脑,党的基层组织就是神经系统的末稍。没有基层组织,或者基层组织处于软弱焕散,甚至瘫痪状态,党的领导就失去了基础,就不可能真有成效。过去毛泽东同志提出“支部建在连上”,这是我们的革命战争之所以能获得辉煌胜利的基本保证之一。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样要求把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能够团结和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斗堡垒。应当肯定,在新时期,我们许多基层党组织适应新情况,发扬优良传统、在团结、带领群众投身新的长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确实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基层组织还不能较好地适应新的变化,甚至处于瘫痪状况;一些基层干部和党员不起模范作用;一些新的经济组织中,党的力量还相当薄弱,甚至没有党组织和党员。我们一定要按照《决定》的要求,围绕党的基本路线,用改革的精神去加强和改进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基层党组织的经常性工作,把亿万群众带动起来。
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解决好接班人的问题,是我们党一贯重视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全局,关系到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能否坚持不动摇,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能否长治久安。而且,这个问题决不是能一次完成,一劳永逸地解决的,新老交替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过程。它是一个政党健康发展的必然,也是自然规律的要求。党的中央领导已经完成了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过渡。建国以后成长起来的干部已经成为各级领导班子的主体。但是,一些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轻干部偏少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因此,全面提高现有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就成了这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决定》对此作了充分和明确的论述。我们深信,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不断造就出大批能够担当跨世纪重任的领导人才,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长治久安,不断胜利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