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改革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改革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促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改革论文,市场经济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当前经济改革大潮冲击下,人们的思想逐渐解放,观念不断更新。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市场经济,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一个新课题。作为研究人地关系的地理学,是一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在教学中联系实际对学生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1.向学生渗透市场经济意识

市场经济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粮食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与地理学科的研究密切相关。例如,在学习“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一章时,我们应对学生进行有关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模式,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乡镇为龙头、以农林牧渔工商全面发展为基础的农业发展方针,生产组织中划小经营单位,搞活经济体制,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粮棉油等农产品产量大幅度上升,商品率大大提高,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之路。我们可以举出当地一些“种田大户”、“养殖大户”、“明星村”致富的例子,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时候,我们一定要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充分利用我国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促进农业持续高产、搞好水土保持、调节气候、减少自然灾害、保持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基本政策;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建设一批商品性农业基地,这是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基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走农工商一体化道路,变产品优势为商品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业投入,使农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紧密结合教材,使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政策有进一步的了解。

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市场经济来源于社会,只有深入社会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才能深刻地了解市场经济,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冬季大棚蔬菜的主要种类、产量、价格进行调查,并与同类产品的夏季情况进行比较。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直接受制于供需矛盾。冬季大棚蔬菜价格远远高于夏季蔬菜。黄瓜在春节前的价格可达5元/kg,而熟早、品种优良的可达6元/kg,竟是夏季的15~20倍。而春节后,价格急剧下降,为2元/kg,到了元宵节则为1元/kg了。可见时间优势是提高收益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查,使学生对市场经济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还要有科学分析的头脑。

3.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

积极的参与意识是市场经济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联系实际讨论一些学生身边的、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讲“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时,本地某种工业产品在当地市场上为什么占主导位置?可引导学生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对产品的成本、价格、质量、售后服务,以及当地人们习惯等方面综合分析,甚至指导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写出诸如《如果我是厂长》等题目的小论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总而言之,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探索,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担负起历史的使命。

标签:;  ;  ;  ;  ;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改革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