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陈媛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陈媛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13000

摘要:高层建筑是整个建筑行业施工的核心,在通常的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好坏对高层建筑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本文从我国现在高层建筑发展状况入手,对模版技术、混凝土技术等主体结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随后,高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希望为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提供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在外表上看比较大气壮观,其内部的隐藏工程量比较大,因此主题结构施工的要求标准也不计其数。建筑的整体框架就是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所以对于高层建筑在施工中质量的评定标准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好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并且对施工的各个环节严格把控,才能最高效的完成建筑施工工程。

1.现阶段国内外高层建筑的发展状况分析

1.1目前我国近代的高层建筑的发展状况

纵观历史长河,我国高层建筑从诞生到目前为止可归纳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末期,大多数楼层高数都在60米以下,基本上都是地域20层一下的楼层建筑群,当时的主体结构是以框架结构为主要流行趋势的建筑风格。第二阶段: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期间,房屋建设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都达到了60-85m之间的高度,即25层左右的高层建筑群。其大多是都是为了房屋入住或者企业办公、旅游住宿等行业的应用。后来直到北京饭店的横空出世,高度达到了87.5m,是当时北京最高的一个高层建筑群。随后楼层高度不断刷新,广州宾馆的112.46m建筑主要就是一剪力墙结构为主,可成为当时国内最高的百米建筑物。第三阶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段段的三年时间,我国的高层建筑行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三年的建筑总和基本可以与前三十年的总数旗鼓相当。第四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到至今,高层建筑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很多建筑物已经达到数百米的高度。

1.2国外近代的高层建筑的发展情况

相对于国外的高层建筑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9实际中叶之前,砖木和木板作为当时建筑施工的主要材料,并且由于很多主观和客观的限制与,设计的方案以及施工技术都受到了很大的约束性,最高的楼层也不过6层之高。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中叶之后到上世纪中期的一百年中,电梯的诞生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让100米的高楼大厦不再是幻想,同时也为高层楼层施工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此时的建筑主体结构是以混合钢筋结构为主。第三阶段:上世纪中叶到之间,期间主要采用的建筑材料是高强度且轻质量的建筑材料,不经可以对抗6级以下地震,还对台风的袭击做足了充分的安全保障措施,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得到了空间的发展,并长时间稳居世界建筑前位。

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一般是指高度在24-27m之间的建筑物。主体结构一般就是陆地地基能够承载负荷整个建筑物的结构。模板技术、混凝土技术和钢筋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主要施工技术。主体结构模版技术对于高层施工来说是一项决定性的技术之一,主要特点是施工时间较长,劳动成本和工程预算较高,工程量较为复杂繁琐。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主要是依靠模版技术来支撑,所以务必要严格根据施工规定进行施工,并且做好各方面的检查工作。钢筋技术在施工中的程序是最为复杂的,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安全隐患。钢筋技术施工主要分为梁柱主筋交处施工和拉筋和箍筋制作两个主要步骤。此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高低也对高层建筑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主体施工中,混泥土的工程量一般比其他技术要大很多,并且要求的精细度也会相对较高,施工过程中,重点是对整体结构强度的保障和预防由于裂缝产生的断裂坍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通过对有关工程施工技术的调查,很多高层建筑施工在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的水平还存在一定差异性,部分施工技术人员的工程技术和经验水平并没有达到一定水平。因此,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化标准和施工技术,提高我国高层建筑主题结构的施工水平。

3.高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

3.1测量主体结构

施工前的测量准备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的必要步骤,尤其是对基层底部进行重点测量。对于测量结果精准度要求比较高,因为它直接关这后续施工步骤的数据参考。综合考虑到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在具体测量时需要做到以下三点要求:①测量垂直度。所谓垂直度测量,就是需要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主体结构高度进行测量。此外,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适当选择边角柱,便于对建筑物进行垂直测量并且保障测量数据更加精准。②测量标高线。在每个高层建筑的楼层里都有四个孔洞,定位表现的作用就是对这四个空洞进行精准测量。在建筑水准仪的帮助下,多次校正,来确保较高的精准度。③测量轴线。在进行测量时,主要用到经纬仪进行检测,对高层建筑中的钢板位置进行标注,目的是提高测量的精准度。

3.2钢筋工程施工要点

高层建筑施工中,钢筋工程技术是一项基础性建设,同时也是一个重点核心工程,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钢筋工程中务必做到对于钢筋采购的标准化。采购过程中必须严格准手施工计划对于材料选购的标准,对于钢筋材料的出场证明和型号要求进行反复检查,不允许出现一丝误差与疏忽。采购完的钢筋材料被输送到施工现场是,还需要对采购品进行必要的抽样检查,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性的进行检查核实,对于质量或者型号不达标的材料需要直接淘汰,达标的便可入库待用。此外,入库后还需要做好防潮措施,以免出现生锈等不良现象,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与效率。

3.3质量制约下的工程模板施工

模版的搭建还需要符合各种原件尺寸的大小,确保轴线的中心位置十分明确。此外,对于模版质量与强度的要求也有明确的边准,务必对注浇的混凝土的质量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测压能力和巨大的强度承受能力。对设备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反复检查是浇筑前的基本步骤,目的是确保承载支架和连接扣件是否安全牢固。对于模版安装时的误差是可以存在的,但是不允许超过一定范围,一旦超出合理误差范围就必须进行及时校正,以免对接下来施工产生影响。

3.4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高层建筑中的拆塔技术是为了提高整个建筑的安全系数,其支撑强度相对较高。设置好安全可靠的网络条令,提前准备好保护的护栏与板子等等都是提高安全性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高层建筑顶端的房顶做好防雷措施,做好地下埋线和连接保护工作,必要时可以安装避雷针和防雷塔,预见性的制定完备的防护措施。不仅如此,在高层建筑的其他方面也要做好完备的安全措施,比如在电梯门口附近、楼里出口处、垃圾站、安全出口这四个位置需要安设盖板,在阳台变为位置,房顶上,井架建立的侧面、楼层周围以及过道两侧都需要设定稳定的网络设备和必要的护栏进行全方面保护。当然,防漏电和防火设备装置也需要全套备齐,尽可能的做到对安全隐患全面防范,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结束语:伴随着我国都市的快速发展,很多的企业楼房,高层建筑等都有了很大的创新与突破,尤其是在设计上更是别具一格。不过这些创意和想法都需要与建筑师和施工团队做好协调一致的配合,才能实现更好的设计实现。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提高,在保证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最大化的做到高质高量的完成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王冰啸,叶文辉.现阶段国内外高层建筑的发展状况分析[J].广西建材公司.2016(17):42

[2]郝大群.孙玉梅.浅谈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J].山东信息化建设,2018(11):13

[3]朱劲池.韩梦琪.解读我国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筑工程.2017(14):11

论文作者:陈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陈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