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冲汤加味治疗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失调52例论文_李丽

固冲汤加味治疗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失调52例论文_李丽

李丽 甘肃省秦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41600

【摘 要】目的: 观察运用固冲汤加味治疗妇女放置节育环后引起月经失调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2例放置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失调的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肾两虚、阴虚血热、气滞血瘀3型,以固冲汤随证加味治疗。结果:1-3个疗程结束后治愈48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治愈率92.31%,总有效率达98.08%。结论:固冲汤加味治疗宫内节育器所致妇女月经失调效果满意,是一种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月经失调;固冲汤加味

【中图分类号】R71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041-02

宫内节育器引起的月经失调,其临床主要表现有:月经经量增多或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或点滴出血以及白带异常等。放置节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是目前育龄期妇女最方便、有效、安全的长效避孕措施。月经异常是宫内节育器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

节育器引起的月经不调不仅影响优生,还对广大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笔者对自2008年至2013年以来因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现月经失调的52例门诊病例,经辨证分析,审症求因,认为该病多因脾肾两虚、阴虚血热、气滞血瘀而引起,通过四诊合参,施以固冲汤随证加味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2例病例均系门诊患者,年龄在20—28岁之间,平均年龄24岁。所有病例均因典型的出血症状、小腹部不适而就诊。病例的一般临床表现为: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引起的月经失调和小腹部疼痛不适,多数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性白带和痛经。其中单纯月经量多者16例,量多并经期延长12例,月经中期出血10例,经期前点滴出血或经后淋漓不尽14例。月经失调症状出现的时间一般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半年内,最短7天,最长170天。全部病例均经妇科检查、B超检查,排除节育器异外及妇科器质性病变。

1.2辨证分型

所有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四诊合参后辩证分为以下几型:

1.2.1脾肾两虚型出血量多而持续不断,血色淡红或清稀,腰痠怠倦,肢冷乏力,腹胀便溏,舌淡红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弱。

1.2.2阴虚血热型出血量多,血色鲜红或紫红,面色潮红,心烦口干,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1.2.3气滞血瘀型出血时多时少,血色暗红或有血块,腹痛固定或胀痛或刺痛,伴胸胁乳房胀痛,腰骶酸痛,肛门坠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细。

1.3方法

52例病例均以加味固冲汤为基本方。方药组成:黄芪30g,白术、煅龙骨、煅牡蛎、阿胶(烊)各20g,海螵蛸12g,五倍子、茜草、棕榈炭、山茱萸、赤白芍各10g。

脾肾两虚型重用白术至50—60g,加党参30g或人参10g;阴虚血热型加旱莲草30g,白芨10 g;气滞血瘀型加柴胡15 g,益母草30 g,丹参10 g。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血止后晨服逍遥丸1丸,晚服归脾丸1丸。

1.4效果判定

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停药后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正常3个月以上不复发,并能继续保留宫内节育器1年以上为治愈;停药后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正常,但3个月内有复发者为显效;服药期间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期缩短、经量减少,但停药后出现复发者为有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为无效【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52例患者均服固冲汤加味,随证加减后,以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一个疗程痊愈22例,治疗两个疗程痊愈26例,两个疗程后累计痊愈48例;2例服药三个疗程,停药后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正常,但3个月内出现复发,但症状较治疗前为轻;1例服药期间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期缩短、经量减少,但停药后出现复发,症状如前;1例服药三个疗程以上临床症状无改变,在取出宫内节育器后经调理月经逐渐趋于正常。结果显示:应用固冲汤加味治疗宫内节育器引起的月经失调安全、方便、治愈率高,效果显著。其治愈率达92.31%,总有效率达98.08%。在对所有病例的观察治疗中,临床症状改善较为理想者,一般服用中药10剂左右,阴道不规则出血即停止,配合经间期服用逍遥丸,归脾丸调理,下次月经会如期来潮。但在治疗过程中,情绪波动、劳累对治疗效果影响明显。

3典型病例介绍

张××,女,23岁,农民,2009年4月22日初诊。患者既往月经正常,2月前因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现月经淋漓不尽,出血量增多并延期而前来就诊。患者自述经色淡红质稀,伴头晕,耳鸣,神倦乏力,纳差,观其面色苍白略浮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B超检查显示:“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无器质性病变”。中医辨为崩漏,证属脾肾两虚,统摄失常,即予固冲汤加味治疗。上述基本方重用白术至60 g,加人参10 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6剂,出血基本停止,其它症状好转。二诊在原方基础上去煅龙牡,继服3剂,血止经调而痊愈。后以归脾丸调理善后,随访半年,经期经量如常。

4讨论与体会

宫内节育器引起的月经失调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是育龄期妇女因子宫内放置节育器后,出现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异常等的改变,临床多见有月经或超前,或延后,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小腹疼痛等。其发病以年龄中、青年育龄期妇女为主,常继发于放置宫内节育器之后。西医一般应用止血药、激素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2】。

中医认为,该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妇女子宫受异物刺激,胞宫内阻,胞脉瘀滞,导致冲任失调而出现一系列病症。素体肾气亏虚是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脾肾虚衰,瘀阻冲任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并始终贯穿在整个病程之中;环体异物、胞宫脉络受损、瘀阻冲任是病理关键。由于环体伤及胞脉,损及冲任又加重了肾气的亏损。而脾肾之间又在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终致肾虚而冲任不固,气虚无以统血。肾气亏损则元气衰惫,气血运行无力,冲任通达不畅致瘀;脾气虚既不能统血又不能摄血,妄行之血液瘀阻冲任为瘀;环体伤及胞脉、脉络受损致瘀。而瘀血一旦形成,瘀阻冲任,导致新血不能循经,形成虚中夹实.虚实并存的病理变化。

放置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失调出血属中医崩漏范畴。其治疗一般分塞流、澄源、复旧三个步骤。固冲汤具有益气健脾、固冲止血之功,塞流与澄源并举,结合辨证加味,对症下药,可收较好的调经止血效果。但崩漏病症在临床治疗往往止血容易,恢复并巩固月经周期比较困难。故笔者在治疗当中佐以逍遥丸疏肝、健脾、解郁,归脾丸健脾固肾,用以血止后的固本复旧治疗,起到标本兼治,相得益彰的作用。

活血祛瘀药历来广泛运用于临床。但崩漏出血多时,多数医者往往慎用或不用,担心会因使用活血化瘀药物而增加出血,加重病情。笔者在临床应用中体会到,宫内节育器导致的月经不调,在投入适可活血祛瘀药后,可使子宫内膜脱落完全,起到药物清宫的作用,能达到瘀去而新生的目的,止血效果、治疗效果会更好,在气滞血瘀型月经失调的治疗中效果更显。

值得注意的是,宫内节育器所引起的月经失调,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结合适当的心理疏导,并配合经间期服用逍遥丸等疏肝理气的药物显得十分的关键。因女子以肝为先天,肝气疏则气血调。同时,中医辩证治疗该病近期疗效虽较为显著,复发率低,但对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引起的出血患者,应考虑节育器异位、部分嵌顿、感染或节育器质量等因素的直接作用【3】。若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者,应取出节育器,并予以及时的对症处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第一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0-231

[2]王世,王宣,王益鑫,等.计划生育技术 第二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138

[3]朱萍.中医药治疗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失调近况[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1998,2(6):517

作者简介:李丽(1970.9-),女,大专学历,甘肃省康县人,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诊疗。E-mail:qinanjimian@163.com。邮编:741600,联系地址:甘肃省秦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论文作者:李丽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  ;  ;  ;  ;  ;  ;  ;  

固冲汤加味治疗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失调52例论文_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