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呈现了高速发展的趋势,在现阶段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而影响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工程管理;如何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促使我国建筑行业能够适应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节奏也成为了业内人士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着重对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与创新发展策略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创新发展
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施工项目涉猎范围极广,其工作内容非常复杂、繁琐。由于工程量与工作量较大,建设结构较为复杂、建筑位置固定、建设时间较长、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大、质量要求较高;使得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水泥地面开裂、屋面、起砂以及外墙渗透的现象严重,下水道排水不畅等各种问题,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工程管理结构不健全
由于建筑结构的建筑形式在不断变化,施工技术也在升级,但部分企业仍旧采用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得管理方式与实际工程的需求有所背离。同时,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无法有效提高管控意识,管理结构与工程运行不协调,整体工程管理结构松散,进而导致工程项目的质量与稳定性出现问题[1]。工程项目质量与建筑项目投资成本不成正比,不但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同时还会使得企业遭受到巨大的成本损失。
1.2 工程管理机制不完善
建筑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现阶段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工程管理的内容较广,工作任务较为繁重,工作环节涉及到的范围较大,从而使得工程管理的机制缺乏了全面性,甚至部分管控机制与工程现状相差较大。也有少部分企业在工程管理机制中仅仅只是做足了表面功夫,没有落实到体制结构当中,工程管理机制在施工中受到了工程框架以及成本等因素的影响[2]。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在制定工程管理机制的过程中缺乏了整体意识,管理体制无法完善落实,从而无法实现基本的工程项目管理。
1.3 工程质量监管不合理
在现阶段的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管人员,其对于项目施工质量的评定都维持在工程实质的质量标准上,且在工程项目进行综合评定的过程中,也只是对施工的结构来进行评判;同时,在近年来由于施工项目增加,使得施工质量事故也频频发生,在出现问题后才开始追究责任人,从而导致事后管理责任人受到了处罚;也就是说,若不在施工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设置细化规范的工程标准与质量监控系统,则无法保证项目的安全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
2.1 优化工程管理的工作机制
在实际工程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开展管理路径,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导向性的管控方式,不但需要对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同时还需要完善管理结构的管理框架,并优化管控部门的管理职能,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3]。工程管理主要是对工程项目的整体控制,若需要确保管控机制与管理项目能够符合实际需求,则需要在建立有效管理基准的同时,从管理的环节着手,对建筑工程的管理细化到具体层级与具体人员,强化整个管理结构。
2.2 优化管理制度创新发展
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制度,能够促使管控结构与管理机制的升级,优化管理理念的同时,提高工程管理的实际标准,确保整体运行参数与实际工程管理理念能够符合需求;同时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对于工程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严格遵循标准化的操作规范与行为来进行施工工作,运行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对符合规定要求的施工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不按照相应标准规范,或是造成安全隐患的施工人员需要加以处罚,从根本上确保工程项目的实际质量控制。
2.3 优化施工质量控制
针对建筑工程的项目质量进行监控,不但需要提高对于工程开始前的质量管理,同时还需要提高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其中主要包含了质量控制点与工序控制[4];第一,工序控制。在实际建筑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工程管理结构是相互关联且相互制约的,只有保障每一道工序的完整运行,才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的质量;因此,管理人员不但需要对每道工序质量与影响进行集中管控,同时还需要提高对于工序施工后的检验工作;第二,质量控制点设置;建筑工程项目具有较为复杂的管理系统,其需要有效布置质量控制点,对于其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严格的管控,针对其中重点项目进行优化处理;如表1所示:
表1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点设置参照表
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点
工程测量定位标准轴线桩、龙门板、水平桩、标高、定位轴线
地基、基础基坑尺寸、标高、尺寸、地耐力、土质、基础垫层标高;预埋件位置、数量;基础墙皮树杆与标高、杯底弹线
砌体皮树杆;预留孔洞;砌体轴线;预埋件位置、数量;砂浆配合比;砌块排列
模板预埋件位置;预留孔洞尺寸、位置、标高;模板内部清理与湿润情况;模板强度与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水泥品种、标号;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振捣;砂石质量;外加剂比例;钢筋品种、规格、尺寸、搭接长度;预留孔洞与预埋件数量、规格、尺寸位置;钢筋焊接;吊装位置、支撑长度、标高、焊缝长度;预制构件吊装或出场强度
吊装吊装设备起重能力、吊具、索具、地锚
钢结构翻样图、放大样
焊接焊拉条件、焊接工艺
装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在现阶段市场环境日益激烈的今天,建筑企业若是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需要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因此,企业需要优化工程管理的工作机制、优化管理制度创新发展,同时还需要优化施工质量控制,以此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晨.浅析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以及创新发展[J].居业,2018(03):147-148.
[2]陈伟宁.探究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以及创新发展[J].居舍,2018(06):7.
[3]郑绍勇.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创新发展模式研究[J].河南建材,2017(05):60-61.
[4]胡松,马丽霞.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与创新发展[J].科技资讯,2017,15(29):206-207.
论文作者:陈世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过程中论文; 标高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