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去远与哲学的进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152 文献标识码:A 我们认为,从系统性和典型性两个指标来看,旧形而上学(指康德之前的形而上学)、康德哲学和海德格尔哲学所阐释的世界理论可以被看成是西方哲学史上三种最有代表性的世界理论,它们提出了三种最有代表性的世界形态。上述三种代表性的世界理论和世界形态具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传统的哲学观点把这一过程理解成西方哲学之世界理论遇到不可克服的认识论困难而逐步走投无路并不断退守的过程,认为哲学正在逐步远离原始的世界本身,因此,他们把这一过程与哲学(形而上学)的学科衰退联系起来。然而,康德和海德格尔本人则把自己哲学阐释的世界看成是在解决以往哲学之认识论困难的过程中提出的更为原始的世界,并且认为哲学应该是探讨更为原始的世界的学问,哲学正是据此才先于自然科学。我们认为,康德和海德格尔的观点更为可信,西方哲学中三种有代表性的世界理论所阐释的世界形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世界不断“去远”的过程,它标志着哲学的进步。 一、三种典型的世界理论 为了更好地分析三种代表性(典型)的世界理论和世界形态的发展逻辑,以及对于它们的不同理解,我们先描述将要讨论的三种代表性的世界理论和世界形态。这里,康德哲学的世界特指自然世界,海德格尔哲学的世界则特指《存在与时间》中阐释的世界。 旧形而上学所理解的世界是一种外在世界。伊奥尼亚学派和南意大利学派首先开始了何谓世界的探讨,它们分别把世界看成是质料(水、火等等)和形式(数、存在)。在西方哲学史上,质料通常与“物质”、“个别”相联系,并且在认识论上与感性认识相关;形式则通常与“精神”、“一般”相联系,并且在认识论上与理性认识相关。因此,当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把伊奥尼亚学派和南意大利学派关于世界的自然哲学观点进一步加工并且将其提升为哲学(形而上学)之后,除了那些把世界看成是上帝之创造物的宗教哲学家外,西方哲学主要分成隶属于把世界看成是物质(质料)世界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唯物主义派别和隶属于把世界看成是精神(形式)世界的柏拉图主义的唯心主义派别(专指客观唯心主义)。但是,尽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着重要的区别,但是,它们对于世界的理解依然有着共同之处,即:它们一致认为世界是独立于人(外在于人并且先在于人)的“外在世界”。更进一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仅一致认为世界就是外在世界,它们还一致把外在世界的实质理解成为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世界”,认为本质世界才是真理的源泉。因此,从实质上说,形而上学所说的外在世界其实就是“外在的本质世界”。 康德哲学所理解的世界是一种内在世界。这里的“内在”指的是内在于人的认识。康德认为,世界应是通过人的主观认识所发现的世界。在他看来,人的认识既不能缺少通过经验所获得的源自外在世界的认识质料,也不能没有人的主观认识能力亦即人的理性所提供的先天认识形式,它应该是认识形式和认识质料的统一,具体表现为一种人用自己理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来安排、整理认识质料使之具有直观秩序和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的过程。他把人的先天认识形式理解成人的理性先天具有并在认识中给予“质料”以秩序和普遍必然性从而使之构成自然世界之必然性的“法”,因此,人的认识过程其实也就是“人为自然立法”的过程。“人为自然立法”的过程其实就是(自然)世界产生的过程。既然世界是“人为自然立法”的产物,那么,没有人就没有世界,因此,世界就应该是一种人把自己内在的“法”给予质料从而使之产生的内在世界,或说人凭借人的认识所发现并且内在于人的认识的内在世界。康德的哲学表明,在为自然立法的过程中,人已经把自己的先天之“法”给予了世界从而使得世界打上了人的烙印,所以,世界已不再是纯粹与人无关的外在世界,它是人的先天认识形式和后天经验质料相互结合的结果。康德将这样的世界称为“现象世界”(人生活于其中的经验世界),并且,他把旧形而上学所说的外在世界称为“自在之物”。 海德格尔哲学所理解的世界是一种生存世界。海德格尔认为,人总是生存着的人,人作为生存着的人乃是操心于世的此在,也就是说,他是在被抛于世之际领会着向着未来的种种可能性筹划自身的能在。在操心中,他要通过操劳与物亦即用具打交道,也要操持与人打交道。用具就是某种“为了作……之用”的东西。“为了作……之用”具有一种“指引”结构,它指向用具的何所用、成分的何所来,甚至指向用具的承担者和利用者。用具的这种指引其实就是一种“因缘”关联,正如指引结构有着何所用、何所来的指向一样,因缘关联同样也有何所因、何所缘的指向。由于作为领会着的向着未来的种种可能性筹划自身能在的此在,是这一用具整体的最初发起动力,所以,它是原始的“能在之故”,并且构成了用具整体不能再有所指引或不能再有所因缘的“何所用”的“为何之故”。因此,在此在的领会中,“为何之故”以及由它衍生的用具整体已经先行展开。此在在领会(熟悉)上述诸种关联联络之际出于某种“能存在”把自己指引到某种“为了作”,“为了作”先行标画出了某种“所用”,“这个‘所用’便是了却因缘可能所具有的‘何所缘’。……而此在在其中领会自身的‘何所在’,就是先行让存在者向之照面的‘何所向’。作为让存在者以因缘存在方式来照面的‘何所向’,自我指引着的领会的‘何所在’,就是世界现象。”①海德格尔使生存世界最终完成于语言的“赋予含义”。海德格尔用“赋予含义”来解释如何把握“存在论上的自我指引的联络”。并把“这种含义的关联整体称为意蕴(Bedeutsamkeit)”。②正是这个意蕴组建着世界之为世界。 二、世界理论的传统分析 传统的哲学观点把上述世界理论的发展过程看成是西方哲学之世界理论遇到不可克服的认识论困难而逐步走投无路并不断退守的过程,认为哲学正在逐步远离原始的世界本身,因此,他们把这一过程与哲学(形而上学)的学科衰退联系起来。 尽管对于西方哲学世界理论的分析和评价各种各样,但是,迄今为止,最有代表性的分析还是基于西方传统哲学(形而上学,下同)观的分析,我们将其称为“传统分析”。西方传统哲学的哲学观是一种“科学主义的哲学观”,它把哲学看成是关于存在(外在本质世界)之绝对知识(绝对真理)的学科。不过,他们认为,哲学虽然具有类似于科学的性质,但是,哲学因其研究对象的最为普遍和最为必然,它是所有科学中的第一科学(第一哲学),并且因此成了自然科学的基础和指导。因此,根据传统的分析,一种令人鼓舞的哲学史应该就是能够证明哲学可以获得关于外在本质世界的绝对知识、从而证明哲学就是第一科学的历史。然而,在西方哲学的实际发展史上,传统的哲学观却未能如愿。哲学要成为关于外在本质世界之绝对知识的观点主要遭到了认识论困难的挑战,它直接威胁着传统的哲学观以及它的世界理论所理解的世界形态。在形而上学创立时,古代哲学家们由于专注于哲学的创立问题,所以,在未充分通过认识论探讨其可能性的情况下,他们就直接断言哲学的对象是存在(外在世界及其本质),并把哲学看成是关于存在的绝对知识。其实,他们的断言是一种未经认识论证明的独断。当形而上学这一学科在古代社会中建立起来之后,近代哲学家们便合乎逻辑地把探讨的重心转向了认识论问题,试图通过“认识论转向”来把古代哲学家们的哲学预设变为现实,从而把哲学变成名副其实的第一科学。不幸的是,经过一番努力,近代哲学并未实现自己的初衷,反而得出了世界本质不可知,因而形而上学不是科学的结论。正如休谟所说:“……人们如果想来讨论人类才干所完全不能及的一些问题,如世界的起源……那他们在那些无结果的争辩中诚然只有捕风捉影,永远达不到任何确定的结论。”③ 首先以系统而深刻的方式来迎接传统哲学观所遇到的认识论困难之挑战的人是康德。根据逻辑顺序来说,哲学必须先行认识自己的对象,才能正确描述自己所说的对象,以及断言哲学是否是科学或第一科学(第一哲学)。面对旧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困难,康德通过发动一场“哥白尼式革命”来挽救形而上学,它的哥白尼式革命就是在把认识的中心由旧形而上学的客体(认识对象)转向主体(人的先天认识形式)的基础之上,把认识论与存在论统一起来,认为世界是人为自然立法(亦即人类认识)的产物,并且认为它只能是现象世界,至于旧形而上学作为认识对象的外在本质世界(本体)只是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根据传统的分析,康德哲学的世界理论和世界形态(以及康德的整个哥白尼式革命)毫无疑问是一种面对旧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困难之挑战而被迫采取的退守策略。这就是说,面对旧形而上学的不可克服的认识论困难之挑战,康德不得不“退后一步”,通过某种牺牲或代价来捍卫形而上学的科学性质,以及关于世界的知识的客观性质。具体地说,康德一方面坚持不放弃哲学(形而上学)的科学性质,他说:“形而上学不仅整个必须是科学,而且在它的每一部分上也都必须是科学”④,为此,他通过“先天性”来确保人为自然立法的“法”的客观性,从而确保由“法”构成的世界的客观性以及关于世界之知识的客观性(普遍必然性)。但是,另一方面康德为哲学(形而上学)所保留的科学性已经大打折扣,他的世界的客观性已经不是真正的客观性而仅仅是人的主观理性的“先天性”,它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主观化了;不仅如此,康德这一被主观化了的世界还仅仅是现象世界,它远离了旧形而上学所主张的原始的外在本质世界。这个原始的外在本质世界已经成了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因此,在世界理论与世界形态上,康德哲学的退守使得西方哲学史上的世界理论所阐释的世界形态陷入了某种主观性,它远离了旧形而上学的原始外在的本质世界。 康德之后,继续以系统而深刻的方式来接受传统哲学观所遇到的认识论困难之挑战的重要人物之一是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认为,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并未真正解决认识论困难的挑战,他依然坚守着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而未能找到主体何以能够通达客体的路径。对此,海德格尔采取了一条不同于分析哲学的解决问题的路径。分析哲学完全抛弃了近代哲学看待知识问题的模式,把探讨的中心转向“探究的逻辑的问题(方法论),以及对澄清我们用以谈论知识和信念的语言的关注……”⑤海德格尔则认为,原始的世界是生存世界,在这个原始世界中,人与世界同时显现,它们水乳交融、不可分割,因此,若揭示了原始的生存世界这一现象,就已经找到了主体和客体彼此通达的基础。在原始的生存世界面前,传统哲学所讨论的问题都是派生的第二层次的问题。根据传统分析,在西方哲学世界理论及其所阐释的世界形态的发展史上,海德格尔哲学的世界理论和世界形态其实也应该是一种退守行为。从守的角度看,他依然坚守着哲学的世界对象,也就是说,当很多他的同时代甚至比他更早的哲学家都因存在论之认识论困难的挑战而放弃了对于存在论研究的时候,他依然在另外一种意义上探讨着存在论问题,并且孜孜不倦地追问着世界的起源问题。从退的角度看,在他那里,传统哲学的外在本质世界,以及与其相关的真理、知识、理性、普遍性、必然性等等问题乃至传统哲学的学科本身都被降格成了派生的问题,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哲学所建构的那个所谓的原始的因而超越了理性和非理性意义上的“不是”理性(因而是一种特殊意义的“非”理性)的生存世界。若说康德哲学在退守中仍力图通过“先天性”来确保世界的客观性以及关于世界之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的话,并且,若说康德哲学还承认原始的外在本质世界的存在(尽管认为它不可知)的话,那么,到了海德格尔哲学,他则完全放弃了世界的客观性乃至主观性问题,以及这个世界的可知性或不可知性问题,它只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离原始的外在本质世界更远的特殊意义上的“非”理性的世界亦即生存世界。 三、世界理论的重新认识 我们认为关于西方哲学史上三种代表性的世界理论的“传统分析”是一种有缺陷的分析,它的缺陷主要源自它的有局限性的哲学观。其实,无论是康德还是海德格尔,他们都不认为自己的世界理论是一种退守,康德把自己哲学的世界理论看成是一种“革命”,海德格尔把自己哲学的世界理论看成是对于误入歧途几千年的西方哲学之存在论的纠偏。我们把康德和海德格尔本人的观点以及我们对它们的赞同称为“重新认识”以区别于“传统分析”。 康德把自己的哲学看成是一场革命亦即哥白尼式革命。尽管他的哥白尼式革命直接表现为一场认识论领域的革命,但是,他的哥白尼式革命同时是一场存在论的革命。在他看来,认识论是存在论的基础,只有通过认识才能走向存在,他把这一过程表述为人为自然立法的过程。人为自然立法不仅是认识论命题,也体现了认识论与存在论相互统一的过程,它对存在论产生了一个重要的影响,即:世界是人的先天认识形式与后天经验质料相互结合的产物;并且,人的先天认识形式在结合中处于主导地位,正如康德自己所说:“理性必须一手执着自己的原则……另一手执着它按照这些原则设想出来的实验,而走向自然,虽然是为了受教于她,但不是以小学生的身份复述老师想要提供的一切教诲,而是以一个受任命的法官的身份迫使证人回答他向他们提出的问题。”⑥在人的先天认识形式处于主导地位的情形下,世界必然会打上人的主观烙印,成为现象世界,尽管与人无关的外在本质世界依然存在着,但是,我们无法认识它,现象世界才是我们唯一知道并且生活于其中的经验世界。我们认为,康德的理解是正确的。从逻辑上说,“认识”是人通达外在世界的唯一“桥梁”,离开了认识这一基础来谈论何谓世界只能是独断。旧形而上学颠倒了这一逻辑顺序,它采取先设置哲学对象,后认识哲学对象的路径来探讨哲学问题,从而导致它在没有深入探讨认识论问题因而还未真正弄清自己的研究对象的时候,就匆匆忙忙地直接设置了一个独立于人的外在世界。所以,在西方近代早期形而上学试图通过认识这一“桥梁”通达这个先行设置的外在世界遇到困难之后,康德终于发现旧形而上学的这一逻辑颠倒,他试图借助“先验论”的方法,从认识论出发,通过认识这一“桥梁”来探讨世界究竟为何的问题,并且肯定了认识论对于存在论的影响。就此而言,康德哲学的确是一场哲学史上的“革命”。 海德格尔则把自己的哲学看成是对于误入歧途几千年的西方哲学之存在论的纠偏。当西方近代哲学陷入不能统一主体和客体的苦恼之中并且康德最终也未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时,海德格尔思考着另外一个更为深层的问题,即:世界究竟为何要向人发生(显现)?其实,康德已经接触到了这一问题,在他那里,世界对人来说不是一个与人无关的自己现成存在的世界,它是在认识的过程中向人发生的世界;海德格尔同意这一观点。问题在于:它是否像康德那样认为世界是在认识的过程中向人发生的呢?海德格尔指出,认识只是人的生存(在世)的一种派生行为。“好奇心”或许可以解释某些人一时一地从事认识活动的动力;若要解释所有个人长期持久地从事认识活动的动力,恐怕只能求助于人类的生存活动本身。因此,海德格尔从人的生存活动出发探讨世界的存在问题,他借助于现象学的方法,力图通过人的生存活动来追问世界的发生,这一追问的结果便是他的生存世界。我们认为,海德格尔的理解比康德更为正确。他的正确性在于:他在康德指出了认识是通向自然的唯一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康德只是在“存在者的层次上”指出了认识是通向自然的唯一路径,但是,若是不以生存论为基础,那么,包括康德哲学认识论在内的所有传统哲学的认识论都会失去自己的动力,并且也无法真正解决主体如何才能通达外在于它的客体的问题。这就是说,海德格尔正确地指出了世界之生存发生先于世界之认识发生。“……对于康德来说,主体不是世界之内的主体。世界,作为被赋予秩序和经验的整体,仅仅通过主体的先验逻辑才有可能。”⑦在海德格尔来看,无论是人还是世界,都只能发生于人在世界的生存活动之中。这样一来,他就把世界是发生世界的思想贯彻到底了。 四、哲学的进步与世界的去远 面对同样的西方哲学三种代表性的世界理论及其世界形态的发展过程,存在着上述两种不同的评价。两种评价都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把三种代表性的世界理论及其世界形态的发展看成是有内在逻辑的历程,并且从其逻辑历程中得出自己的逻辑结论。从传统分析出发,可以把西方哲学三种代表性的世界理论及其世界形态的发展过程看成是西方传统哲学之哲学观及其这一哲学观下的世界理论和世界形态不断遇到认识论困难的挑战而不断退守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哲学所描述的世界形态越来越主观化和非理性化,它离真实的原始世界(外在本质世界)越来越远;从重新认识出发,可以把西方哲学三种代表性的世界理论及其世界形态的发展,看成是西方传统哲学之哲学观及其这一哲学观下的世界理论和世界形态不断遇到认识论困难的挑战而接受挑战从而进行哲学革命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哲学所描述的世界形态越来越人化和生活化,它越来越走向真实的原始世界。 这里,我们发现,两种不同的评价基于正好相反的两种世界秩序,即:在传统分析来看,外在世界先于内在世界和生存世界,也就是说,外在世界是最原始的世界;从重新认识来看,生存世界以及内在世界先于外在世界,也就是说,生存世界(海德格尔)或内在世界(康德)是最原始的世界。其实,传统分析和重新认识遵循了两个不同的标准,前者遵循的是“存在”的标准,指的是客观存在上的先后秩序;后者遵循的则是“发生”的标准,指的是对人发生的先后秩序。这就是说,从存在的标准看,外在世界应该先于人而存在,因此,它先于内在世界和生存世界;从发生的标准看,生存世界先于内在世界(因为认识是在世的方式),并且认识世界先于外在世界(因为在存在者层次上认识也通达外在世界的方式)。毫无疑问,若是从存在标准(传统的哲学观)来看,西方哲学世界形态的发展无疑是因其主观化和非理性化而离真实的原始世界(外在本质世界)越来越远的过程,因此,它是西方哲学的世界理论不断走向衰落的过程,也是作为第一科学的哲学不断失败的过程。所以,自从休谟以后,以研究世界(存在)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旧形而上学不断遭到指责、批判和拒斥,时至今日,哲学(除了在批判或者探讨历史遗产的意义之下)再也不敢侈谈存在问题,形而上学成了明日黄花,哲学的“应用”成了一种时髦,并且哲学家们深以哲学走向“这种应用”为荣,“似乎”哲学最终走出了象牙塔,它开始与“飞速”发展的现实如影随形,真正走向了现实,找到了自己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学科“位置”。应当承认,哲学走向“应用”确有它的时代基础,哲学所研究的问题确实也应该多种多样,但是,哲学放弃世界的研究主要不是时代基础发生了改变,而是哲学家们基于传统分析而对世界理论做了如下判断的结果,即:哲学(形而上学)关于世界的探讨已经走投无路。反之,若是从发生标准来看,西方哲学世界理论和世界形态的发展则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从而自我更新的过程,也是哲学不断突破原有的自己寻找新的定位的过程。康德根据自己的人为自然立法的理论指出,传统哲学(旧形而上学)把研究存在本身和研究存在的一部分作为哲学区别并且高于科学的理由,其实并未把哲学与科学分开,也没有真正指出哲学相比于科学的基础地位,因为它通过研究对象之“种”的普遍程度来区分哲学与科学并未指明哲学与科学的质的差异而仅仅指出了哲学与科学的量的不同。在他看来,哲学是人为自然立法的学科,“哲学家……不是一个理性的专门家,而是人类理性的立法者”。⑧只有这样理解,才能说明哲学与科学的质的差异,并且说明哲学相比于科学的基础地位。海德格尔也从自己的此在开始从生存世界出发,认为传统哲学并未从本质上与科学区分开来而只是一种大的自然科学(大物理学),不过,他已不像康德那样依然固守着哲学的“科学”情结,仍把自己的哲学称为科学,在他看来,传统哲学像科学一样,都是在探讨派生的问题,真正的哲学应该探讨生存世界如何在此在的生存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因此,它把自己的存在论称为基础存在论。 问题在于,究竟是遵循“存在”的标准更为合理还是遵循“发生”的标准更为合理?既然我们赞同“重新认识”,因此,我们也会认为遵循“发生”标准更为合理。根据科学和常识,确实不应该否认独立于人的外在本质世界的在先存在。其实,康德和海德格尔都不否认这一事实。康德明确承认自在之物的存在,海德格尔在谈到“唯有此在存在牛顿定律才在”时,一方面强调“这些定律通过牛顿成为真的”,并且“凭借这些定律,自在的存在者对于此在成为可通达的”,另一方面,他又说道,他的说法并不排斥牛顿定律不在,因而在“这些定律有所揭示地指出来的存在者以前不曾在”。⑨然而尽管如此,人必须首先生存于生活世界才能成其为人,科学家和普通人、乃至哲学家首先必须生存于生活世界然后才能成为科学家、普通人,以及哲学家。“外在本质世界在先存在”的断言作为科学家、普通人,以及传统哲学家所做出的科学性和常识性的断言,它不可避免地要以人在生活世界中取得的生存经验作为基础并且接受这些生存经验的影响。因此,对人来说,生存中的生活世界既是首先向人发生的世界因而属于最为原始的世界,也是人确切知道并且实际生存于其中的唯一世界因而属于最为真实的世界。海德格尔曾在自己的哲学中使用过一个概念“去远”,即:“去某物之远而使之近”⑩。我们把从传统哲学到康德哲学再到海德格尔哲学的世界理论和世界形态的发展历程称为世界的“去远”历程,这一去远历程意味着世界作为人的世界越来越接近于人的本身,它的原始而真实的面貌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它使哲学作为探讨原始世界这一人类之根的学问越来越接近于自己的应有对象,也使哲学越来越有可能从根本上探讨人应该如何活着的问题。因此,世界的去远意味着哲学的进步而非哲学的困境! 注释: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101页。 ②同上书,第102页。 ③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73页。 ④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68页。 ⑤穆尼茨:《当代分析哲学》,吴牟人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7页。 ⑥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序。 ⑦Claire Colebrook,Philosophy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5,p.47. ⑧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633-634页。 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第260-261页。 ⑩同上书,第122页。标签:哲学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 康德论文; 认识论论文; 存在论论文; 科学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立法原则论文; 哲学家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逻辑分析法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海德格尔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现象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