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经济分析的研究综述
——基于中国知网收录文献
金叙含
(西南大学 法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 法律经济分析是指将经济领域中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应用到法学领域。法律经济分析不仅为我们认识和评价法律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将法律和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在法律制度的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全面了解我国法律经济分析的研究状况,文章基于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文献,通过对研究主题、发表年度、文献来源、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基金分布以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对法律经济分析的研究特征进行回顾和展望,并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法律经济分析;法律;经济;综述
1 引 言
法律经济分析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的美国。罗纳德·科斯教授是法律经济学初创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法律经济学的学科创始人,其经典之作《社会成本问题》的发表标志着法律经济分析的问世。它主要运用微观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福利经济学以及其他既关于规范又关于实证的方法论研究法律制度的形成、法律制度的实施、法律制度的结构、法律制度所产生的效果、法律制度实施的效率和法律制度未来发展的学科。[1]
第二,要坚持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建立和完善留学生教育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文件,并以中英文双语的形式呈现,规范管理行为。推动留学事业可持续发展,规模是基础,质量是关键。高等学校要根据本校留学生的实际和发展规模做出一个长期的稳定的规划,从整体上统筹安排,从大局上掌控设计,自上而下推动。要从留学生的思想特征和实际生活出发,遵循了科学性、政策性和规范性的原则,制定包括宿舍管理、奖学金发放、校外住宿申请、考试制度,请销假制度等方面一系列详细的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内有学者开始涉及法经济学问题以来,法律经济分析在我国已经有30多年历史,也对我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随着法律经济分析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两个明显变化的趋势:一是范围越来越宽,几乎所有的法律领域都受到经济学的影响和冲击;二是分工越来越细,除较早的经济学研究外,近期又大举进军循环经济、共享经济、市场经济等领域。[3]
为了解法律经济分析的国内研究现状,文章通过CNKI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研究的各个维度进行梳理和评述,探讨我国法律经济分析的发展特点和历程,为推动我国的法律经济分析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在CNKI数据库高级检索的文献中采用篇名为检索条件,以“法律经济”为检索词,匹配方式为模糊,最终检索到5647篇中文文献为本研究的数据源。
在作者发文数量分析中,发表5篇以上的共有19位:徐崇利、沈敏荣、蔡宝刚、赵大程、黄亚宇、周林彬、黄宗智、王河、陈昊博、冯玉军、作者、卞昌久、刘芳、龚家林、李树、刘光华、程宗璋、魏佳、王克玉、杨峥嵘,其中发文最多的是徐崇利,发表数量10篇,主要研究领域是关于国家法律体制和秩序等方面;其次是沈敏荣和蔡宝刚,发文量各为8篇,其中,沈敏荣主要侧重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法律经济分析,蔡宝刚主要侧重于知识经济和马克思主义法律经济分析等领域;发文7篇的有3人;发文6篇的有4人;发文5篇的有9人。本研究将发文超过4篇以上的视为核心作者,共有39人,发文数量合计196篇,约占论文总量的3.5%由此可见,虽然研究法律经济领域的人数较多,但是大部分只是进行初步研究,仅仅是发文1~3篇,缺少系统、持续的研究,在一定程度未能促进法律经济的发展。
2 文献数据分布
2.1 发表时间
经过统计和整理发现,5647篇文献主要分布在37类期刊上,平均载文量30篇。其中,文献来源最多的是《法制与社会》,属于普通期刊,发文140篇;发布来源30篇以上(包含30)的期刊有10种,约占期刊总数的27%,文献数约占文献总数的46.6%;发布来源20篇以上(包含20)的期刊有31种,约占期刊总数的83.8%,文献数约占文献总数的90.5%。由表1可知,法律经济研究成果有向核心刊物集中的趋势。在发文量前10的刊物中,《法学》《法学杂志》《法商研究》《现代法学》《河北法学》《政治与法律》《法学评论》《法学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甘肃政法学院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这些核心期刊对法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2 研究主题
统计发现,在5647篇文献中,有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基金项目。其中,来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最多,数量为85篇,所取得成果最为明显;其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为9篇。相比较而言,省部级基金及其以下的基金项目所取得的成果明显不如前者,反映了地方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2.3 文献来源
从检索出的5646篇文献来看,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自1982年到1991年属于缓慢波动增长阶段;1992年到1994年出现大幅度增长,说明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学者研究法律经济领域;1995年到2003年间虽然数量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增长阶段;自2004年后,每年论文发布量大体上呈现稳定趋势,平均每年发表论文约为223篇;预计2019年发表论文209篇。
2.4 作者分布
他说:“你等我一个月,好不好?”没有回答,两个人都没有再说话。清晨起床,她已经不见了。他躲在宾馆里,吸了一盒烟,想着前途与归路,屋子里着了火一样。
2.5 研究机构
经过统计和整理,发文量最多的是西南政法大学,数量91篇;其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发文量89篇;第三是中国政法大学,发文量86篇。发文量30篇以上的机构有18所,发文量约占总文献量的15.6%;发文量20篇以上的机构有31所,发文量约占总文献量的21.1%。其中列研究机构包括政法类院校、综合类大学、理工院校、师范院校、财经类院校等研究机构,可见,政法、财经、综合类和师范院校是研究法律经济领域的主要阵地。
2.6 基金分布
关于法律经济的国内研究主题约有35个,文章选取前20个发表数量最多的主题观察。发表数量最多的是以“经济体制”为主题的文献,数量为704篇;其次是以“市场经济”为主题的文献。随着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国内研究的热点主要是以经济的体制、结构等方面为主;其次是关于国家、社会制度、企业以及国际组织等主题的文献资料;其中以“法律经济分析”为主题的文献数有107篇,说明法律经济分析这项专题在我国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2.7 关键词分布
通过对5647篇文献进行分析,国内学者逐渐重视法律经济分析的相关研究,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丰富了我国的研究底蕴,目前法律经济研究已经成为大部分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热点。当前,我国的法律经济分析的研究处于迅速发展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研究空间,其主要特征有:研究文献在期刊分布中差异较大,核心期刊与普通期刊呈现出不均衡性;法律经济研究的人员数量较多,但未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核心作者群;研究机构以政法、师范、财经院校和综合类大学为主,其它类型高校及科研机构关注较少;法律经济研究的基金分布以国家级和省部级为主,国家重视程度较高,各级政府需要加强重视;法律经济研究的主题和关键词呈现多元化趋势。
3 研究结论及展望
通过对搜集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选取了排名前30的关键词。统计可得频数30以上的关键词共有30种,总频数2324次。从关键词统计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学者对法律经济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循环经济、市场经济、低碳经济、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绿色环保经济领域;法律制度、法律规制、法律体系以及法律保障等法律领域。其中,“法律经济分析”出现的次数是42次,整体处于偏下,说明法律经济分析的研究还为引起国内学者的强烈关注。
节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中国海油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及集团公司战略布局、产业规模、能源结构的变化,努力探索节能管理新思路、创新节能管理新模式,实现了节能管理的精细化、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对完成节能约束性指标、降本增效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为集团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低碳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法律经济分析的研究和发展,需要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角,必须不断完善法律经济研究的师资队伍建设、资金供给、人才培养、学科体系等方面的发展,不断提升法律经济分析的研究层次和成果质量。法律的经济分析使我们在中国法律制度改革方面受到启发。在这一方法论的引导下,要进一步加强法律经济学分析的理论研究,并利用它为中国现实的法律制度及其改革服务,真正实现法律效率目标,推进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最终建立。[4]
致谢:该文在撰写中得到王闻珑同学的帮助,深表谢意。
“不要急,先听我说完。在现实里,男主人公不是带着两个疑问黯然离去吗?在现实结束的地方正是小说的开端,这也是小说家的用武之地。S返回果城,跟踪监控那个情敌。有大半年,他一无所获,他看到的全是其夫唱妇随的恩爱镜头。S涌起了对前妻的刻骨思念,又为她被‘霸占’而火冒三丈。功夫不负有心人,S终于拍摄到了情敌出轨的镜头,S激动得浑身颤栗,想起了昔日看着那个女人掏出那个大牛皮信封的情景。就要一报还一报了。S曾猜想那沓照片肯定跟那个男人有关,只是苦于没有真凭实据,也没有蛛丝马迹。”
参考文献:
[1]向勇. 论波斯纳“法律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D].重庆:重庆大学,2017.
[2]于立.现行经济学学科设置问题与法律经济学的兴起[J].改革,2011(4):144-151.
[3]王茂庆.法律经济分析在我国面临的难题——基于范式视角的考虑[J].法学杂志,2005(2):101-103.
[4]肖俊勇.浅谈法律经济分析的法律理论及现实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7(5):76-77.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16.023
[基金项目] 河北省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关于河北沿海绿色产业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2018-05)。
[作者简介] 金叙含(1999—),女,河北秦皇岛人,西南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法律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