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发展乡镇工业的成就与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论文,乡镇论文,成就论文,经验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近半个世纪以来,乡镇工业几经起伏。改革开放后,江苏乡镇工业迅速崛起,成为江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在江苏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拓者
江苏乡镇工业的真正兴起并顽强地发展壮大,是在70年代中期,这正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代,乡镇工业在计划经济的缝隙里艰难地开拓市场调节的活动空间,在国家计划之外的市场上进行购销活动。起初是“三就地”,即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生产为农业生产、为农民生活服务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接着是发展城乡协作,借用城市技术、人才,开拓城乡市场,弥补国家计划的缺口。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中后期,因城市工厂停工停产,计划内的工业品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乡镇工业趁机而起,兴办和发展了一批为城市工业拾遗补缺的轻工产品和农机产品。在70年代末的国民经济调整中,乡镇工业发挥“船小掉头快”的优势,根据市场需要,迅速变换品种,生产符合市场需要、适销对路的产品。进入80年代后,在改革开放、新旧体制转换条件下,江苏乡镇工业又发挥对市场应变能力强的优势,进一步以市场取向为目标,实行全方位、多渠道对外开放,多层次开发市场,扩大加工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在国内外市场上组合生产要素,销售产品,实现由国内市场拓展到国际市场的重大战略转移。乡镇工业走市场调节之路,必然要遇到计划经济的排斥,而正是由于乡镇工业的发展壮大,才使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和资源配置的行政方式受到冲击、动摇,市场调节的比重增加,从而为市场经济体制开拓道路。
江苏乡镇工业产、供、销的市场调节,促使企业采取一系列在当时国有企业看来是“离经叛道”的举措。主要是:企业自产自销,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不允许的,企业本身也不愿冒这种风险。但江苏乡镇工业企业从自身求生存图发展的实际出发,组织供销队伍,采购原辅材料和销售产品;建立乡镇工业供销机构,创办专业市场;通过以物易物的横向协作,解决原辅材料、能源的供应;多种形式和途径筹集资金,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合开发技术、新产品;促进劳动力流动,优化劳动组合等,形成能够适应市场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江苏乡镇工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生产要素从市场中来,产品到市场中去,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灵活机制,包括自主决策、独立经营、自我积累、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等,坚持企业不吃“大锅饭”,职工不捧“铁饭碗”,干部不坐“铁交椅”。这些都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国改革从农业和乡镇企业等非国有经济入手,采取避难就易的战略,也使经济避免下降而保持持续繁荣,这是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乡镇工业的发展,还催化了城市和国有经济的改革,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目标模式提供了现实基础。
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乡镇工业兴起前,江苏经济低速发展,“一五”至“四五”时期,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均低于7%; 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均低于10%。1976年以后的“五五”至“八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均超过10%,“八五”期间高达17%;工农业总产值的年增长率“七五”期间为15.10%,“八五”期间为29.90%。江苏经济发展实践告诉人们,“四五”正是乡镇工业重新兴起时期,到“五五”期末,江苏乡镇工业已发展到一定规模。1980年,农村工业总产值超过百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18.03%和23.37%。进入80年代,江苏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而乡镇工业呈加速发展势头。“七五”期间,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0%,工农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为15.10%,而乡镇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为22.70%。“八五”期间,上述前三项指标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7%、29.90%、31.50%,乡镇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高达42.30%。1997年,江苏乡镇工业创造增加值1487.65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2.26%,实交税金总额126.84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24.72%。 乡镇集体工业拥有总资产3771.97亿元,实收资本金1084.19亿元。乡镇工业的发展大大增强了江苏经济的总体实力。
推进江苏工业化的重要一翼
乡镇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使江苏工业化出现了国家投资的城市工业和农民投资的农村工业比翼齐飞的新格局。城乡工业相互依托、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加快了江苏工业化步伐,开辟了中国特色工业化的新路子。在单一发展城市工业的时期,江苏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整整用了20年时间。自乡镇工业发展起来后,江苏工业总产值突破200 亿元,只用了8年时间。1978年后,江苏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主要是乡镇工业持续高速发展。1978~1995年,江苏工业总产值从337.65亿元(当年价,下同)增加至12623.34亿元,增加了12285.69亿元,其间江苏农村工业由62.43亿元增加至7789.40亿元,增加了7726.97亿元, 占江苏省全部工业总产值增加部分的62.89%。乡镇工业增加值每增减2个百分点,就影响全省工业增加值增减1个百分点。“八五”期间, 全省工业增加值净增量的50%来自乡镇工业。1998年,乡镇工业产值占江苏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6%。
乡镇工业对江苏工业化的促进作用,还表现在城乡工业一体化发展上。在江苏,农村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原有工业集中于南京、无锡、徐州、常州等少数几个大中型城市的局面。原有城市工业的封闭性又使工业产品结构极不合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消费品供给严重不足。而农村工业以市场为导向,生产城乡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急需的产品,大大缓和了市场的供需矛盾。农村工业的发展,以及8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的工业结构调整,使工业基础较好、技术力量较强的城市工业有可能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将技术层次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产品转移到了农村,使城乡工业的各自优势得到发挥,这对于加速工业化进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和稳定农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
在现实工业化过程中,必然要碰到通过何种形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乡镇工业的兴起,成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蓄水池,推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1978年,江苏乡镇工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249.09万人;1984年吸纳435.46万人。截至1997年年底,江苏全省乡镇工业企业转移安置农村劳动力598万人, 占农村劳动者总数的22.45%。乡镇工业成为非农化的急先锋, 为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创出了一条新路。
稳定农业、振兴农村、致富农民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问题,也是最大难题。江苏乡镇工业发展的实践,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农村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保障。
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吸收大批农业过剩劳动力,使江苏省数千万农村居民大幅度地增加收入。1997年全省乡镇集体工业企业共计支付工资及福利费、劳动待业保险303.04亿元,按全省农业人口平均, 人均576元,占全省农民平均纯收入的22.13%。再加上红利、承包、 租赁等其他收入,以及个体私营工业企业的经营者收入、职工工资福利收入,占农民平均纯收入的比例还要高得多。乡镇工业的发展,使江苏绝大部分农民摆脱贫困,达到小康水平,相当一部分市县和乡镇的农民生活已迈进现代化门槛。
江苏乡镇工业反哺农业,先是实行“以工补农”,增加农民分配收入,调动农民务农积极性。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实行“以工建农”,建立建农基金制度。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在1986~1993 年的8年中,累计筹集农业合作发展基金27.63亿元, 相当于同期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2.6倍。1978~1997年的20年间, 全省乡镇集体工业企业支农、建农资金合71.37亿元,按全省耕地(1990年数)平均,每亩104.39元。1997年,仅乡镇集体工业企业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支农建农支出就达2.54亿元,其他农村社会性支出4.42亿元。以工建农制度的建立,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乡镇工业发达的地区和乡镇,农田耕作全面实现了机械化。以工建农制度的建立,大大加快了农田水利建设,使一些多年失修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新的水利工程得以建设。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是江苏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其资金的主要来源则是乡镇工业企业。
乡镇工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江苏农村以农为主的经济结构。 1980年,农村非农产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持平。进入80年代后, 非农产业迅速发展。1997年,江苏乡镇工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66.24 %。乡镇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大批工厂的建立,使一大批农民成了工人;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商业的繁荣,农村市场空前活跃;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城乡商品交换的扩大,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中的交通、邮电、通讯、文教卫生全面振兴,农村城镇建设加快,城镇面貌的变化更令中外参观者惊叹。
江苏农民在发展乡镇工业过程中,也改造着自身,农民以新的眼界、新的思想、新的价值观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散布在江苏广阔农村的乡镇工业企业,犹如一座座大熔炉、一所所大学校,把与泥土打交道的传统小生产者——农民锻炼改造成操纵现代化大机器的工人,驰骋海内外的商人。广大农民自给自足的小农观念正在被开放的商品观念所替代,“以农为本”的思想正在被综合发展的思想所替代,“凭力气干活”的简单头脑正在不断充实“靠科学靠技术”致富的新思想。全体农村居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这是乡镇工业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贡献。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生力军
80年代后期以来,在江苏进军国际市场大行动中,乡镇工业始终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全省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从1984年的4 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1385.08亿元。其中,“六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56.5 %,“七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76.29%, “八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68.29%。外贸出口交货额占乡村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从1984年的1.80%提高到1997年的26.58%。1997年出口交货值超过100万元的企业有6138个,占整个出口企业总数的68.14%;出口交货额1198.55亿元,占整个出口交货额的86.53%,平均每个企业达到1952万元。纺织、 轻工、服装、机械、化工等行业出口交货值都分别超过100亿元。1992 年申报企业进出口自营权以来,已有450个企业获得了进出口自营权。 “八五”期间,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五强县(市)的张家港市、吴江市、无锡县、江阴市和吴县均在江苏省;还有3个乡镇和4个企业进入了全国出口创汇“五强乡镇”和“十强企业”。
自1984年创办省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至1997年末,全省拥有乡镇中外合资合作企业5866个,职工53.66万人。客商累计投资额为80 亿美元。1997年,全省中外合资合作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94.78亿元,营业收入864.19亿元,利润总额32.73亿元。
1997年底,全省乡镇工业企业兴办境外企业230多个,投资6亿多元。
江苏乡镇工业在近50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集体工业、规模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等一系列成功经验。
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农民的伟大创造,为乡镇工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乡镇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苏南农民70年代初起为了增加收入,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大力兴办社队工业(乡镇工业的前身)的创造性实践,使江苏各级领导看到了广大农民群众要求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强烈愿望,看到了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的新的途径。因此,对这一新生事物,中共江苏省委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省、市、县各级干部中形成了“壮大集体经济没有错、发展社队工业没有错、让农民尽快富起来没有错”的共识,明确地提出“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指导思想,总结和宣传创办社队工业企业的典型经验,鼓励各级干部顶住压力,排除干扰,大胆支持社队工业的发展。早在1975年,就以江苏省革命委员会调查组的名义在《红旗》杂志发表文章“大有希望的新生事物——江苏省无锡县发展社队工业的调查报告”。1977年,制订发布了《关于积极发展社队企业的意见》,为社队企业增加积累、壮大规模、增强实力创造条件。这样,在全国还没有形成发展社队工业大气候的情况下,在江苏已创造了有利于社队工业发展的“小气候”。改革开放后,每当社会上对乡镇工业提出非议和责难时,中共江苏省委、 省人民政府总是旗帜鲜明地肯定乡镇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198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召开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研究解决乡镇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为了保障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规范乡镇企业的行为,1987年省人大通过了《江苏省乡村集体工业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当时在全国还是第一个。实践使江苏省各级领导认识到,乡镇工业之所以能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使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其根本原因首先是乡镇工业这一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符合江苏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其次,广大农民追求富裕生活的强烈愿望,符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本质要求。领导的责任,就在于尊重和支持广大群众发展经济、追求富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并引导其走上正确的轨道,提高组织程度,使之转化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为乡镇工业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
乡镇工业的巨大成就,从根本上说得益于改革。农民办工业,本身就是一场革命,70年代江苏社队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和挑战。社队工业比较早地走上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生产经营之路,但离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改革的精神,为乡镇工业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70年代后期,为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普遍实行计件工资制和“三定一奖”、“五定一奖”。80年代初借鉴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制经验,大力推广无锡县堰桥乡“一包三改”经验。 进入90 年代, 在大力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 1991年在全省乡镇工业企业中推广吴江县铜锣镇实行“生产要素承包,资产滚动增值”的经营责任制和无锡县东亭镇“一调、二改、三提高”的经验(即调整结构,技术改造、企业改革,提高工业组织程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使乡镇工业企业形成了一套灵活的机制,主要包括:集体所有、承包经营,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市场调节、灵活经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以岗定劳,按劳取酬,弹性分配,能进能出;自我积累,自我约束。1993年后又在乡镇工业企业中积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组织创新。至1997年底,全省实行多种形式改制的企业已占乡村集体企业总数的85%。同时,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全省村以下企业总产值从1984年的15.22 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1337.62亿元,平均每年递增41.10%。1997年,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50.1%、营业收入增长84.6%、利税总额增长74.5%、固定资产增长82.8%。苏北乡镇工业总产值中,村以下部分已占34.67%,苏中所占比例也达到14.61%。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乡镇工业与国际经济逐步接轨
江苏省在大力推进经济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乡镇工业企业处于主力的位置。为此,各级政府在政策上倾斜,在技术、人才上支持,在外向型项目的申办立项方面简化手续,在业务上加强指导,为乡镇工业发展外向型经济营造良好的环境,使之逐步与国际经济接轨。近10年来,乡镇工业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外贸、外资、外经“三外齐上、三外联动”,引进外资、技术,大力发展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扩大产品出口,组办境外企业。由于机制较活,深得外商青睐,“老外”与“老乡”联姻一发而不可止。自1987年起,外贸出口交货额增长速度高于产值的速度增长。“八五”期间,全省乡镇工业出口产品交货值年递增68.3%,大大超过同期乡镇工业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1997年,全省乡镇企业外贸出口交货值达1385亿元,约占乡镇企业营业收入的四分之一;自营出口近40亿美元,占全省出口的24.73%; 累计兴办三资企业80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近80 亿美元, 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29.5%;乡镇企业在境外投资兴办的企业也较早、较多。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职工文化技术素质,积极引导乡镇工业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
为解决乡镇工业技术低下、装备落后、管理粗放、人才短缺等“先天不足”的问题,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乡镇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一是不断增加投入,更新改造物质技术装备,大幅度提高乡镇企业的现代化生产水平。改革开放20年来,江苏乡镇工业企业采取自我积累、银行贷款、社会集资、横向联合、引进外资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增加物质技术投入。“七五”期间投入191.5亿元,年平均投入38.3亿元; “八五”期间投入1445.59亿元,年平均投入289.11亿元。在全部投入中,改、 扩建项目超过50%,购置设备的投资也占总投资的一半左右。全省乡村企业资产总额由1978年的37.77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3931.49亿元,年递增27.69%。 乡镇工业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在80年代,全省乡镇工业普遍进行了一、二次设备更新。进入90年代后,从国外引进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实施了新一轮更新改造,使乡镇工业的技术装备普遍升级换代;二是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加强技术合作,不断增强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乡镇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据1997年不完全统计,厂办科研所就有700多家。 他们围绕市场需求开发产品,每年由省级以上部门认定的新产品达到2000多个, 其中有100多个成为部、省名牌产品;三是加大智力开发力度,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一方面派送一大批青年职工进入大专院校学习,另一方面对广大职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每年有10万名左右职工参加专业和学历教育,50万名左右职工参加专业岗位培训,提高了技术操作和技术攻关能力。截止1997年底,全省乡镇企业职工中工程技术人员24.16万人, 占职工总数的5.2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职工132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8.8%;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42万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6.36万人,初级技术职称人员15.85万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0.31%、1.4%、3.47%。
推动经济联合,培育骨干企业,努力发展规模经济
江苏省乡镇工业起步早,但是企业规模小。在短缺经济的时期它曾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和活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船小容易翻”、“船大抗风浪”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及时调整乡镇工业发展思路,把培育骨干企业、推动经济联合、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提高规模效益作为乡镇工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战略,制定了推动经济联合、发展规模经济的政策,促使资金、技术、人才向骨干企业、向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的企业流动。各地制定发展规划和目标,加快工业小区和小城镇的建设,促使企业向工业小区、小城镇集中;以联合、兼并、控股、参股等形式组建大中型企业集团;把与国外大企业、大财团合资、合作作为企业上规模、上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带动企业上规模。同时,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依托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联合和带动一大批中小型乡镇企业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走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的路子,并在它们中迅速形成一批行业“小巨人”,以形成具有更高生产效率的合理的规模结构和组织结构。“八五”以来,以大中型乡镇工业企业为代表的一大批规模企业脱颖而出,其发展速度高、规模扩张快、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生机勃勃。到1997年底,按照国家划型标准审批认定的大中型乡镇企业达750家,比1990年的 67家,增加11倍多,占全省大中型企业总数的比重由5.4%提高到25 %左右;另外,符合标准上报待批的尚有500多家。 全省大中型乡镇企业达1300多家,其中大型企业210家。这些企业的固定资产、 营业收入和实现利税均占全省乡镇工业和全省大中型企业实绩的三分之一以上。农业部首批公布的329家全国乡镇企业集团中,江苏省有142家,占43%。1997年,全省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乡村企业7447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者1551个,超亿元者553个。这些企业在全省乡村企业中, 企业数仅占7.93%,而营业收入达3457.58亿元,占50%。
实施南北合作、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扭转南北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
为改变由于经济基础及发展条件不同等原因形成的苏北与苏南乡镇工业发展中的差距,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从80年代中期起就提出了战略设想:要求苏北以优惠条件吸引苏南和其它先进地区去开发资源,兴办企业;苏南要在资金、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积极帮助苏北,并在财政、税收、 银行信贷等方面给苏北乡镇工业企业以优惠。 1991年,省政府又采取五项政策措施,扶助苏北等经济薄弱地区发展乡镇工业。其中确定苏南、苏北部分市、县(市)乡(镇)定点挂钩,对口协作,互相支援;省市党政部门与贫困县乡挂钩帮扶,不脱贫,不脱钩。1992年起,省委、省政府向苏北贫困县乡派出扶贫工作组,帮助发展乡镇工业和多种经营。与此同时,省投入巨额资金,修筑宁连、宁徐、宁通公路,改善苏北的投资环境。苏北各级领导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当地实际出发,调整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面向内外市场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龙型经济,把乡镇企业融入农业产业化之中,并实行多种经济成分乡镇工业共同发展,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出现了维维豆奶、森达皮鞋等大型企业集团和名牌产品。在全省乡镇工业经济总量中,苏北五市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16.56%上升到1997年的20.7%。 1997年底苏北五市还出现了150个年营业收入超5000万元企业、45 个超亿元企业、66个超亿元的村,形成了一批重点乡镇和规模企业。
把发展乡镇工业作为推动现代化建设全避的战略重点,努力实现工农、城乡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稳定的农业是乡镇工业以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江苏省各级领导及乡镇工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发展乡镇工业过程中,始终把农业的稳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70年代,采取以工补农及工业利润返还等方式,调节务工务农人员的利益分配。80年代以来,坚持乡镇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实行以工建农。依靠乡镇工业的积累,投入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仅“八五”期间,全省乡镇工业用于农业的资金就超过50亿元,成为农业现代化投资的主体。同时,在建设现代化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走贸、工、农一体化的路子,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促进乡镇工业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乡镇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上,一是大力发展和加快建设小城镇,将传统小集镇建设成为农村工业、科技文化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境内涌现的众多新型小城镇已成为连结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二是大力推进城乡工业的分工协作和联合。城市工业将易于在农村加工的产业、产品转移给乡镇工业,腾出场地,集中人力、财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并通过组建企业集团等形式,实现城乡工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江苏乡镇工业发展过程中也有某些失误。一是地区和产业间的发展不平衡,个体私有工业在一段时期内发展速度过慢;二是乡镇集体工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影响乡镇集体企业的机制转换和活力增强。江苏乡镇工业新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改革的不断深化来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