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山县马力镇干扎九年制学校 741314
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已进行了多年,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全民素质教育成了公众议论的焦点和教育改革者的试验田。这不仅是牵扯到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更是影响到整个国家兴衰的大计。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当看到“云大”和“川大”杀人案发生时,我们既为他们的失足而叹息,同时也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产生了质疑。“云大”、“川大”的骄子,从人生的象牙塔沦为阶下囚,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当然当事学校也责不可推。必然性就是要问问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的事件在素质教育提倡并进行了多年后却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发生?
一、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为偶然事件的发生奠定了必然基础
古人把“德育”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这是古人最为睿智的表现。不论教育如何发展,教育做人是教育的根本核心与价值观取向。而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实与古人的“传道”为首的德育教育理念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然而,由“云大”、“川大”等案件可以看出,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恰恰忽视了学生“德育”为首的重要性。
1.我们的素质教育工作者没有从根本上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提高国民素质是兴国强国的根本,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的初中教育,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然而,基础教育的改革也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以高考教育的改革为主导。有什么样的选拔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改革。大学的选拔教育往往是以学生文化课成绩的高低成败论英雄,虽然近年来各大学校联合自主招生,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了一些硬性要求,对刚性的分数要求作了弹性处理,然而从大局和根本上还没有改变以分数选拔学生的竞选机制。因此,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素质教育依旧围绕分数作文章,从学生评优选先到大学名额的保送,还是以分数为主调,而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方面所做的要求很少。如果学生分数好,则样样都好;分数低,不论你其它方面怎么样,评优选先只能靠边站。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者往往在进行施教过程中恰恰忽视了古人最为重视的“德育”教育,即“传道”教育。
2.健全的心理与人格教育培养的缺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的素质教育施行至今,但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教师们对教育实质上做得最多的还是知识教育,却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做得不够。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心理教育和心理问题疏导缺少专任教师,对学生早期病态心理的发现不够。一旦这样的学生考入高一级学校,他们的显性危害就十分严重了。而一个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正是基础教育阶段。
二、人生价值观追求走向的偏失
尊师重教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随着改革开放的越来越深入,经济的全球化迅猛发展,人们对文化价值观的追求逐渐倾向于物质与金钱的追求。小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带动了城乡经济突飞猛进,使得一部分农民小包工头和私企小老板逐渐暴富。而正是这些私企小老板和小包工头的暴富影响了部分人的眼球,让他们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人生价值观取向的偏失。教师以前是受人推崇和尊敬的职业,而现在因收入低而不被看好。笔者曾收到一个中学辍学学生的短信:“不念书也能当老板。”当收到这条短信后,我哑然!是什么让我们的学生在对人生价值观的追求上不再看重知识?再看看河南师生互殴案,我们的学生对老师又是什么态度呢?尊师重教已成了“明日黄花蝶也愁”。再者,我们的人才选拔与竞争机制使得老师往往看重成绩好的学生,无形中给后进生造成了一种心理压力和负担,使之形成了偏执自卑型人格。孰不知,就是最好的学生团体当中,学生的发展水平也是不一致的,更何况是基础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者能正确客观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对学生的教育应是“人”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要使学生能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取向,这是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最根本的任务。
三、惩戒教育的缺失,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常处于被动
我们的素质教育改革者的初衷是希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但对老师的公德要求更高,要求老师不能体罚学生和辱骂学生,要求老师和学生平等对话。有些问责部门,一旦有学生举报老师,轻者处罚警告,重者开除公职。这样做的结果是助长了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的歪风邪气,对学校的一些小霸王就无人敢管,出现“杨不管”那样的教师就是必然了。任何人都知道,不管是教育自家孩子或是教育学生,适度的“惩戒”有相当的必要。尤其是对一些屡教屡犯、说教无用的学生,适当的“惩戒”无疑是最好的教育手段。“惩戒”是为了让其身心受到警示,是为了让其更好地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转变,不是恶意的报复或惩罚!恰恰是一些教育问责部门剥夺了教师的“惩戒”权利,不问学生的对与错,只要是老师“惩戒”了学生,就是不合理的。而在日本的基础教育阶段,每一个老师都有一把戒尺,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会打学生的手心板。而我们的基础教育该拿什么来“惩戒”屡教不改的学生呢?正是这种“惩戒”手段的缺失与剥夺,让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在直面问题学生时常觉得很无奈,也很无力。
参考文献
[1]“明日黄花蝶也愁”出自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2]注释:杨不管,原名杨经贵,安徽省长丰县双墩镇地理课教师,因上课时两名学生打架,致其一人死亡,因其充当“看客”,被网民戏称为“杨不管”而得名。
论文作者:张继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教育工作者论文; 基础论文; 花蝶论文; 老师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