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工业得到迅猛发展。文章主要提出了如何加强用电管理效益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加强;用电管理;措施
一、加强电力设施建设,提高用电管理水平
依托国家拉动内需工程,将部分运行中的高耗能变压器更换为新型低功耗变压器的,将架空线路部分改造为电缆线路入地;解决各回路间配电设备不均衡混合使用和配电不合理的问题;解决配电容量与配电平衡问题以及发生短路、过流时,不能及时断开的隐患问题;对居民用户实行一户一表,并进行供电线路改造。
二、转变观念,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品质的电力服务
电力部门本着对电力系统负责,同时也是对电力客户负责的积极态度。主动地对电力客户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和计划用电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用优质的服务赢得电力客户的信赖,以获得市场的主动权。因此,电力企业营销部门应在建立营销业务管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营销决策系统基础上,统筹规划,实现营销业务管理系统与负荷管理系统、集中抄表系统的有机集成,利用营销管理信息资源为负荷预测、配网规划改造提供量化依据;通过各部门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逐步建立电力企业整体信息管理系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三、转变理念,建立全新的客户关系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电力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供电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将逐步体现到电力营销管理过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何围绕客户进行全方位的需求管理,建立互动的客户关系,做好趋势性、前瞻性分析,提高需求预测的正确性和决策支持的有效性,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双赢,是给供电企业提出的新课题。为此,有必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现有的客户资源进行系统、全面地整合。建立全新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四、理顺电价至合理水平,建立规范的电力市场
合理的电价也是推动营销服务的重要支撑。目前由于电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其需求弹性受其价格高低影响很小,而有些部门却据此把各种不合理的费用摊到电费上来,通过收电费搭车收取各种费用。从电价总体水平看,目前的电价水平与一些用户的承受能力相比仍相对较高,大工业用户、高耗电企业电费负担过重。用电能力未能发挥。目前,电价由政府定价。未能进入市场化运作,电价仍由政府附加,发电厂上网电价偏高,造成电价水平空间很小。应积极推进电价进入市场化,以形成公平、合理的电价机制。
五、加强电能计量管理
使用的电能是用电能表来计量的。因此,必须加强计量管理保证计量的准确性。计量管理中的降损措施主要为:计量点选择。用户用电计量点应选在供用电双方的产权分界点处,便于管理和减少线损分担的计算;计量方式选择。高压用户在高压侧计量还是在低压侧计量主要依据受电变压器大小而定尽量在高压侧计量为宜;计量装置的选择。主要是互感器的选择和电能表的选用,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主要应满足计量要求及负荷额定电压,电流互感器的选择还应根据负荷电流选择合适的变比,使正常负荷的变动范围尽量在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30%-100%,最小不小于10%额定电流。电能表的选用要根据用户的实际负荷或估算负荷,使正常负荷的变化在电能表误差的正常范围内;计量装置的安装方式主要采用按户分散装表和集中装表两种。为了方便管理和防窃电,有条件的应尽量采用表箱集中装表。按户分散装表时,则主要以安全、方便为原则,并要采取防窃电的措施。
六、结束语
总之,用电管理部门作为供电企业的经营窗口,必须要建立适应当前体制的营销体系,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电力营销机构,做到营业、计量、用电计划、配电管理四位一体,职能与生产分开,协调好各专业工作,密切联系、制定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
论文作者:余海琦1,左魁生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电价论文; 电力论文; 负荷论文; 客户论文; 用户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电费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