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中学校 614200
摘要: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最活跃的因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够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兴趣,让学生认为学好数学并不困难,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就能使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键词:巧设情境;培养兴趣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创设什么样的有效情境,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探索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习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教学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的长4分米,宽3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老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 学生1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12平方分米”。学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小了”。此刻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呢?怎样求得呢?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要探索其中的原因,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比教师硬塞公式要好得多。
二、创设模拟化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倡导,学习者的知识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然而有的问题情境不能直接真实地在课堂上展现出来。因此我们要将枯燥的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场景来展现,使学生的活动在现实情景中发生,让学生观察思考引发学生积极参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我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特意带领学生沿着操场走一圈,一组记下所走的时间,一组记下步数,并提出问题:怎样知道操场一圈的长度?第一组学生想办法知道每分钟走多少米,第二组学生就应清楚自己一步走多远。让他们在活动中寻找答案,然后估计1千米的路程大约走多长时间。于是我带领学生从校门口出发走完1千米。通过真实情境体验,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不易理解的长度单位具体化了,对1千米有了感性认识。
三、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奇、好新、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少为优胜,或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故事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些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学习《商不变的规律》时,我这样导入新课: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子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吧!”小猴一想,自己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老师继续讲:“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方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听到猴王要给600个桃子,开心地笑了。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也笑得前仰后合,这时我话锋一转: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这个贴近儿童的故事情景,把枯燥而抽象的数学规律变得有趣,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获得感性认识,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好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纸片。让学生试着把每个图形对折,看看能不能使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论文作者:吴会玲
论文发表刊物:《学习与科普》2019年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猴王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桃子论文; 《学习与科普》2019年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