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巨和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的造价进行全过程的判定、监控和管理.当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非常明显,主要的问题有信息落后、行业标准低等,使得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效率一直比较低,从而制约了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清单计价的实施,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更加规范的造价管理环境,但亦对其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精细化造价管理成为必然趋势.而 BIM 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提高造价前期估测的准确性,加快信息处理的速度,有助于各方在造价管理各阶段的信息传输和共享,能有效增强精细化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BIM技术
1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1.1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就是在建筑工程造价中坚持“精、准、严、细”的原则。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细化到各环节,对工程造价实施阶段性管理,从而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解决工程造价的“三超”问题,提升总体经济效益。
1.2管理内容
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以及承包商等工程造价的参与主体,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对工程造价各阶段的管理。主要内容:①在决策阶段,其工程造价管理内容为项目投资估算,估算建设单位控制项目总造价的最高限额;②在设计阶段,进行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设计概算直接受投资估算的控制,具有较高的精准度,而施工图的预算则需要严格根据施工内容进一步优化设计概算;在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为合同价;③在实施阶段,根据项目的前期方案重点考虑进度款和预付款;在竣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工程结算和竣工结算,并做好项目各阶段的管控工作。
2 BIM 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价值
2.1 BIM 的信息计算速度快而且准确
BIM 模型的功能非常强大,尤其是计算功能,具体体现在信息的收存及计算 2 个方面.第一,BIM 模型里的任一构件,都能包含多类型的属性,譬如构件的规格、类型以及材料价格等.在决策的开始阶段,工程计价的信息很多且内容比较繁复.BIM 可以储存所有的定额信息与市场价格,可将已有的相像数据导进或是用人工创建的方式输进模型里,最终把工程计价的结果全部存到 BIM 模型内.此外,BIM 内的各个构件的信息还可以及时的予以修改并覆盖,从而实现信息的动态化更新.第二,BIM 模型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出现的,它能完成迅速且精确计算,参数化让全部有关信息均可予以同步更新,在通过计算机汇总数据的过程内还可增加速度.BIM 一旦进行使用,其模型数据就能被自动的读取,快而准的实现模型所有构件的计算并可自动的生成估算书,使得估算更为简单并且准确,亦可指导后期予以成本上的控制,进而达到项目估算的统筹.
2.2 BIM 的信息表达非常直观
BIM 有可视性以及参数化等优点,其模型构建可参考类似项目改造或者是创建新项目,最终能达到设计时的高精准可视效果,并且能在整个过程中推行虚拟施工.通过BIM 模型出来的 3D 效果,有助于设计者准确的表达出设计思想并利用模型获取设计作品的一些可计算属性.由于 BIM直观,容易理解,这就降低了对审图者的能力要求,施工企业在项目开始以前就能够了解建筑实物的虚拟形态,如此也为计价核算形成很大的便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BIM 可实现信息共享
传统的造价管理中,其设计阶段要把建筑、结构、节能等各专业的设计单位所有的资料予以分类汇总,然后再进行协调,日后方能够获取更加有效的建筑信息.但是,在没有使用 BIM 模型的时候,因为不同设计企业所用的软件都不一样,另外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关系将其进行保密,这样就会使得对于设计信息进行交换通常需要借助 2D 图纸来进行实现,这种方式的信息共享程度非常的低,信息沟通的效率很低,信息的通道十分繁杂.有了 BIM 模型之后,在同一个平台上建立 BIM,用通用的标准构建起建筑物的体系,还能实现信息共享,BIM 信息共享效果较好.BIM 能够对施工多个地方统一进行协调,统一调配,这样就能够有效沟通,避免因为沟通延误或者误传等情况引发的一些问题.在 BIM平台共享和共建的基础上,各个设计单位可以对其进行远程监控,有效避免返工等出现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成本浪费,从而有效降低后期因不符合设计方面而造成的一系列的问题.在施工的时候段,因为施工过程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常常导致建设单位无法对施工成本予以有效的控制.借助BIM 能实时了解工地的实际情况,能够详细记录施工进度和现场的一些情况,大大方便了施工单位对施工成本的控制.还可以对实际发生的工程变更以及现场的签证情况进行及时记录与审核,有助于建设方在清单计价模式下予以精细化管理,同时对施工进行严格的监控。
2.4 BIM 的信息传递非常准确
工程量的计算是造价管理以及预算编制的基础工作,与旧有的手工计算以及二维软件计算相比较而言,BIM 的自动计算功能能够有效提升计算的客观性和效率,还能够运用三维模型对规则以及不规则的构件予以准确的计算,亦能实时的进行三维模型的实体减扣计算,不管在效率和准确率上亦或是客观性方面都很有保障.BIM 技术的出现降低了造价管理过程里工程量计算的复杂程度,大幅节约了人力物力及时间等成本,从而让造价工程师能够更好的投入至其他更重要的工作中去,从而能更好的进行风险评估和询价工程,进而编制出更为精准的预算。
3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3.1 设计阶段
传统的施工图设计,由于涉及土建,给排水,采暖,机电等不同专业,经常发生由于沟通不到位而形成图纸设计冲突,为以后的施工和造价都带来了很大麻烦。BIM 技术一项重大突破在于软件自带碰撞检测功能,通过 BIM 技术对信息数据的建立、储存、分析、互用使造价使造价和设计有机结合,便于设计优化,充分做到工程造价的前期可控。这项技术可以使各专业设计方之间提前了解不同专业在哪些地方出现了设计冲突,提前采取措施进行修改,不会影响后面的施工以及工程造价,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降低设计图反复变更,造价员反复做预算的几率,提高工程造价效率,实现成本控制前置。
3.2 施工阶段
传统模式下,承包方需要按住合同的约定定期向发包方提供工程量进度报告,需要结合工程进度完成实际工程量计算,发包人在收到工程量进度报告后,有需要重新计算实际工程量,与承包方提供的工程量做对比,核对是否正确反映施工进度,这样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繁琐的工程量计算中,同时又不能保证计算的准确性。BIM 模型可以将任意部位任意工作面进行拆分、任意组合,因此可以完全模拟出实际工程进度,软件自动汇总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便于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快速准确核实已完工程量。发包方和承包方也进而根据BIM 数据库中的市场价格信息调取已完工程的进度价款,不仅可以节约时间,也提高了效率和准确率。
结束语
BIM 技术的出现,实际是建筑行业一个重要的变革,其协同化和参数化的优势,使建筑实体和模型相互关联,为工程信息的查询与核对提供了便利条件,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效率.BIM 技术有效避免了以往造价管理中的与市场脱节、信息流失明显、缺少精细化造价管理思想以及维护不及时等诸多缺陷,在未来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非常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冬学.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5
[2]朱芳琳.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D].西华大学,2015.
[3]李志阳,张天琴,孙志新.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
[4]方芳,刘月君,李艳芳,许彬.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4
论文作者:袁珊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精细化论文; 信息论文; 模型论文; 阶段论文; 技术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