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小孩”追根溯源“五步走”快乐入园论文_许佳音

“潮小孩”追根溯源“五步走”快乐入园论文_许佳音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第三幼儿园 311200

摘 要:当适龄的幼儿离开熟悉的家园进入陌生的幼儿园时,他们对幼儿园充满了好奇,所以第一天他们都会忘记哭闹,忘记依恋,忘记分离,开开心心地入园。然而,等那股子“新鲜劲儿”过去了,他们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不安、哭闹、恐惧等各种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的症状,俗称“还潮”现象,也就是本文中的“潮小孩”。

关键词:“还潮”现象 潮小孩快乐入园

一、问题呈现:“开学前三天”

第一天:我抱着心爱的小兔子第一个来园,X老师热情地牵着我的手,我开心地跟妈妈说再见。跟新朋友、老师一起唱歌做游戏,心情阳光明媚!

第二天:我愁眉苦脸地抱着妈妈,X老师微笑着来接我,可我转身只想要我自己的妈妈。X老师抱下我,去昨天最喜欢的娃娃家玩。可我更愿意独自坐在门口的小椅子上等妈妈。心情乌云密布。

第三天:我在妈妈怀里哭的撕心裂肺。X老师来接我,我推开她的手,紧紧圈着妈妈的脖子哭着请求:“我不要上幼儿园!”心情狂风暴雨!

为什么孩子们的笑脸不见了?为什么孩子直言“我不要上幼儿园”?为什么孩子的表现一天天退步,出现了“还潮”的现象,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潮小孩”呢?

二、追寻原因,分析缘由

当孩子离开熟悉的家园进入陌生的幼儿园时,他们对幼儿园充满了好奇,所以第一天他们都会忘记哭闹,忘记依恋,忘记分离,开开心心地入园。然而,等那股子“新鲜劲儿”过去了,他们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焦急、不安、哭闹、恐惧等各种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的症状。所以往往在托小班里,第一天孩子们的情绪会比较开心,而后的几天,反而出现了哭闹现象严重,既俗话说的“还潮现象”。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这样的日子会连续一两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老师都知道这是新入园的孩子在入园适应期的正常反应,但是怎样能让幼儿尽快适应环境,缩短“还潮期”呢?我们分析得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从家庭到幼儿园,生活方式改变太大,难以适应。

原因二:幼儿园里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无法适应。

原因三:幼儿园里没有想象中的好玩,难以接受。

三、反思现状,寻找策略

那怎么办呢?难道由着孩子们哭到不想哭吗?当然不行!那我们该做些什么,让孩子们减少或者缩短“还潮期”,快快乐乐地入园呢?反思这几天的“还潮现象”,我们发现一些规律:如早来的孩子如果不哭,那么晚来园的孩子情绪就会好一些;户外活动时候孩子们的情绪比在室内活动时要快乐很多;教师组织集体活动的时间大多数哭闹的孩子会停下哭闹;午餐午睡时间孩子们想念家人的情绪会容易“泛滥”。针对这些规律,我们调整了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分五步让“潮小孩”顺利地渡过入园焦虑期。

第一步——巧妙接待来园环节,让“潮小孩”平静入园。

早来的孩子——稳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同样适合新入园的孩子们。

中间的孩子——吸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段时间入园的孩子时间相对集中,教师既要接待孩子,又要管理已经来园的孩子,非常容易出现孩子“逃跑”的现象。所以需要老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精神高度集中,敏锐的觉察所有孩子的动向。

晚入园的孩子——耐心。这部分孩子往往是“潮小孩”的重灾区,而且往往会把时间拖得很长。他们用赖床,哭闹等种种情绪,表达不想入园的态度,这部分孩子更加需要保教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与耐心。

第二步——错峰安排户外活动,让“潮小孩”自由嬉戏。“错峰”参加户外活动。刚刚入园的孩子们看到有成人出现在自己的视线里,就容易想起自己的家人,从而引发“哭闹”,所以我们将户外活动的时间错开。小组“错峰”活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爱的活动器械和活动区域,而并不是园内所有的活动器械往往不能够满足孩子人手一份的需求,所以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喜好把孩子分成小组去户外活动,有的小组去骑小车,有的小组去沙池,有的小组去攀爬等等。

第三步——合理组织混龄活动,让“潮小孩”学习榜样。大跨度混龄活动主要是指大班带小班活动,主要由熟悉幼儿园生活的大班哥哥姐姐来带领托班的新生入厕,午餐,喝水等生活活动;穿脱衣裤鞋袜,折叠衣服等生活技能;拔草种植、参观幼儿园等实践活动;水乡建筑工程队,水乡戏社等幼儿园特色活动;沙池水池,户外建构等自主游戏活动。

第四步——宽松融洽常规活动,让“潮小孩”自由自在。自选座位。我们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座位。桌面游戏时,我们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桌子参加游戏;午餐点心时,让孩子们自由挑选桌子与不同的伙伴;操作游戏时,我们让孩子自己选哪组的器材;有的孩子一天下来每个活动都坐不同的座位,认识不同的朋友,从而很快地熟悉了班里的小伙伴。

第五步——温暖陪伴生活活动,让“潮小孩”感受到家庭般的温馨。陪伴午餐。3岁的孩子在家吃饭基本都有家长包办,孩子只需要张开嘴巴接住食物或者用手指着某一碗菜就可以。于是,我们两位老师也把午餐搬到了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吃饭,就跟在家里一样。

相伴入眠。部分孩子在家里午睡有大人陪伴,一个人睡不着;针对这钟想象,我们在午睡室用泡沫垫拼成一张大床,把有陪伴需求的孩子集中到一起。由阿姨陪同,或抱着或挽着入睡,像妈妈一样。

陪同盥洗。孩子初入园,在盥洗室是最需要帮助的地方,这里需要孩子们自己抹肥皂洗手,自己拉裤子入厕,自己爬上小马桶等。孩子很容易因为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欠缺而哭闹,老师的陪同能及时帮助孩子们在需要时找到安全感。入厕前及时帮助孩子脱裤子小便,对于胆小和能力弱的幼儿,老师扶着他们上厕所;如厕后及时帮助孩子整理好衣裤,如发现尿湿的衣裤及时更换、清洗;洗手时帮助幼儿卷袖子,提醒其正确地擦肥皂、洗手并用毛巾擦手。

四、成效与思考

经过近1个月的时间,班里的“潮小孩”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生活。通过入园环节,户外锻炼,常规活动,混龄活动,生活活动等多方面的调整之后,“还潮现象”很好地得到了缓解。

当孩子们有了微小的进步后,老师都给予满满的鼓励,有时候是一朵红花,有时候是一颗糖果,有时候是一个拥抱。偶尔某天,小丁还是会“想妈妈”一下,小希午睡时还会要抱抱,小齐会把小椅子搬到到门口,但也是在情理之中。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从家庭式生活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确实是对每个孩子的一个考验。但是通过家长孩子和保教人员的共同努力,他们一定能从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中顺利过渡到有一定规则的集体环境中生活。

参考文献

[1]《新生幼儿入园焦虑》.太平洋亲子网。

[2]《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要求》.妈咪爱婴网,2014,2,14。

论文作者:许佳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潮小孩”追根溯源“五步走”快乐入园论文_许佳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