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捏彩塑,灵心寄面情论文_万杨

巧手捏彩塑,灵心寄面情论文_万杨

山东省招远市魁星路小学 265400

面塑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俗称面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面塑制作取材容易,安全环保,创作题材广泛,作品色彩艳丽、形式丰富,深受孩子们喜爱。小学开展面塑社团教学,不仅要注重儿童制作技能,更要注重对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想象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营造艺术氛围、合理利用大自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课堂延伸、采用松散型评价”五个关键环节,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的运用,科学合理地开展面塑教学。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课程开发要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又强调,小学阶段具体目标是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作品。小学是孩子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阶段,艺术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尤为重要。而面塑又是我们胶东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所以我校把面塑活动课程引入了综合实践课堂。 

一、小学生开展面塑教学的价值

1.面塑造型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美的事物对小学生的美感体验和审美价值具有深远的影响。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满怀兴趣地观察着眼前的一切,面塑大师的一招一式,魔术师般的手中变幻出各种形象逼真的动物人物形象,迎合了小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所以孩子们对此一见钟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传统“面塑”塑造的主题大都从戏剧故事或神话传说中摄取,民间艺人常常将自己对“是非善恶”的感情因素体现在对人物造型的夸张处理之中,使小小的面人也带有充沛的感情色彩。而这种感情色彩是现如今网络时代机器电子玩具所缺少的,因此,面塑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它的文化价值也是不可低估的。

2.面塑制作有利于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面塑制作可促进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脑、眼、手协调配合,具有多功能的审美、认知、娱乐价值,能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构想,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给学生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使小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动手动脑地操作如同另一种语言,是孩子们传达自身丰富情感和对世界万物纯真理解的重要工具,在促进小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培养幼儿手的精细动作能力,是加强儿童脑功能锻炼、发展儿童智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3.面塑教学有利于小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小学开展面塑特色社团教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游戏活动内容,还能让学生们了解我国古老的文化,感受中国传统的艺术美,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更多的人开始崇尚外来的、现代的文化和艺术。现在的孩子崇尚过洋节、吃洋快餐、穿洋服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小学通过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来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小学生在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中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

二、儿童开展面塑教学的实践途径

笔者在实践研究中着重把握环境、自然、课堂、活动、评价五个关键环节,让小学生全方位感知面塑艺术的魅力,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的融合形成了适合小学生发展的面塑教学。

1.营造浓厚的艺术环境,激发小学生对面塑的兴趣。环境对孩子能产生暗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十分深刻。因此,环境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班级创设的环境还是教室外的自然环境,都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好的环境造就的是美好的心灵。为此,打造一个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的环境是面塑教学的开始。(1)面塑展示柜。(2)面塑欣赏。

2.从大自然中吸取艺术营养。大自然是神奇的,有着学生们探索不尽的奥秘,能带来无尽的乐趣和遐想,蕴含着无限的美。让学生们在大自然中体验各种美丽的景象,从各个角度去观赏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能积累丰富的表象,获得面塑创作的灵感,产生表现美的强烈愿望。通过让学生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可以让他们明白艺术创造的第一要素就是要观察生活,一切艺术的创作源泉都来源于生活。面塑艺术也是来源于生活,要从生活中提炼出艺术。

3.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强化教学效果。面塑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在于课堂。老师最初的面塑教学课程完全参照传统的面塑制作技巧,没有完全贴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各年龄段教学缺乏系统性。现在对现有面塑课程加以选择、利用、优化和创造,使用传统的面塑制作工艺,结合现代软陶的表现手法,融入现代的创作元素,选择符合小学生审美情趣和生活的题材,进而形成了适合小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小学阶段具体目标是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新颖的材料,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添加装饰,使本来相互间毫无关联的材料在面泥的作用下变得充满变化和巧妙。教师再通过提问、示范来激发小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作欲望,充分调动他们创造性表现的主动性和内在潜能。另外,也可以在使用传统工具的基础上,通过改良、创新,创造一些新鲜的工具。如可以利用一些特殊肌理的玩具、吸管、手指、手掌、脚掌等进行创作,不仅有趣,游戏性质也较强,学生们创作兴趣会更明显。他们的手里能创作出不同风格的纯真、烂漫、绚丽多彩的缤纷作品。学生们以奇特的视角,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美丽的景色、美好的心灵、还有美好的幻想。

论文作者:万杨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巧手捏彩塑,灵心寄面情论文_万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