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科普论文的教学知识建构——《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阿西莫夫论文,教学内容论文,短文论文,两篇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备课思考】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科技作品,对这类形式新颖的科技作品,教材编写上尚存在很大的可商榷之处,甚至有“误导”的现象。
如《语文》教科书的课文导语所说的:“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这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阅读时,可以在对比中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也就是说,教科书编者把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定位为:1.恐龙灭绝之谜;2.探究恐龙灭绝的原因;3.在对比中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教科书提供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也证明了笔者的分析。
一、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二、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2.万一哪天某个星球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3.即非常纯的沙子。
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三、“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能从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验中单一两个例子来阐述这一观点吗?
第一题说“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当然没有错,但让学生怎么分析呢?教科书编者没有提供比较合理详细的分析图式,所以是无效设计。第三题的“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好像不是语文特有的,因此也是无效设计。
我们再来看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课文研讨”的“整体把握”中说“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也就是说,教科书编者还是认为它们是说明文。而在《恐龙无处不在》的分析中编者却说,这是一篇“科普论文”,说:“文章开头突发议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虽然阿西莫夫短文《恐龙无处不在》的论证逻辑非常周密,但编者们的解读实在不敢恭维,逻辑混乱不说,一会儿说《恐龙无处不在》是科普论文一会儿又说是说明文的摇摆不定更表明教科书编者对文体把握缺乏自信。
那么我们如何来确定《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教学内容呢?既然《教师教学用书》说《恐龙无处不在》是科普论文,那我们就应该按照“科普论文”来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梳理】
在学生阅读课文时,我把上课必需的语文知识写到了黑板上:
当学生读完课文后,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们没有读懂课文。我先让学生记录黑板上的板书,但告诉学生不要死记这些知识,只要在阅读时会运用就可以了。对《恐龙无处不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因为文体是论证文,所以一定有论点。
经过一番阅读寻找和争论,学生们终于确定《恐龙无处不在》的论点是:“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我告知学生,“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是本文的论点,后一句“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则是对前一句话的解释。
在明确了文本的论点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了证明论点,文章运用了哪些材料?为便于学生思考,我把问题作了细分:这些材料中,哪些是已经发现的科学事实论据?哪些是已经被认同的科学理论论据?哪些是根据科学事实、科学现象和科学理论推理出来的论据?
本文第二段“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和第三段“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无疑是“已经发现的科学事实论据”。有了这两个“已经发现的科学事实论据”的支撑,后面的文字是作者进行推论论证的一个过程。作者还向我们阐释了“地球地壳的板块学说”和“大陆漂移学说”,这两种科学理论无疑是“已经被认同的科学理论论据”。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下面的三段文字就是作者“根据科学事实、科学现象和科学理论推理出来的论据”: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最后一段“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得出结论就很顺理成章。但论点与结论的话是有差别的,也是藉此锻炼学生思维的好机会:“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属于生物考古学上的发现,但这一发现却不光光是生物考古学的发现,也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佐证。从而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个论点是对的。
课上到这里,其实还没有完,本来还应该分析文本的论证思路,但因为这是初二学生,第一次正儿八经接触论证文,于是就此打住。
至于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其实除了开头作者摆出两种不同的学说观点以外,论证结构与《恐龙无处不在》是一模一样的,依照上述课堂教学的问题,教师只要稍作指导,学生自己就应该能读懂的,所以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里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自学。
【教后思考】
当今社会并不缺少科学知识,却缺少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而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是人类和我们民族获得智慧的正确门道。
现在,我们应该又得出一个关于语文学习的共识,那就是语文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说到底,语文是培养学生形成语感和文感,即通过学习别人的言语来使自己学会言说的智慧的动态过程,并使之在运用语言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一切关于语言规律的纯粹描述都无法对促成语感和文感的形成起哪怕半点作用。所以,唯一的办法是改造我们的语文课程知识,使这些知识都指向有利于学生高效率高质量“语感和文感”的形成,也就是使学生能尽快且有效学会“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课程目标。
当新课程没有用新知识来支撑时,而语文课堂上我们又必须得教点东西,所以我们只好仍然用旧知识来充数。这就是我们语文在新课程下面临的现实的教学困境。显然,这不是科学有效的做法。
新课程语文知识的重新确定、取舍和构建,不是几个人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无疑需要我们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当笔者在设想科普论文语文教学内容和知识重建研制过程中,既考虑了静态的关于阅读科普论文的描述性知识,更希望构建一个动态的关于这类文体的阅读程序和阅读策略的构想。
当然,语文教学中科技作品教学的目的不是要解决科学问题,而是要解决科学技术的表述问题。科学实验已经证明,执行某种特定的思考方式需要运用精确语言来操作,表述则需要思维和一定的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思维应选用不同的表达形式,也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语文作为母语课程,就是一个学习(学会而不是研究)言语形式的事情,而只有对语文知识进行学理追问并分析研究清楚,才能让语文从无效走向有效,从而提升将来语文教学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