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学风的贡献_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文

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学风的贡献_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文

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学风问题上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风论文,三代论文,领导核心论文,贡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过去的二十年,是我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锐意改革,艰苦奋斗,使神州大地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二十年,也是党的理论联系实际优良学风大弘扬,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二十年。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而开启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始终是同我们党解决自身的学风问题紧密相联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集中全党的智慧,在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方面成为全党的表率,为党的学风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想就这一方面问题谈一点看法,并以此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召开二十周年。

(一)

众所周知,“五四”运动揭开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中国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这是“五四”运动的历史功绩。而其不足,则是思想界的形式主义。这种形式主义向右发展,形成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向左发展,则是后来党内的教条主义。而不论右的还是左的思潮,其共同点都是不懂得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认识中国的具体实际,进而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道路,确定实现中国革命目标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这样,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就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党自从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指导思想之始,就有一个学风问题。毛泽东说:“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13、801、1094页。)他指出,我们应当坚持的科学的学风,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13、801、1094页。)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学风亦即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是毛泽东在学风建设上的贡献之一。

在毛泽东看来,党内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学风,两种对待马克思主义截然不同的态度,是有其深刻的思想理论根源的。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揭露了党内机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指出:“唯心论 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95、296、310页。)“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 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95、 296 、310页。)在《矛盾论》中,他还进而阐明,人类两个认识过程, 即“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环……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95、296、310页。)他认为,教条主义者的错误恰恰在于,一方面, 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各种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才有可能充分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充分地认识诸种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不懂得在认识了事物的共同的本质以后,还必须继续研究那些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或新冒出来的具体的事物。这种将一般与个别、普遍性与特殊性相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使教条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看成是凭空出现的东西,把它变为人们所不可捉摸的纯粹抽象的公式,这样自然也就无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的联系中寻找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可以说,从哲学上揭露主观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思想理论根源,为在全党树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提供理论依据,这是毛泽东在学风建设上的又一个贡献。

众所周知,全党的学风问题亦即思想路线问题,是经过延安整风这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直至1945年党的“七大”才得到彻底解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产生了被党的“七大”称之为“我们这个民族特出的完整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的毛泽东思想。1942年春开始的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范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也就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原则整顿党的作风的运动,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正是这次运动,使全党明白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的根本道理,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使广大干部在思想上获得大提高,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并进一步成熟起来。党的历史表明,运用整风的方法,批评党内主观主义,在全党树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这是毛泽东在学风建设上的再一个贡献。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对从党的成立到1945年这24年历史作了极深刻的总结,指出:“反映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实践斗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在它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就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我们党的发展和进步,是从同一切违反这个真理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发展和进步起来的。教条主义脱离具体的实践,经验主义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这两种机会主义的思想都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我们党在自己的二十四年奋斗中,克服了和正在克服着这些错误思想,使得我们的党在思想上极大地巩固了。”他坚定地认为,“必须使各级党的领导骨干都懂得,理论和实践这样密切地相结合,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13、801、1094页。)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顺利地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因学风问题而导致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上的错误,在党的历史上屡有发生。民主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时期也是这样。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出现的挫折和失误,从根本上说,就是由于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明显地脱离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正确轨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著作是我们行动的指针,但不可能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现成答案。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0年间,我们党也曾多次号召广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读马列的书,但都因为学风不正,未能解决问题,反而由于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中的某些设想和论点加以误解或教条化,而为“左”倾错误提供“理论依据”。这一深刻的教训难道不值得我们很好记取吗?!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反复印证了毛泽东半个多世纪前就指出的那样,学风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今天,当我们缅怀邓小平为实现这个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立下不朽的功勋的时候,很自然会想起他当年为了在新形势下重新确立党的优良学风所作出的一系列深刻的分析和论断,想起他在我们党的学风建设上所作出的杰出的贡献。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二十年的发展历程,邓小平在学风建设上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思想呢?

其一,学风问题、思想路线问题的解决绝不可能一劳永逸。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改革目标,再到十五大关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等重大问题的论述,这一次次思想大解放,都伴随着学风问题、思想路线问题的不断解决。按照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观点,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无止境,认识无尽头。随着实践的发展,原有的思想、认识又同新的实践发生矛盾,经过解放思想,使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统一,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每一次循环,都使这种统一达到高一级的程度。针对一些人把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对立起来的糊涂观念,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认为解放思想已经到头了,甚至过头了,显然是不对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14、364、279、128页。)因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14、364、279、128页。)可以想见,由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复杂的原因,束缚人们头脑的种种框框和导致思想僵化的种种因素决不可能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因而,解放思想,端正学风,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将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任务。

其二,在学风问题上的斗争始终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的首要问题。在邓小平看来,新时期解放思想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在解决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上,使我们的思想从那些已被实践证明为不合乎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从而作出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回答。邓小平说:“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91、375页。)邓小平的历史性贡献正是在于,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学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最重大的时代课题,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这个理论的核心范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集中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其三,坚持科学的学风,要始终坚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从五十年代中期起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二十年间,因学风问题而导致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上的错误,主要都是“左”。改革开放以来,确有右的干扰,其表现主要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主张“全盘西化”,照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思想模式,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甚至制造政治动乱。但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探索和开辟新的道路,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观念方面,阻力则主要是来自“左”。“左”的表现主要是从本本上引经据典,证明邓小平理论和现行政策“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似乎中国社会主义已经“陷于绝境”,并以此否定改革开放。正是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作出了“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科学论断。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象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91、375页。)不论右的还是“左”的,其认识论根源都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即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情况难道不是这样吗?!

其四,坚持科学的学风必须坚持科学的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历史地看,学风问题、思想路线问题不仅仅是认识问题,也是一个价值观问题。那些与实事求是相对立的思想僵化,那些理论脱离实际的恶劣学风的种种表现,诸如“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讲党性,不讲原则,说话做事看‘来头’、看风向,满以为这样不会犯错误”;“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立起来”;“只能讲空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等等,往往都不仅仅是认识上的问题,而且与不正确的价值观相联系。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则是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前提。邓小平历来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同强调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紧密相联。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他在批评“两个凡是”错误时就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他说:“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14、364、279、128页。)他提出的衡量改革和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既是实践标准在理论上的深化和具体化,更是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原则与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原则的完整、全面的统一。这就启发我们,解决学风问题、思想路线问题,不但要从思想认识入手,还要从价值观入手,否则就难以奏效。正是根据这一点,邓小平在学风建设上十分强调主观世界的改造。他在关于新时期共产党员必须改造世界观、增强党性,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模范等方面的论述,对于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是党的十五大的灵魂。党的十五大前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多次强调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全党同志一定要从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出发,按照党的十五大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努力形成学习新高潮。”(注:《人民日报》1998年7月1日第1版。)与此同时, 江泽民也多次强调学风问题,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论述。这些论述继承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学风问题的思想,开拓了学风建设的新境界。

首先,从党肩负的跨世纪的历史使命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强调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极端重要性。

为了落实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江泽民强调了学风问题,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大批同志,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且能够运用这一理论去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就会大大提高。”(注:转引自中共中央宣传部编《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学习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297—298页。)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又再次强调:“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注:江泽民十五大报告(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4、14、1、57页。)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地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一百多年间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生活方式;世界经济技术合作加强,全球化趋势愈益明显;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剧烈变动中,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面对上述的机遇和挑战,除了学习、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实现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别无他途。为此,党的十五大提出“全党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兴起一个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然而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理论学习新高潮能不能扎扎实实地兴起来,理论武装工作能不能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在于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注:《人民日报》1998年7月18日第1版。)他进而对当前党内存在的学风状况作了透辟的分析。从我们事业的发展来看,我们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正因如此,邓小平理论才能日益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产生巨大的力量。但在一部分干部包括一些领导干部身上,确实严重地存在着学风不正的现象。诸如有的强调没时间学,却忙于不必要的应酬;有的学习不刻苦,满足于一知半解;有的理论与实际脱节,不会用理论武器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有的断章取义,把自己的不正确理论说成是邓小平理论的原意和中央精神;有的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甚至说一套做一套。针对这种状况,江泽民指出,“这些现象虽然表现在一部分人身上,但害己害人,误党误国,危害极大。因此,很大必要大声疾呼,坚决反对不良学风”。我们党的历史一再表明,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学风端正,事业兴旺;学风不正,事业受损。总之,只有坚持、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我们才能在跨世纪的征途上,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次,从党所肩负的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责任出发,阐明新时期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

江泽民指出,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是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刻,对全党在学风上提出的根本要求。为此:

——必须坚持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如何对待邓小平理论问题上,确有一个学风问题。不论是用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论点作为参照物,还是要求一种理论一旦形成就应完美无缺,而不是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共同之点都是把理论与实践相分裂,把原本植根于实践因而始终充满勃勃生机的马克思主义变成僵化的教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点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邓小平的伟大之处,也恰恰在于他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根据《通知》的要求,在理论联系实际问题上,就是要“深刻理解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所谓准确把握,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八个字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进一步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为什么只能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总之,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以这个理论为指导,就是要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就是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注:江泽民十五大报告(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4、14、1、57页。)我们党的历史表明,善不善于捕捉和运筹机遇,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党的历史还表明,要善于捕捉和运筹机遇,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有一个良好的学风。过去我们抓住过重要的历史机遇,也丧失过某些机遇。这一切都与学风、思想路线是否端正直接相关。今天,我们如果不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揭示其内在的联系,那就难以及时而准确地把握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机会或条件。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如此强调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正是要求全党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统一起来,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判断各项工作的是非得失,以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迈出新的步伐,从而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新的起点。

总之,“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注:江泽民十五大报告(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4、14、1、57页。)我们应该从这一高度去深刻领会为什么要弘扬和怎样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

再次,从突出主观世界的改造出发,对用整风精神解决学风问题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在党中央的《通知》和江泽民同志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对这次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兴起理论学习新高潮的重点、内容、途径、方法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要以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通过领导干部的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

——今明两年集中一段时间,在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结合领导干部主观世界的改造,着重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始终同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增强在复杂形势下承受、抵御各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居安思危,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反腐倡廉,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树立起正确对待自己和同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的良好的思想作风。

——用整风精神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即在正确思想指导下,认真学习,总结经验,开展同志式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积极的健康的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要努力在全党造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

可以看到,以上这些,都是既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又结合新时期的实际,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学风建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毛泽东之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靠的是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学风。

同样,邓小平之所以伟大,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了富有独创性的历史功绩,大大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靠的仍然是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学风。

今天,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国人民实现自己民族复兴的征途上,继承毛泽东、邓小平留下的最可宝贵的精神遗产,继续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韧不拨,开拓前进,去夺取新的更加伟大的胜利。

标签:;  ;  ;  ;  ;  ;  ;  ;  ;  ;  ;  ;  ;  ;  ;  

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学风的贡献_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