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菊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平行穿刺和快速垂直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静脉穿刺患者29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48例实施快速平行穿刺,观察组患者148例实施快速垂直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一次置管成功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快速平行穿刺相比,快速垂直穿刺具有疼痛轻、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等优势,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关键词】 静脉穿刺;快速平行穿刺;快速垂直穿刺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337-02
Clinic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fast straight methods in venous puncture Yuan Xiaoju
Department of Emergency,People s Hospital,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25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apid parallel puncture and rapid vertical puncture. Methods 296 patients with venipunct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148 patients received rapid parallel puncture as control group. 148 patients received rapid vertical puncture as observation group. Puncture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Pain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Success rate of one set tube and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rapid parallel puncture, rapid vertical puncture has advantages of less pain and high success rate of one set tube, which is more easily accepted by patients.
【Key words】Vein puncture; Rapid parallel puncture; Rapid vertical puncture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的创伤性基础操作之一,如果操作不当,可造成疼痛,反复穿刺,还会增加局部红肿的风险,引发药物性静脉炎,而影响到患者的临床疗效[1-2]。如何改进和提高穿刺效果,并减轻疼痛是临床考核护理人员的内容之一。此次研究对快速平行穿刺和快速垂直穿刺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静脉穿刺患者2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48例,年龄为17~63岁,平均年龄为41.5±10.8岁,男性89例、女性59例。观察组患者148例,年龄为16~64岁,平均年龄为41.2±11.4岁,男性87例、女性6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上海医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和一次性针头,针头型号为5.5号,穿刺部位为左手手背静脉,在桡骨茎突、尺骨茎突、第三掌骨头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乏神经区行穿刺。给予局部皮肤消毒后,操作者用左手将患者手握住成背隆掌,以充分暴露血管,拇指在穿刺点后2cm处向后牵拉固定皮肤和血管,右手拇指、示指上下持针柄,针头长径和皮肤呈45~60°刺入皮肤血管肌层,压低针头,与皮肤角度尽量减小后将针头送入血管,这种直入血管而不走皮的方式为快速直入法。
对照组实施快速平行穿刺,让针头主斜面朝上,针柄和皮肤大致平行刺入。观察组实施快速垂直穿刺,让针头主斜面朝左,针柄垂直于皮肤刺入。
1.3 评定标准
疼痛评分标准[3]: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满分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明显。
患者满意度标准:采用自制调查表,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由患者进行画勾评定。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穿刺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静脉穿刺是临床输液、输血、静脉推药、抽血等操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之一[4-5]。虽然该操作简单易行,但个别患者由于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会造成一次穿刺失败,护理人员出现紧张后,也会让患者更加紧张,因而有效改善穿刺方法至关重要。
当针头刺入皮肤和血管肌层后,需要给予一定外力,在外力作用下推动皮肤和血管前移,这会造成静脉管腔变窄,上下两层血管壁距离变小。实施快速平行穿刺,因锋利针头相对于下层血管壁而言,很容易刺进下层血管壁内膜,出现进针后不回血、退针时回血,使得穿刺失败,如果压低针头前行可将下层血管壁挑起,增加患者的疼痛。而实施快速垂直穿刺则不同,让针头侧斜面相对下层血管壁,压低针头后进针角度可减小到0,让针头沿血管平行进入,不会损伤血管壁内膜。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与快速平行穿刺相比,快速垂直穿刺具有疼痛轻、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等优势,更易为患者所接受。分析如下:穿刺时,将患者左手手背握住成背隆掌,用拇指向后牵拉固定皮肤和血管,可以让痛点随皮肤呈现纵向分布,而快速平行穿刺针头主斜面会穿过表皮,切割面较宽,更易诱发疼痛。快速垂直穿刺是以侧斜面进入的,切割面较窄,接触痛点的机会较少,且进针速度更快,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
【参考文献】
[1] 尹小林.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113-114,117.
[2] 李忠琼,雷晴,贺玉兰等.护理干预在减轻体检者静脉穿刺疼痛的运用[J].四川医学,2014,35(2):264-265.
[3] 李植红,雷喜荣,刘彩丽等.2种静脉穿刺法的疼痛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57-158.
[4] 黄玉晓,唐凤元.口服蔗糖溶液减轻成年男性静脉穿刺疼痛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9):806-807.
[5] 冉启蓉,徐琼英,谭海云等.心理干预对静脉穿刺过程中疼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8):12-14.
论文作者:袁小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患者论文; 针头论文; 快速论文; 静脉论文; 疼痛论文; 血管论文; 皮肤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