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东源县是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组成部分
本刊记者 刘 芳 刘志平
东源县是河源市撤销郊区设立的县,位于河源市中部,东邻原中央苏区县龙川,北连享受原中央苏区县同等待遇的连平、和平,南与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紫金县接壤,全县有19个革命老区乡镇,占全县乡镇比例79.2%,老区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9.6%,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老区县。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程晓华和省政协委员李作伟也分别提出相关建议和提案。为弄清东源县和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关系,记者通过采访相关部门人员,查阅河源、紫金、东源等市县相关党史资料,走访革命遗址,再次翻开那段红色革命历史。
根据河源史志,1988年1月,国务院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辖源城区、郊区、龙川县、和平县、连平县、紫金县,原河源县区域分为源城区和郊区,1993年,撤销郊区,设立东源县,占原河源县面积的91%。所以,要说东源县的革命斗争史,就要从河源县说起。
李波:红土地核心景区的居民,主要是汉族,他们有南京迁入的家史传说。红土地镇,是多民族杂居,除了汉族,还有彝族、苗族。
河源县是中国共产党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农民运动的地方之一,是中国革命早期发源地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河源籍革命先驱阮啸仙与刘尔崧、张善铭、周其鉴等知识分子组织广东青年学生响应北京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参加广东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广东党组织的创建做出了积极贡献。
与紫金地域相连 革命活动密不可分
而后,河源县与紫金县相连的康禾、回龙、叶潭、黄田、义合、南湖、禾溪、琏石等乡又成立了24个农会,3个区农会会员总数达2400多人。
1929年11月,河源县建立中共蓝(口)黄(田)区委,同时建立了一支不脱产的农民赤卫队,开展革命斗争。同月,中共海陆惠紫特委为了减轻海陆惠紫根据地的军事压力,从发展、扩大惠紫河博根据地区域的需要出发,决定在紫金北部和河源县南端山区开辟新区,同时成立中共紫河特别区委员会和共青团紫河特别区委员会。紫河特区成立后,抓住军阀混战和红四军进军东江的有利时机,发动秋收斗争,组织青溪暴动。
1926年夏,刘琴西到河源县叶潭乡刘屋排,找到当地进步青年刘瑞廷及农民刘金禄、刘金寿、刘水润、刘竹人、刘桂宜、刘芳圃、刘雨记,青年学生刘成章等人,向他们介绍海陆丰农民运动情况,动员他们组织起来建立农会。
1928年2至3月,刘瑞廷、刘碧云奉命回到叶潭,继续开展农民运动。这时,龙川四甲的党组织负责人黄克以探亲为名来到叶潭,与刘瑞廷、刘碧云等人一起。秘密串联了叶潭和黄村的刘元义、欧水妹、刘慈贤、刘秋、李亦纯、邹华卿等10多人,在刘屋排成立了蓝能第一个农会小组,刘瑞廷任组长。农会成立不久,刘琴西又来到叶潭,帮助农会建立了农民武装,这个武装队伍曾参加龙川黄克领导的东江工农革命军攻打鹤市。
据相关地区的党史资料显示,1925年,东征军击溃了陈炯明的反动势力,海陆丰农民运动得以恢复和发展,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惠阳、紫金、五华等地,农民运动发展迅速。由于河源和紫金地域相连,河源义合、黄田、康禾、黄村等与紫金柏埔、黄塘、中坝、紫城等接壤,紫金县的农民运动很快又发展到河源县。
1927年夏,河源县成立第一个党支部—曲龙支部,赖民为书记,隶属以钟灵为书记的紫金县特别支部领导。(此支部成立于1925年12月,经中共海陆丰地委批准成立,归海陆丰地委领导)。
1925年冬,紫金县农民运动领导人刘琴西和钟子怀到曲龙,建立了河源县第一个农民组织—曲龙农民协会,赖民任会长。随着康禾一带农民运动的发展,钟子怀分别吸收了赖民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虽然选派业务工作人员下基层到各县级图书馆进行专业指导、培训产生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有限,难以做到面面俱到。笔者认为,应该以点带面,可参照现行许多如美丽乡村建设、红旗示范岗、精神文明单位等示范点的做法,在全面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同时,先重点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基层图书馆作为示范点单位,加大力度为其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持,使其作为示范性图书馆,发挥引领性作用。
阮啸仙工作照
1926年8至9月,阮啸仙派阮志中、曾绍光、刘宝珊3人(均为农讲所学员),以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特派员的身份,从广州到河源县开展农民运动。他们在河源县回龙乡、古岭乡,在甘蕉、龙尾、陈田等村发动叶莲、叶花芬等人,成立农会组织。然后分别在古岭等乡村先后建立了10个农会,会员达1000余人。
本刊社长兼总编辑谢佚芳(左二)一行在河源市老促会秘书长何耀华(左一)、东源县老促会会长刘金泉(左三)等陪同下走访革命遗址
1925年,紫金县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钟子怀来到与紫金相邻的河源县康禾乡曲龙、白鸠坑等村活动,串连发动了赖民、杨元兴、杨亚文、杨亚进、杨亚罗等人,筹建农民协会。同年冬,紫金县暴动委员会指挥部总指挥刘琴西与钟子怀再次来到曲龙村,建立了河源县曲龙农民协会,由赖民任会长。初时会员多为曲龙砖窑的农民,后逐步发展到田坑、六头嶂、曾联廓、白鸠坑以及黄田、良田一带的农民,会员300多人。
1931年7月27日,中共惠紫河博县委机关报《群众》,报道了河源县《秋收斗争消息》,称“蓝口康禾洞群众日前召集联乡大会,决议通过租债一律低至限度三成,以至完全抗交,并准备武装与地主豪绅冲突,组织游击战斗,肃清乡村反动势力,创造赤色区域,斗争勇气真如烈火烧岭岗,狂风卷波涛”。河源县康禾乡的曲龙、田坑、鹿头嶂和叶潭乡的刘屋排、麦畲、河坑角、段心、赤岭、刘岗、水巷、高畉等10多个村庄成为红色游击区和根据地。
1932年冬,驻河源的国民党军分两路袭击康禾,革命同志曾火康、曾亚佛、曾亚宪、曾作瑞等先后惨遭杀害。赖民、杨亚文、杨年兴、杨亚进等也在1933年遭国民党反动派清剿曲龙、白鸠坑时杀害。
在以上的历史事实中,可以看出,不但河源县的农民运动由紫金县农民运动领导人联系发起,两县连村成片开展农运,就连河源县的党组织,也与紫金县密切相关。
早期党组织隶属海陆惠紫领导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刘琴西一家因在紫金遭国民党反动当局通缉,被迫先迁到康禾田心楼,后转到叶潭刘瑞廷家居住两个月。刘芳圃、刘雨记两人因掩护刘琴西,被紫金县警逮捕入狱。
基于无人船的水文监测应用技术,主要包括无人船自主航线规划及精准控制、多传感器集成与信息融合以及远程通信与实时多模控制。笔者在无人船上搭载了水质监测终端设计,经过NB-IoT 基站、无线网络与水质监测站构建成智能化河涌水域治理系统。该系统提高数据采集精度与传播准确度,实现了水域治理智能化。本文所研究的智能化河涌水域治理系统,由智能水质数据监测终端、水质监测中心和NB-IoT 物联网通信平台组成,如图1。无人船端集成所需要采集数据类型的智能传感器。监测中心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服务器,进行数据收发、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服务。监测云计算平台,通过物联网无线路由器与网关与无人船终端进行数据收发[1]。
在实际工作中,广东海事部门一方面加强内部沿江六分支局联动执法,初步建立了“一江触发、六地联动、闭环管理”协同治理机制,为下一步打造西江应急与搜寻救助一体化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同地方政府及渔政、水利、交通、航道、气象等职能部门的合作,固化机制,形成合力,取得良好效果。
1928年10月,中共海陆惠紫特委成立。而后,为扩大革命武装力量,开辟海陆惠紫根据地,分别在河源县黄田肚、白鸠坑建立党支部。
世界是多元的,自然是多元的,文化是多元的,社会的需求是多元的,人的个性和特征也是多元的,学校为社会提供的人才更应该是多元的,应试能力和分数高低并非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所以,好学校不应该只是那些因为聚集了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可以招录和荟萃在知识学习和掌握上表现优秀的生源的学校,好的教育也不能用一种标准来衡量,其质量更是不可量化评估。
1929年11月,中共海陆惠紫特委在紫河边区开辟新的苏区,成立紫河特别区委员会,该组织隶属中共紫金县委领导,1930年12月后归中共海陆惠紫县委领导,1931年5月后归中共惠紫河博县委领导。紫河特别区委会下辖蓝黄区委,包括河源县蓝口、黄田、康禾、义合等,书记为钟子怀。
网关采用ARM CORTEX-M4核心的STM32F405RGT6作为主控制器,具有最高168 MHz的主频,处理能力强,外设接口多等特点。RF部分采用4个E31TTL50 模块组成4通道无线传输设备,可以进行多信道传输,也可以进行单信道4个网段的传输。电源部分采用LM2596-3.3提供全局电源,供电电压标称12 V,也可以用24 V电源供电,最大不能超过30 V。网关提供了USB虚拟串口和以太网接口,分别使用CH340G以及USR-TCP232-D模块设计。此外,网关还配备了RTC实时时钟DS3234以及备用电池,可以为系统提供绝对时钟,使得时间信息不会因为系统掉电而不准确。
据目前查考到的河源县革命斗争史实,河源县从第一个农民协会、第一个党支部组织以及在紫河边区成立紫河特别区委员会,都与海陆惠紫县委、惠紫河博县委的领导密不可分。由此可见,东源县应该是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
标签:革命根据地论文; 紫金县论文; 海陆丰农民运动论文; 农民协会论文; 河源县论文; 刘琴西论文; 东源县论文; 阮啸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