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期末考试与评价的探讨_数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期末考试与评价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末考试论文,初中数学论文,评价论文,新课程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背景描述

在济南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济南市教研室数学科带领全市45所初中进行的“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实验与研究”已近一年.在这段时间中,我们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下简称《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的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学生数学学习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等许多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实验与研究.《标准》强调,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我们也感到,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除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等几种形式外,不可否认期末考试也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为研究期末考试中如何正确、科学地进行评价,探讨上述各项评价研究在期末考试中的反映,探究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期末考试的内容、形式以及评价方法,构建符合我市实际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案,积累经验和有关信息.济南市考试评价研究小组,探索、研究、命制了《北师大实验教材》第一学期七年级、八年级期末共两套体现新理念、比较科学的试题,采取给各实验区提供题样的方式,举办了有五个区参加的统一考试,而后由各区组织各校认真阅卷,并进行了试卷和考试情况的分析.同时,考试评价小组对这次考试进行了必要的调研工作.下面是我们考试评价小组对这次命题、考试、评价以及有关调研工作的分析.

二、对命题的评估

1.命题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努力体现《标准》的理念.试题要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初中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试题应突出阶段性考试的特点,要从济南市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教学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2.命题立意——立足基础、激发兴趣、重视应用、关注活动、强调探究、渗透开放、鼓励合作、适度综合、题量适当、难度适宜

(1)关注学生发展,考查基本核心内容与基本方法、基本能力.

(2)试题的内容和呈现形式应是学生喜欢的,激起完成欲望,并给学生选择的余地.

(3)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大都是学生在课堂上亲自经历数学活动所获得的,让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展示他们应该知道的和会做的数学.

(4)试题所反映的应是教师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教学水平.

(5)重视考查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6)积极创设探索思考的空间,适度精编开放性、探究性试题,适度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7)给学生创设合作与实践的空间,考查学生合作交流、实践应用的能力.

3.试题分析

从五份试题看,每份试题都具有以下特点:

(1)立足双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

由于是水平考试,试题以《标准》中所规定的本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既具有较大的覆盖面,又着力考查了学生对重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北师大实验教材七年级(上)试卷为例,1、5、21等题就突出考查了本章相反数、数轴、绝对值以及有理数的四则运算等重要概念和技能:

第1题: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2

B.-1与1

C.-1与(-1)

D.2与-2

第5题:有理数a,b在数轴上位置如图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a|<|b|

B.ab>0

C.a-b>0

D.a+b<0

第21题:计算:

在立足双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的同时,我们十分注意排除那些知识记忆性题目,而强调理解与应用.例如:

第13题:植树时,小明建议先确定出两个树坑的位置,这样可使所栽的树成行,这是根据________.

(2)突出应用意识,强调考查实践能力.

《标准》以总体目标的形式强调:“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为了体现《标准》所规定的这一目标,设计了多道联系实际的试题,例如:

第4题:生活中,浪费1秒甚至几十秒常常不以为然,然而把每秒积累起来就相当多了.

例如,1000000秒就约为( ).

A.12天

B.1.2个月

C.12个月 D.1.2年

第11题: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13米,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的海拔高度是-392米,珠穆朗玛峰比死海湖高____米.

第24题:如图,是某晚报“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热线电话的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最多,共70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周有关道路交通的热线电话共有多少个?

②请你根据这幅统计图再制作一幅适当的、与它不同的统计图.

第25题(C类):某市居民生活用电基本价格为每度0.6元,若每月用电量超过60度,则超过的部分按基本电价的70%收费.已知某户六月份的电费平均为每度0.54元,你知道该户这个月缴电费多少元吗?解解看.

还有第2、12、13、16、17、18以及《合作卷》第27(见下面)等试题,它们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难易程度各异,有利于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突出《标准》特色,提高对“数感”“符号感”及“空间观念”的要求.

在对“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及统计观念的要求方面,《标准》与《大纲》有明显的差异.为突出《标准》特色,我们特意设计了以下各题:

突出数感的主要有第4题(见上面)及

第8题:已知1米=10[9]纳米,某个细菌的直径为0.00000285米,该细菌的直径也是(

).

A.2.85纳米

B.2.85×10[2]纳米

C.2.85×10[3]纳米

D.2.85×10[4]纳米

第16题:一个口袋里有10个分别标有数字1,2,3,…,10的小球,那么摸到标有奇数的小球与摸到所标数字不大于4的小球相比,可能性较大的是摸到____的小球.

第18题:小明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输入│…│ 1

│ 2

│ 3

│ 4

│ 5

│ 6

│…│├──┼─┼───┼───┼───┼───┼───┼───┼─┤│输出│…│ 2

│ 5

│ 10 │ 17 │ 26 │ 37 │…│└──┴─┴───┴───┴───┴───┴───┴───┴─┘

当输入10时,输出是____.

突出符号感的主要有第5题(见上面)及第7题:两数和为100,其中一个用a表示,那么a与另一个数的积表示为(

).

A.a(100+a)

B.a(a-100)

C.(100-a)

D.100a

下面四道试题显著突出了《标准》对空间观念的要求.

第9题:下列几何体中,截面不可能是三角形的是(

).

A.正方体

B.三棱柱

C.圆锥

D.圆柱

第10题:从不同方向观察如下图所示的几何体,不可能看到的是(

第14题:如图,小亮用边长为10厘米的七巧板拼出一只小猪后,又拼出一只狐狸,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____平方厘米.

第23题:如图,是一个棱柱的展开图.

(1)它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几棱柱?

(2)有没有另一个展开图,它经过折叠仍可以围成这个棱柱?你能画出这个展开图吗?

对统计观念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第24题中(见上面).

(4)在《标准》规定的要求下,考查动手操作能力.

七年级学生初学几何,应注重使他们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这也是《标准》所倡导的.为此我们在《标准》规定的要求下,编排了一道用三角尺和量角器画图的试题:

第22题:请你按照下面的方法画出正方形OACB,步骤如下:

①画一条直线a,并在直线a上任取一点O;

②过点O用直角三角尺或量角器画a的垂线b;

③以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直线a、b于点A、B;

④分别以点A、B为圆心,OA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连结BC和CA,得到正方形OACB.

(5)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强调考查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提出的一项基本目标.为体现这一目标,我们设计了许多试题,例如第14、16、18、23题(见上面),比较突出的创新试题还有:

第26题:自然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下表,那么第15行的第5个数是什么?你是怎么思考的?

这些试题从不同层面上考查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想、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6)强调《标准》理念,注重考查过程.

《标准》多次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重视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试题在这方面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第23题,学生必须经过周密思考后才能画出棱柱的另一个展开图;再例如第26题,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第15行的第5个数是什么”,而且要求他们说出“是怎样思考的”,这样一来,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突出了对学习过程的考查,促使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发展能力.

(7)关注学生间的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因此我们十分注意从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方面设置试题.例如第21题,将解方程(1/2)(y-1)=2-(1/5)(y+2)的过程设计为五步填空,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再如第26题,该题是压卷题,为防止失分过多,我们将第一稿中的“那么第n行…”改为“那么第15行…”,使各类学生都能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探索.这方面做的更加突出的是第25题,该题分为A、B、C三个层次,C类试题前面已经看到,A、B类试题是:

A类: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地球的表面积为3.1亿km[2],求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

B类:课外活动时一些学生分组参加活动,原来每组8人,后来重新编组,每组12人,这样一来比原来减少了2组,问这些学生共有多少人?

三类试题的难度明显不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任选一题解答,若解答出C类问题可得10分,若解答出A类或B类问题只可得5分或7分.这样一来,使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信心,有效发挥了评价对于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深受学习困难生的喜欢.

(8)重视自主探索,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空间.

《标准》一再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何在考试中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空间?是我们在考试与评价改革中要着力探索的一个问题.这里,我们也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就是在考试中设置了《合作卷》:

第Ⅱ卷(合作卷)

使用说明:

1.时间35分钟,其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答卷共30分钟,自评与互评用5分钟.

2.主考教师把学生分成4人合作小组,在小组内,4人合答一张卷子.四人根据需要进行合理分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有分工,更讲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答卷完成后进行自评和互评,根据在解决问题中的表现,经过讨论作出小组各成员表现的评价,填入下表内评价一栏内,得分一栏由教师填写,满分20分,成绩记入总分.

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评价表

班级:____

试题:小华的父母准备把今年家里节余的2000元作为小华6年后上大学的学费,要将这笔钱参加教育储蓄,请设计出4种储蓄方案,通过计算,比较哪种方案对小华有利.

(教育储蓄年利率:一年期1.98%,三年期2.52%,六年期2.79%)

设置《合作卷》,打破了传统的考试形式,为学生创设出充分进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实践说明它深受师生的欢迎.在考试中,学生组织有序,分工明确,能主动探究、交流,它既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又使他们相互借鉴、完善自我.因此,学生在解答《合作卷》时,个个兴致勃勃.另外,设计的合作交流评价表,既体现了新理念,反映了自评、互评及老师评的评定主体的多元化,同时操作也较为方便.

(9)体验数学应用,发展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不能单纯地依赖于“纸上谈兵”去培养,必须让学生在现实实践中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在这次考试中,我们大胆改革,创设了一种全新的试卷——《实践卷》:

第Ⅲ卷(实践卷)

1.本卷考试、收卷、评价时间由学校掌握(建议在寒假完成,新学期开学报到时交卷).

2.本卷可独立完成,也可与同伴合作,满分20分.

3.完成任务后,填写评价表.

实践活动记录与评价表

班级:____姓名____

28.(本题满分40分)

(1)调查你周围30名同学每天的上学路上(不管是步行,还是骑车)所用的(单程)时间,填入上表(时间/分钟):

(2)把表中的数据分成小于20分钟,等于20分钟和大于20分钟这三档,画出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各档人数占总人数的多少;

(3)回答:假如教师任意问这30名同学中的一名,你认为他最可能得到的答案是在(2)中的哪一档?是几分钟呢?

(4)结合你的调查,针对以下问题:“如何消除或减少上课迟到现象”,谈谈你的想法.

此题的设置更加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通过考查,不仅检测了学生调查与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而且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还锻炼了他们进行合作交流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同时也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

(10)试题难度适当,分别适合各年级学生水平.

各年级的难度系数均在0.55-0.6左右,符合命题的预期设计要求.

三、对考试情况的分析

1.对阅卷、评卷的分析

本次考试有的区采取集中阅卷的形式,有的区采取集中培训阅卷评分细则,各校分头阅卷后,再将考试情况汇总到区里.

阅卷与评价中,我们努力突出《标准》理念,切实注意了以下几点: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阅卷中,我们强调不仅看结果,更要注意学生的思考过程,过程正确的,即使结果错误也可能得近满分;而结果正确的解答题,缺少过程或过程不正确,只能适当得分或不得分.

(2)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

①不强求学生死记硬背.如对第12题的解答,不一定叙述的一字不差,只要理解正确就可以.

②不过分强求解题格式.从第21题的设计中也能看到这一点,各步已写入卷面,只要求学生会解方程就行.

③不用单一的思维模式要求解题.如第26题,推理得出结果与计算得出结果的同样得满分.

(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我们在《合作卷》和《实践卷》的设计中就初步注意到这个问题,从两卷的解答与评价中,便突出考查学生①能否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②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③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在第26题的设计中,也注意了上面几个问题.这就为进行正确评价打下基础.

(4)注意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在对合作卷的评价中,采取了学生自评与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三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实践卷的评价中,还要听取家长、朋友,甚至亲戚的评价,而不局限于学生和教师.

(5)评价结果的呈现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Ⅰ、Ⅱ、Ⅲ卷,除了都有按标准评价的分数外,在进行Ⅱ卷评价时,要根据在解决问题中的表现,经过讨论作出小组各成员表现的定性评价,抽样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学生自评与互评均为优秀;Ⅲ卷还要有自评或他人评(简单评语),评语多为鼓励性语言,更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

2.各区考试成绩总体情况(略).

3.卷面分析

从答卷情况看,许多方面都是可喜的.

(1)多数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较好,以至于许多为考查“双基”而设置的试题得分率较高.如第1、2、3、5、9、11、12、14、16、19、20、21等题,其正确率都在80%以上.

(2)重点问题普遍受到重视.如多数学生都能顺利解答有理数的有关概念与计算及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尤其是统计图的绘制,因为在这方面的训练较多,所以第24题的解答普遍感到容易.

(3)应用意识较强,实践能力较高.试卷中含10道应用型试题,对于这些试题,除第25题外,多数学生均未感到困难,因而失分较少.对实践卷,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在参与实践的活动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生经历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索、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探索型试题第17、18题得分率近54%,即使是压卷题第26题,其解答情况也比较令人满意,有的实施具体操作方法找出问题的答案,而有的采用推理分析的方法.尤其是《合作卷》的解答,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卷面中出现的方案不止四种,表现了学生的思路开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4.存在问题与教学建议

(1)“双基”仍需进一步落实.自实行新教材以来,一大部分教师对于教学要求吃不透,尤其是对于教学的深广度把握不准,许多知识与技能仅满足于让学生“知”,而达不到使学生“会”,更不用说使学生“熟”了.该“背”的未让学生“背”,该“练”的未让学生“练”,教学中的“空档”较多,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症状,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建议:教师在教学前,首先要认真学习《标准》,掌握《标准》新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去理解教材,而不要单纯地由教材到教材.其二,把握教材要全面,不仅看教材的正文,而且需研究教材中的练习与习题,了解教材对技能的深度要求.第三,还要结合《标准》联系旧教材,看原来的教材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千万不要离开《标准》),这样去把握“双基”的深广度就会比较准确了.

(2)几何教学需要加强.从第22题的解答情况可以看出,该题是课本的一道原题,原来设想它的得分率可能较高,其实不然.表现为部分学生①数学语言生疏;②动手能力较差.不要忽视这一点,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那么它肯定会严重影响学生今后的几何学习.

建议:几何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是最主要的.几何学习的基本功有哪些?教师应心中有数,它包含:①几何语言;②几何操作与实验;③几何画图与作图;④计算与推理;⑤对几何图形的其他研究(如图形中规律的探究)等.教师应:①抓住训练时机;②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③训练要有周密计划.

(3)分析问题的能力亟须加强.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入口,不会分析,就谈不上解决,第25题虽然提供了A,B,C三类题目,但是其得分率还是不理想,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其实,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一个“老问题”,然而难点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建议:作为教师,是否应自检一下自己的教学措施得力吗?你对较差学生是否给予全力帮助了?想一想,你今后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4)探索、创新能力要继续加强.第26题仅是一小部分做的较好,绝大部分根本未给出任何解答.这个问题现在并不“可怕”,但是随着不断的学习,对探索、创新能力的要求会逐步加大,如果这一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将会影响学生的继续学习.

建议:探索、创新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看不能依赖于“教”,要靠学生自己的“练”和“悟”,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多“想”多“练”.然而,“学而不思则罔”;只“练”不“悟”等于零,教师要在学生独立钻研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间的交流,引导他们总结经验和规律.当然,这种能力的培养要因材施教,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急躁不得.

(5)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实践能力.从这次考试我们体会到合作交流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也使我们看到在教与学中存在的不足:

①没有分工,只有“合作”,以至解题速度慢;或没有合作,只有“分工”,以至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②“分工”与“合作”截然分开.分工时,忙于自我解答,遇到困难也不与同伴交流.有个别困难生只是一味参考其他同学答案.

③在解答《实践卷》时,不能尽快地得到调查数据.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处理数据.分类混乱,现实生活经验不足,有的学生缺乏质疑的勇气,有的学生不善于表述问题的结论,也有的学生只注重活动进度不重质量,缺乏责任心.

④部分学校不重视对合作卷和实践卷的考查,个别学校根本没让学生考,有的学校仅是把试卷发到学生手中,并没收上来进行评价,这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陈旧观念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这将严重地阻碍课改的进行.

建议:在阶段或期末考试中引入《合作卷》与《实践卷》是一个创举,对建立学困生的自信心及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有积极作用,这种形式的考试紧密联系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这也是教学和评价改革的要求.同时,合作学习是学生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在这个方面,过去我们缺少教学经验,今后应在教学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努力搞好这方面的教与学.

四、期末考试与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部分区及学校的教学检测试卷(包括单元、期中、期末)质量堪忧.

这次命题研制过程中,参加研制的命题的人员有来自各区的教研员,从他们提供的题样以及调查各区、学校在命制检测试卷中存在以下突出的现象:

(1)直接选用市场上发行流通的各类教辅资料中的配套试卷.许多问题超出《标准》的要求,与实验教材相脱节、不配套,问题背景脱离生活实际,有的试题违背客观规律,出现了不少旧题、陈题、难题,甚至会动摇教师继续推进课改实验的信心.

(2)各区、校的命题质量不平衡,有的区受老教材和固有观念影响,要求拔高,有的题目要求不明确,题图不准.另外,这次5个区的统考,有的区的部分学校竟对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合作卷和实践卷很不重视,放弃了考试,这种现象无疑会对新课改实验工作的顺利推进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无形的干扰.

2.本次期末统考采用了三卷(个人闭卷、合作卷、实践卷)分考的形式,既有开卷,也有闭卷,形式新颖、导向明确,促进学生学习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广大师生对首次进行的合作卷、实践卷的考试表现出极大的热忱,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但从调研中,也发现某些区或学校不太重视这种形式的考试,反映出课堂教学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参加实践活动重视不足,研究不深入,学生缺乏方法与技巧的指导与训练,这将阻碍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3.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区、学校对期末考试与评价功能的把握不准确,侧重于评比与排队,不能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与发展功能.对知识技能的评价方法比较多样.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比较刻板、单一,缺乏实效性.

4.将多主体评价理解为多主体打分.对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的指导不够,不能重视并发挥学生自我评价与反省的作用,没有形成多主体之间在评价中的协商、对话关系.

5.对期末评价、形成性评价及其关系认识不准确,将形成性评价简单地理解为平时分数,过分重视期末的分数,而忽视形成性评价,忽略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6.对期末考试与评价的指导与管理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具体的便于操作的实施方案,各区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管理形式单一,大都停留在分数的统计及排队上,呈现苍白无奈的状态,这将严重的制约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7.学生学习的负担仍然过重,可以说已形成难以克服的“顽症”.各区及学校仍处于只能在保证考试分数的前提下来考虑“减负问题”,改革考试和评价手段以及发挥其激励作用,非常必要,是急待解决的大事.

以上问题的出现,表明各区、学校在对期末考试与评价的性质和功能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在本次期末考试和评价中,虽然在命题内容、形式、考试方法以及评价方法和参与评价的主体上,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作了一些改革,但还远远不够,为推动我市新课改的顺利进行进展,急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制定便于操作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

五、对今后期末考试与评价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1.进一步明确期末考试与评价的性质,切实发挥其发展性评价的功能.期末评价与考试不仅指在期末这段时间所进行的评价与考试,还应包括对学生整个学期发展状况的总体评价,着重对学生全学期整体状况的信息的整合与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不能只依靠期末有限的评价信息对学生整体学期的发展状况做出判断,而应将期末评价与考试所获得的信息与日常评价信息进行有机地整合,这样才能将学生日常、阶段和期末的表现结合起来,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

期末考试与评价不仅可以诊断学生学习上的优势、不足,以及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这就要求教师在期末评价与考试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后发展的方向与途径,使期末评价成为长期学习过程、数学过程的一部分.

另外,学校也应该通过学生期末评价与考试,引导教师客观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其进步,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思考在以后如何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将更好的发挥期末考试与评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性功能.

2.认真学习国家数学科课程标准,合理选择期末考试与评价方法.

国家数学科课程标准是确定期末评价与考试内容的主要依据,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正确理解体现在教师能够将课程标准转化为教育教学目标,并在期末的评价与考试中以学科培养为目标、为依据,通过恰当的评价形成将要评价的内容真实有效地体现出来.

教师在设计期末评价与考试方案时,必须全面、充分地考虑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对象以及教学实际等,综合选择使用各种方法,无论选用什么方法,都必须考虑这种方法能否很好地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同时,在考试命题和设计评价任务过程中,还必须关注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参与命题和设计评价任务时,教师必须考虑评价任务是否能有效的反映所要评价学生的发展侧面,评价的组织方式是否能获得可靠的评价结果.

3.将命题制卷作为各级进行《新课标》和新教材培训的内容之一,对教师进行命题技术和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让广大数学教师在理解课改精神的同时,初步掌握命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4.建立健全考试命题的监督机制.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为了切实发挥考试评价对课改实验工作的导向功能,考试试题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课改实验工作的推进和发展,因此,应建立健全各区考试命题工作的审核评价制度,建议各区或学校考试命题,由市教研室牵头,成立考试评价小组,对下属区或学校命制的试题进行审查和评估.以确保考试试题的质量,防止部分学校或教师因不能准确理解《课标》精神和把握新教材要求而粗糙制卷的现象,切实推进课改实验工作能健康稳步地向前推进.

5.构建我市中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案,以推动我市评价制度改革的深化.

期末评价与考试要考查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及水平,评价的标准是相对统一的,所以可以构建中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案,以及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但在构建和实施方案时要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从发展、变化、进步的角度评价学生.

(2)正确发挥多主体评价的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学改进,注意采取恰当的自评和多主体评价形式,将此作为一个有效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从中收集并了解学生的各种信息,进而对学生的发展状况形成更全面、客观的认识.

(3)重视评价结果的呈现与反馈,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经验,给学生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结果呈现和反馈是期末评价与考试的重要环节,从内容上看,期末评价与考试的结果要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具体地说,有的评价领域可给予定量的等级评定,有的评价领域只需给予定性的描述意见即可,有的评价领域,则需要定量和定性两种评价相结合.

总之,本学期数学科率先进行了期末考试与评价的改革,并作了认真的总结与分析.而且,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构建了“济南市中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案”,努力实现、切实发挥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的教育活动,推动我市新课改工作深入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使教学质量管理的水平更加科学化.

这次期末考试与评价仅仅是探索和尝试,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收集来自各区、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反馈信息,以更好的总结和改进.今后,还要研究如何将期末考试与评价的结果纳入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以及中考的评价中,从而为建立符合我市课程改革实际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作好准备.

标签:;  ;  ;  ;  ;  ;  ;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期末考试与评价的探讨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