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住院患者470例临床分析论文_徐醇芳, 程淑琴

(1.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 201400;2.湖北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湖北 襄阳 441021)

【摘 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致病原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现状。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房颤动住院患者470例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研究,得出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致病原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现状。结果: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房颤患者最为常见,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以及持久性房颤患者的左房内径、右房内径以及肺动脉压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且持续性房颤患者以及持久性房颤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阵发性房颤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出现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为17.45%,接受抗血栓治疗的患者占67.66%。结论:本研究为心房颤动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病学资料,高血压疾病是心房颤动患者的常见病,血栓栓塞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医生应高度重视。

【关键词】心房颤动;住院患者;致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现状

【中图分类号】R541.7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290-01

现阶段,心房颤动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将会引起诸多的临床症状以及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比如心力衰竭以及血栓栓塞等,甚至还可能致死以及致残,且心房颤动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而不断升高[1]。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上升时期,应该高度重视心房颤动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了探讨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致病原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现状,本文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房颤动住院患者470例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房颤动住院患者47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资料都有房颤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临床诊断结果以及相对完整的病史记录。所有患者中,男性260例,女性210例,年龄在18-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1±2.9)岁;按照患者的房颤持续时间进行划分,可以划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以及持久性房颤,其中属于阵发性房颤的患者有120例,属于持续性房颤的患者有56例,属于持久性房颤的患者有294例。

1.2临床诊断标准 房颤的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诊断,并依据心电图的检查诊断结果进行诊断。患者的房颤持续时间小于七天的是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房颤持续时间大于等于七天到一个月之间的是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房颤持续时间大于等于一个月的是持久性房颤。

1.3方法 对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多次住院的心房颤动患者以第一次住院时的病历资料为准,具体统计内容主要包括心房颤动患者的一般资料、患者的临床检查诊断资料、患者的病史记录情况、患者的心电图检查诊断特点、患者心脏的彩超情况以及患者的治疗情况。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1)观察患者心房颤动的病因以及相关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老年退行性的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孤立性房颤以及心肌病(分为扩张型心肌病以及肥厚型心肌病)。(2)观察患者的心脏功能情况以及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情况。(3)观察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抗凝治疗现状,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在心房颤动的病因以及相关因素上的分析 所有患者中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有240例,占到51.06%;患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有69例,占到14.68%;患有冠心病的有115例,占到24.47%;患有心力衰竭疾病的有95例,占到20.21%;患有老年退行性的心脏瓣膜疾病的有30例,占到6.38%;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的有12例,占到2.55%;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有11例,占到2.34%;患有预激综合征的有11例,占到2.34%;患有孤立性房颤的有15例,占到3.19%;患有心肌病的有15例,占到3.19%。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最为常见。

2.2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功能情况以及超声心动图情况 阵发性房颤患者、持续性房颤患者以及持久性房颤患者的左房内径、右房内径以及肺动脉压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持续性房颤患者以及持久性房颤患者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阵发性房颤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2.3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抗凝治疗现状 出现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有82例,发生率为17.45%,所有患者中有318例患者实施了抗血栓治疗,占67.66%,其中采用抗血小板治疗的有270例,占84.91%,采用阿司匹林药物抗凝治疗的有48例,占15.09%,但是没有接受正规抗栓治疗的患者有152例,占32.34%。

3 讨论

心房颤动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并且心房颤动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而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目前,高龄已经逐渐成为心房颤动发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心房颤动的发病因素除了年龄之外,还以高血压疾病、冠心病以及心力衰竭最为常见[3]。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以及持久性心房颤动的患者大部分都患有相对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会明显降低,患者的肺动脉压升高[4]。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功能情况通常情况下属于正常或者是轻度受损。患者反复发作的心房搏动会造成心房重构,有助于心房颤动的发生以及自我维持,其中患者的左房增大属于房颤持续以及不易转复的重要原因。经研究结果显示,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应高度重视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可以采用抗血栓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本研究中,从患者心房颤动的病因以及相关因素上来看,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最为常见,阵发性房颤患者、持续性房颤患者以及持久性房颤患者的左房内径、右房内径以及肺动脉压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且持续性房颤患者以及持久性房颤患者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阵发性房颤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出现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有82例,发生率为17.45%,所有患者中有318例患者实施了抗血栓治疗,占67.66%。说明本研究为心房颤动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病学资料,高血压疾病是心房颤动患者的常见病,血栓栓塞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医生应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郭舜源,陈波,史宗杰等.伴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12):1314-1318.

[2]周胜华.心房颤动(7)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治疗(续完)[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5):327-329.

[3]牛国栋,张澍.心房颤动(6)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的抗凝治疗(续5)[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4):247-249.

[4]沈法荣.心房颤动(5)心房颤动起搏治疗(续4)[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3):167-169.

论文作者:徐醇芳, 程淑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心房颤动住院患者470例临床分析论文_徐醇芳, 程淑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