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检索现代化的成功尝试——访“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文论文,中国论文,特色论文,数据库论文,科技期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重庆分所开发和研制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是我国第一个中文报刊文献自动化检索数据库,是我国第一个载体采用光盘的数据库,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国家级奖励的文献数据库。
在信息浪潮兼天涌的背景下,我慕名前来采访。该所座落在山城重庆的山上,也是街上。高下起伏的院内一栋巍然挺立的大楼与闹市区的解放碑相距只有一站之遥。它从我国最早的国家科技情报机构分离出来,所出版的科技情报刊物最多时曾达120种之多,为我国情报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它没有停步,近年来在培植市场经济的大气候下又作了成功的尝试:它也下海了,打破了全额拨款和“吃皇粮”的旧体制,经过了称得上是“翻天覆地”的改革,站稳了脚跟,占领了一角市场——这市场当然不是近在咫尺的繁荣的市中心——解放碑的市场,而是全国的信息市场。市场的初步开拓对它的反馈是促使科技信息工作基本功更扎实,数据库更完善,而不是急功近利地单纯追求一个“钱”字,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稳定和继续扩大。它已经步入了这个良性循环。它走过的路子,对于我国信息机构的深化改革和实现现代化不乏启迪作用。
打破旧体制 寻找突破口
常务副所长陈源曙对我说: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在中央和科委领导下起步于1956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是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建设三线的大背景下从北京分设出来的,创建于1960年。现在的总所与分所实际上是科委属下分工协作的两个同级并行机构。不管是总所还是分所,在科技文献的搜集、整理、加工和科技情报的提供以及情报理论的研究、情报队伍的培养等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我国现代情报事业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当年引进的是苏联集中管理的模式,属社会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稳如泰山。到80年代,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冲击:一方面全国信息工作向多元化发展,各类信息机构勃生,科技信息出版物大量涌现,相互竞争趋于激烈,使分所的情报产品和情报服务空间受到冲击;另一方面,政府拨款从80年代后期逐年减少,加上物价变动因素,费用缺口为拨款的2.5倍,使事业难以为继。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怎么办?我们根据信息工作的内在规律,参照国外发展信息产业的经验,决心乘改革的东风,跳出苏联的模式,与国际接轨。另外,根据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载体要乘机从印刷型跳出来,与计算机和现代通讯工具挂钩,走出低水平。总起来是三句话:一是要面向市场,二是要推出现代化电子产品,三是要有中国特色。
我问:新产品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呢?
陈副所长说:在科技信息现代化初期,我国是引进和借用国外的数据库,缺乏我国自己的数据库。我们考虑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使用得最多的还是中文科技文献,中文科技文献中图书比较好解决,难的是查找浩如烟海的科技期刊文献。期刊的属性决定了它的价值。这是国内读者需求的热点,也是工作上的难点。我们选中了这两个点,于是借鉴西方60年代的经验,从1989年开始创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实现科技信息自动化所需的硬件可以从国外引进,而数据库必须是中国牌号的。现在提“高速公路上要跑自己的车”,和我们当时的想法是一致的。这是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也是科技信息工作发展导致的必然性问题,也是在机制转变上选准突破口的同时在产品上选准突破口的问题。
我问:“这两个突破口怎样和面向市场联系起来呢?”
该所数据库一部市场部经理刘楷同志介绍说:“为了摸清用户需求和市场情况,我们用半年时间进行调查研究。1989年,我们兵分三路,走遍17个省市,访问了700多个单位。我们一边调查用户需要,一边宣传推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设想,征集到100多个用户,受到很大鼓舞。方向明确以后,在原有检索刊物的基础上,立即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开始只十几个人,大家团结协作,发扬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全身心投入,日夜兼程,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于1990年2月就把第一批数据库软盘送到用户手中,受到普遍欢迎。后来,我们根据用户的意见和要求,不断使数据库趋于完善,用户直线上升,仅去年一年就新增了100多户,不但实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而且大大超过了。”
我觉得他们从市场调研到确定新产品到占领市场的速度是很快的,从他们的介绍中我得知这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得益于他们原有科技信息工作坚实的基础(一整套文献收集、整理、加工、存贮、提供的规范化的操作规程),二是得益于他们的市场观念、效率观念和竞争意识。但是怎样把这两个因素亲和起来并产生“裂变”,产生出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能量,才是问题的关键。于是我请教他们:“你们是采用什么途径,运用什么机制来实现目标的呢?”
陈副所长说:“总的是全面推向市场,实现信息产品商品化、信息机构产业化,实现事业性单位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化。对于制作和营销这个数据库的部门,所领导充分放权,全面深化各个方面的体制改革,彻底打破铁饭碗和大锅饭,现在是我所改革力度最大和效益最好的部门。”机制转变的具体情况由市场部刘经理向我作了如下介绍。这个数据库的建成,在原有费用外,没有另外多花一分钱,人员由原来的1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70多人,经费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赢亏,并按规定向所里上交一些利润。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由于改变了体制。为了彻底打破旧体制,他们与重庆市华侨实业公司合资,成立“重庆维普资讯公司”。乙方所出资金虽然很有限,但甲方看重的是引进公司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一种全新的机制,在“断奶”中与旧体制诀别。实行新体制,带来了很多失衡、冲突和惶惑,也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他们推倒了原来的工资档次,按岗位和业绩重新制定分配方案,公司所属制作部按加工数据条数和标引质量计酬,公司所属市场部按销售额计酬。在奖金上拉开差距,工作出色的每月奖金比一般的可高出数倍,最少的连一分也拿不到。在人事制度上也作了重大改革,有些部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新老职工全部实行合同制,不称职者一律下岗解聘,所里不再安排工作岗位,自谋出路。
新机制的活力,促使他们努力开拓,用户呈直线上升趋势,这活力也促进他们把用户看作“上帝”,努力完善数据库的功能,搞好售后服务。
提高质量 完善服务
维普资讯公司的转型,凭借了经济这一杠杆,当然牵涉到一个“钱”字。但他们并没有在“钱”上做过多的文章,而把侧重点放在质量的不断提高上,在不断满足用户需求上做文章。良好的社会效益带来了丰富的经济效益,赢得了用户的交口称赞,数据库也因之声誉鹊起。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国内正式登记的数据库有300多个,数据量在100~150万条的只有5~6个,维普公司就是其中之一。300多个数据库能够向社会开放并实现以库养库的只占总数的5%,维普公司又是其中之一。而这些数据库中的文献库,其数据规模和文献品种超过50 00种的只有一家,就是维普。它的数据库在1993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家科委审查批准的全国一级查新咨询26个单位中,已经有20个单位采用该数据库作为查新工具。近年,这个数据库还发行到海外。这些都说明:它已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
他们的成绩是同仁们苦干实干干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艰辛地踏出来的,是他们质量意识和用户至上观念的体现,是他们崇高的职业道德的闪光,是信息工作者特有品质——有序和缜密的凝聚、升华和结晶,在平凡中显出不平凡。公司市场部经理刘楷同志向我介绍了他们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事例:
——各个工作环节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根据《中图法》类分文献,以《汉语主题词表》为基础进行主题词标引,并吸收实践经验,编出主题词代用词表。十分重视数据的准确无误,设专门班组负责各项数据的核对。
——认真虚心地征求用户意见,在数据库软盘推出的当年连续修订了三版,小修小改则随时进行。
——技术上勇于创新,设计自己的应用软件,使检索速度快于国外同类产品的10倍,从100万条数据中提取1万条无等待感,达到同类数据库的国际先进水平。
——在推出软盘数据库两年之后又推出光盘,在我国数据库光盘化新趋势中居领先地位。
——不断扩大信息源,引用报刊从建库时的3200种增至当今的5300种,同时打破公开发行刊物和内刊的界限,使信息量激增,数据量每年达28万条。此外还为用户印制了《引用报刊一览表》,1992年和1993年又刊印了增补表。
——不断增大加工深度,从今年开始增设1223种核心期刊的简介式文摘项目。
——举办用户培训班,至今已达6次,同时热情接待用户来访或登门服务,解决疑难问题。
——一年举行一次数据库研讨会,交流使用经验,讨论如何完善数据库功能。
——建立一支业务上过得硬的文献管理、文献标引和销售队伍,人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懂计算机,会安装,会调试。
——开展咨询服务,为用户提供数据库收录文献的全文复印件。
——为各单位自建数据库提供方便,按量收取费用,同时防止套录的侵权行为。
——在设备和技术上提供软盘转化为光盘的服务。
——与上海图书馆合作,从数据库中筛选出45%作为《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版》的底稿。
前进的目标
我请教他们:“你们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陈副所长和市场部刘经理作了回答,综合起来是这样几条:1.继续完善该数据库;2.不断采用高新技术,扩大光盘用户(现占50%);3.在管理上继续深化改革,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4.在自然科学信息和社会科学信息两个领域间搭桥,突破界线,形成实体;5.筹划网络建设,在信息国道中找准自身位置,分工协作,发挥已有优势,成为国家重要的数据加工基地。
***
短暂的访问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这印象是双向的:既是传统的,又是革新的。传统的是他们的敬业精神;革新的是他们的开拓精神。在归途中,这两种精神充盈在我的脑海,滋养着我的心田,迷濛氤氲,溶成一片,像重庆的润,像重庆的绿。我想,这双向的结合,是他们成功的真谛吧!
标签: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