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土化论文,化与论文,公民论文,视野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07)01-0126-06
全球化是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走进教育的一种新潮流,而本土化是一个与全球化相伴而生的概念,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每一重意义上,全球化与本土化都构成了一种相互关系,可以说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契合。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对公民教育产生着制约,也决定着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实质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本土化(indigenization)是近年来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争论甚大的概念,几乎没有一个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所认同的界定。一般来说,对于全球化有几个方面的阐释和认同,第一,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即所谓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由于经济或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这一词语逐渐跨越了经济学的范畴而走向其他领域,于是有了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第二,全球化体现为一种变化的过程。全球化不是某一时段上的状态,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的与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第三,全球化体现为一种全球一体化的过程。全球化是超越地区、超越文化的一种全球整体性发展趋势。第四,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人类价值的共同化和普遍化。由此可见,全球化一词具有复合意义。本土化是伴随全球化而凸显的一个概念。如果要在与全球化相对应的意义上定义本土化,本土化可以理解为外来制度和文化等的地方化,并且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过程,是由外向内的。而全球化则意味着原本是地方性的东西走向外域,变得普遍的过程,是由内向外的。全球化是自身文明或文化的“外化”,而本土化是外来文化的内化。
基于对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种种不同观点,本文对全球化有以下的认识:首先,全球化是多维度、多层面的变化过程。主要体现为政治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等。其次,全球化是一体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过程。不仅体现为人类发展趋势和价值追求具有普遍化,而且全球化表现为人类发展的趋势和价值追求具有多样化。而本土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文明或文化上历史地形成起来的独特性,它既是本身固有的,又是在全球化进程中重新塑成的。
就全球与本土的关系而言,它们都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单一的全球化和本土化,而是“全球化——本土化”。“全球化——本土化”之间应该坚持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辩证互动,即在政治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冲击面前,坚持和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或文化本土化。“文化本土性或‘文化多元性’,不仅是关于全球化‘浪潮’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批判的必然,而且具有内在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合理性。”[1] 我们的立场是在事实与价值的双重维度中寻求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互动。“全球化——本土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全球化可以对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文化发生强烈影响,进而形成市场的统一、生活方式的趋同以及在不同的国家建立相似的组织和制度,然而它却无法真正深入到某一本土文化的精神内核中去。正是这种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国家的本土文化内核体现着并发生着本土之间的差异。另外,全球与本土的基本关系是互动的,这种互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趋同。全球化加快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趋同,使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产生趋同,形成全球主义文化。二是文化选择。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之间是相互交流的,不同文化既要体现文化的共同性,又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进行文化选择,文化选择就是选择优秀文化的精华,抛弃不良文化,是全球优质文化的同构过程。
二、公民教育的基本特征
全球一体化的形成,使整个世界走向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由于国际竞争的加剧,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更加微妙和尖锐。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使任何民族国家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应有权利。在西方走向现代化之路的过程中,成功的可借鉴的经验固然很多,但“公民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西方依托“公民教育”开启了国民的智慧和文明,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受教育水平,不断地为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人力—智能资源保证,进而推进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公民”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是公民教育的核心维度。“公民”是一个历史生成着的内涵丰富的概念,在现代社会里,一般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是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的社会成员,它是构成公民社会的第一个前提条件。现代社会的公民具有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信念,人并非天生就是公民,但人却可以经由文化的滋养和价值观教育成为公民。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培养本土公民,而且要培养世界公民。“所谓世界公民主义,首先是一种普世价值观,也就是自由、平等、公正的价值观;其次是一种与之配套的制度安排,即民主、宪政、法治的政治制度。迄今为止,这种制度只是在主权国家的范围内使用,世界公民主义则意味着要把它推广到全球范围。”[2] 在这种世界公民主义的理论框架下,任何国家的人民都兼具两种身份与人格特征,不仅要做掌握本国、本民族命运的公民,而且也要做决定全球社会未来与走向的世界公民。要培养高素养的公民,就要实施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民教育(civics education)指的是在养成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一分子必要知识的公民学科;而广义的公民教育(citizenship education)则指在现代社会里,培养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本文所论述的公民教育是广义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公民教育有其发展和变化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民教育是现代国家主义的产物,与民主共和国家相伴而生。公民教育产生的基本指趣在于:促进、巩固和发展现代民主、法制的国家制度,使每个国民养成爱国心、公德心和主体责权意识。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个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主体责权意识进一步得到确立,公民教育开始向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方向转变,并通过增进公民能力来促进个体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社会所要求的公民。第二,公民教育直接受社会条件制约,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而变化的,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时代条件下,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教育模式是不同的,即使在社会发展水平相当、文化背景相近的国家或地区,公民教育也会因国体、政体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第三,公民教育是有效提高公民素质的途径和手段。学校作为专门培养人、影响人的组织,对青少年实施公民教育的意义尤为深刻。同时,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的复杂化、多样化,使得公民教育必然涉及维系、保障和发展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道德、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其内容极其广泛。而作为公民,既需要具备公民的知识、价值和态度,更需要具备公民能力和公民行为。因此,就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走向来看,公民教育的实施直接决定着国家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决定着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公民教育思想是从西方发端的,西方公民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却始于近代。在公民教育思想的发展中,其中有代表性的思潮有自由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想和共和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想。自由主义论者指出,公民教育的理论背景存在于政治哲学中。从政治哲学观出发,自由主义者认为,所有国家的教育体系,都是在向未来公民灌输政治秩序的基本概念与价值观,培养未来公民养成一种国家政治价值观的系统教育,就是公民教育的内涵。自由主义论者强调公民教育的重点在于公民意识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社会科学知识的传递。自由主义认为,通过公民教育的涵育,可以使得每一个未来公民都准备好,有能力参与公共生活。因此,自由主义公民教育观强调国家不能以强制的教育灌输某种特殊的价值观,而强调通过公民教育的培养,使公民有能力自我管理维持社会的和平与秩序,实现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西方社会在经历自由主义的个人中心所带来的社会解体和失范后,人们开始寻求优良传统价值。在此背景下,共和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想就应运而生了。共和主义认为,成为好公民的先决条件是具有公民德行和公共精神。公民德行和公共精神是一种每个公民都需要具备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能力使得公民愿意服从于公益。同时,它认为公民德行和公共精神不是天生就具有的,需要加以后天的训练。这两种思想为现代国家实施公民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同时对公民教育的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可以说西方的公民教育理论和实践是这两种理论的融合。20世纪60年代以后,公民教育在西方社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麦金泰尔(A.Macintyre)认为,当代自由主义社会最大的问题在于道德的混乱和纷争,道德判断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是导致现代社会道德困境的根源。自由主义忽略了个人选择的能力只有在某种特定社会或文化的环境中才能实践,忽略了提供个人选择所需要的社会条件。公民的认同和公民的德行才是公民资格所具备的核心的意义,因为具有公民认同才使公民身份具有意义,具有公民德行才能使公民身份得以实现。在人类走向全球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民族及国家的文化,多元文化论者认为,应建立相互尊重的公民教育。强调学习对文化的相互尊重,将相互尊重视为多元社会中公民德行的表现,通过文化的相互尊重,可以为文化间互惠合作提供重要的基础;有能力积极地面对与解决不同文化冲突。
从西方关于公民教育思想的纷争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与时代背景不同,公民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取向也不尽相同,但其中尊重人的主体性,注重个人参与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理念,为国家、为民主社会培养良好的公民却是一以贯之的精神宗旨。西方公民教育思想以倡导人性的解放为主旋律,尊重公民在民主社会中的自由、平等为前提条件,反对奴役人性、培养盲从臣民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并在实践中不断对自身的理论缺陷和偏差作出修正,显示出强烈的批判性和鲜明的时代感。西方公民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实施公民教育会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对公民教育价值理念发生直接的影响。
三、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
基于上述在“全球化——本土化”之间对“公民”以及公民教育的讨论,笔者认为,尽管对“公民教育”的确切含义存在争议,但公民教育有其一般的规定性理解,那就是培养个人在公民社会中有效享有权利,承担责任所必需的知识、态度、技能,同时关注伦理道德与法治精神的养成,即公民教育是以公民社会要求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旨在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推进公民的政治社会化。在全球化和本土化进程中,当代中国公民教育体系的实践建构,必须确立与彰显以下三种价值追求:
(一)公共精神
置身全球化与本土化背景中,中国社会的公共教育实践,处于一种全新的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后发性现代化国家,由于受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民众“公共精神”的普遍缺乏是中国社会的一个不争的现实。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民众是“天民”——自然民、“皇民”——臣民,而不是西方“市民社会”所造就的“公民”。几千年的封建文化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先天性缺憾,使得无论是从历史传统还是从近代社会现实来看,中国民众都不曾实际经历过“公共生活”,缺乏现代性公共生活经验和“公共意识”,难以形成“公共性知识”“公共性思维习惯”以及“公共性人格”[3]。这种历史及现状造成了中国社会始终缺乏一种“合理而系统地”组织社会生活的公共精神。因此,“公民”及“公民教育”成了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建构启蒙理论和民族国家理论的核心理念。中国五四以来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公民理想,立足于进化论、自然法理论和社会契约论,其兼及权利与义务、个人自由与民主参与、私域自主与公域自主,熔自由主义公民教育理念与共和主义公民教育理念于一炉。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初步实践与对公民社会的逐步认同,在广大民众面前展示了一个无比广阔的“公关生活空间”,它对于中国民众的最大好处就是自由度的扩展和个性的充分彰显。然而,在中国现实社会中,却存在着“公共关怀”以及普遍的“公共精神”的欠缺,概括地说,就是指人们对于公共制度、公共空间、公共权力、公共舆论、公共意识诸如此类的“公共问题”缺乏基本的关注。追其原因可以说,中国传统社会并没有为全体民众提供真实意义上的“公共生活”的空间和领域,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哺育出中华民族真正的“公共性知识”、“公共性思维习惯”、“公共性的行为规则”、“公共价值意识”、“公共的伦理责任信念”以及“公共人格”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公共精神”。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封闭保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专制政体所造成的。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中国公民的“公共精神”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不断建构和培育出来的。而“公共精神”的培育要通过公民教育的实施才能逐步的实现。只有通过公民教育唤起公民意识,在民众的公共交往中培养公共心、责任心、同情心,训练公共生活技能,养成公共生活习惯,公共精神才可能成为现代国民教育制度以及公民教育的一种价值目标。培育“公共精神”品质的关键,是培育中国“公民社会”的土壤,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公民是现代国家的“人气指数”,公民教育应以“公共精神”的培养作为其价值目标[4]。“公共精神”教育,有利于逐渐改变中国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工具理性教育,重分数,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轻文等“非人文化”的教育价值倾向,改变教育对于应试、升学、文凭和就业等的从属、依附状态,提升教育具有的内在品质。同时,“公共精神”是全球化时代提升中国形象的长远之策。现代公民应具有的自主、公共意识、宽容、理解、正义、责任、义务、参与、奉献等公共精神和公共美德,不仅需要学校教育有意识的培养,而且需要整个社会环境的协同一致,创设公民教育形成的土壤。
(二)新文化精神
新文化精神即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精神。当今的全球化浪潮,影响着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不同的民族、国家、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当今的世界仍然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每一种民族文化对于所属民族来说都具有它的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民族文化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和整合对方的文化,使文化的共性逐渐增大,在某些问题上取得共识,呈现出一种全球互动的态势,进而形成了全球文化,同时也产生了全球文化精神。现代教育不仅要培育全球文化精神,而且要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性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置身全球化与本土化背景中,中国社会的公共教育实践,处于一种全新的格局中,面对各种文化精神与价值观念的冲击,探寻民族精神的当代形态,塑造、培育新世纪中华民族新的“民族精神”,是关涉当代教育理论的本土创新与原创研究的根本。文化全球化趋势会对某些民族文化构成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但不能否定各民族文化作为一个独特文化类型的存在,不能消解文化的民族性。正如塞缪尔·亨廷顿(Samuel.Huntington)所说:“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将不会出现单一的普世文化,而将有许多不同文化和文明相互依存。”[5] 在对文化全球化的现实思考中,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一定意义上说挑战大于机遇,其民族文化不得不面对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文化霸权”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在这种现实面前,中国文化就要学会对全球化作出文化的、价值的拷问,提高文化自觉,建构自身的现代文化认同。当代中国文化表面上看来异常繁荣,事实上却存在一个“文化空场”,这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自我同一性的维系,限制了有效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不是文化乡愁,不是对过去历史的缅怀,而是对现在的定位和对未来的想象。文化认同是以共同的文化价值理念为基础,建立自己的国家理想和社会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建立了现代的文化认同,才会有真正的文化发展之路。在文化认同过程中,建立新文化精神是公民教育的逻辑起点。新文化精神的主要思想包括:第一,充分吸收不同文化的长处,形成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是全球文化精神的一种具体的体现方式。全球文化精神是新文化精神的构成部分,不同民族的文化只有走向世界,与全球文化接轨,才不会被淘汰,这个民族的文化才能走向繁荣。第二,借助文化传承,加快文化转换。对于传统文化中合理的成分,不仅要继承而且要加以转换,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该民族的自我意识,民族文化一旦遭到摧毁,这个民族就成为没有自我意识、没有主体性的民族,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放逐。也就不能形成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新文化精神[6]。因此,建构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新文化精神,是公民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第三,突出文化创新,提升文化自觉。建构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化认同,必须借助文化传承、文化整合,但仅仅如此,并不能建构起真正的文化认同,新文化精神的形成还必须在文化传承和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民族文化的被消解,这个民族也就会因失去共同的价值信仰、符号体系而瓦解。因此,提升民族文化自觉,关系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文化传递中引导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觉,是实现公民教育的有效手段。
(三)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即人的理性自觉。理性自觉是指人的主体意识、批判意识、反思意识以及自我在世界的存在意义及其价值的自觉意识。理性自觉的唤醒和提高,使人对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主动追寻、实现自己的理想,构筑充满意义的世界。理性精神主要体现为主体性精神、权利与义务统一精神和德性精神的统一。“主体性”是理性自觉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现代性的基本理念,现代社会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价值多元化使现代人的主体性精神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主体性精神是中国社会现代化中人的具有终极意义的价值追求。在当代全球化和本土化境遇中,人的主体性精神冲破家国同构的身份社会结构、宗法血缘关系的人伦礼治秩序与整体主义的精神价值环境,形成独立自主的个体精神价值世界,可以说这是现代化的价值性的终极体现。从社会伦理发展的维度进行分析,主体性精神也是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公民伦理是建立公民社会的必然趋向,公民伦理和公民人格是“主体性”的价值意蕴。主体性是公民意识、公民伦理、公民人格最本质的价值规定。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精神的充分肯定契合了全球化与本土化背景下现代人发展的趋势,塑造公民意识和公民人格,不仅推动着公民社会与公民伦理精神文化的形成,而且还在于它从根本上尊重人的尊严、肯定人的价值、追寻人的自由,推动着人自身的解放和独立。“主体性精神”是人的全球化的具体体现,全球化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全球化。鲁洁教授认为教育要培养“走进世界历史的人”。全球化就是要培养走进世界文化的中国人。全球化作为一种时代的主题,它与传统教育的不同就在于将教育植根于对人的主体精神的培养上。
理性精神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统一的精神。权力与义务统一的价值理念,在于它促使现代公民教育走出传统宗法身份社会以及封闭社会时代只重义务而忽视个体权利的教育模式,找到公民教育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具体存在与发展的现实性根据与恰当模式。公民权力与义务的统一是公民社会的本质要求,权力与义务统一不仅指道德层面,还包括政治的、法律的层面,因为权力与义务是构成一个社会共同体生活的规范体系。权利,是以个体的需要为出发点的,是个体主体性和特殊性价值的具体承载;而义务更多是个体社会性的考量,是形成良序社会并根本上保障个体主体性的需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价值追求是现代公民教育对理性化的公共生活的追求,也是公民伦理与公民人格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相统一的价值规定的具体要求。在现代公民社会里,社会对公民美善品质的培养与期望以及个体主体自由与自主的实现,体现为对公民的德性教育。具有德性的人既是一个自主与自由的人,更是追求和实现个人权利与义务的公民。
理性精神体现为宽容、民主、平等、自由的德性精神。德性是个体所需要的综合品质,诸如正义、诚实、勇敢、信守、智慧等不仅保证公民个人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追求美善而实现内在利益与价值,在追求美好生活中实践德性,而且也保证他们在现实的外在利益的实现中追求社会的共同善。“德性是人类后天获得的性质,拥有和运用它,会使我们能达到内在实践的那些好处,而若缺少它,则必定阻碍我们达到这类好处。”[7] 德性是一种智慧,给人的生活提供价值和理智的方向,同时德性也是一种规范,用以指导、约束人的行为符合价值取向。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追寻德性精神是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
收稿日期:2006-07-11;修回日期:2006-11-13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基金资助项目(DEA010191)。
标签:公民教育论文; 主体性论文; 全球化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本土化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 自由主义论文; 现代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