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说企业家的合理收入_企业家论文

企业家说企业家的合理收入_企业家论文

企业家说企业家的合理收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家论文,收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家待遇关系到国企的效率

●让有能力有贡献的企业家先富起来

●通过形成企业家市场来消除“58岁现象”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去年搞了一次调查,对象是其近万名的会员,结果出人意料:70%的青年企业家生活和物质待遇较低。该协会副秘书长于龙文对此颇为感慨:

“如果情况真如问卷所反映的一样,那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对企业家太不公平了。如果情况与问卷所反映的不符,那说明社会强加给企业家的价值观念就是无私奉献。企业家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就是为了迎合这种价值观念。”

北京用友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董事长王文京说:“我觉得政策有待调整。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主导国有经济的厂长经理绝非一流人才,如果国有经济吸引的不是一流人才,国企的效率也势必是低的。这是一种浪费,一种潜在的更巨大的浪费。”

联通寻呼公司总经理洪鸣。在下海前曾是某省政研室专门研究企业的干部,他颇为感慨“每个企业家都有一个合理预期,但我在政研室时很少触及这个问题。当我也成为一个企业的老总后,才发现企业家的合理预期是那么具体,那么细微,他从物质到精神,从上级信任到社会承认。由此反思,我们的干部很少研究他们的合理预期。在干部认为企业家已经活得不错之际,恰恰是企业家身心俱疲,有诸多的不满意之时。”

那么,企业家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刘汉章:

把国家看成大企业

邯钢在1996年创利7个亿后,董事长刘汉章的年终奖不足2万元。

刘汉章,解决了邯钢内部的分配机制,以激励机制唤发职工的劳动热情。那么,他期望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激励企业家们持久的活力和敬业呢?

刘汉章:邯钢改革的成功,企业能够起死回生,关键在于一个好的分配政策,它是邯钢机制的核心部分。同样,如果把一个国家看成一个大企业,大大小小的厂长经理也是打工的,他们也需要一个激励机制,光凭精神的力量也远远不够。如果我们要求厂长经理都无私奉献,那么许多最有才华最有能力的人就无法充实企业家队伍。我管理的邯钢的第一准则就是不能让老实肯干的人吃亏。不能让贡献大的人受委屈,小到邯钢,大到国家,都是一个道理。

但是,我在邯钢实行的办法,只是一套内部机制。对工人和中层干部行之有效,对公司一级领导没有多大作用。因为公司领导不能自己给自己定收入,如果这样岂不没了控制。也就是说,邯钢只解决了内部的微分配机制,但国家并未在宏观上解决企业家的激励机制,从某种程度讲,邯钠领导层现在是凭着一种精神在奋力拚搏,这是出于领导班子每个人的进取心,而非一种机制的力量。

我在国外考察时,问过外国大公司总经理,他们的年薪一般不低于所创利润的2%,高的则达5%。这两年,国内理论界也有一种声音,呼吁对企业家实行年薪制,为税后利润的1—3%,如果真能确定在税后利润的2%,那就了不得,企业家的优胜劣汰机制自然形成, 有能耐的人会争先恐后地竞争上岗,没能耐的人在岗上也坐不住,赔了就一分钱也没有。而企业家们为了把钱拿得实在,拿到明处,还会主动要求主管部门规范财务制度,主动地自我约束。

坦率地说,我个人对物质利益并没有过高的奢望,这不是因为我清高,而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事情,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价值观,在我的脑海里确有一种奉献的愿望。在我接触的厂长经理中,很多人都和我一样,非常渴望把企业办好,干成一些事,我们的成就感高于利益观。我们在谈论企业家的利益时,更多的是一种忧虑,因为时代毕竟不同了,像我们这代年过六旬的企业家,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现有的激励机制对培养新一代企业家队伍,显然过时了。如果把小平同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观点套用现在,那么首先要让有能力有贡献的企业家先富起来。企业家应该成为一个阶层,这个阶层的基本标志是物质地位。

徐源:

约束的前提是激励

小天鹅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徐源,手中拥有两项大权——销售权和广告权。在他使小天鹅洗衣机销量位居全国第一的同时,他掌握了小天鹅的国内外营销网络,并且编织成一张庞大的媒介推展网,这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从目前状况看,徐源并没有成为暴富。这是机制的力量还是自律呢?

徐源:我去年的年收入为10万元左右。卖100万台洗衣机的老总, 每台只赚0.1元,好像还不如卖冰棍的。说实话, 在我们这一代企业家中很少有这种思维:给国家赚的钱中自己该占多大比例。

现在国有企业中,对厂长经理的约束不是没有。但主要是约束厂长把公家的钱往个人腰包里放。在消费和享受方面的约束很软弱。我觉得倒不如给厂长经理更多的报酬,然后限定什么项目不许报销,这样可能挥霍将受到限制,至于在我主管的营销领域,各种物质诱惑很多,要使所有的营销人员拒绝外来的糖衣炮弹,只有一条路,就是让他们感到所付出的与所得到的成正比,不怕他们多劳多得,也许某个客户给他们的一次性回扣很大,但我给他的收入增长持久稳定,他们就会为长远利益而扔掉眼前利益。所以,约束的前提是激励。没有激励就没有约束,堵歪门首先要开正门。

我认为,当一个企业家处于事业上升期时,激励他的目标并不是钱,而是把事业做到顶点。而当事业登上一个高峰后,他的需求才会多元化。我当了主管营销的副总,如果没有把小天鹅的营销网做到全国第一,我觉得是最大的耻辱。但是,当我达到这个目标后,已54岁,官也就升到这个位置了。这个时候,我确实陷入一种苦恼和彷徨,再干点什么呢?此时此刻、激励和约束机制好像荡然无存,人在这时很容易往下滑。我觉得,要让企业家保持永恒的动力,应不断委以他更大的责任,保证他更大的利益。直到有一天他干不动了,他自己就会主动退下来。

王殿甫:需要一个企业家市场

王殿甫在1992年接任深圳赛格集团董事长时,这个曾经号称:“中国第一电子集团”的大型国有企业,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但王殿甫5年努力,不仅力挽赛格颓势。而且使赛格大踏步向百亿集团迈进。王殿甫对赛格集团的发展充满信心,但对个人命运却有着后顾之忧。

王殿甫:国有企业目前有两大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一个是分配问题,一个是人事问题。我现在的月收入为4000元左右。实际上,一个企业家的收入应该以其贡献大小为尺度,更应多劳多得。另外,现有的人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企业家的积极性,企业家弄不清到底是谁,是什么在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一个企业家要干成一件事,至少要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可现在企业家也有个任期限,一个企业要想得到长期而持久的发展,企业家必须杜绝短期行为,可任期制又逼着企业家只顾眼前见效。

企业家中目前有一个“58岁现象”,即到快退休的年龄,没心思考虑企业将来的命运,而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退路上,放在大捞个人利益上,因此这个年龄的企业家犯罪率很高。

现实表明,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对自己相对低下的待遇并不满意,前些年,他们还四处呼吁,但久无回应,有些人也就放弃了正道上的努力,转为暗道。与其这样恶性发展,不如将“暗拿”转为“明拿”,给企业家一个高待遇,然后重点防范贪心太大之人。这个道理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原因就在观念上转不过弯来,在人们观念中有一种顽固的平均主义思想。

我认为,要真正形成一个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制订多少奖励和惩罚措施,也不要寄希望于主管部门,关键是形成一个企业家市场,让市场决定企业家的身价,国企如果开价低,那么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就会吸纳走一流人才,国有经济就会人才短缺。这样一来,机制不能不变,国企将被迫花高价请高手。机制变了、自己的高手留住了,外面的高手请来了。而且大家发自内心地要把事情干好,国有企业焉有不活之理?

标签:;  ;  

企业家说企业家的合理收入_企业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