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作品迫切需要理论批判--用绘画书籍承载幼儿性教育的内容_中学生论文

中学生作品亟需理论批评——用绘本承载幼儿性教育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教育论文,中学生论文,亟需论文,批评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中学生创作的热情日趋高涨,作文观念正在发生较大转变,发表作文的园地也越来越多,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但是,我们也看到,各种作文报刊发表的学生习作多,而理论批评文章太少。现有的批评文章又无非是作文技法指导或微型习作点评,缺乏鸟瞰式的理论批评。这种现象亟待改变。

也许有人会说,中学生作文又不是作家的文学创作,谈“理论批评”那是“杀鸡用牛刀”。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妥的。首先,我们要认清中学时代作文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地位。中学阶段是小学阶段的延续,大学阶段的过渡。从步入社会的角度看,情况更复杂。对不同的学生个性发展而言,这一阶段可能是基础期,可能是转型期,可能是成熟期,也可能是定型期。如果从培养文学人才的角度看,中学时代则是摇篮期。我们看到许多作家在20来岁就创作了非常优秀的作品,如郭沫若创作《女神》时21岁;冯德英写出《苦菜花》时22岁,写出《迎春花》时23岁;曹禺23岁时写《雷雨》,25岁时写《日出》;巴金23岁就创作了《灭亡》,还有艾青、王蒙、李国文、陆文夫等也都是在20来岁就崭露头角的。他的的大器早成与中学时代奠定的写作基础是密不可分的。总之,中学时代因学生具有创造力和活力,所以无疑是一个人写作的关键期,很值得我们进行宏观审视,总结得失,对学生进行引导。其次,中学生的写作潜力有待我们进一步开发。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作文教学深陷误区不能自拔。中学生作文实际上成了学生对教师创作、构思的复制,根本用不着太多的思考。其“生产流程”是教师授意(主题)、定框(结构)、输料(素材),学生负责语言“组装”,最后由教师评判。学生得到的也许是理想的分数,失去的却是个性、才情和灵气,是创新思维的火花。对此如能进行正确的理论诱导,这样的局面兴许会逐步改观。再次,我国中学生作文经过近20年的发展,虽有应试作文的干扰(如现阶段作文常排斥诗歌写作),但校园文学仍在顽强地生长着,《中国校园文学》《少年文艺》《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等刊物一直拥有大量的读者和作者。新世纪的中学作文应当有脱俗的追求,在文章写作和文学写作的双轨上并行。因此,对中学生作文进行理论批评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广大的语文教师、作文期刊编辑、作家学者(如当年叶圣陶、夏尊、朱自清等在《中学生》等杂志上发表过大量评述中学生作文的文章)、语文教研工作者都可以写,中学生自己也可以写。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形成一种开展理论批评的共识。

那么,中学生作文的理论批评应该着重讨论些什么问题呢?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不妨从多视角、多层面来考虑,不妨关注以下一些问题:

观点。比如关于“新概念作文”的内容和形式如何界定。著名作家、北大教授曹立轩先生认为:“新概念作文‘新’就新在对写作者个性的充分尊重和给写作者的想象力留下了无比开阔的空间。它是对如何摆脱现行的作文写作模式(见景→入景→抒情→升华→煞尾点题)的一次试探”(《让快乐与写作同行》1999年8月20日《光明日报》),但关于“新概念作文”的特征、内容和形式尚未形成共识,需要加以讨论。

焦点。近年来中学校园出现“学生出书热”,从许佳的长篇小说《我爱阳光》(春风文艺出版社)到郁秀的《花季·雨季》(海天出版社),确曾在校园内外引起过较大反响。大家对此争论不休:一种意见不赞成中学生写书,更反对有一些出版社与中学生签长期合同的做法。从孩子角度说,这有损于成长和受教育。另一种意见认为,应该肯定这种行为,同时加以正确引导,合理转移其注意力。(陈洁《中学生——早慧的写作者》1999年4月28日《中华读书报》)。再如关于中学生作文的写虚与写实问题。一部分人认为,中学生作文只能写真人、真事、真情,不能有丝毫虚假的成分。而北大刘锡庆教授则认为:“以往我们总是在一味地强调写实(反映),从没有也不敢强调写虚(表现),特别是‘想象’这一放飞心灵的‘翅膀’!”(《我说“作文教学”》1999年8月11日《光明日报》。他认为中学生作文既可以写真,也可以虚构想象,虚实并存,相得益彰。这种见解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盲点。这是中学生作文“理论批评”还未曾真正触及的领域,过去即使有所论及也只是“浅尝辄止”。比如讨论中学生作文的边缘体裁问题,像“校园小幽默”“贺卡词”“中学生生活条目”等轻松活泼的新兴文体该怎么写作。再如缺乏对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的年度述评、群体述评。以往过多地重视中学生个体研究,如上海的《语文学习》十多年坚持开设“作文个例”专栏,介绍了一百多位写作尖子。《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不断介绍和追踪报道历届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的事迹和近况。还应多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城市与农村、男性与女性、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中学生作文的特征、异同和差异。

当历史的时针指向新世纪的时刻,我们中学生应当告别纯应试的短视创作,追求更为崇高的作文境界,写出新鲜活泼、各具个性丰采的佳作来,相信“理论批评”一定会为此助一臂之力。

标签:;  ;  

中学生的作品迫切需要理论批判--用绘画书籍承载幼儿性教育的内容_中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