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青少年流行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中论文,透视论文,青少年论文,文化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010(2007 )03—0025—05
青少年流行文化是青少年在与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得到同龄群体认同的独立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包括生活形态、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等。青少年流行文化是青少年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主要表现在青少年的服饰、发型、装扮、语言词汇(俚语或暗语)、娱乐方式和行为态度上。本文试图以“博客热”、短信文化、校园流行语和阅读时尚等为例,分析当前青少年流行文化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一、“博客热”对中学生的影响
“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又被称作“网络日志”。据统计,我国约有2800万人经常使用博客,占网民总数的23.7%。目前,博客已成为继E-mail、BBS、Q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往方式,而开博客也成为中学生竞相追逐的一种时尚。
通过对100余名中学生和40名教师的调查发现:63 %的学生认为博客有助于学习,而认为博客有利于增强同学间沟通交流、增强班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的学生比例更是接近70%;有62%的教师也认为博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借助博客与学生互动,而希望学生在班级博客上有什么说什么的教师比例更是高达93%。
不少中学生为了获得别人的欣赏,拼命学Html、Photoshop,连续十几个小时坐在电脑前给博客“翻花头”;建立“作业博客联盟”,在上面分工合作“共享成果”;还有些学生在博客上连篇累牍地记录下自己的“追星故事”“游戏攻略”以及“风花雪月的事”。打开某中学一名高二学生的博客,一曲热闹疯狂的摇滚乐首先传入耳中,除了背景音乐外,黑沉沉的底色、五颜六色的文字、照片上几个大男生酷酷的表情、随性且有些叛逆的文字涂鸦,把整个博客打造得个性十足。如今,像这样喜欢在网上“晒晒”照片,“晒晒”文字,“晒晒”心情的中学生越来越多了。在他们眼里,博客“不再有刻板的框框和要求,不再有居高临下的评判,我可以自由地写,别人可以轻松地看;在这里,没有BBS的嘈杂,却有一份难得的宁静,就算是陌生人吧,能在这里停留的,都是懂我的;在这里,不会有写日记时那种‘心事无人听’的遗憾,我的心事有读者,有情感的共鸣,让我不再孤独,甚至找到真正知心的朋友。或许会有隐私问题,但如果你介意,完全可以隐藏,或者只把地址告诉相信的人,一切主动权都在你手里”。
(一)博客是中学生宣泄情绪的重要场所,也易导致其思维缺乏理性
现在中学生的心理压力都很大,适当地宣泄情绪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益无害。一所重点高中的高二学生小吴告诉笔者,在他们学校,博客非常流行。整个高二年级至少有30%左右的学生开通了博客,不少人已有超过两年的博客史。小吴坦言,博客对于他就像是另一本日记。他总在博客上写一些自己的感触,如:学习的烦恼、对女生的爱慕等,以此来宣泄情绪。高二女生小陈说,虽然她在同学中的印象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但她也有很多细腻的心事不想告诉别人,于是便把自己的一些生活感悟和对男生的感情一股脑地写在博客上。为了防止自己的心事被人知道,她一口气开了3个博客。一个中文博客对外公开,上面只写一些点到为止、 比较隐晦的事情;另一个图片博客展示一些精美图片;还有一个英文博客则用来尽情描述自己的心事。
中学生喜欢博客,是因为它较之传统的网络媒体,具有“自由、开放、共享”的特点。开博客是一个自由人的自发行为,博客写作主要源于内心冲动,是一种体验式写作。这些特点迎合了思想多变的中学生的心理需要,但也会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负面影响。在虚拟的博客家园里,学生们想说就说、想唱就唱,这种对博客的心理依赖易导致学生缺乏现实感,对人生的思考过于感性化,缺乏深度。
(二)博客有助于中学生学到更多知识,但博客文化的多元性也给学校教育带来挑战
学生博客的大规模普及,有可能导致在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之外出现真正开放的“集市式研究性学习模式”,从而促进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随时发布学习内容、研究收获等,还可与同学进行交流。部分教师也主动出击,把博客引入教学与家校联系中。
中学生使用博客,其信息接受空间获得空前增大。每个博客,既可以与大学教授交流,也可以与罪犯沟通;既可以接受信息,也能制造信息;既不担心无人喝彩,也不担心骂声如潮。在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博客平台上,传统权威已不复存在。多样化的博客世界必然产生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这些会对学校教育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
(三)博客是中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但过度沉迷也会影响学习
与完成课堂上布置的作文不同,学生在博客上写的都是自己想写的东西,又因为要展示给别人看,所以他们都会很认真、很用心地去写。很多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博客就是创作日志。他们在那里写诗歌、写散文、写小说。有的学生还在博客中宣称,创建博客的目的就是为了写作,搞文学创作,进而成为继韩寒、郭敬明等“80年代”生作家后的“90年代”生作家。高二女生小李表示,她每次有感而发时就会把自己的得意作品贴在博客上,读给母亲听,还让同学来欣赏。如果有陌生人回复,她会非常高兴。她觉得在博客上能够无所顾忌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收获更多人的认同,得到心灵满足。
然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中学生如果把时间过多地用在博客上,学习就会受到影响。一名学生说:“我最疯狂的记录是从早上8点到晚上10 点一直坐在电脑前,调试博客的颜色和版式。”博客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写作的能力,但如此使用博客,不仅会耽误学习,也不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博客是中学生交友的新平台,但博客的开放性对学生安全存在隐患
调查显示,75.9%的人参与博客交流后,朋友间增进了了解。小吴表示,借助博客,他不但与小学、初中的老同学再次联系上了,还认识了不少不同年龄的网友。而小陈不但经常与网友在博客上交流,还与他们在现实中见面。由于博客容易暴露个人和家庭成员的信息,一些犯罪分子常常利用博客欺诈和伤害中学生。例如:某中学一名初二年级女生在网上开了一个博客,并把自己的照片放了上去,引来不少同学的追捧。有一次,女孩经不起一位不知底细的网友的甜言蜜语,在其一步步精心设下的圈套里逐渐失去辨别能力,最后被网友拐卖到千里之外的山区,受尽屈辱和折磨。因此,博客中的虚拟交往某种程度上确实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引起重视。
二、手机短信对中学生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越来越高,不少中学已达到50%,个别学校甚至达到70%以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拥有手机,手机短信这种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深入其生活,并成为他们争相追捧的时尚生活方式。
(一)短信成为中学生使用较多的沟通方式,但它也给学生、家长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本次调查发现,80%的学生使用最多的手机功能是收发短信。另据郑州一位高二学生的调查,中学生用手机收发短信次数与通话次数之比约为8∶1。收发短信已成为当前中学生使用较多的一种沟通方式。在问及“你经常用短信做什么?”时,中学生的选择依次是传递信息(32.1%)、表达祝福(32.1%)、交朋友(11.7%)。短信已成为中学生建立人际关系、维系同学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
然而,手机短信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学生和家长造成了不小的经济负担。据北京市的一项调查:不少学生每月手机费少则上百元,多的甚至几百元。对于作为纯消费者的中学生来说,这不啻为一种高消费。而且,对于这种消费负担,一般父母只支付一部分,多了就不管。其结果可能是:有的学生只好节衣缩食,减少生活学习费用去交手机费;有的学生东讨西借,想尽办法凑手机费;有的甚至去小偷小摸,引发安全问题、社会问题。
(二)短信有助于中学生进行学习交流,但易干扰课堂秩序
调查发现,10%的中学生会用短信与同学、老师讨论功课、交流想法。但中学生收发的短信中,绝大多数(64%)与学业无关,也很少与家庭成员有关。在有些学校,因学生发短信、交头接耳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而打乱课堂秩序已不是偶然现象。有的学校已经发展到教师每次上课都必须要求学生关机的地步。更严重的是,由于手机短信发送起来简单、隐蔽,因此它也成了学生作弊的理想工具。
(三)短信使学生产生满足感,但易导致一些心理病症
短信使中学生的娱乐、创作需求得到满足。首先,短信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希望自己掌握的信息与全球同步。短信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延伸,使信息的共享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借助短信,中学生不用主动去关注新闻也能获知新闻,自主性大大加强。其次,丰富多彩的短信使中学生的娱乐需求得到满足。除了纯文本的幽默短信和多媒体彩信外,短信还有游戏、脑筋急转弯、虚拟社区等娱乐项目。由于娱乐的时间和空间不受任何限制,短信的娱乐精神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短信语言的独特文本形式有利于发挥中学生的创造力。短信语言既不同于普通的交际用语,也有别于一般的书信语言,它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更具调侃、直白、挑逗、双关的意味,使中学生在自娱自乐、享受自己创作的快感之余,也在尽情的发泄中展示着对社会现实、生活情感、未来前景的丰富想象。学生的心得、体会、偶感、灵感都在拇指起舞中迸发,并流行于校园内外。
但是,媒介不仅可以通过其内容影响人,还可以通过媒介工具及使用方式改变人。媒介技术的发展在给广大受众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电视的普及产生了封闭的“容器人”,网络的发展诞生了不少沉湎于此的“网虫”,如今,短信的兴盛又使不少“拇指族”成员产生了“拇指强迫症”和“短信依恋症”。他们大都性格内向孤僻,不愿意与人进行直接交流,而沉迷于虚拟的媒介环境中,这对于中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
(四)中学生沉溺于短信文化,对其健康成长具有不良影响
手机短信为人们相互交流信息、传递情感提供了快捷而简便的现代手段。但是,这又是一个缺乏行为规范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人们在享受自由交流的同时,私欲放纵和道德失范等人性弱点也逐渐显露。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黄色信息满天飞,以往多在成年人中流传的“色情笑话”“荤段子”,通过手机短信已经蔓延到了中学生中间。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尚秀云指出,中学生长期接触黄色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此外,短信内容一般都未经过过滤,正处在“似懂非懂”阶段的中学生由于尚处于性格塑造期,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极易成为这些垃圾信息的受害者。
三、校园流行语对中学生的影响
中学校园流行语是指由中学生或其他人编撰,并在中学生中广泛流行的语汇。这些词语有的是新造的,有的是由外来语译出的,有的是“旧瓶装新酒”,赋予旧语汇以新含义,有的是方言的借用。这些校园流行语是中学生彼此交际沟通的工具,是他们相互理解及获得心理认同的媒介。
(一)中学校园流行语的调查
调查发现,中学生使用不雅流行语的情况十分严重。65.5%的学生有不健康的口头语,如:“神经”“关你×事”,等等。这类不文明的口头语还有更新换代的趋势,如:“刁啊”“我靠”等。校园里的粗口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其中一大半是男生,占总人数的80%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在初中学校,流行语的排行榜顺序为:第一是“白痴”;第二是“去死吧”;第三是“我去”;第四是“变态”“有没有搞错”。很多中学生的日常用语受广告和网络影响较大。其中,18.6%的同学喜欢广告流行语,如:“我的地盘我做主”(动感地带)、“我就喜欢”(麦当劳)、“酸酸甜甜就是我”(蒙牛优酸乳)。46%的同学对网络语言略知一二,32%的同学非常了解并喜欢网络语言。还有25.1%的同学喜欢用一些英语,如:“What?”“No problem!”“You can do it!”
(二)辩证看待校园流行语对中学生的影响
如何对待中学校园流行语,人们的观点不一。支持者认为,流行语生动风趣、有人情味,是语言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体现了一种创造精神。同时,这些流行语也显示出青少年同伴间的一种独特交往方式,能产生这样丰富的语言,说明学生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反对者认为,流行语是跟规范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格格不入的“新语新词”,是“文化垃圾”,是“对传统汉语的破坏”。有些流行语尤其是“网语”不仅破坏了民族语言的纯洁,而且反映出网民知识的贫乏与精神的苍白。还有人认为,既然语言的发展规律是语言应用在先,语言规范在后,那么我们应像对待新事物一样,抱着积极欢迎、宽容理解的态度对待流行语。
我认为,对已经存在的这些校园流行语应当客观分析。一方面,流行语丰富了生活空间,增加了生活中对话的情趣。很多流行语形象生动,对原生态的生活形式和内容有着很强的概括性,又不失幽默调侃的意味,是生活会话的“味精”。它潜在地消解了一些生活事件的严肃性,增添了生活的情趣。校园流行语反映了一些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并从某个角度折射出当代学生在生活、学习压力下的无奈和自嘲心理,体现了要求张扬个性的一面。不可否认,其中有一些消极的东西,但它确也反映出学生们的创造潜力,某种意义上丰富了校园文化。
另一方面,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校园流行语中所渗透出的调侃、戏谑的人生态度,会导致学生对传统价值观的反叛。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流行语言本身发展并不成熟。从其生成方式来看,它的标新立异很多来自谐音、别字,也有一些来自闽粤方言、外来词语,甚至中英文混用。这种语言产生时间太短,并不被人民群众所广泛接受,而仅在一部分青少年人群中流传,也没有产生有足够影响力的经典文学作品。它的生命力如何,还有待时间的考验。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一些考生不加分辨地把短信、网络聊天的符号等直接用到作文中。这种语言的滥用使得散文的优美典雅、论文的庄重严肃、杂文的幽默深刻、记叙文的委婉曲折为插科打诨所代替,作文显得不伦不类。对于缺乏足够文化辨识力的中学生来说,盲目效仿、随处套用流行语不仅不利于规范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也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浅阅读”时尚对中学生的影响
最近,某著名文学网站在中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谁是对你影响最大的现当代中国作家”的调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大部分中学生喜欢的是一些时下的通俗作家,像曾炜、郭妮、郭敬明等。至于传统意义上的作家,只有鲁迅和郑渊洁进了前十名。就在我们很多成年人还不知道曾炜、郭妮、郭敬明是何方人士的时候,他们的书却已达到了百万册的销量。
(一)当代中学生的“浅阅读”时尚
目前中学生阅读最多的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娱乐杂志,校园青春类、言情类书籍以及网络小说正在成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新宠。韩寒、安妮宝贝、几米、蔡智恒、郭敬明……中学生对这些名字耳熟能详;《梦里花落知多少》《第一次亲密接触》《几米漫画》……能在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上高居前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学生的“捧场”。男孩子们提得较多的,还有武侠小说、科幻小说,以及兵器、汽车、体育、电脑类杂志;女孩子们则津津乐道于三毛、张爱玲、亦舒。有30.36%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小说中的情节很向往,18.75 %的中学生常看网上的言情类作品。至于国家教育部指定的《中学生课外名著必读书目》,受访者中表示“喜欢”的只有20%,很多学生坦承并不喜欢阅读老师推荐的“经典名著”。“读书主要是(出于)兴趣和(排遣)无聊,至于老师布置的任务,大多糊弄,比如说《红楼梦》《子夜》,都是跳着读。”不喜欢读名著的理由各有各的不同:“太长了”“没劲儿”“看不懂”“离现代太遥远了”,等等。
现在,很多人都在感叹“浅阅读”时代来临了。按照国外通行的定义,“浅阅读”是指不需要思考的、图文的、跳跃式的阅读。中学生之所以热衷于浅阅读,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流行文化对中学生来说更具亲和力,更易接受。它不需要中学生花费较多的精力,而多采用直接、简单的方式赋予受众快感,满足其娱乐需求。事实上,这种阅读方式一方面迎合着青少年的需要,另一方面更在塑造着青少年受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而一旦中学生习惯了这种文化接受方式,就会对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阅读的经典著作感到隔膜和不耐烦。因此,这个时代的青少年阅读实际上具有过度吸收与欲求不足的双重特征。其次,基础教育本应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精神基础,但很多教师、家长却无奈地把孩子钉在了各种习题的“十字架”上。教师自己就不读书,或者不敢引导学生去广泛阅读。但实际上,青少年学生是渴望阅读的。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他们中的大多数便随波逐流,将自己的阅读趣味只是定在了安妮宝贝、韩寒、郭敬明和卡通读物上,休闲式、消遣式阅读已经成为不少中学生的一种阅读选择。
(二)“浅阅读”时尚对中学生的影响
客观地说,浅阅读在一定条件下是促进经典阅读的一种积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流行读物很像经典著作的“平装本”,稀释思想含量,降低文字修辞程度,简化人物关系,压缩情节内涵,更好读,也更好懂。优秀的流行读物往往少不了从经典著作中借鉴主题或细节,越是风行的流行读物就越是存在与经典著作或隐或显的关联。如果从学生熟悉的流行读物入手,点明它们对经典著作的某些借鉴和化用,就可能激发学生追根溯源的好奇心,将他们的阅读热情导向经典著作。
但浅阅读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首先,浅阅读文本普遍具有人文精神缺失的先天不足,传统价值观念、人文关怀、审美理想、道德规范被它们所解构和颠覆。中学生长期进行浅阅读,易导致阅读的平庸化、低俗化,进而在人生态度上标榜前卫,傲视伦常,玩世不恭,游戏人生。其次,浅阅读文本普遍淡化文学的审美经验。经典文本所追求的思想内容的超越性、反思性、批判性,艺术形式的独创性、实验性、先锋性,以及充盈其间的忧患意识、苦难意识、神圣意识,在浅阅读文本中通通被抛弃。其文本的“创作”过程仅仅是一种文化操作,而“鉴赏”过程则变成了一种简单的文化消费,不存在审美距离,也不需要凝神观照。再次,浅阅读文本消解了语言艺术的诗性魅力。充斥于浅阅读文本的是情话、甜话、软话、大白话、大实话,以搞笑取代幽默,以调侃取代智慧,以浓艳取代素朴,以欧化取代民族化,将语言的韵味彻底“去魅”。阅读这样的作品,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最后,较之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充溢着更多的矫情和伪饰、谐谑和怪异。调查中,许多专家,教师反映现在中学生作文中消极因素偏多,主题明显低调,缺乏时代青年应有的朝气、活力和进取精神;写作上语言、形式过于随意,虽然贴近生活,但明显“低俗”。他们不无忧虑地指出,这样的阅读和写作离真正的文学殿堂还很遥远。
总之,青少年流行文化对中学生既存在积极影响也具有消极作用。它的现代化表现手段和多元化内容丰富了中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中学生开阔思维,增强自信,实现个性解放。但是,如果中学生沉溺其中,就会影响学业与健康成长,诱发道德问题,导致认同危机。鉴于此,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青少年流行文化对自身成长的影响,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收稿日期]200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