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甘肃论文,教育改革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102(2001)01-0063-11
少数民族教育是甘肃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民族教育,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尽快使民族地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党和国家的关怀重视下,甘肃省的民族教育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培养了一大批各级各类少数民族人才,形成了适合民族特点的教育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年,甘肃省民族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变迁和跨越,进入了民族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扶持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政策与措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拨乱反正,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民族教育出现了历史性转折。这时期民族教育也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1979年—1984年是恢复和重建民族教育管理体制的转折时期,过去扶持民族教育的政策和行之有效的措施恢复实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了教育方针。1980年10月9日,教育部、国家民委提出《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同年,甘肃省政府批转了省文办《关于加强我省民族教育工作的报告》(甘政发[1980]269号)。报告中提出民族教育要认真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使民族教育稳步向前发展。二是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中学和寄宿制学校。从1980年起,在武威、张掖、酒泉、临夏、甘南等地州的5所重点(后又增加平凉、天水、兰州、陇南)中学开设民族班,并抓好民族语文教学工作。1979年,全省民族语文工作会议召开。1981年,第三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同年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后,省政府批转了省教育厅、省民委《关于积极稳步地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报告》(甘政发[1982]147号),提出了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任务和目标。1982年,全国《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颁布,教育部于1982年12月20日,印发了《全国牧区、山区寄宿制民族中小学经验交流会纪要》。省上召开全省普及小学教育会,会后省政府批转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及小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规定从1984年起,在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特别贫困地区,分批实行小学“两免费”政策,继续办好寄宿制小学。三是采取多种途径和办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中等和高等教育。1980年6月2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1980年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院校试办少数民族班的通知》,同年8月22日印发《关于办好中等师范教育的意见》。省上作出决定,首先要大力发展民族师范教育,做好民办教师的整顿工作,培养一支合格的民族教师队伍。1980年省委《关于加强民族教育的问题和工作意见》提出改善教师高寒服装及教学设备。同年,省政府批转了临夏州政府《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有关问题的通知》的7条发展民族教育的措施。其次,大力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专业人才,从1980年起在高校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照顾,并在西北民族学院继续招收预科生,西北师大、省农大等大专院校建民族班。中等专业学校增设畜牧、兽医、林业等专业课或职业班。以上措施的落实,促进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1985-1995年,是民族教育体制改革,民族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民族教育改革已全面开始。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的法律、法规逐步出台,省政府一系列会议的召开。1985年根据国家开发建设大西北的战略设想和中共中央[1983]16号文件精神,在西北师范学院(后改名为西北师范大学)内建立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并于当年开始招生。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1985年,省民委、省教委召开大专院校、中师、重点中学民族班座谈会,总结交流了办班以来的成绩、经验,探讨下一步如何办好民族班的意见。1986年10月,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5省区藏文教材协作领导小组第五次协作会议在兰州召开。会后,国家教委、国家民委转发了《会议纪要》。1986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纲领性文件颁布。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像抓经济那样抓教育,要把教育摆在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1986年省政府在甘南州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明确了甘南州民族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藏族教育,藏族教育的难点是牧区教育;1987年,又在临夏州召开民族教育工作座谈会,总结了发展临夏教育20条措施;1988年在甘南召开了五省区藏族教育研讨会,总结了甘南州牧区办教育的5条路子;同年,刘恕副省长在广河县主持召开女童教育座谈会,会上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办学方法,探讨了女童上学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会后临夏州兴办了女童班、女子师范班等。1991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开始执行。1992年,第四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同年9月7日,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意见》,同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意见》,国家民委印发了《关于加强民族院校教材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印发《关于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加强民族散杂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为落实贯彻国家的一系列发展民族教育的精神,当年省上召开全省民族教育座谈会,会后,省政府批转了省教委、省民委《关于加快甘肃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甘政发[1993]113号),系统总结了1979年至1992年以来甘肃省民族教育工作的实践和经验,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办学的原则,并提出“八五”期间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5项任务和7条措施。1993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同年7月26日,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中规定,“为了解决民族学院来自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从1993年9月1日起,将现行专业奖学金中的民族专业奖学金标准提高为:一等奖学金每人每年600元;二等奖学金每人每年550元;三等奖学金在原助学金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 200元。其他专业的奖学金标准不变。”1993年省上召开了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座谈会。1994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同年,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召开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研讨会。同年,省民委、省教委为落实113号文件中“关于在省属14所中专举办民族班”的政策措施,召开了专门协调会。二是积极开展培训工作,组织教育考察团进行交流活动。自1985年以来,省民委、省教委先后多次举办了民族地区教育行政管理干部、中小学校、职业中学校长培训班,培训学员300人,组织民族自治州县主管文教的局长和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育考察团分四批赴发达地区学习,开阔了眼界,加强了联系,对于借鉴和吸收国内发达地区民族教育的经验,推动民族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为促进甘肃省少数民族科技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选拔学生参加第三、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中学生力学竞赛。省民委、省科协、省力学学会先后两次举行了全省少数民族力学竞争,315名少数民族参加了比赛,有37人获初赛奖。有3人在全国决赛中获三等奖。
1995年—2000年,是民族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战略是教育发展的重大改革,其根本寓意在于完善教育功能,使教育促进人的素质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促进社会的现代化。一是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10月23日国家民委制定了《高等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1996年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制定了《关于加快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通知》(甘政发[1996]68号),进一步明确了“九五”期间甘肃省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奋斗目标。采取“认真重视,大力扶持、积极指导,注重效益”的原则,从而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并把教育作为战略重点来抓。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台,民族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也逐步得到贯彻落实。甘南州、临夏州结合两州的实际也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如甘南州制定了《关于加快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快牧区基础教育的意见》、《实施义务教育条例》等。临夏州制定了《改革和发展教育的三十条决定》、东乡县制定了《教育条例》等。为了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更好、更快地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1997年4月22日,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印发了《关于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民族和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的通知》。同年省民委、省教委召开了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座谈会。同年7月2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印发《关于当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报告》。为贯彻通知精神,省民委、省教委开始对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的调查,1998年4月20日《关于表彰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通报》中,甘肃省的省民委文教处等8个单位、王毓瑞等12人获通报表彰,并颁发奖牌及证书。1997年全省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住房工作会在玛曲县召开,省政府确定玛曲县为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住房工作的样板,至此,全省民族地区教师“康居工程”开始启动实施。1998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同年12月11日,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1998年省政府在肃北召开了牧区教育工作会议;同年为总结交流普初经验,推动民族地区普初教育工作,在迭部县召开了全省普初现场交流会。1999年,省政府组织省民委、省委调研室等8个厅局单位分两批赴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考察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同年8月省政府制定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甘政发[1999]93号),通知中提出“加快民族基础教育。重点扶持办好牧区寄宿制小学,在现有基础上,牧区乡视需要可再改建一所寄宿制小学,办好边远山区村学和教学点,确实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资金由省上给予适当补助。”同年9月13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10月份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在湖北省恩施市召开了民族地区“两基”工作研讨会。2000年10月在山东召开了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座谈会。二是落实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决定》为我们构造21世纪的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省委、省政府对甘肃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多项调研,针对甘肃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用改革的眼光、改革的思路、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措施,下决心解决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999年召开民族班工作会,会议总结了20年来开办民族班工作的经验,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民族班工作。会后省教委印发了《进一步加强民族班工作的规定》的通知(甘教发[2000]004号。规定明确提出了办好民族班的义务、责任、指导思想、任务与目标。同年10月 19日省上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 11月23日省委(省委发[1999]64号)印发了《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增加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加强省内相对发达地区和高等、中等专业学校、城市示范性中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帮扶工作。省级扶贫开发资金的15%用于发展老少边穷地区的义务教育。提倡和鼓励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扶助老少边穷的特困生。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要采取有力措施,确实解决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问题。坚持抓好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坚持‘双语’教学。在学好民族语文的同时,必须学好汉语文,有条件的地方要开设外语课”。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省上也制定了《甘肃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制定了今后五年到十年甘肃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目标,在总目标中提出“确保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两基目标的实现”。2000年3月10日,省政府向国务院就《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请求立项解决我省少数民族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的请示》(甘政发[2000]18号,申请援助。2000年党中央又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实际上就是民族地区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能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的培养。中央办公厅制定下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厅字[2000]13号),省教育厅组织在兰的16所高校对口支援甘南州的教育事业,在各高校调研的基础上,在夏河县召开了甘肃省高校对口支援甘南州民族教育首届校长联系会,启动实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西部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贫困地区学校工程”(简称“两个工程”),为此省教育厅也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甘肃教育发展纲要20条》。为贯彻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精神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甘肃大发展为动力,动员省直机关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确实帮助省内贫困地区学校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奉献一片爱心,为甘肃教育事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出新的贡献。省委办下发《关于在省直机关单位重点支援贫困地区学校活动的要求》[2000]31号文件。紧接着10月9日省直工委召开省直机关支援贫困地区教育动员大会,制定了《省直机关开展重点支援贫困地区学校活动实施方案》,确立了第一期支援全省贫困地区学校94所,其中民族地区30所;支援的任务主要是每个单位支援一所学校、捐赠一批物资、资助一批学生;并决定此项工作分两期进行,一期两年。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将于2001年启动第二期“贫困地区义教工程”。三是这一时期,高等教育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1996年,部分高校招生开始实行并规,实行国家分配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新形势,开始收费上学。同年12月16日,《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农林、师范、体育、航海、民族专业等享受国家专业奖学金的高校学生免收学费。”其次,从1998年来高校、中专招生全部并规收费上学。第三,1999年7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继续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贷款制度的办法》的通知。为贯彻通知精神,省政府办公厅于2000年8月31日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助学贷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甘政办发[2000]49号。第四,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决定在 2000年12月召开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
二、甘肃省民族教育取得的巨大成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省民族教育事业进入建国以来的黄金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发展了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教育体系已形成。1999年,民族地区有小学2506所,比1965年2159所增加了347所;学生36.8万人,比1965年增加22.2万人。有普通中学147所,比1965年增加124所;有学生8.4万人,比1965年增加7.9万人。民族地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4.83%;初中入学率为49.31%;职业中学16所,有学生1800多人;中等专业学校10所,有学生3700多人。高等民族师范专科学校1所,学生2000多人。兰州有西北民族学院,为甘肃省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和干部。另外,自1980年以来,先后在7所重点中学、2所中师、3所高校举办了不同层次的民族班,共招收少数民族学生5259人,其中重点中学民族班2889人;中师民族班910人;大学民族班1469人;1985年开始在临夏州师范学校开设了女子师范班。少数民族成人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西北民院、中央民族大学自1985年以来,成人教育每年在甘肃省招生。为缓解民族地区工科人才奇缺状况,1998、2000年省委统战部、省民委、省扶贫办在甘肃工业大学举办了两批民族地区机电、工业管理工科人才培训班,来自民族地区的100多名学员参加了为期两年的学习,目前已有60名学员毕业。
——在牧区建立寄宿制中小学,突破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难点。全省民族地区10个牧业县,116个牧业乡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一般的办学模式成效甚小。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牧区教育已形成民族小学、民族中学、民族师范、民族大专院校的教育体系。全省10个牧业县共有小学 530所,在校学生4.18万人,其中寄宿制小学116所,在校学生1.6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1.03%,女童入学率89.29%。普通中学19所,在校学生0.78万人,其中寄宿制中学12所,在校学生0.54万人。实现了每个牧业县有一所寄宿制中学,每个牧业乡有一所寄宿制小学的目标。寄宿制中小学培养了一大批中小学毕业生,为牧区“普初”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视民族语文教学、双语教学。党和政府在民族教育领域实施的语言文字平等的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习惯和保障民族语言使用平等权利的重要体现。双语教学坚持“两个为主”的教学要求。目前,甘肃省进行民族语文教学的中小学达306所,在校学生3万多人。5所中专和2所大学开设了民族语文课和民族语文授课的专业。还用民族语文开展扫盲,先后聘请60多位宗教界上层人士担任民族中小学的名誉校长,这不仅是民族政策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同时还密切了党同宗教人士、同少数民族群众的关系。
——基础教育工作取得进展。经过艰苦的努力。1999年全省已有43个县实现“普九”和达到国家颁布扫盲标准,人口覆盖率达到47.53%;81个县市实现“普初”。民族地区有12个县市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为76.38%,有4个县市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其中肃南县于1998年完成“两基”,实现了裕固族整个民族的“普九”。
——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民族地区的10所中专、1所大专、西北民院、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及从1996年始在教育学院举办的民族地区专升本师范成人班,4年来共招生六个专业160人,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不同层次的师资力量。目前,民族地区有小学专任教师14805人;有中学专任教师5984人;职业中学教师221人;中等专业学校教师49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小学93.73%初、中学73.93%。高中40.76%。
——高等学校招生中实行优惠政策。省上从1980年就开始对民族考生实行”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照顾政策,在20年的执行过程中经过探索、调整,得到不断补偿完善。目前的政策是:对入汉语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民族自治县、乡的少数民族考生照顾20分;对长期居住在民族自治县的汉族考生照顾10分;散居少数民族考生照顾5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录取。对入民族院校、民族班的民族自治县、乡的少数民族考生,按定向招生计划全省统一划线录取。对长期居住在民族自治州县的汉族考生照顾50分录取;对散居少数民族考生照顾10分,由学校审查录取。民族院校、民族班主要招收民族自治州、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聚居少数民族考生占计划的70%;民族地区常居汉族占计划的20%;散居少数民族考生占计划的10%。1997年至2000年,高等院校共录取大专以上少数民族考生万人,其中“九五”期间招收了7113人。
——重视民族地区的教育科研工作。随着民族教育实践的深入开展,对民族教育的特殊性,急需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认真探讨和研究,使民族教育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服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决定》颁布后,甘肃省民族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建立健全民族教育科学研究机构。1984年在兰州成立甘肃省民族教育研究会,1985年临夏教育研究会成立;同年在甘肃民族研究所、西北民院研究所增设民族教育研究室。1987年兰州教育研究会成立。这些研究机构的成立标志着甘肃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研究工作走上有计划、有组织的轨道。省民族教育研究会先后在兰州、临夏、甘南州举行了全省性的民族教育学术研讨会,先后5次派22人次参加全国民族教育学术会,并出版了少数民族教育专缉。二是注重调查研究,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省民委、省教委等单位写出了具有政策性和学术性的调研报告40多份。省教委对肃南、肃北、阿克塞牧区县的3个课题研究的《结合少数民族牧区实际发展基础教育的可行模式》荣获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同时组织参加“改善女童处境不利地区初等教育实验研究”、“少数民族女童教育质量与效益研究”、“女童教育的课题和行动计划”、“农村女童教育现状问题及政策研究”等活动。在女童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经验,为改善贫困地区的女童教育摸索了路子。三是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硕果累累。如《西北民院史》是填补民族教育空白的专著。《西北少数民族高等师范教学办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对策研究》获国家级一、二等奖。许多专家学者著书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如西北民院建院以来至1999年共发表有关论文463篇、出版专著28部,有26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
——教育对口协作取得长足进展。一是继续做好省内大专院校和重点中学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教育活动。省民委、省教委于1993年、1997、1999年召开了全省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教育协作、民族班座谈会。1994年以来省上大专院校和重点中学都用实际行动支援民族地区的教育,省内的7个城市、西北师大、西北民院、兰州医学院、甘肃农大、甘肃中医学院、兰州铁道学院、兰州工专、武威师范、兰州师专、兰州师范学校、西北师范大学附中、兰州一中、兰州二十七中等学校为民族地区选派支教教师100人,捐赠各类图书5000多册,有的还配备微机,并免费培训人员。1995年至1997年,由省委宣传部牵头,十几家省级单位参加了支援甘南州的教育活动,此项活动共为甘南州中小学捐书、赠物、配备理化教学仪器和电教设备达200多万元。这些援助物资在教育活动中全面发挥了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三是搞好天津对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活动。1992年全国第四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上确定天津对口支援甘肃。1996年国务院确定天津市和甘肃省进行全方位的对口支援。天津市政府和教育部门先后拿出1800多万元支援甘肃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自1996开始天津市教育学院举办了甘肃民族地区大专起点升本科师资培训班,至2000年已招收三届共75人;1998年开始天津市教委在天津市属有关大学每年为我省的18个少数民族和贫困县定向培养36名大学本科生,至2000年已招收了三届,其中民族地区每年12人;天津市有16名专家学者到甘肃省甘南、临夏州进行讲学活动;甘肃省先后有20多人次赴天津市考察学习。四是参加八省区蒙文教材、教育协作工作,完成了中小学蒙文教材建设任务,并从教材协作进入教育协作,对等培养学生;参加五省区藏文教材、教育协作,对等培养学生;还与新疆对等培养哈文教师,几年来,共对等培养了各类人才360人。
——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在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为民族地区捐书近3万册、发放2万多册实用技术图书。省民革为临夏县争取了70万元的无息贷款,并开展“扶羊”希望工程,用羊的效益带动教育的发展。民办民助学校及公办民助学校和民间教育团体的兴起为民族教育增添了活力。兰州市、临夏州、天祝、东乡、和政、广河县等地热心民族教育人士个人兴办或者公办民助幼儿园、小学、中专、大专等,共有近3000多少数民族幼儿或学生收益。
——发展了民族地区的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技术是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使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一样能享有共同的教育资源,1999年省民委在夏河投资20万元、省教委在天祝等地投资40万元搞远程教育试点,准备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多渠道筹措经费,逐年增加教育投入。1983年至1991年,安排民族地区校舍专项补助费8679.14万元。“八五”期间安排教育经费1.4亿元。“九五”期间,民族地区有卓尼、临潭、永靖、康乐、天祝、张家川、临夏县共7个县列入世界银行贷款“贫三”项自,贷款和地方配套共投入人民币7204.4万元,安排解决了316所学校的困难与问题,此项目于1998年实施完成。有夏河、康乐、广河、和政、东乡、积石山、永靖、卓尼、临潭、舟曲、天祝、张家川、临夏县列入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投入资金1.5亿元,安排到206个乡的316所学校。国家计委援藏项目资金对甘肃省投入2148万元,安排到甘南州的187所学校。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1.5亿元人民币主要安排在临夏州的东乡、积石山、和政、康乐4个县。肃南县1997年列入国家“小少民族普九”工程项目,国家民委一次性投资补助30万元。中央民族教育专项补助,从1992年至2000年已累计补助450万元,其中“九五”期间250万元。省上从城市教育附加费中筹措了60万元,对连续两年征收教育附加费达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1.3%的肃南、永靖、张家川、肃北、阿克塞、临潭县一次性各奖励5万元。国家计委设立难度“扶贫教育工程”为甘南、临夏州一次性拨款816万元。中央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及民族补助费每年都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民族教育,“九五”期间大约400万元。民族补助费每年也拿出一部分用于教育,“九五”期间大约200万。“希望工程”从1991年实施以来,已在民族地区建起希望小学21所,投资665万元。2000年积极争取到新加坡华侨陈玉池夫人程盟芳女士捐款482.02万元,修建了永靖县刘家峡初级中学。香港邵逸夫先生已累计给甘南州教育捐款225万元。
三、甘肃省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甘肃省民族地区1999年;贫困人口29万,占全省贫困人口121万人的2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64元,低于全省1413元、全国2210元的水平。目前民族地区18个县是财政补贴县,其中12个县是国列贫困县,有些县财政自给力不足20%,如东乡县财政自给力为9%。财政困难导致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公用经费逐年呈下降趋势。按规定教育经费应高于事业费的政策只落实了10%,有的县只落实了3.5%。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的规定也没有完全落实,生均教育经费仍然很低,直接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开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普初”、“普九”进展缓慢。表现在:一是学龄儿童入学率低。1999年全省87个县市中有81个县市已实现“普初”,其中52个县市已实现“普九”,全省没有”普初“的县6个,民族地区就占了5个县。民族地区学龄儿童入学率95%,低于全省98.62%和全国99%的水平,女童入学率92%,低于全省女童入学率98.11%的水平。甘南州藏族儿童入学率只有87.03%、临夏州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85.1%,少数民族女童入学率只有73.5%。少数民族地区青壮年文盲率高于全省水平,东乡、积石山县分别高达30%、15%。有的民族县基础教育呈宝塔式形状,一年级学生多,往高年级,人数就减少。如碌曲西仓乡中心小学全校有学生110人,全乡入学率52%,以民族学生为例,一年级有学生17人,升入四年级只有5人,途中12人流失。1994年,全省9个牧业县一年级有学生18219人,到1998年毕业时只有8910人,流失了9309人,巩固率为48.9%。二是随着“普九”的深入和群众观念的转变,初中学生剧增,校舍不足,课桌凳短缺,学生上课住宿非常拥挤,导致部分学生进不来、留不住,影响了“两基”的进程。三是近几年国家实施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世行贷款“贫三”项目和援藏项目,只覆盖了民族地区的部分学校。项目未覆盖的学校条件很差,80年代修建的校舍有的已成为危房。还有8个民族县是非国扶、省扶的贫困县,也是“义教”、“贫三”项目“两不沾”的县,因享受不到国家的补助性的投资,只靠本身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困难很大。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比较低。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学和初中教师学历与能力差距较大。初中教师达标率73.93%,低于全省80.44%,高中教师达标率40%,低于全省52.94%。用民族语文授课的高中教师达标率只有32.8%。二是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近几年,随着双向选择分配大学生的制度实行以来,学生到民族地区的减少,高中教师不足。三是部分教师待遇未落实,评定职称难,住房条件差,思想不稳定。
——民族教育基础薄弱。一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低,财政收入少,支出大,财政赤字逐年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力不从心,投入总量不足,基础设施虽然有很大改善,但总体上还不够,校舍还不足。二是“两免费”还没有完全兑现。不少学生因家庭贫困失学或中途辍学。三是部分群众对教育的认识不足,“读书无用”在个别地方盛行。再加之大中专制度并轨收费,学生毕业后要自己找工作等,给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学生及其家长供养孩子读书造成困难,有不少群众重男轻女思想严重,认为:女孩子迟早是人家的人,念了书,不好管,不好嫁人;有的地方受宗教观念的影响,学生在寺院念经的也不少。四是教师质量差,高学历水平现象突出,教育质量难于提高,进而影响着农牧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
——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专业单一,生源不足。民族地区的16所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只有1851名,平均每校116人,办学效益差。
四、发展甘肃省民族教育事业的经验
甘肃省民族教育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国发生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党的教育方针,不仅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民族教育事业只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得到充分重视、迅速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教育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肃北、阿克塞牧区县的牧民由过去“逐水草而居”变为现在的“逐教育而居”的局面,这种模式已开始发展到甘南州。总结甘肃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有: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视领导,是发族教育的重要保证。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发展民族教育的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党政领导对教育的重视,把教育事业作为大事来抓,当成少数民族素质的提高、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兴旺发达的最根本问题来抓。无数事实证明,哪里的党政领导重视,那里的教育就上去,哪里轻知识、轻文化教育,那里的教育就上不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级党政领导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缺乏的现状,对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产生了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政府行为逐渐加强,基本上做到了认识到位、行为到位、经费到位、措施到位。
树立常抓教育战略思想是发展民族教育的根本所在。一是基础教育是民族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普及基础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标志,是关系到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大事。民族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金字塔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民族教育的奠基工程,是更高层次教育和其他类型教育的根基。无论是民族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还是民族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远程教育都要在一定的基础教育的前提下方可进行。实践证明,要改变我甘肃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基础教育质量低的现状,基础教育是重中之重,必须抓紧抓好。二是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根据民族地区的不同实际,在教育的发展上采取积极进取,事实求是,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同步推进,共同提高的原则。不能因为局部落后,拖住前进的步伐。对未实现“普初”的县,保证“普初”工作的基础上,对经济条件和基础教育相对较好的乡,积极推进“普九”工作;对未实现“普九”的县,在推进“普九”工作的同时,对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高中教育。要多形式、多层次发展。
建立一支合格的民族师资队伍是发展民族教育的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这是多年来的一条基本经验。民族地区要在短期内尽快赶上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解决人才培养问题。民族人才的培养,师资是关键。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看,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高学历与低水平矛盾十分突出。由于普及教育落后,师范从基层招来不合格的学生,低进低出,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必须重视和发展民族师范教育。加强民族师资培养,是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根本大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选拔一批好校长。一个好校长带一批好的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一个好学校就能吸引一大批孩子来读书。二是全社会必须尊师重教,提高教师的地位,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这是加强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前提。三是改革和加强民族师范教育,办好师范院校和民族班,培养合格的教师,并采取特殊措施,提高民族教师待遇。四是建立健全师资培训制度和系统。对现有教师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多种层次的培训和继续再学习教育,并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进行目标管理。五是加强教学、教研交流活动,学习教育理论,开展教学实验,形成适合自身条件的有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利研兴技。
建立和完善双语教学体系是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用语问题,是民族教育的基本问题。甘肃省藏、蒙古、哈萨克族都有语言文字,东乡、保安、裕固族有语言而无文字,回族使用汉语。民族教育的实践证明:在不少民族中间重视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和进行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深受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对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开发儿童智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解决好双语教学,贯彻落实党的民族语言政策,提倡语言平等,开展双语教育,搞好双语教材建设,培养双语教师队伍,制定双语教学计划。
实行借贷办教育和扶贫帮教相结合是贫困地区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又一新途径。民族地区在办学的实践过程中,改变思想观念,各级政府在努力保证主渠道投入的同时,树立超前办教育的意识。在甘肃省民族地区的县乡出现了借贷修学校,负债办教育的新举措。即由县、乡政府采取向银行贷款,由工程队垫支等方式,解决学校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借款修学校,负债办教育的出现,有利于提前集中有限财力,发展教育这项长远事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司持续发展培养合格人才,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做出有益尝试。也就是说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教育,用今天的教育为明天的建设培养人才。这是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深入人心的有力证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飞跃,也是县乡政府重视教育的具体体现,是落实“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的新成果。
加快民族地区远程教育建设步伐,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是加快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孙英书记提出的“未来工程”正在民族地区有效的实施,国家和省上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在州县的共同努力下。应用现代技术教育,提高教师能力,扩大学生视野,是缩小地域、时间和空间差距,克服基础教育薄弱,信息闭塞,教师水平不高,实现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重要手段。
适应民族教育的特点,发挥少数民族绝大数信仰宗教的特点,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的威望,发动他们支持、帮助办教育是一条成功的经验。调动他们提高民族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积极性,必将会极大地推动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
适应民族教育理论的研究,建立完善的民族教育理论体现,是发展深化民族教育改革的又一个重要课题。推动民族教育研究的发展,加强民族教育理论研究的领导和管理,发挥民族教育研究在发展民族教育中的指导和龙头作用,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民族教育,掌握好导向。在民族研究上要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创建民族教育理论园地,改变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态,找对路子,制定好政策,使民族教育得到健康、长足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