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县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6100
【摘 要】目的:对不同切换点行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患者均先给予经鼻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A组患者以呼吸泵衰竭改善窗(RPFIW)作为切换点改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B组患者则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作为切换点改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发生RPFIW和PICW时的呼吸、循环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记录其入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次插管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发生RPFIW的时间为(2.8±0.4)d,B组患者发生PICW的时间为(5.5±0.5)d,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5.0%和33.3%,入住ICU时间分别为(5.0±1.1)d和(6.7±1.4)d,均有A组显著低于或短于B组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呼吸泵衰竭改善窗作为作为序贯通气的切换点可以大大缩短患者的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序贯通气治疗;切换点;临床效果
本文就我院2015年2月到2015年10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及初步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中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同时经血气分析发现:PaO2<60mmHg,PaCO2>50mmHg,符合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心脏、肝脏、肾脏、脑血管功能障碍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合并神经肌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患病史或意识障碍,无法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60例。
A组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患者的年龄在53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6±3.1)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在8-15年之间之间,平均病程为(11.3±1.5)年。其APACHEⅡ评分为(18.9±2.3)分。
B组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患者的年龄在52岁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1±3.4)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在8-16年之间之间,平均病程为(11.5±1.4)年。其APACHEⅡ评分为(18.7±2.6)分。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APACHEⅡ评分等方面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根据其临床表现给予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改善营养状态及心肺功能的对症治疗。同时,给予经鼻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A组患者以呼吸泵衰竭改善窗(RPFIW)作为切换点,当患者符合以下标准时,撤除气管插管,改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患者意识恢复、神志清醒,主要生命体征基本稳定,自主咳嗽恢复,能自主触发呼吸机;患者的呼吸频率不超过12次/min,支持压力不超过20cmH2O,吸入氧浓度不超过50%,呼吸气道闭合压不超过6cmH2O,浅快呼吸指数不超过105次/min/L;且经血气分析显示,患者的PaO2≥60mmHg,PaCO2≤60mmHg,PH≥7.3,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在2级及以下。
B组患者则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作为切换点,当患者符合以下标准时,撤除气管插管,改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患者的痰液量呈逐日递减,颜色逐渐变浅、变白,黏度明显变稀,低于Ⅱ度;经X线胸片检查,间肺部感染阴影吸收明显,融合斑片影不明显;机械通气SIMV频率可下调至10-12次/min,PSV可调至10-12cmH2O;同时符合下列两项指标中任意一项:外周些白细胞计数下降程度超过2×109/L或者检测水平不超过10×109/L;体温显著降低或检测水平不超过38℃。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发生RPFIW和PICW时的呼吸、循环指标(包括PH值、PaO2、PaCO2、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MAP、HR、RPFIW或PICW的出现时间等)进行比较,同时记录其入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次插管率、死亡率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患者发生RPFIW的时间为(2.8±0.4)d,B组患者发生PICW的时间为(5.5±0.5)d,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5.0%和33.3%,入住ICU时间分别为(5.0±1.1)d和(6.7±1.4)d,均有A组显著低于或短于B组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出现RPFIW或PICW后的PH值、PaO2、PaCO2、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MAP、HR以及再次插管率、死亡率的比较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期,还会引起肺功能衰退,伴发呼吸衰竭,通常需要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方法对其进行抢救,在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3]。但临床实践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向无创机械通气转换的时候,切换点的选择至关重要。一方面,切换时机过早可能导致患者的呼吸支持不够充足,呼吸肌疲劳状态未能完全恢复,导致再次插管率升高;另一方面,切换时机过迟又可能使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呼吸机依赖风险提高,呼吸机撤除困难[4]。
本文对比了以RPFIW和PICW为切换点时其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可见两种切换点下行序贯通气治疗患者的PH值、PaO2、PaCO2、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MAP、HR等呼吸循环指标比较均差别不大,再次插管率何死亡率也无明显差异,但以RPFIW为切换点时,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大大缩短,入住ICU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这是由于多数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后的2-4d内即可出现RPFIW,且这时患者呼吸肌肉疲劳程度已经显著改善,可以拔除气管插管,以RPFIW作为切换点不会过早也不会过迟,合理性较强。
总之,以呼吸泵衰竭改善窗作为作为序贯通气的切换点可以大大缩短患者的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海,刘娟.不同切换点行序贯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6):1126-1127.
[2]陈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1(23):133-134.
[3]马艳,李俊伟.序贯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撤机中的应用[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20(6):401-404.
[4]王柏磊.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疗效[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7):891-893.
论文作者:王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发生率论文; 疾病论文; 阻塞性肺论文; 病程论文; 时间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