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应用论文_李世鹏

高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应用论文_李世鹏

摘要:小组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必要性;实施;注意的问题

一堂好课,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小组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随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视与推广,它为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很好地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工作者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新课程理念下英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新一轮教学改革不仅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学”来说也是一大挑战。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着较大的转变,需要我们的反思和研究。

1.教材容量大,教师被教材牵着走。对教材的过度重视使目标转移,教师把备课重点放在了教材上,对学生却忽视了。

2.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学生基本上还是被教师牵着走,谈不上有什么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结果造成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产生两极分化,使不少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引进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笔者在教学中,常常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2.明确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3.合作、探究。4.交流、评价。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笔者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笔者也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

三、合作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的正确应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是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兴趣和教材的难度有关。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他们感到教材的内容很简单,就会缺乏学习兴趣。反过来,如果他们觉得教材内容过深,就会产生烦躁、焦虑、畏难的情绪,甚至会产生抵触学习的行为。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应有意识地诱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情感。这样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价值和乐趣,发现自己的潜能。

2.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而合作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则是实现这种目标必须具备的条件。在教学中,合作学习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又能分享别人的思想,使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争辩中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理,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

4.合作要职责明确。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让每个学习成员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合作学习在有组织、有计划中实施。教师在教学中应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四、总结

l.合作学习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在传统学习中,一个学生的成功往往使别的学生成功起来更加困难,那些努力完成了学习任务如学生被看作教师重,为此,其他学生在学习活动就容易信心不足。而相比之下,在合作学习中如果学生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学习活动就会被学生赋予积极的意义。小组活动被重视,也正是由于它有助于全队取得成功。

2.合作学习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特殊的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学生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因而,在合作学习的发展之初,就因为它能在校内、班内建立不同种族学生间积极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消除种族隔阂、歧视和冷漠的现象而受到反种族歧视运动者的推崇。

3.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而且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

合作学习也有它的一些缺点。在合作学习的小组活动中,有时因组内成员的意见不一致、分歧太多而争论不休,造成内耗,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一些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小组组员表现消极,就会降低全组的工作、学习效率。而且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竞争,这种竞争有时会产生较大的摩擦,也会直接影响各组的工作效串甚至伤害其成员相互间的感情。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GS{2016}GHB1089)。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 730600)

论文作者:李世鹏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  ;  ;  ;  ;  ;  ;  ;  

高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应用论文_李世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