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曲晶晶1,井燕2,武莹丽3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曲晶晶1,井燕2,武莹丽3

曲晶晶1 井 燕2 武莹丽3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河南 471000

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患者中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方法:笔者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骨科创伤患者资料,均为创伤患者,且无其他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创伤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疼痛护理;管理模式;骨科创伤;应用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笔者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骨科创伤患者资料,均为创伤患者,且无其他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18~67岁,平均(38.3±2.5)岁;试验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0~65岁,平均(36±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

2.1术前评估和教育

术前评估和教育的目的在于消除患者对手术和术后疼痛的恐惧和不安,使其积极面对疼痛,早日康复。在创伤患者进行手术前,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医护工作人员对患者病情作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估,多方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还应当将手术的方案,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疼痛程度及诱发原因详细告知患者。此外,术前教育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教导患者通过早期功能恢复锻炼、深呼吸、镇痛药的使用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并告知镇痛的方法、特点、选择原因,共同制定镇痛方案[1]。

2.2实施疼痛评分管理流程

护理人员记录患者疼痛评分、持续时间、情绪反应、睡眠质量、治疗依从性、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等。首次评估在患者入院后2h进行,评分值≤3分时每天上午10:00进行评估,对行全身麻醉的患者每小时评估1次;硬膜外局麻患者则每4小时评估1次;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则每6小时评估1次;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患者则每8小时评估1次。

2.3护士的系统培训及考察

通过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疼痛护理知识培训和考察,使其有效掌握疼痛护理管理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护理中,切实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在治疗中,若患者疼痛评分>4分时,阿片类﹑非固醇类消炎药物可联合使用;当患者疼痛评分>7分时,使用强阿片类药物联合非固醇类消炎药物,减少患者的疼痛。

2.4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常见措施,也是必要措施。研究证实心理因素会引起应激反应,对手术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因而心理干预应注意与病人多沟通,沟通的目的在于解决患者的困惑,了解心理需要,避免消极的心理因素。对于疼痛护理干预来说,心理护理应贯穿整个护理干预过程,其中主要的护理方式是及时、积极、耐心的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心理指导,缓解其紧张的情绪,使其放松,并仔细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还可通过周围的环境来影响病人的心情,例如保证病房的干净整洁和空气流通、放置一束芳香的鲜花、播放舒缓的音乐、观看电视等来分散疼痛带来的负面情绪[2]。

2.5镇痛药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阶梯用药法对患者进行术后镇痛,主要包括3个阶段。第1阶段使用NASID类药物、阿司匹林等非麻醉性镇痛药,第2阶段使用可待因、右旋丙氧酚等弱麻醉性镇痛药,第3阶段使用杜冷丁、吗啡等强效麻醉性镇痛药,但用药需谨慎,对于大型手术、内脏痉挛的患者等可适当使用。用药时应当严格掌握药理机制、适用范围和副作用,及时根据作用效果调整用药。

2.6外界因素护理

患者大多存在焦虑、烦躁、郁闷情绪,会影响康复进程和疗养状态。因此,应为患者提供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其心情愉悦﹑放松。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音乐疗法,以起到放松心情的作用,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抑郁情绪,稳定血压并增加舒适感。另外辅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以冰袋冷敷减轻局部充血水肿,以热敷减轻痉挛,使患者减少不必要的疼痛,能早日康复。

3、诊断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评分,无疼痛为0分,轻微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6分,重度疼痛为7~10分。根据术后疼痛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术后越疼痛。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完成,分为满意、不满意。

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疼痛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5 3.7±2.1 1.8±2.1

试验组 35 3.6±1.6 1.0±1.6

2、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35例患者满意34例,占97.1%;不满意1例,占2.9%。对照组35例患者满意30例,占85.7%;不满意5例,占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模式的护理,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水平和治愈信心,给予患者生理和心理的满足,使其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实行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医护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疼痛护理管理知识,并在实践中准确熟练地加以应用,使其具备提前镇痛、按时镇痛和多模式镇痛的理念,并对患者进行适时疼痛评分;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疼痛护理管理知识教育,使其能科学的认识疼痛且及时镇痛,减轻患者身体的疼痛感和心理负担;其次优化患者生活环境,使其心情保持轻松愉悦,早日康复。并应借鉴国际疼痛护理管理经验,提高医师、护师、患者对疼痛的正确认识,尽可能地减少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3]。

结束语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不仅能减少患者的疼痛感,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丽芳,翁留宁.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24):20-22.

[2]邢文,吕锋,杨丽,姚岚,凡荣.全程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J].环球中医药,2013(S2):234-235.

[3]张倩,王颖.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3(09):69-70.

论文作者:曲晶晶1,井燕2,武莹丽3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

标签:;  ;  ;  ;  ;  ;  ;  ;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曲晶晶1,井燕2,武莹丽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