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农业论文

浅析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农业论文

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持续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大的全球性问题。随着人口的骤增,由此而引起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世界农业的持续发展,发达国家政积极尝试探索各种农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以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农业思潮。我国既是一个人多地少、相对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又是一个经济基础落后、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国家。我国的农业正从传统持续农业向现代持续农业转化,正在探讨和完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和探讨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正实现从传统持续农业向现代持续农业的转化

对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划分,由于认识的角度不同,划分结果不一,但一般是以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手段应用的水平、程度和范围来确定的。即凡是大量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并有较发达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其他高技术配套产业的密切配合,就是现代农业,如果继续使用常规的生产技术手段,主要还是人畜耕作、人工收种、人背马驮、靠天吃饭等,则是传统农业。有时,虽然部分采用了一些现代技术或实用技术,包括使用一些农业机械、水利设施、化肥农药等,但它并未使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局面改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很有限,大量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还是自己生产自己消费,那就仍然属于“传统农业”的范畴。

我国在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时,必须特别重视农业持续发展问题,要吸取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尽可能避免少走弯路,但不应把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方向,简单地归结为持续性农业。我们认为,持续农业是一个新概念,但其基本含义并不始于今天。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意味着农业要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持续农业不是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它存在于不同的历史阶段,而且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持续农业有着重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就反映了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所以,不是现代农业之后有个持续性农业发展阶段,也不是未来的现代农业就是持续农业,而是现代农业,以至未来的现代农业,都必须更加重视农业持续发展和采用新的技术。概言之,现代持续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和环境科学技术与大工业技术基础之上,采用先进的手段、材料和方法,以求得农业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传统的持续农业是在农民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技术与手工业基础上,采用人力、手工工具和基本上采用自然形态原材料的农业。

从传统持续农业过渡到现代持续农业,显然是一个生产力发展及其生产关系变革的过程。在中国现阶段,伴随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深化,农产品价格的改革,购销体制的变化,所有制关系的调整,农村市场的扩张,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九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迅速调动起来,从而使中国的农业生产又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中国农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逐步从传统持续农业向现代持续农业迈进。

二、我国现阶段农业持续发展的特点

(一)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区域差异较大 我国北起寒温带,南至赤道带,国土约有98%位于北纬20─50之间的中纬度地带,大部分处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和亚热带,只有一小部分处在热带和赤道带。全国年平均水量650毫米,山地(包括山地、高原、 丘陵)占国土面积的69%,平地(包括盆地和平原)占31%。现有耕地约14.34亿亩, 占国土面积的10%。林地18.7亿亩,森林覆盖率为12.98%。草地面积43 亿亩。内陆水域4.3亿亩。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相当丰富, 但人均土地、耕地、草地、森林及水域等主要农业资源的占有量相对不足,且农业生产区域差异较大。根据这种差异,全国可大致划分为10个一级农业区38个二级区。这些农业区的发展水平差别显著,且有继续扩大之势。

(二)人多耕地少,人均占有量低,但耕地仍有很大增产潜力 我国人口的基本现状是人口基数庞大,增长速度较快。建国40多年来平均每年增加1460万人;全国人口增长1.11倍,其中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 而耕地又在逐年减少,近10年来,每年减少600─700万亩。最近几年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综合措施,耕地急剧减少的势头虽然得到初步控制,但每年仍趋于减少。世界人均耕地4.2亩,我国不足1.3亩,长期承受着以较少耕地养活较多人口的沉重压力。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还有较大发展潜力,全国有中低产田8.4亿亩,占耕地的58.6%。目前, 虽然全国粮食亩产已提高到250多公斤的水平,但从土壤理化性状、 改造中低产田的条件以及其它光、温等自然资源来看,我国单产水平仍有较大幅度提高的可能,南、北方都已总结出大面积吨粮田的经验,说明我国耕地还有相当大的增产潜力。

(三)新耕地资源开发难度大,但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仍可为我国人民提供一定的食物和其他原料 我国现有可利用的草地43亿亩,其中,北方可利用草地34亿亩,南方宜牧草山草坡7亿亩, 宜林荒山荒坡10多亿亩,森林面积18.7亿亩。还有可开垦的宜农荒地2亿亩, 可造林的荒地约13亿亩,可养殖的水面约1亿亩。只要统一规划、 综合治理,到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即可以开发利用相当一部分新耕地资源,并形成相应的生产能力。

(四)农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但已形成了一定的综合生产能力 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不高。截止1994年底,全国农业人均农业产值1001.8元。人均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594.2元, 农业劳动生产率仍然较低。但与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相比,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却提高很多。 199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5005.8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为9438.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0%。1994年农业机械总动力3.38亿千瓦,比1978年增长188.9%。大、中型拖拉机69.3万台,比1978年增长24.4%。农村水电站发电能力503.7万千瓦,比1978年增长120.5%。化肥施用量(有效成分)3317.9万吨,比1978年增长275.3%。农村用电1473.9亿度,比1978年增长482.3%。此外, 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40多年来初步治理了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修建水库8.4万多座,农田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51.4%,盐碱地有60%以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经过改造的红黄壤累计1亿亩等。 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我国的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三、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坚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农业的发展应当在继续重视产量的基础上,转入高产优质并重、提高效益的轨道上来。所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内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向,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必由之路。其依据有三:一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正处于转型阶段,即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一个极其重要的变化,是人民的吃、穿、住、行都要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食物消费和膳食质量要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即由自给自足、半自给自足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产品经济是生产多少,分配多少,消费多少,产品是卖方市场。商品经济则相反,产品是卖方市场,产品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产品不适销对路也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三是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阶段,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是科学化、效益型的农业,要求高产、优质、高效相统一的农业,如果继续沿着传统的、单一重数量轻质量的、不顾市场需要和农民比较利益的老路走下去,农业永远跳不出低效益的“穷圈”。所以高产是国情决定的,优质是市场决定的,高效是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决定的。其中,高产是基础,优质为重点,效益为核心。通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把农业推向市场,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实现小康提供量多质优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一)挖掘资源潜力,提高农产品产量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尽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从农业自然资源来看,仍有较大增产潜力。具体表现在:(1)开发宜农荒地,充分利用各种土地资源;(2)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3)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播种面积产量。此外,通过科技兴农,改良作物品种,增施有机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则可提高每一熟单位播种面积产量。可见,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具有不少潜力。只要长期坚持努力,逐步增加投入,合理开发利用,完全有可能有较大的提高。

(二)因地制宜地搞好农业区域开发,以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经济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存在着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其中以沿海、大城市郊区经济发展较快,而中西部相对落后,但潜力巨大。为此,在继续搞好东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根据我国人多耕地少的特点,在进行区域开发过程中,要把发展农业从仅仅依靠现有耕地、搞好种植业的观念,转变到既重视现有耕地,又重视充分合理利用全国国土资源的观念上来,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要把发展粮食从过去主要发展传统的粮食观念,转变到既重视抓好传统的粮食生产,又重视全面开发新的食物的观念上来。在种植业内部,要把“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逐步转向“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不论是种植业还是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都要把扩大优质产品放在突出地位,在保证满足市场需求总量的基础上,抓紧产品结构调整,力争优质高效产品所占比重有明显提高。与此同时,还应因地制宜地建设好各种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各地实践证明,建设商品生产基地,在相同的土地面积上,可以获得比一般土地更多的产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是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国情条件下,保障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重要途径。

(三)不断增加农业的物质投入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保证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受自然的影响较大,与其他行业相比,其稳定性较差。因此,要抓好水利、林业、交通、气象和农业机械等基础建设,增加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投资比重,搞好农产品标准化和监测体系工作。还要努力改善土壤、肥料、良种等农业生产条件。

(四)加强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放开经营的农产品,一般会促进产量增加,优质产品比重扩大,市场供应相对充足,价格相对稳定。但如果不注意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也会造成农产品结构比例失调,最终影响农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逐步把农产品推向市场,是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动力。必须首先搞好国内市场,进一步改革流通体制,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和加工,形成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紧密相连的体系,减少中间环节,使广大农民能直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农产品的对外贸易,扩大农业技术交流,以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五)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乡镇企业与农林牧渔和种养加相结合,实行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和农工商综合经营。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发展,把农业与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实行“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培植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投入,从而促进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机械化、商品化方向发展。江苏省苏南模式就是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典型范例。

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要特别强调发展那些能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就地加工农副产品的企业,而不应鼓励照搬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做法,盲目去搞那些在资金、原料、技术和市场上本地均无优势、而又同农业毫无关系的行业。

(六)强化科技推广,逐步推进科技、知识密集型农业经营方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对推进生产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作用。科学技术在促进农产品增加产量的诸因素中,我国目前只占1/3,大大低于许多发达国家。今后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将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把我国农业搞上去,就必须把科学技术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拥有9亿农民的广大农村, 面对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的现实,必须从根本上把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和依靠科技进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来抓,作为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来抓。为此,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农的战略方针,把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工作尽快地转移到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主的轨道上来,把我国几千年来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应用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去。

(七)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提高农业经营规模水平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实行的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按人口或劳动力平均分配承包土地的方式,形成了世界罕见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格局。这种狭小农业经营规模对于解决温饱问题是卓有成效的,这一问题在我国已基本解决。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和整个经济的现代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过分狭小分散的经营规模,必然成为我国通向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障碍,克服狭小经营规模的弊端,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已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我国政府在《“九五”计划纲要》中也强调指出:“必须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要在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鼓励土地使用权合理流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可见,提高土地经营规模水平已成为我国今后农业发展的一种主要形式。我们认为,改革目前的土地使用制度,使一定规模的土地集中,实行规模生产,在所有权方面实行股份制,在农业机械化、高科技含量、规模经营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也更加符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思路。

标签:;  ;  ;  ;  ;  ;  ;  ;  

浅析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