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工作模式浅析论文_陆威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工作模式浅析论文_陆威

摘要:随着我国通讯行业的不断建设与发展,以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为主的工作所发挥的作用也就愈加突显。且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通讯技术势必会朝向自动化、稳定化以及安全化的方向发展。为了确保电力系统通讯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我们需要不断地付诸努力,积极地开发与研究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全方位地提升电力通讯系统的运作水平,实现自动化、安全化的运行要求,从根本上提升电力生产与电力运输的质量。

关键词: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工作模式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进程的持续发展,电力行业之间存在的竞争压力比以往更甚。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一席之位,俨然成为了现阶段电力行业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电力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情况,通过对电力通讯设备进行合理化与自动化的改造工作,极大程度上可以实现上述要求,如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力生产的运输效率与自动化效率,实现电力生产的现代化与智能化。

1 电力系统中的通讯自动化设备

1.1 载波通讯

载波通讯自动化设备有多个设备,其中比较主要的是载波机,这也是微波通讯中的核心,另外还有音频架、载波配线架等,也是在载波通讯自动化设备的重要组成。对于电力系统中的载波通讯自动化设备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进行通讯的调度、载供以及调节工作,完成对载波信号的传输与处理 [1]。作为载波通讯自动化设备的核心,载波机的任务就是对电力通讯自动化系统中的信号进行处理,不仅要发送信号,还要进行接收信号工作,然后根据相关规范处理采集到的用户信号,也就是调制与解调工作,目的是为了将信号频率转化为同系统要求相符的信号频率。

1.2 微波通讯

与载波通讯自动化设备不同,微波通讯自动化设备在进行微波发送和接收时,主要是根据站型的情况来完成。目前在电力系统通讯自动化设备中,微波通讯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目前应用较多的微波通讯设备有终端机、收发信机等,前者是负责进行信号的收发控制,根据相关规定决定将信号接收或者是将信号发送,从而实现电力通讯;后者是进行信号的接收或发送,但是,其信号接收与发送的方式是通过频率信号的转换来实现的,也就是进行上变频或者是进行下变频。

1.3 光纤通讯系统

基础光纤通讯系统组成结构较多,基本上可以分为数据源、光学信道以及光接收机等组成结构。光纤通讯系统的主要应用原理为:将处于发送端的数据信息以电信号的表现形式传送出去,与此同时将激光器进行适当调试,将电信号全面作用到激光束上。此时,光强度结合电信号的具体变化而发生针对性的改变。应用光纤通讯系统可以有解决以往传输信号不稳定的情况,且在传输效率方面,也要比以往高得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关于对电力通讯网络工作模式的相关研究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构成了电力通讯系统的基础结构,其载波通讯设备、微波通讯设备和光纤通讯设备均可以实现通信信号的传输及处理,完成信息交换。不同的电力通讯方式具有不同的工作模式。载波通讯设备主要为电力线载波通讯方式,该通讯的过程中主要以高压输电线路作为通讯通道,通过该线路及交换机完成区域信号的传输。电力线载波通讯工作的核心为载波机,该设备在长途线路传输中可以将原信号调制为数字信号,从而保证通信传输质量的需求。与此同时,电力线载波通讯中还设置增音机,对信号衰减进行补偿。微波通讯设备主要为微波中继通讯方式,该通讯方式通过无线电实现信号的传输。微波中继通信方式工作的过程中利用两端的微波站发出微波信号,借助中间转接站实现信号在频带上的搬移,由载波机完成传输过程中信号的调制及解调,从而实现信号传输。

光纤通讯设备主要通过光纤通讯传输方式完成信号的传输,可以电信号通过光发射机转变为光信号,借助电接收机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从而完成信号的调制及解调。光纤通讯的过程中基本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完成远距离光纤线路信号的传输,该过程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传输的可靠性较强。

3 自动化设备工作模式的协调

3.1 加强光传输中光功率的控制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工作过程中可以适当对光传输中的光功

率进行提升。上述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光纤通信效益,保证电力通讯安全稳定运行。相关资料显示:电力通讯光纤传输的过程中光功率与光端机的最大传输距离相关,因此,在光纤通讯设备光传输的过程中要依照光端机的最大传输距离确定光功率数据。与此同时,光纤通讯设备中光中继机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输入输出接口丢失现象,造成线路码型正反发生变换,导致系统通讯效益受到影响。因此,在光纤通讯设备中可以适当加入各个方向的中继站,使其共同拥有系统中的光中继机,从而保证电力通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2 全面优化电力通讯的网络模块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工作的过程中要对电力通讯网络模块进行完善,通过网络模块构建系统化、层次化传输体系,从而保证各项传输方式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人员可以在传统设备传输方式中设置基于通讯网络的传送模块、交换模块,借助互联网技术增强信息模块之间的协调性,保证信号源信号能够实时、准确地传输和控制,消除外部信号在信道中对传输信号的影响,防止信息失真。尤其是在信号接收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变换器提升设备的利用率,为非电信息电信号的转换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保证电力通讯的信号接收效益。与此同时,还要适当增强接收设备和输入设备的智能化监督,做好上述设备工作的协调,结合现代化电力通讯需求形成相应的通信网体系,及时交换信息,对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技术进行优化和提升,从而全面提升电力自动化通讯效益。

结束语: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现阶段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的应用类型进行重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说明各个类型通讯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特点与模式,总结与归纳拓步运行模式。旨在提高相关人员对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的掌握程度,明确具体的运行模式及要求,解决现阶段应用不完善的情况,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胡军,章威,黄良初,金明明,杨东升 . 浅析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工作模式 [J]. 低碳世界,2017(29):54-55.

[2] 胡军,冯卫平,罗志斌,王长勇,李露 .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其工作模式的转变分析 [J]. 通讯世界,2017(19):191-192.

[3] 胡军,文庆国,黄良初,章威,赵慧敏,付立涛 . 浅谈电力系统中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工作模式 [J]. 通讯世界,2017(16):169-170.

[4] 周文婷 . 电力通信自动化信息安全漏洞及防范措施分析 [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05):205-206.

论文作者:陆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  ;  ;  ;  ;  ;  ;  ;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工作模式浅析论文_陆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