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论文_杜延东,李宁

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论文_杜延东,李宁

杜延东 李宁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1102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各类市政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涉及到的范围同样也越来越广,进而也就必然会导致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可能面临一些不良地质,软弱地基对于市政工程项目就是比较不利的一种基本类型。在市政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设过程中,如果遭遇软弱地基,必须要采取较为合理的措施和手段进行处理,相关处理方法的选择也就显得较为重要,需要结合市政工程软弱地基的基本特点及其周围环境的限制进行全方位分析,确保市政工程软弱地基的处理能够较为高效可靠。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分析

1导言

近些年来,得益于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入,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基础配套设施市政工程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飞速地发展,并且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由此可见市政工程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然而我们在欣喜市政工程所取得巨大成就之时,也不得不直面当前其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弱项,譬如目前此类工程中软弱地基处理仍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2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结合工作经验和发展现状综合分析,总结出市政建设环节中处理软弱地基应严格遵守以下施工原则:一是不断强化和提升施工现场土质的能动性,不仅可保证基础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即使遭遇到地震等灾害,也可避免出现坍塌事故;二是尽可能降低施工周围的水土流失现场,不断减小软弱地基的渗透力度;三是借助外力的作用,不断强化软弱地基性能,提升抗压能力,保证基底的稳定性;四是通过缩减软弱地基的压缩性,抵御沉降情况的发生。软土的处理是在原地进行改造,选择填筑加固材料的方法形成持力层,所选用的材料要求整体均匀度和密实性优良的可回收建筑垃圾。但不能运用生活垃圾,否则会发生腐蚀降低持力层的使用性能。

3市政工程中处理软弱地基的重要意义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数量都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许多市政工程项目也日日趋复杂。在所有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往往都避不开地基的处理问题,特别是软弱地基的处理,会对市政工程的建筑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软弱地基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地基情况,它具有液化程度大、压缩性高等特点,这些都影响了其本身的强度和承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市政工程,就容易出现因地基承载力不足出现沉降及变形等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大大缩短市政工程的建筑寿命,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当工程建设中遭遇软弱地基时,必须采取有效处理手段,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从而确保市政工程的建筑质量不受影响。

4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4.1换填法处理技术

软弱地基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土质疏松、积水过多引起,此时及时运用换填法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软土情况。此种操作方法大多数是在挖除软弱地基中存在的不良土壤的运用较多,紧接着填换上质地坚硬的碎石等原料,使软弱土质得到有效改良。纵观此种处理方法和相关的施工流程,不难发现,进行市政工程软土处理的环节中,科学合理的运用换填法,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施工工序得到优化,而且还能一步到位,对施工步骤化繁为简,操作起来极为方便,而且运用此种方法处理过的软土也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施工效果。因为这种处理方法相应的填换材料在强度上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其他方面要求甚少,在施工操作中完全可以就地取材,直接用于填换就可以了,极大的提升了施工操作效率。

4.2固化法

固化法主要是合理配置水泥、石灰等材料做成的固化剂,一般需要强行灌入软土层中搅拌,这样就可以促进软土快速凝结成地下桩排,这样形成的地基就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韧性。在平时的施工中最为常见的固化方法包括:有压力灌浆法和旋喷法及深层搅拌法。合理的运用固化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这样地基会具备很高的强度和较低的透水性,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加固过程中中一定要均匀搅拌原位地基土,才能保证加固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如果地基中有不明障碍物,如较大直径的石块、未清除干净的建筑基脚及地下设有地道等,则不适宜采用该法。

4.3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施工技术的核心要点是,利用荷载的承压作用力,不断排出饱和软粘土孔隙中的水,这样就能够逐渐降低孔隙的体积,促进地基不断发生固结变形与沉降。此时,超静水压力也会随着空隙的变小而逐渐消失,提升有效应力,强化地基土的强度。这种施工方法在淤泥质土和冲填土等饱和黏性土地基中应用的次数较多。

4.4软弱地基垫层处理方法

在对市政建设项目软弱地基处理的环节中,经常会运用到垫层施工技术。这一施工技术的核心要点是直接在软弱地基的表面进行铺装特殊材料,促使地基结构实现高强度和绝对的稳定性。在市政软土路基的处理过程中应用这种操作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垫层材料质量必须过关。经过多次的施工经验,不难发现大多数软弱地基自身的透水性能差,同时还没有硬壳层。此时最好的垫材料就是砂石。除此之外,市政单位大面的运用砂石原料,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位企业节省施工成本,提升施工进度。比如,在市政施工建设现场就地采购符合施工要求的砂石。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但能够满足软弱地基的垫层需要,还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市政单位对相关环节的资金支出,因此该技术被广泛运用。

4.5实施工程CFG桩

对于市政工程所使用的CFG桩来讲,其一般是由粉煤灰、石屑和水泥等很多混合物组合而成的具有强度高、粘结性强特征的工程用桩。在具体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根据地质构造状况和施工环境等,选择相应的外加剂和固化剂。其外加剂包括硫酸钠、氯化钠等,根据实际情况,加入适量的粉煤灰。但市政工程建设中通常都使用硅酸盐水泥作固化剂,这种类型的水泥最适合市政工程建筑。同时固化剂加入量应结合具体设计标准针对性地制定,禁止盲目制定。结合市政工程具体状况,针对性地、有目的地进行市政施工,严格按照具体建设标准来要求施工人员,防止他们按照自身的工作经验来解决市政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很容易引发其他方面的问题,也有可能扩大施工问题,降低市政工程施工效率,影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

4.6软弱地基的换填处理策略

在市政工程的地基处理中,虽然直接在软弱土层进行处理比较符合经济性的原则,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常常存在软土层过厚的情况,这时如果仍然采用填入废料或者建筑垃圾的方法,效果会十分有限,反而无法保证市政工程的地基建设效果。因此,在软土层过厚时,可采用换填处理的策略进行地基处理。这种方式需要施工企业利用相关设备将软土地基中的部分或全部软土层挖掘后运走,并随填入较高强度的砂石等材料,最后运用加固碾压设备将材料和土层进行夯实,这样就能有效的提升此处的地基承载能力,从而是其符合市政工程的建设需求。在整个换填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选取优良的回填材料,避免应材料稳定性不足或受到侵蚀而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同时,还要注意确定好适宜的换填深度,通常换填深度在0.5-2m左右即可,太浅不利于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太深则容易造成资源和费用的增加。

5结论

综上所述,即使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对于软弱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依旧带有极大的挑战性。不但要在实际操作的环节中,针对不同的软土类型运用最为直接有效的处理技术,而且在未来的发展中,可研究的空间还很广,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徐靖.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浅述[J].门窗,2017(09):220.

[2]郑德春.论述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173.

[3]谢碧丹.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初探[J].江西建材,2017(12):62.

[4]任海双.刍议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7(26):21-22.

[5]贾伟.论述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6):256-257.

[6]潘荣.浅谈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低碳世界,2015(01):265-266.

论文作者:杜延东,李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论文_杜延东,李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