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金三角”去毒化战略研究论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金三角”去毒化战略研究

张 林1a,马思怡1b,温 雪2

(1.广西大学 a.商学院;b.经济学院,南宁 530004; 2.广西财经学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南宁 530004)

提要: “金三角”地区毗邻我国,地缘政治格局复杂,由于历史原因,该地毒品交易猖獗、社会治安混乱、经济发展落后,贫困问题、民族问题和社会问题交叉并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突出,治理失灵现象日趋严重。从人类共同体视角出发,剖析了毒品对“金三角”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市场与执法双管齐下实现“一个循环、四个效益”的去毒化战略模式,及其四大途径,为推动“金三角”地区去毒化战略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金三角;去毒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在全球区域依存度日益提高、全球性危机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将有利于解决全球化中局部化、破碎化问题,在深化跨国合作与全球治理中实现人类福祉的共同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以下深刻内涵。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在于“共同”

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意义是强调求同存异,并不以狭隘的国家、种族视角来泾渭分明地看待人类的发展,而是力求构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民主秩序和世界文明,谋求全人类共同的自由发展,以追求最大限度的共同利益[1]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在于“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目标,也是打破世界各国“零和博弈”传统僵局的关键。通过良性竞争,将本国利益与各国共同发展利益紧密关联,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结伴而不结盟的方式追求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2]

(三)实践是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根本方式

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国际社会达成共识、增强各国战略互信和拓展新道路、充分发挥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结合现有国际组织作用来推动等实践活动的强力推进[3]。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发展中国家发展目标有机结合,通过宏观规划和总体布局找到解决全球危机的发展路径是实践的重要路径[4]。秉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五大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核心内容[5]。“一带一路”倡议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促进全球和平、全球均衡发展、提高全球治理水平的重点实践领域[6]

吊篮采用80mm×80mm×8mm角钢制作,吊挂在人行道扶手外侧,用铅线将吊篮与人行道扶手帮扎牢固;在托架斜向角钢上穿放钢管并固定好,将弯制好的钢筋U型挂钩挂在钢管上。吊篮挂设好后,将5cm厚的木板并排平铺在吊篮上,木板间用扒钉联结牢固,作为施工作业平台,平台下方挂安全网,并绑扎牢固。

“金三角”属于“一带一路”倡议范围,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对该区域进行研究,可以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与实践,也可以丰富全球治理的经验。

在衡阳市水稻生产工作流程建立的过程中,要对土地流转分类指导予以重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指导农民开展土地资源体系的监督工作,确保能积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从而运行适度规模化管理。另外,要强化土地流转形式的多样化和合法化,在管理机制建立的同时并行服务机制,妥善解决农户土地流转中的矛盾和争议,从根本上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也为衡阳市规模化农业管理奠定基础[3]。

二、毒品是阻碍“金三角”社会共同体建设的核心原因

“金三角”是指位于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的三角形地带,大致包括了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以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赛省和琅勃拉邦省西部。“金三角”地区具有漫长的毒品贸易传统与历史,当前依然严重。

(一)贫穷与落后的环境为毒品活动提供了生存条件

“金三角”地区崇山峻岭、丛林密布,常年降雨、湿热高温,为罂粟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当地工业基础薄弱,缺少支柱产业,“金三角”地区始终无法挣脱落后的小农经济种植模式,罂粟种植是当地主要传统生产活动。贫穷与落后是“金三角”地区毒品复种难禁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当地民众依靠种植罂粟来维持温饱,贩毒分子则通过毒品犯罪获取暴利,进一步扩大毒品的生产。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了该地区的对外贸易与交流机会,经济社会“孤岛效应”明显。“金三角”地区经济欠发达,增长缓慢,贫困问题严重,并存在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造成民族矛盾的冲突。另一方面,毒品大肆渗透对国家经济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加上地处边境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复杂的人流活动,利于不法分子走私贩卖毒品,破坏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导致反社会情绪蔓延,政府管辖困难,当地部落、帮派林立,社会问题严重。因此,无论是地形、经济形态还是社会管制状况,都呈现出破碎化,这种环境为毒品种植、生产、加工、贸易提供了生存条件。

(二)“金三角”毒品交易的特征

其次,积极倡导求同存异的文化互融思想。在面对“金三角”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冲突、文化语言、宗教信仰等问题时,唯有树立和坚持求同存异、开放包容、文明交流、互学互鉴的新文明观,才能打破文化的壁垒,打破阻碍交流的精神隔阂。去毒化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家之间的外交往来、文明融合为禁毒合作提供合作平台和合作框架,地方政府之间的和谐来往、民族融合则进一步完善具体的合作细节,有效执行合作任务,保证政策可以落实到地方,同时击碎毒枭势力所能利用的民族矛盾、边境混乱等借口,构建稳定团结的“金三角”安全命运共同体,为去毒化提供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

在运输、交易渠道方面,网络化特征明显。“金三角”毒贩通过开辟物流渠道,以“人货分离”的方式,利用托运、寄递服务渠道运送,水陆空多线运输,形成网络化全方位传递[8]。一方面,保持交易双方的信息联络全程通畅,不易被警方阻挠;另一方面,毒贩与毒品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避免了“人赃并获”的局面,大大加深了检方起诉和收集罪证的难度。

国际社会压力——国家政府反应——国内采取措施是“金三角”传统的去毒化模式,这种模式对市场反应不力,面临着新型商业化的冲击,去毒化效果有待提高。

(三)“金三角”毒品打击的传统模式需要更新

近年来,“金三角”贩毒开始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苏晓波、蔡晓梅[9]认为,治理“金三角”地区毒品贸易的关键是要跨越以国境为界的领域陷阱,即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实施有效的跨国禁毒,构建有效的跨国管理机制,在政策上推动双边外交与合作,在军事上采用武装威慑和加强边防,在经济上对“金三角”地区进行扶贫和替代种植,实现跨国禁毒。

(1) 提取。称取样品约5.00 g(精确至1 mg),置于50.0 mL离心管中,加入10.00 mL乙腈-水(80∶20,V∶V) 混合提取液,涡旋30 s,超声提取20 min,离心,取上清液5.00 mL,加入10 mL乙腈饱和的正己烷去脂,取下层清液备用。

“金三角”地区毒品犯罪商业化的特征明显。根据市场交易规则实现利益共享、系统单元体系化、强化组网和修复能力。由此,形成了毒品生产、加工、运输、贩卖、消费环环相扣的一体化流程。另外,随着制毒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网络渠道传播制毒技术、组织吸毒、贩毒增加了毒品传播的隐蔽性,零包分售降低了毒品进入消费市场的门槛,纯度更高、形态更普遍的新型毒品在“金三角”毒品交易中占据主导位置。快递、微信、QQ、网购等多种平台相互融合,贩运网络呈现着放射状形态[10]

三、中国参与“金三角”去毒化进程及面临的问题

“金三角”的毒品猖獗负效应会跨国扩散,如果不能及时治理,与金三角接壤的中国边境地区首当其冲。据樊新民的研究,每年约有65吨海洛因、超过50吨的冰毒片剂由陆路从缅北进入中国内陆地区[11]。中国只有参与治理,才能从源头上缓和“金三角”对中国边境地区社会的冲击,有效保障西南边境的国防安全。目前,中国参与“金三角”去毒化的方式有替代种植和联合禁毒两种。

摘 要:学习效果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可检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针对传统高职课程评价实施方案不科学、评价指标不健全、评价管理方式落后的问题,提出了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互联网+课程评价”模式。该模式科学、合理,易于实施,有效激发学习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开展境外替代种植的进展与面临的问题

境外替代种植是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毒品、实现国内企业“走出去”、互帮互助促进睦邻友好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国际援助全球禁毒战争中的主要内容。

首先,挖掘罂粟的药用价值,规范产品重构市场。由于罂粟具有强烈的麻醉性、毒性和成瘾性,罂粟的采购和经营按照麻醉药品管理规定需要经过多道程序,普通的经营公司不具备对罂粟壳进行加工的技术[14]。罂粟含有20多种生物碱,其中药用价值主要来源于吗啡、可待因、罂粟壳,且多用于制作中药麻醉剂[15],是麻醉剂和镇静剂的主要原料。吗啡是迄今世界上最有效的镇痛剂之一,根据人体吸收程度的不同,主要用于降低癌症患者的重度病痛。罂粟碱则是阿片类衍生物,可作为局部麻醉剂,血管扩张剂和平滑肌松弛剂[16]。因此,挖掘罂粟的药用价值对医药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政府主导、管制运营规范的前提下重构市场,完善以罂粟为原料的医药产品,实现罂粟从灰色地带向正规使用的顺利过渡。

确定考核结果后,人力资源部以书面的形式将审核结果传达给基层领导,该领导在一周内传达给部门员工,多种沟通方式相结合,帮助其保持现有成绩、认清自己的弱点,就绩效改进措施以及下阶段工作计划达成一致。主管人员及时做好反馈记录,人力资源部门用抽样调查法,对考核对象进行面谈,征集员工意见,力求更加科学合理的评定员工绩效。

以老挝北部、缅甸北部为起点,“金三角”地区已在很多地方开展了替代种植。虽然过程艰难,但中国对“金三角”替代种植的扶持硕果累累。根据云南省禁毒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云南4 000多千米的边境线外,替代种植的面积已经达到了445 483亩,项目集中于农林业(见表1),以中方投资为主。在缅甸、老挝北部展开替代种植企业达到了100多家,中国云南参与的地州有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保山、德宏和怒江等,共计实施替代项目200多个,替代种植面积达310余万亩。

为了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公共建设状态,替代种植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当地建设桥梁、房屋、道路、卫生所、引水工程和学校等大批基础设施项目。这些建设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当地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替代种植项目实施以来,缅甸北部和老挝北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两方面的发展得到了明显改善,这极大改善了老挝、缅甸的国际形象和外交环境。

表 1 2016年境外替代种植作物与种植面积

2.替代种植面临的问题

第一,国际上对于禁毒项目的合作主要是通过刑事联合侦查的方式,各国在进行去毒化项目合作中所需履行的责任、义务,所享受的权利和利益点都没有明确的划分与规定,替代种植和替代产业难以得到国际合作协议的法律保护和重视,规划管理和资金投入也缺乏具体的方针措施。

1.重构市场,实现资源—社会的正循环

第二,境外替代种植投资风险和难度较大。由于替代种植投资主要以企业自筹的方式为主,而“金三角”市场存在投资收益缓慢、投资难度较大等风险,造成企业贷款难、融资难、资金缺口大的现象,因此,企业纷纷发展可以快速收取回报和成本的短期项目,替代产业持续性受到影响。

1.构建“黄金四角”命运共同体,矫治“金三角”区域治理失灵

第四,替代种植存在着区域失衡的问题。目前,有84%的替代项目企业和87%的替代项目投资投向了政治风险小、交通基础设施和农业种植条件都较好的地区,类似老挝北部、缅甸克钦邦南部和掸邦等,这些地区大都实现了罂粟的禁种与巩固。但是,在一些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从事替代项目的企业少,项目覆盖区域小,造成罂粟禁种效果差,复种反弹现象频繁。

(二)联合禁毒工作面临的问题

毒品的生产、运输与交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禁毒运动,使我国经历了近30年的“无毒国”时期,但改革开放后,“金三角”地区毒品开始向中国渗透。2000年,中国与东盟联合建立了禁毒合作机制,形成了“10+1”框架、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框架以及中老缅越边境政府合作三大国际区域禁毒合作框架[12]。联合禁毒的框架基本形成,但还面临着以下问题。

1.“金三角”联合禁毒工作受到全球对待毒品态度的影响,各国政府对于禁毒政策的规定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例如,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毒品的生产、贩卖、交易是绝对禁止和违法的,只要拥有一定数量的毒品或进行毒品的走私交易,一律判处死刑。但在一些国家,毒品的交易却习以为常,甚至以自由、民主、社会全局观的理由提出了毒品合法化的议题,认为禁毒的立法并不能降低市场对毒品的需求,反而会滋生腐败、犯罪、藐视法律等不良社会影响。在这样的观念下,个别国家放宽了对毒品的管制,有些地区甚至将大麻、可卡因合法化。除此之外,在法律中废除死刑也会使贩毒的量刑和惩处力度受到严重的限制。对于毒品的态度与惩治力度的差异影响了“金三角”联合禁毒工作的开展。

2.联合执法存在责任推诿的问题

毒品的生产、运输、交易实则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但毒品消费国和毒品生产国一直存在互信推诿、不愿退让的现象。生产国认为需求是犯罪的根源;同样地,消费国提出需求会随供给的禁绝而下降。责任推诿不利于联合禁毒工作的执行[13]。遭受毒品渗透的地区主要是毒源接壤地区以及放宽毒品管制、对毒品存在大量需求的欧美地区,毒品生产和泛滥的责任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承担和面对。

四、“金三角”走向共同体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针对“金三角”的毒品问题,各国独立管辖已经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亟须克服当前治理方式普及率低、对象单一、实效性差的问题,构建一个多领域、多层次、多中心的治理网络体系势在必行。但目前,跨区域治理停留在国内法管治的层面上,共同治理参与度低下,缺乏强制性规定,无法通过完善的区域法、国际法进行实质上的联合治理。通过新型的全球治理视角,构建“黄金四角”地区命运共同体,将中国的大国实力与权威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的力量相结合,进行联合能源治理、经济治理、安全治理、环境治理,实现减贫减赤、社会稳定,缓和民族文化冲突,从根源上解决地区发展问题和毒品问题。

(一)市场与执法双管齐下,实现“一个循环、四个效益”

“黄金四角”去毒化战略的基本思路是:市场重构与联合执法双管齐下,建立资源和社会的正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政治效益四大效益的全面提升(见图1)。

图 1“黄金四角”人类共同体建设的战略途径与效益

检验假说: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均等化程度人口结构呈负相关关系,与地区税收份额、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城镇化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历史原因,“黄金四角”的市场比较畸形,毒品是市场核心,因此,市场重构是去毒化战略的根本。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重构的市场应为开放的、联合的、互通的市场,而非封闭狭隘的。在此过程中,中老缅泰4国需要打破传统的零和博弈、以邻为壑的观念,以人类共同体理念为核心,在遵循合作共赢、互信平等的原则下,构建互联互通的开放型市场,综合开发地区资源、提高资源的开发效益,从源头上遏制毒品形成的经济原因。

人才梯队是根据企业的增长来匹配的,只能提前一点点,不能提前很多,提前很多会造成浪费。但一定要有梯队,因为没有梯队,后面的机制是会失灵的。没有梯队,机制会失灵;没有评价,机制会死机;没有选择,组织会板结。这三点非常重要。

1.替代种植现状

其次,增强替代种植效益,提高比较优势。开展多种农作物的替代种植,并提高替代种植的生产技术、保鲜技术、营销手段,拓宽替代种植产品的收益渠道。保障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从耕种到运输到销售以及售后的一体化流程,打通市场、优化市场并开辟国际市场,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切实取代鸦片禁种带来的资金收入。

最后,降低交易成本。根据“一带一路”的倡议,按照“五通”格局,建设“黄金四角”的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联通不同的市场,降低跨国贸易成本,巩固资源、市场、销售的全方位一体化网络发展,夯实去毒战略的市场基础。

2.全面提升四大效益

首先,保障经济效益。跨境市场的完善与建设可以成为“金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打造替代种植的多元化发展和产品深加工,使其符合国际标准,打通销售渠道,吸引资金向“金三角”替代种植领域集聚,用市场的力量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推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

其次,保障社会效益。通过发展替代种植,为当地提供富余的就业机会、学习机会,改善政府财政赤字情况,建立境外粮食存储加工基地,开启粮食返销路线,保障境外粮食安全,建设安全有序的和谐社会。

第三,保障生态效益。常年种植罂粟的区域由于土壤环境受到毁灭性破坏,将难以进行其他农业生产活动。由此形成种植罂粟——生产力低下——经济贫困——医疗落后——吸食鸦片——劳动力低下——种植罂粟——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17]。去毒化战略消灭清除罂粟田并取而代之以合法的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结合先进生产技术进行生产,改变了过往种植罂粟原始低效的耕种方式。保证当地民众的粮食安全,实现土地资源循环利用,使生态效益最大化。

第四,保障政治效益。随着去毒化的深入发展,以命运共同体视角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中国的大国优势和大国责任,放宽相关贸易政策、税收政策,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壁垒,共同抵制毒品贸易,实现友好外交、合作共赢。

(二)五项基本对策

第三,替代种植未能实现经济比较优势。替代种植以农林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且产品主要是未进行深加工的初级产品,粮食作物的产量不高、单价较低,与毒品利润相差甚远。因此,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呈现逐年递减趋势,若企业扎堆选择收益较高、风险较小的橡胶,可以缩小与罂粟种植的利润差距,但无法保障“金三角”地区的粮食安全。

“一带一路”传播研究中的基础研究比较有限。总体上看,在“一带一路”问题上学者的研究滞后于实践的发展。不注重基础研究不仅是本门学科的现象,也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长期存在的问题,学者在知识和观念的长期准备上有所欠缺,总是出现了问题或者出现了某种需求才去研究,缺乏预见性、前瞻性。

首先,构建“金三角”人类安全命运共同体,维护“黄金四角”地区和平安全、稳定有序。树立和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型安全观,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观,积极营造和平安定的联合安全格局,通过展开东亚次区域禁毒合作谅解备忘录、东盟和中国禁毒行动计划、大湄公河次区域禁毒合作机制形成地区联合管制,允许各国政府力量参与禁毒工作当中,完善合作禁毒框架,共同解决毒品问题,共同消除社会毒瘤、毒枭势力,共同治理社会矛盾,推进去毒化的有效进展。

19世纪50年代,“金三角”地带涌现出了大量的毒品交易,军事化是重要的历史特征。随着毒品交易的发展,传统毒品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金三角”地区逐渐呈现出“枪毒同源”的现象,毒贩的武装力量和渗透都在不断加强;地方势力纷纷参与毒品交易,通过“以毒养军,以军贩毒”的方式,使政府对毒枭和地方军的控制越来越力不从心,也大大提高了缉毒的难度[7]

2.提升替代种植发展战略,完善替代种植项目

定义 8 设(U,A∪D)是一个覆盖决策系统,U={x1,x2,…,xn}, B⊆A, U/D={k=1,2,…,l}。给定RSθ,η(A,D)中一条粒规则(xi)A→Dk, 如果粒规则(xi)B→Dk满足conf((xi)B→Dk)=conf((xi)A→Dk),则称(xi)A→Dk能够被(xi)B→Dk蕴含, 并记这种蕴含关系为(xi)B→Dk⟹(xi)A→Dk;否则称(xi)A→Dk不能被(xi)B→Dk蕴含。

第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国家政府应高度重视云南的境外替代种植项目的发展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推动市场就业、投资的导向。将云南境外替代种植项目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以及国家“走出去”战略相结合,使替代种植项目得到更大的发展。

第二,完善替代种植的产品结构。目前替代种植项目更多局限于橡胶以及一些低端农产品的种植,缺乏深加工技术,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出口数量得不到保障。因此,需要推动替代种植产品的深加工技术,因地制宜地开辟和多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增强替代种植的经济效益,拓宽替代种植项目的经济渠道,弥补替代种植与鸦片种植之间的收益差距,为替代种植市场注入活力,从市场角度带动人们投入替代种植产业。

第三,加强对替代种植的顶层设计。一方面是替代种植企业的发展区域,另一方面是替代种植项目的市场秩序。政府要及时有效地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宏观调控替代种植产业的发展,包括规划企业分布区域,企业发展方向以及生产产品的流通去向,提高替代种植市场的效率和资源有效分配,推动替代种植产业的良性发展。

江苏这几年治理太湖积累了很多经验,对于维护湖泊的健康生态充满信心。再现太湖美景,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

3.产业、贸易相结合,开展国际扶贫

(2)树立“互联网+纳税服务”思维。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税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深刻认识到互联网科技发展对税务工作的影响,将税务工作与互联网相结合,摒弃传统税务服务工作中的陈旧观念,从纳税服务工作出发,结合工作实际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利用新的科技手段完善税务服务工作,从而改善服务质量,为纳税人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

贫困问题和毒品问题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解决农民们禁种后的收入锐减问题,进行国际扶贫为联合禁毒工作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1)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境外投资倾向对于融资约束缓解较为敏感,金融机构需要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更有效的融资支持,加强企业资本运作水平,切实提高直接融资能力。具体来看,应该为年轻有活力的民营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和全面的金融服务。另外,境外投资企业往往是高资本产出效率的制造业企业,重视生产技术和学习效应,因此支持性政策应侧重于汽车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外源融资依赖度较高的行业。

第一,旅游扶贫模式的推广。中国旅游扶贫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可抓住东南亚地区在世界旅游潮里的热点机遇,根据“金三角”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精准扶贫,围绕美赛镇、大其力镇、清盛县、美斯乐村等主要旅游景点展开文化旅游扶贫、遗址保护扶贫、民风旅游扶贫,丰富当地旅游项目,并对发展农家乐的地区进行专业化培养和管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渠道。

第二,提高品牌产品价值,完善农民收入结构。“金三角”地区属于热带气候,生态资源丰富,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水土条件发展的瓜果、蔬菜、药材等作物产品质量高。构建多元化服务方式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以休闲农场、园艺农场的方式,开展蔬菜观赏、蔬菜造型、种植体验等项目,打造品牌效应、提高“金三角”地区农业种植产品附加价值,也提高“金三角”地区农产品在产业链中的位置,解决农产品销路狭窄、局限国内的问题,也提升边境贸易发展质量,不断扩大比较优势来巩固边境贸易的发展与繁荣。

第三,发展共享金融,拓展扶贫资金。推动扶贫项目的有效进行需要资金的引进和流通,因黄金四角处于四国边境的敏感地区,以国家或银行主导的金融扶持需要多重的考量和审批,效率低下,无法实现最大化的资金流通。因此,通过共享金融的模式,利用“互联网+”的时代潮流,将线下资源“线上化”,利用网络、app直接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的对接,建立“去中介化”的融资模式。为扶贫提供贷款的便利和效率,提高扶贫的容量。

2013年以来的“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国家一系列的有关“空心村”、“闲置宅基地”等相关问题的探讨,促使各地积极争取申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乡村闲置宅旅游开发快速进入“旅游开发企业+以村委会为主体的农宅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2016年各地纷纷成立以村集体(村委会)为主体的农宅合作社,尤其以北京、河北最多。

4.加强中老缅泰联合执法互信,实现新型全球治理

在治理“金三角”毒品问题方面,禁绝毒品流通是遏制毒品犯罪、阻止毒品流向市场的关键环节。联合执法是指针对该区域犯罪,各国共同进行长期打击和治理的重要手段。目前,中老缅泰的四国联合执法在监控力度、监控范围、监控时间上都有待加强。以平等互助、合作共赢为原则,有效推进禁毒工作的联动机制,实现对不法分子的全方位打击需要深化联合执法的水平,完善对细节规则的制定,构建新型全球治理的试验区。

第一,完善情报网络。针对跨国治理和联合执法,最重要的是各国之间的信息互通。将“金三角”区域的最新犯罪信息、地形地势信息、气候特征信息、社会文化信息以及各国巡逻的最新发现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共享,共享平台在执法机构内全面开放,并对平台进行标准化建设和管理,便利信息传递,加强各国的合作深度,提高相关部门的配合力度,才能有效打击“金三角”地区的毒品犯罪。

第二,深化互信,实验托管。我国以共同发展、互惠共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和平崛起”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与泰国、缅甸、老挝建立良好外交关系,主动承担大国责任,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可借鉴联合国区域托管模式,在一定国际程序管理和监督下,发挥大国作用,尝试对“金三角”的联合托管。

5.扎实推进互联互通,提高合作效率

推进“黄金四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互联互通与跨境合作,不仅是实现地区安定、吸收市场投资、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是提高联合禁毒速度、效率的重要保证。

第一,建设交通网络。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推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进我国边境地区与泰国、老挝、缅甸3个国家的国际通道建设。建立协同机制,全面优化边境地区的信息共享,加强我国与泰国、老挝、缅甸交通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和高效率合作,既保障过关货物的监测度,也能兼顾边境贸易的便利性和高效率。

第二,加强信息网络。以网络信息互联互通宽带网络、无线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强信息基础建设的支撑水平。完善业务的网络节点布局、网络设施建设,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潮流,加强信息化资源平台的技术创新、网络化覆盖、标准化研制,以共建共享为原则,加强中老泰缅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促进信息流带动资金流、商品流、技术流和人才流。

参考文献:

[1]虞崇胜,余扬.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背景下类文明发展的中国预判[J].理论视野,2016(7):25-29.

[2]李爱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本质、基本内涵与中国特色[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2):96-102.

[3]李景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选择[J].新视野,2017(6):5-12.

[4]赵可金,赵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J].当代世界,2018(6):4-7.

[5]仇小敏,杨艳春.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7(9):33-39.

[6]郝保全.“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8(Z1):33-37.

[7]闫志伟.浅议金三角毒品问题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及对策:以甘肃毒情为例[J].法制博览,2016(29):222-224.

[8]张黎,邵俊程.论物流渠道贩毒问题及防治对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5):36-41.

[9]苏晓波,蔡晓梅.领域陷阱与中国在缅甸北部的跨国禁毒实践[J].地理科学进展,2017(12):1552-1561.

[10]郑海,陈嘉鑫.全球化背景下毒品犯罪的治理实践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9,31(3):100-106.

[11]樊新民.我国毒品社会问题新趋势与应对思路[J].广东社会科学,2015(2):188-193.

[12]方勇.基于中国与东盟禁毒合作的东盟禁毒研究述评[J].广西社会科学,2014(3):45-48.

[13]张勇安.中美禁毒合作:过程、限度及战略选择[J].现代国际关系,2013(12):48-52.

[14]陈京荔,赵京春.医疗机构中药麻醉药品(罂粟壳)的使用与管理[J].世界中医药,2014,9(10):1370-1372.

[15]李雕,李进瞳,曾燕,等.不同等级罂粟壳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7):2246-2249.

[16]薛楚,刘思雪,黄芳.罂粟科植物罂粟、延胡索和岩黄连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J].药学研究,2019,38(5):290-294.

[17]刘新.中国与金三角周边国家禁毒合作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 2019) 05-0009-06

DOI10.13483/ j.cnki.kfyj.2019.05.00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缅泰老‘黄金四角’跨流域合作与共生治理体系研究”( 16ZDA041)。

[作者简介] 张林( 1971—),男,湖南会同人,博士,广西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思怡( 1993—),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温雪( 1987—),女,四川巴中人,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翟超;校对:一丁

标签:;  ;  ;  ;  ;  ;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金三角”去毒化战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