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县渠口中心卫生院住院部 河北廊坊 065401)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及方法。方法:以本院于2015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0例。其中参照组,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与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与埃索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治疗效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参照组为7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研究组为87.5%,参照组为72.5%,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与埃索美拉唑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溃疡;治疗效果;方法
【中图分类号】R5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115-02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需氧菌,据相关研究显示,大部分胃溃疡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密切联系,易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药物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的常用方式,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以及埃索美拉唑等[1]。基于此,为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及方法,本院以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为对象,经不同方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本院于2015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24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为31~67岁,(46.21±0.48)岁为平均年龄。病程为2~7个月,(4.6±1.03)个月为平均病程。研究组,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为30~65岁,(45.61±1.04)岁为平均年龄。病程为1~9个月,(5.1±1.01)个月为平均病程。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有知情同意书,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参照组:采用口服方式,服用1000mg阿莫西林片(四川援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3908)、50mg克拉霉素(金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29)与50mg奥美拉唑(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86),2次/d,连续用药1个疗程(即1周)。
(2)研究组: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与埃索美拉唑治疗,其中,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用法、用量与参照组一致,同时,口服20mg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80),连续治疗1个疗程(即1周)。待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分析患者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
1.3.2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胃镜检查,胃溃疡出现红色疤痕。
(2)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胃镜检查,胃溃疡呈减少趋势。
(3)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经胃镜检查,胃溃疡变化不大。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用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予以卡方(χ2)检查,用(x-±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予以t检查,其中,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经不同方案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
研究组,35例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清除率为87.5%,参照组,29例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清除率为72.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31,P=0.008)。
3.讨论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螺旋形的细菌,微厌氧,对生长条件十分严苛,是引起胃溃疡的常见致病菌。胃溃疡,是一种消化道疾病,除感染幽门螺杆菌外,饮食、部分药物(如激素替代药、消炎药、解热镇痛药等)、应激精神因素、胃异常运动以及遗传等均可能引起胃溃疡。临床上,患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常于饭后1h出现,1~2h后,便会得到缓解。少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或以穿孔、出血等为首发症状[2]。近几年,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时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对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仍以药物治疗为主。
阿莫西林,又称安默西林,是一种半合成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为61min左右,酸性条件稳定时,胃肠道吸收率高达90%,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且细胞膜穿透能力强,常用的制剂有分散片、颗粒剂、胶囊和片剂等[3]。克拉霉素,属于红霉素衍生物,是一种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临床上,包括分散片、缓释片、颗粒剂以及注射剂等制剂,口服后,吸收良好。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属于脂溶性弱碱性药物,可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4]。据相关报道显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病情,缓解临床症状,但整体疗效欠佳。因此,临床医师开始致力于新联合治疗方案的探索。本次研究,以本院于2015年3月-2017年2月时间段内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为对象,采用数字抽签的形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0例。其中,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三联法用于参照组治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三联法用于研究组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比参照组的77.5%高(P<0.05)。
埃索美拉唑,也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属于奥美拉唑的纯左旋异构体,在抑制胃壁细胞的H+/K+-ATP酶的基础上,降低胃酸分泌量,防止形成胃酸,缓解胃溃疡症状,高效清除幽门螺杆菌[5]。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87.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2.5%(P<0.05)。
综上所述,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与埃索美拉唑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波.85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治疗效果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1):45-45.
[2]程海花.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的临床治疗[J].吉林医学,2013,34(14):2710-2711.
[3]刘永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的临床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4,(33):96-96.
[4]罗燕.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临床特点及治疗[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12):87-87.
[5]王媛媛,张福民.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7):196-197.
论文作者:金桂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幽门论文; 螺杆论文; 胃溃疡论文; 阿莫西林论文; 霉素论文; 患者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