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孤山学区 719400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善学”。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的实践中真正娴熟掌握学习方法,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过程教学 优化课堂 激活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善学”。让学生在“学”的实践中真正娴熟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即可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获取知识,这就达到了“不教”之境。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教学境界呢?我认为,必须注重过程教学,激活语文课堂。
一、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自学能力
课堂是教师指导点拨下的学生的用武之地,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发展的思想,千方百计让学生读书、思考,切实加强学生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环节,为学生创造读书、思考、质疑、查阅、交流、评价、演练的机会,让学生学得更活些。
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在讲解、题词、板书、总结时我行我素,习惯性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也不可忽视、放弃恰当的指导和适时的点拨。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句句凝练,但内容与现在的小学生相距甚远。教学前,可布置学生认真查阅资料,了解周总理的生平情况和丰功伟绩,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说:“为什么这么多人来送总理?课文中有句话做了提示。”然后引导学生找出重点句:“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迎送过”“多少次”“检阅过”,通过词语展开想象,体会周总理日理万机、为祖国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激发学生对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怀念。同时水到渠成得出学法“找重点句→抓关键词→体会思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注重质疑、解疑,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学习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古人云:“学则须疑,疑则有问。”疑问是发现之母,但何处寻疑?怎样质疑?有的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包罗万象,有的学生要兜个大圈,很难一下点到“要穴”。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引导,教给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发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在教《梅花魂》最后一课时,让学生质疑。在质疑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许多较好的问题:1.课题中的“魂”具体指梅花的哪些方面?2.外祖父为什么那样赞美梅花的精神?又为什么会由花及人?3.外祖父为什么要让作者好好保存那幅墨梅图?但质疑毕竟是手段,解疑才是目的。因此,我对学生的质疑不作简单的答复,而是巧妙地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热烈的讨论中“解疑”,从而培养了创新学习能力。
三、注重探索性学习,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和求同思维完全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式。
阅读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诱导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求新求异的欲望,启发学生主动探究。
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教师提问:乌鸦可以用什么方法喝到水?学生有日常生活经验可以借鉴,想到用吸管吸、倾斜瓶子的方法都可以喝到瓶中的水。稍加指点,学生会饶有兴趣地说出多种办法,这就培养了发散思维。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出真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根据课文内容形式的不同,把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演一演、说一说(如教学《草原》一文,让学生表演草原上蒙汉情深的握手场面;再联系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让学生试用一两句话把自己学习《草原》的最深感受说出来,向人们宣传草原),画一画、涂一涂(如教学《蟋蟀的住宅》,让学生画画蟋蟀住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教《林海》时,让学生给林海的图片涂上颜色),背一背、唱一唱(如教学《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诗歌时,让学生背诵诗词,布置课后学唱这支歌),争当导游(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游览见闻)等学习实践活动,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又能发展语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求实中快乐地学习,在自主创新的学习环境中求得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 主编 《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
[2]傅道春 著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课堂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全书》。
[4]张大均 《教学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5]陈心五 《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苏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注重论文; 目的论文; 课文论文; 《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