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禾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都在其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结构施工的质量水平高低将对整体建筑施工质量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关键词: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要点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的质量是施工过程重点关注的内容,其关乎着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对于建筑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应该对其技术的应用进行严格控制以此保证建筑质量。
1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1.1因表面缺陷引起的蜂窝、麻面、露筋
首先来说蜂窝问题,蜂窝的现象为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散,无强度状态。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材料的配合比不正确,混凝土没有进行充分搅拌,和易性差,振捣不充分。下料不对或过高。其次是麻面问题,麻面的现象是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多处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是没有钢筋外露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模板本身的质量问题或模板表面粗糙,黏附的杂渣清理不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养护过程中模板表面的湿润度不够大导致构件表面的水分被吸收,造成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最后,露筋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混凝土浇筑时,钢筋的垫块发生位移或太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过密,较大的石子都卡在钢筋上,导致水泥浆不能充实钢筋周围,这会使密集的钢筋出现露筋问题,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产生离析现象,模板部位漏浆。拆模过早,并且因表面缺水拆模时缺棱掉角也会造成露筋。
1.2钢筋混凝土工程产生裂缝
第一点,施工设计方面不合理,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钢筋伸长,混凝土和钢筋之间会相对滑移,在长期的荷载下,相对滑移将导致受拉状态下的混凝土逐渐不工作,这会使得裂缝变得越来越大。第二点,材料原因,材料的质量和用量都会对结构裂缝的产生有影响,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水泥质量太次或水泥的用量过多,造成水灰比太高,与正确的配合比数据相差较大产生裂缝。第三点,温度变化引起裂缝,温度的变化太大会让混凝土表面收缩不均勻,若温度骤然下降过多,在混凝土表面会出现比抗裂能力更大的拉应力,以至于产生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工程概况
某市建筑工程分为南北楼,总建筑工程总面积2243.68m2,占地面积626.68m2,南、北楼各4层,其中南楼高10.85m,北楼高14.15m。工程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框架结构,其中外墙采用600×200×3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为190×190×90(mm)非承重空心砖砌块,基础形式为承台钢筋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地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主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2.2复合箍筋施工技术要点
在传统复合箍筋施工中,一般都是采用外箍套内箍,一般不会采用外箍加拉筋的形式进行施工。无论是外箍施工还是内箍施工,一般都是选择进行箍筋封闭施工。但实际过程中,封闭箍筋安装费时费力,尤其是面对混凝土钢筋结构要求纵向钢筋分布较为严密且箍筋直径较大的情况,施工更加困难,经常出现少设箍筋等问题发生。如果在框架梁柱混凝土结构出现上述问题,会对结构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在具体进行负荷箍筋施工时,建议合理采用开口箍筋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本次工程中,针对框柱、梁架、基础梁等混凝土结构,其复合箍筋中内箍如图1所示,对于框架柱来说,在具体进行开口内箍施工时,可以将开口弯钩向下仅靠纵筋,使其紧紧勾住外箍。在梁这一混凝土结构钢筋配置中,开口弯钩应直接勾住纵筋。
2.3钢骨柱钢骨梁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若钢骨柱的截面尺寸大于1.2m,钢骨梁截面高度大于800mm,那么在其外侧模板施工时,需要进行对拉螺杆的设置。在进行钢构件安装时,应以钢筋模板图为依据,在钢构件腹板上预留出对拉螺杆孔洞,并且在具体施工中还要做好钢骨腹板开孔的截面损失率控制,如果不能大于25%,一般超过这一数值,需要增加钢板并做好补强处理。对于螺杆孔洞设置来说,应做好红油漆的标识处理,以便在施工中能够对钢筋拉钩开孔位置进行很好的区分,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将腹板预留螺杆传入孔洞之中的情况。
图1框架柱、梁、基础梁中复合箍筋中的内箍
2.4预制墙板吊装施工技术要点
在连接钢筋端头处,不得出现翘曲等问题,钢筋的表面不得出现锈蚀污渍,以免影响安全效果。要结合施工图纸,做好外墙的放线工作,例如外墙定位线、外墙安装控制线等,以保证外墙安装的精度得到有效控制。在墙身的顶部应做好插筋钢板定位器的设置,从而有利于钢筋位置检查,检查标准为中心位置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外部长度、顶点标高误差控制在15mm以内。要以施工图纸为依据,对外墙预制构件拼缝的标高加以把握,并采用垫片做好找平工作。在具体进行找平前,需要用墨斗做好垫片的标示,并对其做好超测记录。为避免灌浆料溢出对外墙造成污染,应采用弹性XPE条(宽度为40mm)对缝隙做好粘贴工作。在安装完成墙线后,需要在外墙夹心保温板之上,做好XPE条的粘贴,在具体粘贴时,应保证橡塑棉条顺直,并且其厚度应比墙下缝高略大,以保证不会出现漏浆问题。在进行墙板吊装时,需要采用吊装梁,以预制墙板的吊环位置为依据,做好起吊点的设置合理,利用卸扣做好钢丝绳与外墙板的预留吊环连接后,开始进行起吊,在起吊至距离地面0.5m处先暂停一次,做好构件外观质量与吊环连接处的检查,待检查无误后再继续起吊,起吊过程应保持匀速,以免构件与预制墙板边缘相碰,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在预制墙板平稳上升至距楼面0.5m左右时,应停止降落,此时需要操作人员手扶外墙板,并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缓慢降落,并通过利用镜子,做好下层预留连接钢筋是否对准预制墙体底部钢筋套筒的观察,待确认后,将预制楼板缓慢降落到垫片后,停止预制墙板降落;最后做好钢筋对孔检查,保证空洞对准完毕。通过用控制线,做好墙体检查,以保证墙体正确安装在墙体线之上;通过利用线坠和卷尺,做好墙体安装的垂直度的检查,垂直度应控制在5mm内,在具体进行检查时,应在墙体两端同时用线坠进行检查,以确保安装垂直度满足施工要求;待斜支撑支撑好后,调整好墙垂直度及水平度,即可进行吊钩脱钩操作。在水平位置调整方面,可以利用短钢管斜撑调节杆,可以实现对墙板根部的微调;同时也可以对长钢管斜撑调节杆上的可调节装置加以利用,进行墙板顶部的水平位移调节,以达到控制水平垂直度的目的。
结语
当前建筑市场的激烈性大家有目共睹,因此若想在建筑市场能够得以立足并站稳脚跟,那么对于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就要加以重视。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因此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则应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建筑施工的开展和提高施工效率,从而促进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慧.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6(05):190.
[2]姜云鹏.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4):226.
[3]欧栏权.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09):12-13.
论文作者:徐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外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表面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