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咀嚼槟榔及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发病情况调查论文_彭田正,马志彪,陈倩,吕爽辰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居民咀嚼槟榔及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发病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以社区社区居民15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资料,咀嚼槟榔习惯持续时间及频率,以及口腔粘膜下纤维化发生情况,分析调查结果。结果:1538例中有有咀嚼槟榔习惯者619例(40.25%),男性偏多443例(71.57%,443/619),女性176例(28.43%,176/619);其中OSF患病者29例(4.68%,29/619),男性20例(68.97%),女性9例(31.03%);OSF者29例经常咀嚼槟榔28例(96.55%);部分OSF临床表现包括张口受到限制、粘膜受到刺激后疼痛等;本次研究中1538例参加咀嚼槟榔相关培训考核成绩平均(74.52±7.33)分,显著低于培训后的(91.74±5.58)分,<0.05;1538例中培训前成绩≥70分者917例(59.62%),显著低于培训后的1233例(80.17%),<0.01。结论:对社区居民咀嚼槟榔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经常咀嚼槟榔是诱发OSF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OSF患病者男性偏多,在临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助于实施一些防控措施。

关键词:社区居民;咀嚼槟榔;口腔黏膜下纤维化;问卷调查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即OSF,主要是指由于不同因素导致的口腔黏膜出现隐匿、缓慢进展的细胞变性状态,癌变风险较高。据医学研究发现,OSF癌病率高达13%,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口腔任一局部黏膜变硬、变白、张口受限、口干、灼痛等,带给患者较大痛苦。据现代病理学研究发现,OSF基础病变包括口腔内黏膜内胶原纤维堆积,甚至完全变性,上皮组织不同程度增生[1]。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生活方式不断改变,OSF患病率逐年升高,其流行区域也随之不断扩大,患者年龄则趋于年轻化。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3月-2017年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以某社区居民15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咀嚼槟榔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以某社区居民153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59例,女性579例,年龄18-56岁,年龄平均(40.54±7.87)岁。所有受检者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完成。由研究人员在研究期间前往愿意配合本次研究的某高校,采用匿名方式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年级、专业,是否有咀嚼槟榔习惯,以及咀嚼槟榔频率、习惯持续时间、张口度,是否存在OSF临床表现等。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结果[2]。

1.2.2培训与考核

对参加本次调查问卷者开展槟榔成分、咀嚼槟榔不良反应、口腔黏膜病变临床表现及诊疗、注意事项等资料的培训,并在培训前后分别开展考核,统计并分析考核记过。

1.2.3人员培训

参与本次研究调查人员均接受统一培训,由资深相关领域专家担任讲师,培训后考核均合格,经标准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Kappa?0.90。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经由百分比(%)级()表示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施行检验及检验,当<0.05,提示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被调查者咀嚼槟榔情况

本次研究对象1538例中,有咀嚼槟榔习惯者619例(40.25%),男性偏多443例(71.57%,443/619),女性176例(28.43%,176/619),详见表1。

2.4 OSF常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本次研究中29例OSF者均无任何癌性病变;OSF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张口受到限制17例,约占58.62%,粘膜受到刺激后灼痛24例,约占82.76%,粘膜水疱、或溃疡6例,约占20.70%,粘膜变白28例,96.55%,纤维条索29例,占100.00%。上述主要临床表现中以纤维条索发生比例最高,达到100.00%。

2.5咀嚼槟榔相关培训考核

本次研究中1538例研究对象均参加咀嚼槟榔相关培训及考核,其中培训持续3

个月,分批进行;培训前考核成绩平均(74.52±7.33)分,显著低于培训后的(91.74±5.58)分,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73.3071,=0.0000;1538例中培训前成绩≥70分者917例,约占59.62%,显著低于培训后的1233例,约占80.17%,=154.2805,<0.01。

3.讨论

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是一种口腔癌的癌前病变形式,目前已经得到国际上多数学者及研究人员认可,可在口腔内任意粘膜发病,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仅带给患者痛苦,造成口腔功能障碍,还可带给患者较大心理压力,现越来越受到相关领域专家及研究人员的重视[3-4]。

据文献报道,咀嚼槟榔是诱发OSF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咀嚼槟榔中仅部分出现OSF临床表现,其可能原因是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及生活习惯等。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人体免疫细胞中某些因子与纤维化疾病有关,参与纤维细胞生物学活动,比如增殖,合成基质等,参与过程可能与硬皮病相似[5]。

本次研究中参加问卷调查的社区居民年龄处于18-60岁之间,其中18-40岁年龄段占总数的85.18%(1310/1538);此阶段内具备自身的性格及生理特点,比如喜欢追求时尚,强调自我,彰显个性,因此存在不科学生活方式比例较大,其饮食习惯同样存在一定的不当情况,比如不吃早餐,熬夜,爱吃夜宵,长时间上网,咀嚼槟榔等。本次研究参加问卷调查社区居民共1538例,其中存在咀嚼槟榔习惯者619例(40.25%),而且以男性偏多443例(71.57%),女性176例(28.43%),患OSF者29例中,男性20例,女性9例。提示在喜欢咀嚼槟榔人群中,男性偏多,而且多经常咀嚼槟榔。但需要注意的是,槟榔不仅可引起OSF,还可抑制唾液分泌,对味觉神经造成一定的损伤,与烟草在一起可能共同诱发口腔癌、食道癌以及咽癌[6]。本次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样本量不足,研究时间较短等,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继续深入研究。

总之,对某社区居民咀嚼槟榔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经常咀嚼槟榔是诱发OSF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OSF患病者男性偏多,在临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积极在高校开展槟榔危害等相关专题讲座,保持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周洋,陈明莉,徐晓咪,等.三亚驻地部队官兵拒绝槟榔及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发病情况调查[J].海军医学杂志,2014,35(2):93-95,98.

[2]杜永秀,孙东业,翦新春,等.咀嚼槟榔种类与口腔黏膜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6,34(4):391-394.

[3]古桂花,胡虹,曾薇,等.槟榔的细胞毒理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3,24(19):1814-1818.

[4]侯文珍,马长华,杨乐,等.基于文献资料的槟榔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6,13(7):417-421.

[5]温剑,张亚宁.中药槟榔加工使用与毒副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4,16(7):604-607.

[6]黄龙,翦新春.槟榔致癌物质与口腔癌[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41(1):102-107.

论文作者:彭田正,马志彪,陈倩,吕爽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  ;  ;  ;  ;  ;  ;  ;  

社区居民咀嚼槟榔及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发病情况调查论文_彭田正,马志彪,陈倩,吕爽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