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基础论的企业竞争力边界透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边界论文,透视论文,企业竞争力论文,基础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04)01-0067-05
如何认识企业竞争力?不仅是一个企业层次的问题,而且是产业和国家层次(Porter,1990)的问题。波特用“竞争优势”的观念,从价值创造角度解释了企业在变化的市场中为什么会有绩效差异的原因(Porter,1991;波特,1988)。企业竞争优势本质上是企业认识自身所处的产业环境,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整合的产物(Porter,1996)。不过,波特的这种思想带有某种静态分析的属性(Barney,2002),并没有解释企业为什么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问题(Foss,1996)。根据这样的逻辑起点,本文从波特的竞争优势出发,尝试探讨基于这种观念的企业竞争力形成的边界,给出一个基于企业战略理论的资源基础论(RBV,Resource-Based View)的分析框架。
一、文献简述
波特通过价值链和“五力”模型的应用,企业经济活动的价值机制反映在经济学投影的投入产出的价值链上,构成企业内部组织的工作流程或者制度安排等结构因素,如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研究与开发等,被看作是价值链中的“辅助(secondary)活动”,而非“主要(primary)活动”。因而,虽然可以通过价值链看到企业在各个环节向潜在的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使用价值,但这样的分析框架实际上忽视了企业内部组织中的资源配置的过程和相应的效率,并提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企业竞争优势的生成等于竞争优势的延续吗?或者竞争优势等于企业竞争力吗?
所以,波特的竞争优势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具有企业长期竞争制胜竞争对手的力量?本质上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延续问题。
显然,透视企业长期竞争制胜竞争对手的竞争力边界,需要以适当的企业观为前提。不同的企业观提供了不同的边界条件。经济学的逻辑一致性和和管理学的实践视角提供了这样的分析结果。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逻辑框架SCP(结构—行为—绩效)范式中,企业竞争态势通过均衡状态的市场结构反映出来(卡尔顿,1998)。不过,SCP却似乎越来越难以体现伴随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加速度发展的新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行为(Porter,2001)。因此,原则上,当产业的界限可能模糊时,这种分析工具的时效性有待补充。
补充的视角之一,是将企业作为交易对象加以考察。从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生产函数性质到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交易”对象性质,企业的竞争状态开始从抽象的,以形式逻辑为基础的市场结构,向根据交易成本的大小进行取舍的“治理结构”(governance structure)(Coase,1937;Williamson,1999)变化;将企业竞争优势的思想推到内部组织范围内不对称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使得企业成为基于企业的信息集合体(Amin等,2000)。但字面上的“交易成本”固有的或多或少的同义重复,使得这种学说的解释力量大打折扣。因此,这样的逻辑思路预示着有关企业竞争状态的解释,可能需要继续深入到企业的内部组织环节中去。
“交易成本”的思想表明,企业的市场状态是一种交易成本非零的状态。如何降低交易成本,是继续解析企业内部组织的逻辑基础。因此,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市场结构的产物,或者是企业组织交易模式降低交易成本的结果。核心属性是均衡状态下企业经营实践的结果。
显然,这种竞争优势思路回答了竞争优势的生成。不过,对于资源构成非同质的企业经营实践来说,却并没有回答为什么企业之间存在长期的绩效差异的深层次问题。即竞争优势蕴涵着如何延续竞争优势这样的动态问题,换句话说,企业的竞争优势实际上分成生成和延续两个相互关联的环节。
从企业的战略经营实践来说,企业竞争力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问题,这种转化条件,就是企业竞争力的边界。
在有关企业竞争力的边界讨论中,代表性的成果是美国学者巴尔尼(Barney,1991)和彼德拉芙(Petaraf,1993)的研究(Foss,2000)。他们的讨论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将波特的竞争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条件集合或边界。
巴尔尼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是企业在产品市场上应用企业战略的结果。战略诱致的竞争优势是否是企业拥有的长期强于竞争对手的力量,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首先,企业的战略是应用企业个别资源的结果;其次,企业竞争优势是个别资源具有某些条件的结果,重点问题是这些条件的结构。具体来说,推动企业在产品市场上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需要具备四个条件才能推动竞争优势向可持续竞争优势转化。这些条件分别是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非替代性。彼德拉芙的陈述和巴尔尼类似,只是经济学的分析成分更大一些(Peteraf,1993)。
图1显示出这两篇有关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文献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虽然巴尔尼着眼于分析企业单个的资源状况,而彼德拉芙着力于分析产业组织结构中企业集合性资源状况,且资源的价值明确用基于供给弹性的租金来度量。但两者其实都想证明,企业竞争优势不是企业竞争力的唯一表现,竞争优势的延续需要若干条件的支撑。这特别体现在彼德拉芙对产业经济学“壁垒”(barrier)思想对资源价值创造的分析。
图1 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边界
上述文献对企业竞争力的边界讨论的重要性得到了战略管理界的共识(Barney,2001;Foss,2000)。
但它们是否可以唯一作为企业竞争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充分必要条件,则尚存争议。例如,从均衡的概念出发,企业SCAs的获得仅仅是“不确定性”和“非流动性”在“竞争的特征”、“信息不对称”以及“投入品的特征”相关的权变假设基础上的结果。
所以,关于企业竞争力的问题,现象上看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问题,但实质上是企业SCAs的获得问题。如何得到SCAs,研究认为,资源本身需要具备若干条件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即使存在这样的转化条件,但怎样应用仍然是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因此,回答企业长期拥有竞争优势的问题,尚需要继续讨论企业战略经营中的资源本身。
二、企业战略的RBV观点
企业理论的发展轨迹显示,揭示企业内部组织行为的“黑箱”过程,并非完全是均衡状态下经济学思路的产物。分析企业理论的内部组织和竞争优势这样的结构因素(Madhok,2002),的确有必要应用来自管理实践的理论概括。
资源基础论是企业战略研究中日渐具有说服力的学说。作为一种学说(Wenerfield,1984)和分析企业资源和战略的价值创造工具(Barney,1997),RBV正在对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Barney,2001;Lockett,2001)。
RBV陈述的中心问题是,为什么企业之间会彼此不同?企业是如何实现并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概念是经济租金或者超额盈利水平,以及这类租金的可持续性(Acquaah,2003)。
RBV是通过把企业内部组织和市场竞争的行为用支配资源配置的知识结构来解释上述问题的,这种知识结构作为一种复杂资源,内部具有不可模仿的本质特征,因此,是一种企业的组织能力观。这种观点分为两个部分。
其一是资源的认识。RBV的资源是一个集合概念。资源在这一学说中包含资产和能力(Collis and Montgomery,1995)。那么资源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看是什么呢?在普通的经济学意义上,资源仅仅是作为无摩擦流动的生产要素。但是在企业战略范畴中的资源,却是既包括固定的有形资源,还包括其它所有为实现企业组织目标而运用的企业内部组织无形资源,如作业流程、员工的技能、知识、经验,以及商标、专利技术和销售渠道等无形资源。因此,管理学意义上的“资源”逐渐倾向于知识和信息密集型的生产要素,本身并不是无摩擦流动的。
其二是对组织能力(Richardson,1972)的剖析,是RBV的一条研究主线。彭洛丝(E.Penrose)(1995)证明,企业成长是企业行政命令的产物。不过,和契约经济学思路不同的是,她认为这种命令的价值在于企业成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独特能力”(distinctive competence)。“核心竞争能力”(Parahalad and Hamel,1990)和“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y)(Teece,1997)等观念重点突出了战略选择、组织形式、思维观念作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原因。
能力是企业目的性整合资源的才能,本质上是由企业内外制度安排的价值供给保障的,如企业内部宝贵的生产流程、专利、专有技术、商誉以及和顾客、社区乃至政府这样制度参与者形成的制度资本(Oliver,1997)。由于能力(capability and competence)能够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为企业创造收益,因而能力本身具有资本的基础属性。除能力外,资产的构成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发挥着报酬递减的效能,而无形资产则是由信息构成的知识,发挥着可能的报酬递增的效能(Hartigh,2001)。
由此可见,RBV是一种根据企业可控的资源禀赋,动态实现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学说,资源基础论的观点说明了资源内在的结构性特征对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制胜的原因。但如何应用这样的条件,实际上没有现成的方法。
三、企业竞争力边界的度量范围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企业竞争力的问题实际上转化为竞争优势可持续的条件的深入讨论。事实上,在资源学派不断提炼的过程中,如何应用竞争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条件,比较著名的成果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学说。该思想通过案例比较的管理实践方法,归纳出了造成企业市场绩效差异的原因,是企业拥有从事经济活动不同效率的无形资产和能力体系,特别在技术应用于生产方面的效率差异,直接成为20世纪日本和美国企业竞争绩效迥异。
但是,核心竞争能力提供企业获取长期租金的能力,一种被作者形象比喻为大树根的养料思想,的确几乎是资源基础学说中有关资源结构性特征和企业价值形成关系的演绎结果(周建,2001)。核心竞争能力的“核心”,指核心竞争能力作为一种独特资源具有的价值特性。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思想,实质提供的解释力,并不是资源本身,而是和企业战略制定、实施和控制的一整套流程。因此,在证明资源的无形资产特性的同时,更证明了开发核心竞争能力和应用环节是同等重要的。从而,企业的资源观进一步明确过渡到企业的知识观。
企业的知识观一旦形成,则进一步意味着企业的战略竞争制胜,更加是某种路径依赖和因果模糊的产物。归纳地说,基于资源基础论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供的企业战略竞争制胜的动因,在于核心竞争能力诱致的在企业管理制度,如包含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建立、组织方式、技术生产和管理认知四个维度上的竞争优势生成;相应的,企业竞争力的生成,实质上归结于上述四种竞争优势以核心竞争能力的价值生成条件为动因,向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转化。
从企业的环境角度看,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知识源孕育着抽象的纵横四个方面的竞争能力:一是企业的制度竞争能力,因为企业从根本上说是内生于某种制度安排的,因此制度层面上的企业竞争力表现为对当前约束企业经营行为规则的制度安排的适应能力,即以核心制度安排为动力的制度竞争力;二是企业在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整合资源的组织竞争能力,即以核心组织体系为动力的组织竞争力;三是在生产和技术知识方面的技术竞争能力,即以核心技术体系为动力的技术竞争力;四是企业及时有效地适应外部变化的认知竞争能力,即以核心认知体系为动力的认知竞争力。
因此,对涉及到企业竞争能力构建和培育的某种企业战略选择权来说,通过资源基础论的无形资产价值生成机制和特性,企业的竞争力不仅应用了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条件,而且还将这样的条件分别应用于由制度、组织、技术和认知的四种价值生成平台。从而,企业竞争力的分析,可以通过资源基础论的原理,在一种具有显著价值生成机制的分析框架中,讨论相关维度上的企业竞争优势的生成形式,以及可能的网络组织价值形式。
四、研究结论和启示
1.研究结论。本文从波特竞争优势的思想入手,运用概念性规范演绎分析方法,试图探讨这种思想和企业经营实践密切相关的企业竞争力的边界条件。文章认为,波特竞争优势思想实际上是分析企业竞争力的逻辑起点。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转化结果。这种转化不是随机的,而是不同层次的资源租金水平整合的结果。资源的不同租金水平又来自个体资源的难以度量的机制因素。在重要文献提供的竞争优势转化的条件基础上,本文继续认为,竞争优势转化的条件反映的,是企业资源内涵发生的实在变化,即资源的内在属性从抽象的属性向可感知的能力或知识属性转化。因此,资源基础论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学说,其中,有关核心竞争能力的观点为企业战略选择权和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种可供分析的框架。
2.研究启示。通过对竞争优势向可持续竞争优势转化的条件的讨论,本文尝试提出了一种基于企业战略资源基础论,以核心竞争能力为表现特征的企业竞争力分析框架。它说明,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资源价值概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拥有”的资产属性的价值。这样的结论表明,当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具有超越竞争对手明显的“能力”时,企业的竞争力将可能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来。本文认为有两种相对前沿的价值生成问题显露端倪。
其一,是企业的网络价值问题。在以信息和通讯技术(ICT)为表现主体的经济形态中,企业的价值创造机制因为企业之间相对无缝的信息沟通而大大降低了各自市场交易的成本。这种交易成本的减低直接增加了企业获得信息的能力,从而,ICT能动下的企业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搜寻成本大幅降低。对单个的企业而言如此,但对行业领域甚至相关行业领域的企业来说,则呈现一种不得不加强合作的战略趋势。显然,这种趋势是单个企业难以穷尽所需资源的属性决定的。企业如何利用这种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网络效应,进一步实现战略经营上的网络价值,是企业日益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Grandori,1999)。而且这种网络价值由于不是简单的跨国合资那样明晰,而使得对网络的理解必须扩大到企业之间的关系网络(Arita,2002)。因此,关系网络如何实现超越市场交易和层级制组织交易模式的交易成本优势,是一个越来越显性的研究问题。
其二,是时下非常迫切的有关公司治理的价值内涵问题。公司治理由于本质上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成本问题(李维安,2001)。因此,如果仅仅通过经济学角度的方式,将势必使得研究结论在应用中面临放松条件的现实需求。但是,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强调公司治理和企业的经营绩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以往的公司治理实践一般是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历史数据中证明公司治理在应用性金融领域中的价值。但是,本文的企业竞争力分析框架表明,既然企业的竞争力来自诸多利益相关者方面的竞争能力的形成(Charreaux,2001),因此,可以合理推论的是,公司治理的目标,可能除了逻辑一致性意义上的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还应该在推动企业形成企业竞争制胜所需的组织能力方面创造潜在的价值机制。事实表明,这一研究问题正在逐步放大。公司治理和企业可持续的发展,正在日益通过企业竞争力的概念模型而越来越具体化,特别是董事会的职能发挥以及董事会委员会的功效,都是比较的影响企业竞争力(Golden and Zajac,2001;Tihany.etal,2003),特别是市场影响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