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 黑龙江省建三江农管局前锋学校 154000
一、教师授课的自身因素在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方面的改进
之所以造成学生在体育方面学习上的困难并不仅仅是生活学习环境等原因,而这些环境等大的因素又不是我们一两个教师努力所能改变的,所以我们只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并力求将这些做到最好。通过分析,我觉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课程选择、课的设计以及教师在课上的亲和力、情态、语态对于孩子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都有很大影响。我们首先要认真考虑一下,自己在课程的选择上是不是偏难了一点,课的设计是否适合这个年龄段大多数的孩子,是不是从兴趣出发设计课的,课的内容和各环节是否能在学习和参与中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教师在课上的情态、语态是否有亲和力。总之,教师要首先从自身找原因,从自身做起,力求做到课堂上有活力、有亲和力,努力提升自身授课魅力;同时课的设计与教学知识的趣味性有机结合,让课堂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重视游戏在体育课上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体育课堂上很多教师都把游戏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游戏也的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游戏更是对于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点燃孩子学习热情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前备课要认真钻研教材,多查资料,从多方面考量,努力将课设计得科学合理。同时,要充分挖掘游戏的作用,巧妙而合理地设计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游戏,配上知识与趣味于一体的游戏,为课堂教学增趣增色,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在教师身边,激发孩子们学习与参与的热情,使更多的孩子爱上体育课堂。
三、与学生家庭建立紧密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教师、家庭、学生三方合力,促进学生快速成长
体育学困生并不是一下子就变成学困生的,所以,他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转变过来,他们的改变一定是有很大难度的,也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仅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还是稍显单薄,要对孩子做到快速有效的改变还需要获得家庭的协助和支持。所以教师要与这些孩子的家庭建立联系,并通过做工作取得孩子们家长的认同和支持协作,共同重视起孩子的体育学习,携起手来,教师、家庭、学生三方合力,促进学生快速转变和成长。
四、为学生建立起信心和勇气
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还必需从树立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开始。只有他们自己想要努力改变自己的状态,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才能看到效果。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摸透学生的秉性,这样做工作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工作才能更有效。做好这些前提工作后,教师再逐一找学生谈心,帮助他们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体质弱还是身体胖,是因为信心不足还是运动能力真的差,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耐心地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为他们树立起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觉得“我能行,我也可以做到别人能做到的”。
五、成立互助小组,让学困生在集体的帮助下成长
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成立互助小组的形式,让学困生在集体的帮助下成长。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身边的关爱和帮助,从而提升他们参与体育活动和学习的热情。同时,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给他们创造适合于他们操作难度的展示机会,为他们逐渐树立起信心和勇气,逐渐在心理上赶上正常同学。
六、为学生“加点餐”,量身订做体育项目
提高学困生的学习与参与兴趣并不是仅靠课上训练能完成的,因为他们相对于其他同学落下的不止一点点,还需要在课下为他们“加点餐”才能加快他们追赶的步伐。所以,课下教师可以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量身订做一些适合他们运动锻炼并契合他们兴趣的的体育项目,让他们在课余时间练习,提升他们的运动能力,逐渐在身体上赶上其他同学。
七、在班级成立兴趣小组,让他们体会到体育带给人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除了课上和课下的帮助外,教师还要学会利用好身边学生的带动功能来带动学困生的学习和转化。教师可以在班级成立兴趣小组,让这些孩子也参与到相应的兴趣小组中,每个小组设立一个负责人,负责小组的活动和学困生的转化。让其他孩子带动学困生,在同学共同活动和快乐的运动中,体会到体育带给人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八、设立体育进步之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改变
对于这些孩子,教师可以在每学期或每半个学期举行一次体育进步之星评选活动,让他们也感受和看到自己和身边同学的进步和改变,让他们从心底里认识到通过努力自己在体育方面也是可以进步和提高的,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固化的思想和观念,让他们进步的心也活跃起来。
九、建立档案,跟踪记录这些孩子的体育成长过程
为进一步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让进步的成绩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促使他们不断努力提高,教师可以为他们建立档案,跟踪记录这些孩子的体育成长过程。这样不但可以让进步大的学生得到提升的动力,让进步小一点的学生也可以看到自己努力后的成长,同样能获得前进动力的持续的坚持。
总之,要想把体育教学搞得有声有色,让更多的孩子爱上体育课堂、体育运动,教师就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勤观察、多思考,做个有心人。这样我们才会发现更多问题、找到更多方法,才能使我们的体育课堂更有魅力,让更多的孩子在体育中找到快乐,为他们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孙宇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教师论文; 体育论文; 孩子论文; 他们的论文; 学生论文; 努力论文; 学困生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