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更加科学化。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进程,需要不断加大建筑工程管理,对当前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调整措施进行合理改进,才能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措施,推动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控制;管理措施
随着新的经济体系不断涌现,我国的市场经济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建筑工业的发展迅速,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主体产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虽然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管理经验,但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效地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才能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企业发展。
1 建筑工程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包括对项目进行设计、组织、协调、实施,以实现预期目标。工程管理的实施过程是从立项到交付使用再到维护的全过程的管理,贯穿于项目投资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准备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及工程竣工阶段,主要包括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等。近年来,建筑公司的数量急剧增加,意味着竞争也越来越大,所以,建筑公司想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就需要建筑公司提高内部的管理工作,一方面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另一方面,积累实践中的管理经验,让建筑公司在管理方面有所借鉴,更好地协调进度、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保证了建筑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
2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虽然目前建筑业发展非常迅速,但在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建筑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1 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建筑公司在实施实际的施工时,管理体系是他们的基础理论依据,也是企业对建筑工程施工队管理工作的基础。目前,我国出台的政策和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大多数建筑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大多采用了裁员的方式,从而节省一部分开支。因人员短缺,一方面员工的工作量会变大;另一方面,工作时间也会相应延长,这样不仅有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还可能导致工程无法如期完成,给建筑工程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就目前的建筑行业形势看,规模在不断扩大。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仍然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没有统一、明确地对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进行规定,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对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和约束。
2.2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偏低
在建筑工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具体实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如果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则直接体现在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个人能力上,还影响着建筑工程实际的工作效率。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管理人员能力的限制,很有可能会导致管理工作不能有效落实,减缓了工程施工速度。此外,还有来自建筑市场的竞争压力,大多数公司没有把重点放在实际施工上,而是把承接项目的数量放在了第一位。由于管理人员自身的素养不高,缺乏实际施工管理经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没有设置具体的监管人员,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
2.3 缺乏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工作
建筑企业在施工中,为了争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注重施工的速度,而不注重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工作。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配备也是临时决定的,此外,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有限,对施工质量的把控让人堪忧。在整个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管理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是否有效,对工程的进度、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建筑工施工现场的管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上,比如施工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施工材料分类及储存不规范、施工机械老旧、缺乏有效维护等。应减少事故发生,提升安全性。
2.4 工程预算常被忽略
工程的预算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从而实现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然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大多数建筑公司在中标后,往往过于都注重施工速度,忽略了工程预算工作,最终没能合理、科学地控制成本价格,没能达到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3 建筑工程管理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
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内部员工的人才培养,建立专业化管理队伍。通过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道德素质等三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加强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员工采取培训考核及工作考核的管理制度,并对各个岗位工作表现优秀与考核成绩优异的员工采取绩效奖励,对学习态度不认真且不进取的工作人员采取惩罚制度,以这种形式来刺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建筑工程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建筑专业相关的技术,还要熟练操作计算机,并懂得经济与企业的管理。所以,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培养,同时还要重视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设立工程管理专业,并建立一些辅助的相关课程,通过教学与实践促使学生积累建筑管理的经验,以此来提高建筑企业的高素质人才。
3.2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是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从现实情况入手,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及复杂程度建立项目管理部门,并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保证管理人员的数量及质量,并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明确工程生产中的责任,保证管理体制切实发挥作用,并推动管理工作不断进步。促使建筑工程管理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安全为宗旨、法律为准则,加强工程管理,保证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能够有效落实,使得各项管理工作往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3.3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是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是体现信息化技术的重要前提。而且采用计算机辅助企业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是实现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现代化管理的思想和手段高效、快速的输入到施工管理中,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投资效益及工程质量的保证等都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建立信息化管理部门,需要选择并制定符合建筑工程企业发展的信息化岗位,设立专业的负责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息化平台实现网上交流、网上办公的快捷方式,并可以将远程数据通信的方法应用到平台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3.4 减小预算误差,降低投资成本
应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及机械费用等进行控制与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减少预算误差,使投资所需成本的预算控制在范围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于企业而言尤为重要的。对于预算工作人员,必须在入职前进行严格的培训工作。
4 结语
我国建筑业发展与国民经济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建筑行业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而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企业项目实施的关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由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依然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因此要实我国建筑业的现代经济化项目管理模式,建筑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形成,加强建筑工程信息化的建设,并加强对项目实施的质量控制和监督,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家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关键要素探究[J].居舍,2019(11):127.
[2]贾雷.建筑工程中工程管理及项目控制研究[J].居舍,2019(11):138.
[3]李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居舍,2019(11):141.
[4]李志军.建筑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措施[J/OL].河南建材,2019(02):99-100[2019-04-23].
论文作者:沈晓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企业论文; 公司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