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医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审视及发展探究
苗晶囡,张一丹,余邦良,徐丹,邱军强,邝家旺
(海南医学院,海南海口)
摘要: 新时期随着国家对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持续关注和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俨然已成为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培养的重要工作,其中,医学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仅直接关系着医学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更加影响着医学行业未来的发展。本文从目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的师德问题的现状进行阐述,进而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来丰富和完善师德教育,对推动和实现医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医学高校;师德建设;医德;发展
一 引言
近年来针对高校教育工作,我国开始着重把教师队伍建设置于基础工作的首位。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九个坚持”,要重点抓师德师风建设,同时将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工作视为第一位[1]。医学院校教师作为无数高校教师中相对比较重点突出的一部分,这是由于他们不但需要做学生锤炼自身品格的引路人,学生汲取专业知识的指引人,学生培养创新思维的激励人,学生奉献祖国的示范人,而且还要做使医学生成为一名具有仁心、仁爱、仁术的合格医务工作者的领路人。但是,近几年医学院校教师教学风气浮躁、言语失格,甚至学术造假、钱色交易、道德败坏等违背师德师风的行为屡见不鲜[2],这使教师及医生的崇高职业形象和健康的医疗文化环境带来了非常恶劣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培养既能够熟练掌握技术,又能坚守职业精神遵守道德底线的高素质技术型医学人才,对医学高校临床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师德师风建设除了普通高校教育的共性要求之外还需要具有行业自身的特殊要求。
数字量输入电路设计如图8所示。当从端子J4输入额定电压时,光耦U2的引脚4,3接通,Q3截止,P1.7读入为高电平信号。当J4没有外接电源时U2的引脚3,4断开,Q3导通,P1.7读入为低电平信号。P1.4-P1.6电路与此同。
二 新时代医学院校教师师德师风现状浅谈
从总体上来看,普通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情况呈良性健康发展的趋势。但新时期下仍有部分教师偏重理论知识缺乏政治信仰,职业信念模糊缺乏爱岗敬业精神,过分争名逐利忽视学生培养,学术造假言行失范等情况,除此之外,个别医学高校教师缺乏医德和师德的融合能力,种种这些消极因素影响制约着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塑造养成及发展。
(一)部分高校教师注重理论知识忽略政治信仰
《礼记》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高校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授传承,更是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伟大使命,是教书与育人融合统一的践行者。而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是要把自身业务水平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相结合并驾齐驱、共同发展。但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化浪潮影响下,许多高校教师过于注重业务考核,偏重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但却忽视了个人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和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的思想引导,认为政治文化素养和党性理想信念可有可无,一些高校教师轻视政治化或去政治化的消极态度逐渐突显。这些教师基本脱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逐渐失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政治辨别能力,容易被消极敌对的政治思想和理论所蛊惑和误导,进一步导致不良意识形态和错误政治倾向的形成,最后导致学生漠视国内外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新闻,逐步失去政治上进心。这类教师的这种价值观进一步传递给大学生,破坏了我们国家思政教育的成果,也扰乱了全面协同育人的良好环境。常说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因此合格的高校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良好的教书育人观念和立德树人的政治素养。
(二)少数教师职业信念模糊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部分教师对于自己作为人民教师这一职业身份认同感低,职业信念模糊不坚定,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对自身本职教育工作没有热情和激情,表现为上课迟到、敷衍授课、教学方式一成不变无聊刻板、课上随意接听手机、教课态度不认真等,导致了课堂纪律差、教学不规范、课堂氛围混乱、教学成果不佳等不良现象随之出现。其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仅仅将自身的职业视为其一种谋生的必要手段,对自身角色定位错误,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尚未从学生的角色转化成为人师表的工作角色中,他们往往缺乏工作经验,社会实践经历较少,自身意志薄弱,缺乏甄别能力,自身角色的巨大转变让许多青年教师无所适从。因此,这些不具备强烈爱岗敬业意识的教师就不能从自身职业获得成就感,缺乏作为教师这一社会性质职业应具备使命感和存在价值,从而难以取得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进而无法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
通过各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素养培训方式,帮助高校教师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和职业的发展方向,使其能够真正认识到人民教师这一工作的神圣性和使命性,从而树立其良好的责任意识,能够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6]。尤其是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更加需要通过岗前培训来学习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新进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还能使其早日建立教师的道德信念,为今后自觉注重良好的教师道德行为打下夯实基础[7]。针对于医学院校,学校除了加强教师师德教育的培训外,还要加强医德培训,使医学高校教师能够将师德和医德完美融合,不仅可以向学生传授精湛的医术,而且还能投身于医疗事业解除病患痛苦,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医学生,使医德成为医学生深埋心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把标尺。所有高校可以将集中培训、专家授课、座谈交流和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提高师德师风理论学习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要常常进行自省,要不断加强对自己言行举止的约束管理,时刻以师德模范为榜样,自身树立严格的道德标准和思想准则,并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自身管理,逐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8]。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是我们医学人共同的人生使命和社会责任,医学的严谨性和神圣性就明确要求我们医学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但要具有普通高校教育的共性,同时也要具有自身行业的特殊性。与此同时,随着快节奏的社会发展和浮躁的社会风气形成,医学高校教师,尤其是对于兼任临床工作的一些医师,其在职业定位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些医学教师对自身的职业信仰和敬业精神认识不充分,丧失了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对学生的关爱;有些医学教师本身缺少医德意识,忽视了医德作为一名教师和医师的双重约束作用,缺乏对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此外,部分医学高校教师在各类临床实践工作等专业的教育中,习惯性漠视患者,仅仅把他们视为生物医疗对象或者实验研究对象,缺乏医患沟通,甚至忽略了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导致没有“人情味”。在教育指导学生过程中,往往采取生硬的实验讲授法,“填鸭式”给学生灌输知识,只注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而缺乏对学生医德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对自身职业缺乏热爱和对患者缺少关怀,这也是医患纠纷频繁发生,医患关系持续紧张的重要因素。医学高校教师主要是缺乏融合医德和师德的能力,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的意义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临床医疗教育教学培养的意识,缺乏深入正向的指导,从而使得医学专业人才成长颇为缓慢。
(三)部分教师过分争名逐利忽视学生培养
《法言·学行》中提到:“师者,人之模范也。”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最基本的素养。但近年来部分高校教师在言行和举止方面逐渐失去了对自身的要求规范,甚至一些教师随心所欲任意妄为,对自身的社会角色没有明确的定位,同时缺乏一定的认知,为人师表只是一句口号,并没有在其教学实践中起到表率作用。甚至有个别教师言论过分自由,无论公众场合还是私下都信口开河,发表与人民教师形象和职责相悖的极端言论,宣传错误的理念思想,特别是医学高校教师,对于社会热点的医患关系等舆论反应过激,煽动学生麻木不仁冷漠对待病患,对学生造成了恶劣影响及误导。除此之外,个别教师在衣着打扮上严重不符合职业身份,甚至奇装异服、浓妆艳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生活作风和社会价值观。科研上,目前一些高校教师雇佣网络写手AI写作学术论文逐渐形成一种不良风气,甚至有不法分子猖狂到公开叫卖学术论文,明码标价。除此之外,编造数据、学术抄袭、侵占学生科研成果等学术丑闻层出不穷。这些教师的种种行为全然忘记了为人师表的使命和职责,违背了教学科研的初衷,失去了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甚至突破了自身的道德底线。
(四)部分教师学术不端言行失范
研究发现表明,在学生和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中,接近一半的人认为现在的教师过于功利,相比于创造社会价值,他们更看重个人利益,在校外兼职一些以盈利为目的以及和自身教学无关的其他工作,从而忽视了自身的本职工作义务[3],更有甚者还让学生放下自己的学术科研帮助该老师工作为其牟利,这让很多学生苦不堪言,给这样的教师冠名“学术包工头”。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科研成果和教学能力视为衡量教师工作能力和评定职称的唯一标准,而忽视对师德师风修养等方面的考察,这就使得有些教师不安心上课,一门心思搞科研,但同时又缺乏严谨的科研态度,只满足于凑论文篇数,凑评选条件,或者一心追求升官发财,精明周旋于各种上位机会,导致他们忽略了对学生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应当担负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历史使命,这些教师不关注不在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长远的规划,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同时失去对政治立场的鉴别力和判断力,导致学生对国家对党的认识混乱,引起学生对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动摇,对共产主义伟大信念失去信心。
(五)个别医学高校教师缺乏医德和师德的融合能力
惠水县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金融服务工作中的“四个加”做法突出了政府主导和人民银行牵头的组织作用,首创推出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强化金融对迁入点产业和搬迁移民自我发展的信贷支持,探索出一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金融服务问题的相对有效途径。但该创新模式仍在探索之中,在组织体系建设、政策支持体系、评估体系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 新时期医学高校教师师德发展的策略探讨
(一)建立和完善高校师德联动机制与考核体系
全国各个高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应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开展,并且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政策,保证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时刻以习近平书记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和我们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理论指导[4];合理制定高校对教师的综合考核制度,同时把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立德树人能力和学生评价等多项指标并入考核标准。对师德师风模范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及一定的奖励资金,并享有优先晋升岗位或评定职称的资格,特别针对非工作场合救死扶伤的医学高校教师,学校应大力宣扬其精神,弘扬正能量,为学生树立正面积极健康向上的正义形象。设立奖赏考核制度不仅能激发出教师的正能量行为表现,而且对教师的行为和做法是一种正性回馈,这样有利于消除社会不良风气,减少急功近利的行为出现;制定师德师风监督制度,以广大师生作为监督主体,各高校相关部门同时进行监管,问题一经发现,立即处理纠正[5]。
(二)强化师德师风教育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
在本次试验中,植被为点状黑色。但由于融合时全色波段替换了原来的绿色成像通道,因此光谱信息失真较大,不利于地理国情普查地表信息判读与提取。
(三)加强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环境和师德文化氛围的培养
高校教师师德的建设培养需要外部环境的影响。高校领导干部要始终将习近平主席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为工作纲领,指导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开展好学校各个部门教育学习活动;高校各二级学院及单位要始终将师德建设贯穿到整个部门的实际工作活动中,特别是对于教师节、建党日、建军节和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庆典,要加强宣扬师德师风精神,通过利用校报、校园广播、网络和报刊等传媒途径进行不断报道,例如通过树立师德模范或评选感动校园优秀教师等活动,着重发扬师德榜样的先进事迹,传播和弘扬正能量,通过积极宣传和引导逐步把师德教育和师德学习做到常态化。高校校园最好能将师德标语和育人思想展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做到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事,事事都育人。
(四)鼓励高校教师投身于实践,将自己融入到学生活动中
高校教师的师德修养,一方面需要教师自身地不断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也需要自身进行不断地实践。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成绩,最终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评价。学校要鼓励教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可以进行师生共建,积极开展各种师生交流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要保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引导学生、鼓舞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理念和自身的教学不足之处,同时学生也能通过具体活动和老师的言传身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摒除错误的思想,这样才能激发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师生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步。除此之外,实践对于医学院校教师更加重要,教师不但需要带领医学专业学生熟悉门诊导医、学习临床操作和治疗,同时还要在教学查房、病例分析和临床技能训练等多种教学环节中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学引导力、感召影响力来加强对师德的践行,医学院校教师自身的爱岗敬业作风和严格求真的学风,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抵制态度都是师德和医德的综合体现[9]。
患者既往先后行两次剖宫产史,于第二次剖宫产术术中发现右侧卵巢包块,病检提示为恶性肿瘤,于剖腹产术后4天行右侧卵巢肿瘤根治术;1个月前因左侧股骨颈骨折,于我院行股骨颈骨折固定术;无输血及献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预防接种史具体不详。曾有青霉素、头孢类药物过敏史。
四 总结
党的十九大会议报告指出:从现在开始至本世纪中叶,我国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入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这一伟大壮举,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要求的标准也会逐步提高,作为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关键主体,高校教师应具备高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近年来,各大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师德素养现状更是千差万别,因此需要学校加大师德建设力度,加强监督管理,教师自身恪尽职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缺失的现状才能得到有效改善,值得关注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不会是一劳永逸或者短期速成的,因此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唯有通过坚持不懈地师德建设,才能为学生的光明前程,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崛起夯实基础。因此,新时代我们医学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尤为任重道远。希望广大医学教师能够将师德和医德有效结合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通过这种渠道才能培养出精术德厚,博施济众的医生,同时他们也会通过自身实际行动和品格魅力营造出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从而消除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促使医生与患者形成互相尊重,和谐友爱的良性关系。
参考文献
[1]陆士桢.立德树人的内涵与方法—学习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J].人民教育,2019,(1):11-14.
[2]袁进霞.高校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4):81-82.
[3]何祥林,程功群,任友洲,等.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湖北省H 高校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1):53-59.
[4]吴晓雯,李娜,王雪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9(5):124-125.
[5]齐燕敏.当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9):25-26.
[6]孙瞳.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现状—以吉林省部分高校为例[J].科技资讯,2019,17(11):242-243.
[7]张容,宋小红.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6):118-120.
[8]黄宏春,韦斯,黄锁义.新形势下边远地区民族医学院校党员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5:708-709.
[9]黄小华,杨林.浅谈高等医学院校师德师风建设[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8,2:209-211.
本文引用格式: 苗晶囡,等. 浅析新时期医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审视及发展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7):160-162.
作者简介: 苗晶囡,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海南医学院,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管理。
通讯作者: 邝家旺,男,汉族,海南省屯昌县人,海南医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教育、国防教育、学生管理。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87.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