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初级中学校 四川 广元 628400)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检验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主要渠道。本文主要讨论了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提问 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1-025-02
一、提问的基本要求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这都说明"问"是何等重要。教学中的"问"。包括学生问与教师问两个方面。学生"疑而能问",教师只需"解惑"。但对于"读书无疑者",则"须教有疑",正是"学非问不明",但是在数学课堂上问什么?如何问?这里又颇有一些学问。
经常在课堂上听到这样的问题:对不对呀?是不是?等等这样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该设问处却设了问,且提问又不具有思考性,启发性,学生无须思考,也无法思考,只能机械地做出应答。那么怎样讲求提问的艺术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大致有以下三点内容。
1、问什么?大致有四问四忌:(1)问有关知识,忌离题太远。(2)关键处发问点拨,忌不痛不痒。(3)难点处反复设疑,深入浅出,忌避重就轻。(4)巩固性提出问,归类记忆,忌肤浅零杂。
2、问谁。也有四问四忌:(1)高深或灵活性大的问题问优生,其他人复述,各有所得,忌"枪枪卡壳。"(2)基础题,综合题,最好依次问,忌"留死角"。(3)少数人举手时,提问要选择代表多数人水平的学生,忌"以情绪定人。"
3、问法。(1)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2)问题的提出要简明、准确、循序渐进。(3)问题要有启发性。(4)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思考。(5)提问要因课堂内容而异,灵活运用。
在把握了问什么,问谁,问法三者的基本要求之后,教师要注意结合所教学科和学生进行具体实践,使教师的"问"有助于学生的"学",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二、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与艺术
1、提问要有频度。一讲到底被认为是"填鸭式"教学,是不可取的。而频繁的提问却往往借着"讨论式"的幌子而被人们容忍。事实上,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的重点不能突出,难点得不到解决,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提问技巧的提高。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恰当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技巧,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具体而言,有以下四个方面:
(1)、及时提问。如果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问的的时机,若时机掌握得不好,就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设置的提问可以经过层层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会有一种 "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仅使学生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提问要适当、有针对性。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设置的太容易,也不能设置的太难。这就是说:要让学生经过思考、探索、交流与合作基本上可以把问题解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的信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再逐步培养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就会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不仅能够解决疑难问题,而且会变成一个优秀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答不出,这是常有的事。原因往往是难度过大,这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化难为易",以避免陷入"启而不发"的境地。
(3)、提问要精炼,要减少重述问题的次数。一些教师在等待学生回答时,多次重述问题,其本意要么怕学生没有听清楚问题,要么想通过重述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在等待学生回答时,教师一般不宜重述问题,确有必要的,重述的次数应尽量减少。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所留的思考时间往往不足一秒,一秒之后若该生回答不了,教师就自己回答,或让其他学生回答,或将问题重新组织后再次提问。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卡壳,回答的难度也会加大,他们往往因组织不好回答而放弃机会,甚至简单的问题也会发生"舌尖反应"--形成的想法到了嘴边又忘得无影无踪。老师把问题说出之后,如果把等待时间延长至3-5秒,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全班学生思考一番,然后再指名回答,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和参与人数都会相应提高。
(4)、提问态度要自然,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一种轻松的感觉。教师向学生发问时,态度要安详而自然,要有耐心,要表示相信学生能够回答,这样学生就愿意回答。教师发问的态度若含有考问,或严肃的表情,学生就不能安静的思考,因而不能畅所欲言,达不到提问的效果。
3、提问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正确评价。新课程所提出的核心理念是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前提,所以,教师要分层设计问题,使问题有层次性,有助于提高所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对学生的正确回答或接近正确的回答,要予以肯定并表扬,对于不完整或错误的回答,也要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积极因素,要树立学生的信心,作出正确的评价。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提问中的评价,教师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应以赞赏和鼓励为主。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其"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处于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回答得到底对不对?好不好?学生心里不知道,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抓住时机,步步紧逼,穷追不舍,教师采取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使学生触类旁通,将问题推向深入。回答错误的,就要及时调整改变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三、创建活跃的问答氛围
有关研究指出,一方面,生动活泼、互动积极的课堂问答氛围较容易当堂感化和熏陶学生的向学情感,促进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激发,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另一方面,因为课堂气氛会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关于该课堂提问的具有情感色彩的记忆映像,这样,他们不仅在再次见到该情境中的某类事物时会唤起相应的情绪体验,而且当再次观察到某种情感表现时,就会很快地领会其含义并作出积极反应。所以,生动活泼、互动积极的课堂问答氛围还有利于学生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主动性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积极活跃的问答气氛。如在七年级方程的教学中,先列举一个例子"鸡兔同笼,有头36个,脚100只,问有鸡兔各多少?"这个例子别致风趣,学生顿时兴趣大发,急切地表露出对答案的渴求。
总之,善教者必善问,善问是一种艺术,只有善问,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
参考文献
[1] 赵桦.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艺术.中学教学参考.2015.03
论文作者:李林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艺术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就会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期论文;